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外媒体大幅炒作,日本国内心情矛盾。不过国人在感到自豪时,亦不能忽视中日存在的实际差距,更要对肩负新的全球责任持谨慎态度。
日本官方周一数据显示,其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的58786亿美元,意味着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媒体广泛关注,并称此次新排名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外媒渲染称,1967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那以后的数十年日本这一地位不曾动摇。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消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和日本分别开始崛起和衰落。
实际上,“日中逆转”这一说法,自去年年初就频频见诸日本报端。中日两国每公布季度GDP数据,媒体总要就“第二经济大国”席位互换炒作一番。今年1月份中方公布2010年名义GDP数据时,“日中逆转”基本成为定局。日方今日公布的数据,无非是给一个既定事实的正式背书。
经济长期停滞的日本带着自省情绪退居第三。日本经济在2010年第四季度出现略微萎缩,主要是因为购车补贴政策的结束影响了汽车销售、日圆走强打击出口、新的烟草税降低了烟草需求。尽管日本在2009年渡过了长达一年的严重经济衰退期,但该国的经济复苏仍然十分脆弱,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对通货紧缩、高额公共债务、内需不振、出口疲软、日圆走强等考验。
尽管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在帮助日本。日方公布的2010年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占日本出口总量的三成左右。日产、本田汽车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超过日本国内市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数据显示,如果考虑到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进入中国市场的商品,日本去年对华贸易顺差高达2.1万亿日圆。因此,中国市场对日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就表示:“应该欢迎中国的经济发展,近邻的经济发展对下一代保持富裕很重要。”内阁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也称:“作为邻国,日本乐见中国的经济飞跃,这将成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日本不会去争夺经济排序”。日本首相菅直人早在上个月也提到,日本的经济潜力还很大,中国经济增长对日本有利。
当然日本国内也不乏“酸葡萄”的滋味。有媒体称,中国发表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说明中国经济增长靠的是通胀和泡沫,也有说,中国人均GDP还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资源浪费、贫富悬殊在经济发展中的特点很显著。更多人仍相对理性,称现在不是量的竞争时代,日本应显示发展的质感,在培育国际人才、传统、文化、技术方面,日本都得到了世界的尊敬。日本经济学家木内登英就表示,日本的名义GDP已被中国超越,想要实现反超现实上较为困难。今后的目标应当是提高人均GDP,在“质”的方面成为富裕国家。
假如没有对华出口和中国游客的大批涌入,日本经济会更加疲弱。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美国以及新兴国家的市场需求,将推动日本出口和工业产出的增加,使其经济在2011年出现温和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