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法国巴黎银行:安倍经济学难以善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日本7月核心CPI(剔除非耐用品)环比上涨0.7%,但是CPI的上涨主要由于高企的能源价格以及日元的疲软。
  
  法国巴黎银行(BNP)撰文指出,尽管安倍经济学看起来"欣欣向荣",但是作为日本长期通货紧缩原因的租赁和服务业价格,却并没有上升。更致命的是,安倍经济学只可能有四种结局:其一,重回通货紧缩(35%概率);其二,经济衰退(40%);其三,高通胀率(15%);其四,经济复苏并摆脱通货紧缩(10%)
  
  现在,我们将逐一分析这四种可能性。
  
  其一,重回通货紧缩(35%)
  
  目前,日本价格上涨主要由于输入型通货膨胀,同时安倍晋三用财政支出弥补产出缺口占了一小部分因素。理论上来讲,宽松货币政策不能引发通胀而创造就业岗位可以起到这一效果,但是目前安倍通过日元贬值和持续的财政支出得到了通胀效果。但是,如果安倍准备进一步让日元贬值,将遭到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而持续的财政支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日本的公共债务已经占到GDP的200%。所以当日元贬值和财政支出都无力为继的时候,通缩压力将再一次席卷日本,因为再也没有因素能够促进价格增长了。
  
  日本通货紧缩的基本面,即利率较低和日元强势,都没有得到改善。而且,安倍经济学将逐渐失去效果,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日本重回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为35%。
  
  在这一种假设下,经济繁荣、日元贬值和股市反弹所引发的日本央行(BOJ)超宽松货币政策将只能起到昙花一现的效果。事实上,自从股市5月底开始修正以来,各种已发峰值的情绪指标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当然超宽松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不只是股价上涨和日元贬值,而是因为日本经济基本面的急剧恶化,例如经常帐盈余的收窄和欧盟危机的发酵。因此,无论是日经指数和日元汇率不太可能恢复到去年秋天的水平。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宣布将一直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直到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是,因为长期利率较低,无论日本央行如何扩大资产负债表以及大量购买国债,其影响都是微薄的。因私人部门的资产收支平衡并没有改变,故而日本国债只是用于兑换央行当前的帐户存款。所以,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私人金融机构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此外,日本长期利率可能已经下降到一个极低水平,因为日本央行正以高价格从私人部门中回购长期国债,以便扩大资产负债表,但是长期利率下调的空间非常有限,所以日央的购债将变得越来越艰难。
  
  其二,经济衰退(40%)
  
  即使货币宽松政策已经达到极限,但是只要日央出资维持扩张性支出,仍有可能摆脱通缩的困扰。在经历了2012财年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安倍需要另一轮巨额的支出,来缓冲明年4月上调消费税的影响(5%至8%);而且这一过程在2015年10月第二次上调消费税中也一定会再度上演(8%至10%)。这意味着,日本经济增速必须大幅上升,改善产出缺口,实现充分就业,因为届时工资和通胀的增幅都将飙升。即使日本没能在2年内达成2%的通胀目标,但是如果经济的出色表现让失业率低于3.%,日本在2015年中业仍可能结束通缩。
  
  即使日本长期被通缩预期所困扰,但是如果能跨国充分就业的临界点,而且日央出资维持扩张性支出保持经济增长,结束通货紧缩便近在眼前。同时,需求的增加并不是因为宽松货币政策,而是因为财政支出的膨胀。更重要的是,这种财政支出扩张同时基于基础货币和也更广义的货币存量,在其中日本央行的角色仅仅是融资。因此,在创造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同时,货币政策是严格从属于财政政策。
  
  但是,一旦日本克服了通缩,将面临长期利率这个大问题。因为日本的实际利率大约为1%左右,但实现了2%的通胀目标后,如果将风险溢价算入其中,长期利率至少升至3%,甚至是4-5%。但是日本公共债务已达GDP的200%,这一利率将引发日本财政的崩溃。因为,在通缩之后,日央更大的挑战便是稳定长期利率,以避免财政危机。
  
  这意味着,在通缩结束之后,日本政府不得不继续维持超低利率并大量回购国债。一个可能的方案是,日央会设置一个隐性利率上限,通过政策来稳定国债收益率,就像美联储(FED)在上世纪40年代的"固定操作"。当通胀率稳定在2%以上,日央很可能就这样设置一个利率上限,因为超过3%的利率将引发金融系统的恶性循环和动荡。所以日本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40%。
  
  不言而喻,日央通过政策下调长期利率,在通胀目标达成的背景下意味着实际利率为负值,通过对存款人施以隐性的通胀税来缩减公共债务。据我们的估计,如长期利率设定为2%,而通胀率达到4%,那么实际利率为-2%,才有可能控制住公共债务。所以,在日本决策者试图拯救经济的时候,带来了更加广泛的金融抑制;更有甚者,为了应对利率上涨,日央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救火,但这也只是火上浇油罢了。
  
  其三,高通胀率(15%)
  
  从历史来看,排除债务违约,理论上只有三个办法可以缩减公共债务:1,增税或紧缩计划;2,经济增长以扩大税收;3,货币政策。通常来说,第1个方法是最正确和普遍的,但是在民主国家议员通常不愿采取这种方法,给选民们带来痛苦。日央考虑上调消费税至8%,但至少要20%的基本财政盈余,才能保证公共债务不会失控。大多数政客希望采取第2个方法,但是扩大经济增速谈何容易,即使成功提振经济,其见效的速度也非常缓慢。
  
  最终,日央选择以货币政策来缩减债务,而现在的问题是,日本能否将通胀率维持在4-5%之中。同时要控制通胀率并不容易,至少日央无权干涉,届时财政政策将会占主要作用。当长期利率开始上升,日央为了对应这一形势必须放弃通胀目标。因为日本国内的实际利率为负值,资金将开始转移至海外,并导致日元恶性贬值和通胀飙升,甚至接近2位数的水平。到那个时候,市场对于日本央行的信心将会崩溃,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长期利率将飞涨。日本不稳定的财政状况将成为常态化的问题,所以日本陷入高通胀的可能性为15%。
  
  同时,因为日本人均资源极其稀少,即使通胀率高至4-5%,仍无法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速。如果通胀率接近2位数,那么家庭和企业将根本无法对未来抱有任何期望。鉴于这种情况,收入分配和人均资源将导致经济举步维艰。在过去30年中,日本经济增速平均只有0.6%,让我们不禁怀疑日本人是否接受温和的通胀率,还要面对更高的税收。我们必须认识到,高达2位数的通胀将完全摧毁日本的经济和社会体系。
  
  其四,经济复苏并摆脱通货紧缩(10%)
  
  我们一再指出,货币和财政政策不会产出任何实际价值。其产生的影响是因为调拨未来的需求(货币刺激),或者消费未来的收入(财政政策)。最近,因为经济前景的不明朗,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萎缩,日本家庭和企业开始缩减开支。作为其结果,产出缺口进一步扩大,因为物价下跌,经济增速也跟着放缓。有些人认为,因为慢性通货紧缩,日本经济增速并没有放缓,总需求仍然不足,并指出如果经济增速放缓,通胀率将受到产能不足的影响。
  
  但是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考虑进动态因素。当一个经济面临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速放缓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家庭和企业开支减少,致使总需求量下降,最终产生出通缩压力。
  
  如果安倍经济学成功,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扩大,并改变家庭和企业的预期,则能刺激消费,收窄产出缺口,最终结束通缩。日本通过经济复苏并摆脱通货紧缩,这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出现的可能性仅为10%。
  
  对于安倍经济学,我们无法抱有更大的希望,因为它即使成功,也不会带来戏剧性的变化。目前,日本政府将未来10年的通胀目标设为2%,这意味着人均增长率要至少保持2.7%。在过去30年内,只有在80年代后半期超级经济泡沫时期,日本唯一一次达到了3%的人均增长率。即使我们将日本未来劳动力萎缩率设定为0.7%,人均增长率从目前的1%提升至1.5%,那么总体经济增长率也仅为0.8%。考虑到美国的人均增长率略高于1%,而欧盟为0.5%,1.5%已经是个非常乐观的估计了。然而日本政府的目标是2.7%,除非他们能施展魔法否则不可能完成这个目标。
  
  即使这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成真,这也不意味着结构性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例如失控的公共债务和破产的社会福利。当然,如果经济增速乐观而且通胀率温和,将为改善公共事业和改革社会福利提供巨大的支持。但是这也不能解决日本真正的问题,那就是劳动力的长期萎缩和老龄化的前景,这才是导致公共债务失控和社会福利亏空的主要因素。公共债务占到日本GDP的200%,这意味着如果利率上升,将对日本财政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在这个最乐观的假设情况下,日本政府必须进行财政重组、坚持零利率立场、大量而且持久地回购国债。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
  
  在1997年之后,日本的名义工资失去了不会下降的保障。在随后的几年里,工资开始具有向下弹性,上涨则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是在今天企业盈利复苏,劳工可以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奖金,得到更多可支配收入,但是基本工资的上涨非常有限。因此在宏观层面上,正式员工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总体薪资水平却没有得到真正改善,因为能够成为正式员工的劳动力一直在萎缩。如果工资和服务价格没有得到复苏,那么通胀将会加剧日元贬值,却无法让日本摆脱通缩。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9-29 21:18 , Processed in 0.0374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