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9月27日,人民币对不同的货币汇率全线下跌引起关注,可能跟跨市场套利较多有关,主要是在内地买美元在香港卖出的套利活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9月28日报道,9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港元在内的五大主要货币兑人民币中间价全线飘红,在近期海外市场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的背景下,颇为引人关注。 
 
“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话,人民币对不同的货币汇率应该有升有贬,全线贬值很罕见。估计跟昨天跨市场套利比较多有关,即在内地买美元在香港卖美元。另外,从香港市场汇率看,似乎预期人民币汇率会回归2008年的政策,但我认为此法不妥。”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表示。 
 
2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760,下跌25个基点。此前一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创下汇改后新高6.3735,但由于国际市场美元走强,收盘仍下跌,报6.4006。境外NDF一年期人民币兑美元与境内市场价差已经缩小,但仍远低于此前6.28-6.30元左右的高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上涨至6.4650左右,亦低于27日境内6.4000左右即期收盘价。 
 
“离岸市场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主要是由于欧债危机导致资金涌向流动性较好的美元资产,推动美元升值,与国内经济情况不是特别相关。在欧债危机形势明朗之前,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农行战略规划部分析师范俊林称。 
 
人民币汇率境内外“倒挂” 
 
近期有很多机构客户通过各种渠道在港抛售人民币,买入美元,以博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 
 
9月23日,香港唯一的人民币清算行中银香港的一则公告令市场颇感意外。公告称,该行通过贸易结算从其他银行购买人民币的40亿元配额已经耗尽,已暂停通过贸易结算从香港参与银行购买人民币。 
 
香港金管局同日亦称,中银香港暂停为参加行提供贸易项下人民币买入方向兑换平盘服务,但清算行向参加行出售人民币继续运作,个人业务平盘亦不受影响。与去年10月暂停卖出人民币交易相比,这次暂停买入人民币交易凸显近期香港市场人民币资金的充裕。 
 
苏格兰皇家银行研究报告称,与过去不同的是,近期有很多机构客户通过各种渠道在港抛售人民币,买入美元,博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从而令中银香港额度提前告罄。 
 
在此背景下,从9月22日开始,海外NDF两年期以内合约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为金融危机以来首见。截至26日,一年期人民币对美元NDF连续三天低于人民币中间价,27日仅接近持平;香港离岸人民币(CNH)较内地人民币即期市场仍然高出近800个点,此前最高曾达1900个点。 
 
“这和2008年雷曼引爆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情况相似,当时也是资金涌向美元寻求避险导致人民币贬值,之后人民币开始盯住美元。不仅是人民币,其它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最近也在下跌而且跌幅更大,这与2008年危机爆发后也类似。”范俊林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