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周五(15日),欧元区和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形成鲜明的对比:欧元区通胀压力飙升至29个月新高,而美国通胀却仍停留在极低的水平。数据暗示欧洲央行和美联储之间的货币政策前景将继续南辕北辙,因此利差交易可能继续成为外汇市场的投资主线。
美国刚刚出炉的通胀数据显示,美国3月季调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长0.5%,符合预期;核心CPI增长0.1%,较预期0.2%的增幅还要低。
而隔夜公布的美国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月升0.7%年升5.8%,分别低于预期的1.0%以及6.4%,也显示美国尚无通胀压力。
在多数国家饱受通胀压力的背景下,美国的通胀率却出人意料的保持在极低水平,这将为美联储继续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更大的空间,并令美元继续保持弱势。
而稍早公布的欧元区数据则显示,该地区3月CPI终值年率上升2.7%,再创29个月新高,显示欧洲央行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增加,利好欧元,但在欧债危机的阴霾笼罩以及期权障碍的压制下,欧元的上扬显得力不从心。
欧美之间的货币政策出现严重的分歧:尽管美联储内部鹰派呼声渐强,但核心层仍统一继续实行宽松的认识;而欧洲央行则毅然选择加息,且内部不断发出要求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的声音。
分析人士指出,日内公布的通胀数据温和,进一步增加市场对于欧美之间货币政策分歧越拉越大的担忧,这可能令稍见收敛的利差交易再度盛行,也就意味着美元将进一步走软。
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和日本的利率维持在最低的水平,因此成为套息交易的首选。
盛宝银行资本市场(Saxo Capital Markets)外汇分析师Andrew Robinson称:“我认为阻止美元进一步下滑的障碍不多,周五20国集团(G20)财长会议也不大可能改变这个趋势。”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仍在进行之中,会议将于周日结束。
巴克莱银行(Barclays)表示,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决定在银行在向美联储借出隔夜资金时根据银行整体资产规模收取保险费,这一规则变动创造的额外美元流动性正进一步助推以美元和日圆为融资币的利差交易。
北京时间20:57,美元指数报7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