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前景和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严重影响,尽管欧盟一系列的解救措施有助于缓解这场危机,但欧债危机进一步扩散和升级的可能性无法排除。
中新社援引经济参考报8月19日报道 今年上半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动荡,不仅引发对欧元前景的担忧,对全球经济复苏也产生严重影响。虽然欧盟及其成员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措施,但尚未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债务危机今后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此间专家认为,欧洲债务危机将在动荡中趋于缓和,但进一步扩散和升级的可能性无法排除,由此产生的金融和宏观经济风险值得警惕。
应对措施有助于缓解债务危机
随着危机向欧元区其他国家扩散,谁将步希腊后尘一直是外界关注焦点。为此,欧盟及其成员国采取旨在短期内“灭火”的巨额救助、着眼于中期削减赤字的财政紧缩及纠正欧元区体制性缺陷的长期改革三类措施。这三类措施的落实将对稳定债务危机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从短期来看,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出台1100亿欧元的希腊救助机制和75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前者旨在为希腊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希腊不会出现债务违约,目前已经启动并已向希腊提供首笔救助款项;后者旨在为欧元区其他国家构筑“防火墙”预先做好救助安排,目前这套机制最终细节已敲定,但尚无欧元区国家要求救助。
欧盟智囊机构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罗斯认为,这两套机制应可满足希腊及其他欧元区“猪五国”接下来几年可能出现的救助需要,起到稳住债务危机“病情”的作用。此外,欧洲中央银行此前宣布,将在必要情况下购买欧元区国家公债,这一不寻常的做法也为欧元区“猪五国”兜了底。目前来看,市场对希腊的担忧正在消退,即使其他国家步希腊后尘,已有的救助机制也会及时启动,把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
其次,从中期来看,欧盟成员国纷纷出台财政紧缩措施,提出未来几年巩固财政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这是解决债务危机、重塑市场信心的根本途径。
格罗斯认为,尽管对希腊等国而言实现削减赤字的目标绝非易事,但从欧洲历史经验看,大幅削减赤字是可以实现的,但可能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而且即使成功削减赤字也并不意味着就能稳固财政,甚至还可能导致公共债务大幅上升。
最后,从长期来看,欧盟正拟订未来改革蓝图,希望堵住这场债务危机暴露出来的体制性漏洞。为此,欧盟内部组成以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为首的、各成员国财政部长参与的专门小组,从强化财政纪律、消除宏观经济失衡、建立永久性危机应对机制、加强经济政策协调等方面进行改革。尽管这些改革措施被认为是远水不解近渴,但却可能是治本之策,有助于重塑市场信心,补救欧元的先天不足。
债务危机有升级风险但欧元不会崩溃
目前来看,欧盟及成员国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并未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得到明显缓解,市场对这场危机可能进一步扩散的担忧依然存在。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彻底解决潜藏在债务危机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尚需时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