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汇率浮动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动力和压力,促进了出口结构优化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汇率弹性的增强促进了企业主动适应汇率浮动的意识,使其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更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交通银行(5.58,0.04,0.72%)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管理层应加快发展外汇市场,银行部门应加强金融服务,引导和帮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为继续平稳推进汇改、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可能的负面影响创造有利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外汇市场继续快速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报价活跃,成交量增长较快,外汇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远期及掉期等衍生产品市场较快发展,企业积极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去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成交3.0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远期成交3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掉期成交1.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0%;总成交4.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不断推动外汇市场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春节前夕发布了《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在银行对客户市场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改进外汇管理,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促进金融机构为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如果说,推进汇改对出口和就业影响利大于弊,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需、结构调整等方面,汇率可以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等问题不可能单靠汇率解决,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来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
专家指出,在人民币汇率管理和调节中要注意采取渐进方式,为企业结构调整留出相应的时间,使企业逐步消化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影响,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升级,保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引导就业更多向服务业转移。同时,外汇局要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的监测和管理,防范热钱大规模流动给国内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冲击。
当前无疑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浮动汇率可灵活调节内外部比价,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二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有利于维护战略机遇期。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继续推进汇改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维护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