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弹簧-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每个投资者都应该看看的12本书

2014-08-04 12:30:44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8月4日下午消息,如果你正在寻找能够提高投资水平的书看看,FARNAM STREET的帕里斯推荐12本,这些书都颇有教育意义,并将让你受用。但请记住一点:如果投资就是买书看书这么简单,那满世界都是巴菲特了。
  以下为帕里斯推荐的12本书及其评语:
  1、《聪明的投资者》,格雷汉姆。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by Benjamin Graham
  巴菲特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书籍。”他称:“其中第八章和第二十章是我60余年来投资活动的指导原则。我建议所有投资者都读一读,在大牛市和大熊市时更要再看看。”
  2、《战胜市场手册》,格林布拉特。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by Joel Greenblatt
  如巴菲特所说,投资简单但不容易。整本书的理念非常简洁,格林布拉特是Gotham资本公司的创始人,自1985年这一私人投资公司成立以来,它的年均回报率达到40%左右,他用六年级水平的数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投资。当然,实践起来就是另一码事了。
  3、《随机致富的傻瓜》,塔勒布。Fooled by Randomness by Nassim Taleb
  塔勒布其他两本书《黑天鹅》和《反脆弱》核心思想能在这本早期著作中找到。这本书教你如何以概率的眼光看待世界,如果你开始这么做了,一切都变得不同。“人的本性经常低估随机现象,我们很需要这样的书。妙趣横生、清新隽永且独具一格,令人玩味无穷。”——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畅销书《非理性繁荣》作者)
  4、《投资最重要的事》,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by Howard Marks
  巴菲特评价:“这本书是珍品,很有用的书。”它不仅仅教你成功投资的关键问题,还教你如何批判性思考。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主题投资关键词:改革

2014-08-04 12:39:27

  “改革”这个词在近期券商的策略报告中多次被提及。
  7月,A股迎来了久违的蓝筹行情。随着改革深化、央企改革以及各地方的国企改革推进释放制度红利、沪港通国际化等利好带动,蓝筹股被彻底激活。
  对于8月的行情,市场人士普遍看好。也因此,投资者对市场有了更多的期望。在此背景下,关于8月选择怎样的主题投资成为十分重要的一环。
  记者综合多家券商最新研报后发现,改革成为其普遍提及的主题投资关键词。具体而言,投资者可关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主要板块集中在银行保险券商、龙头地产汽车家电等以及国有股份占比较高的国企改革类板块如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等蓝筹低估值板块。除此之外,沪港通、京津冀、军工和新能源汽车等也是关注的重点之一。
  改革为矛转型为盾
  东方证券的研报直接以“配置:改革为矛,转型为盾,主战场在新型城镇化”作为标题。其指出,随着新一轮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将进一步解放,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从短周期的复苏转向关注中长期经济转型的结构变化,这也将带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建议关注低估值蓝筹。同时,关注新兴产业链的演化,尤其是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制造等代表转型方向的产业链。
  而在主题方面,东方证券认为,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和PPP新型基建方向,关注京津冀一体化及工业用地优化;一条抓住改革,关注包括石油石化、电信、电力、军工等领域内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国企改革利好权重蓝筹
  东北证券预计8月市场整体仍将以震荡向上的形态来演绎,后期上证指数年内新高可期、新高之后仍可期。
  东北证券指出,经济微企稳和政策稳增长的持续,有利于市场环境的良性;国企改革以及沪港通等推进,有望以拾阶而上的形式逐步形成有利于低估值蓝筹股估值修复的正向反馈机制。
  在投资主线上,东北证券提示投资者可重点围绕两条主线:第一是国际化,包括沪港通和QFII扩容;第二是改革,主要是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利好权重蓝筹,值得中长期挖掘改革主线。投资者重点关注国企占比高,同时估值较低的行业板块,如国防军工,铁路、高速公路、运输设备、港口等国有股份占比也很高。结合估值,推荐机场、石油开采、铁路运输、高速公路、电力等。另外,8月后期可加强对超跌成长股的挖掘如军工、自动化、医疗、信息安全等主题,具有较高的反弹动力。
  区域主题热点再放光彩
  除国企改革外,华泰证券在研报中特别提到了“沪港通”和关注京津冀和海西的主题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京津冀一体化第三波投资机会。目前京冀合作加快,将带动其第三波热度。在北京的支持和河北自身的积极推动下,京津冀一体化继续加速,一体化规划也有望加速推出,这将继续支撑京津冀的主题热度。华泰证券建议关注京津冀地产、建材、钢铁、环保、港口等行业的相关个股,如华夏幸福、廊坊发展、荣盛发展、冀东水泥、河北钢铁、唐山港、天津港、先河环保、雪迪龙等。
  此外,近期福建平潭封关带动海西自贸区热度上升。平潭作为对台贸易的实验区,与福州、厦门一起申请海西自贸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未来相关利好政策有望推出带动该主题热度。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平潭发展、阳光城、泰禾集团、建发股份、厦门国贸、福建高速、厦门空港等。
  而“沪港通”的投资机会则包括:1、A股相对港股估值偏低的方向,包括银行、保险、交运、食品、能源;2、港股稀缺的品种,如中药、白酒、军工、机械、电气设备、家电;3、符合QFII投资风格的方向,包括银行、白电、白酒、水泥、汽车。
  铁路电信军工可能更快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目前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国有企业改制,就策略角度而言,铁路、电信、军工等行业的动作可能会比较快,这些行业有可能伴随着改革而活化,它们的经营目标会变换成利润导向,这样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肯定还是一个福音。
  中信建投证券同时指出,在拥抱大时代的前提下人口结构在变化,需求在升级,服务业肯定是迎来大的发展时代。综观行业的变革也在开启,非常看好新的主导产业的浪潮就是信息产业、高端制造和新能源的革命。
  此外,中信建投证券还表示,目前传统的卖商品已经转向了卖消费、服务的过程,智慧生活和社会服务业将会迎来一个大的变革,这个变革过程中肯定会催生出非常优质的行业和公司,这其中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在线教育、医疗等一些产业值得去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主题投资关键词:改革

2014-08-04 12:39:27

  “改革”这个词在近期券商的策略报告中多次被提及。
  7月,A股迎来了久违的蓝筹行情。随着改革深化、央企改革以及各地方的国企改革推进释放制度红利、沪港通国际化等利好带动,蓝筹股被彻底激活。
  对于8月的行情,市场人士普遍看好。也因此,投资者对市场有了更多的期望。在此背景下,关于8月选择怎样的主题投资成为十分重要的一环。
  记者综合多家券商最新研报后发现,改革成为其普遍提及的主题投资关键词。具体而言,投资者可关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主要板块集中在银行保险券商、龙头地产汽车家电等以及国有股份占比较高的国企改革类板块如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等蓝筹低估值板块。除此之外,沪港通、京津冀、军工和新能源汽车等也是关注的重点之一。
  改革为矛转型为盾
  东方证券的研报直接以“配置:改革为矛,转型为盾,主战场在新型城镇化”作为标题。其指出,随着新一轮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将进一步解放,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从短周期的复苏转向关注中长期经济转型的结构变化,这也将带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建议关注低估值蓝筹。同时,关注新兴产业链的演化,尤其是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制造等代表转型方向的产业链。
  而在主题方面,东方证券认为,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和PPP新型基建方向,关注京津冀一体化及工业用地优化;一条抓住改革,关注包括石油石化、电信、电力、军工等领域内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国企改革利好权重蓝筹
  东北证券预计8月市场整体仍将以震荡向上的形态来演绎,后期上证指数年内新高可期、新高之后仍可期。
  东北证券指出,经济微企稳和政策稳增长的持续,有利于市场环境的良性;国企改革以及沪港通等推进,有望以拾阶而上的形式逐步形成有利于低估值蓝筹股估值修复的正向反馈机制。
  在投资主线上,东北证券提示投资者可重点围绕两条主线:第一是国际化,包括沪港通和QFII扩容;第二是改革,主要是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利好权重蓝筹,值得中长期挖掘改革主线。投资者重点关注国企占比高,同时估值较低的行业板块,如国防军工,铁路、高速公路、运输设备、港口等国有股份占比也很高。结合估值,推荐机场、石油开采、铁路运输、高速公路、电力等。另外,8月后期可加强对超跌成长股的挖掘如军工、自动化、医疗、信息安全等主题,具有较高的反弹动力。
  区域主题热点再放光彩
  除国企改革外,华泰证券在研报中特别提到了“沪港通”和关注京津冀和海西的主题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京津冀一体化第三波投资机会。目前京冀合作加快,将带动其第三波热度。在北京的支持和河北自身的积极推动下,京津冀一体化继续加速,一体化规划也有望加速推出,这将继续支撑京津冀的主题热度。华泰证券建议关注京津冀地产、建材、钢铁、环保、港口等行业的相关个股,如华夏幸福、廊坊发展、荣盛发展、冀东水泥、河北钢铁、唐山港、天津港、先河环保、雪迪龙等。
  此外,近期福建平潭封关带动海西自贸区热度上升。平潭作为对台贸易的实验区,与福州、厦门一起申请海西自贸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未来相关利好政策有望推出带动该主题热度。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平潭发展、阳光城、泰禾集团、建发股份、厦门国贸、福建高速、厦门空港等。
  而“沪港通”的投资机会则包括:1、A股相对港股估值偏低的方向,包括银行、保险、交运、食品、能源;2、港股稀缺的品种,如中药、白酒、军工、机械、电气设备、家电;3、符合QFII投资风格的方向,包括银行、白电、白酒、水泥、汽车。
  铁路电信军工可能更快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目前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国有企业改制,就策略角度而言,铁路、电信、军工等行业的动作可能会比较快,这些行业有可能伴随着改革而活化,它们的经营目标会变换成利润导向,这样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肯定还是一个福音。
  中信建投证券同时指出,在拥抱大时代的前提下人口结构在变化,需求在升级,服务业肯定是迎来大的发展时代。综观行业的变革也在开启,非常看好新的主导产业的浪潮就是信息产业、高端制造和新能源的革命。
  此外,中信建投证券还表示,目前传统的卖商品已经转向了卖消费、服务的过程,智慧生活和社会服务业将会迎来一个大的变革,这个变革过程中肯定会催生出非常优质的行业和公司,这其中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在线教育、医疗等一些产业值得去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发现是蝙蝠把埃博拉病毒传染给人

2014-08-04 14:07:41

  几十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埃博拉病毒在哪里生存而不会引起致命疾病的爆发,最近,研究者们发现并证明狐蝠科锤头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但它具有抵抗这种病毒的能力,并且是它把病毒传染给了人类。该发现将会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埃博拉病毒能够引起高烧,破坏人的血管,并且引起大出血、腹泻和休克。50%到90%感染该病毒的人会死亡。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的方法。
  自从有记录的1976年第一次在人群中的爆发以来,研究者们一直没能成功地找到这种病毒的宿主,即一种或多种生物,病毒可能在其体内生存而不会引起相关症状。找到这些宿主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预防这种病毒感染人类的方法。
  为了找到它们,国际医学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艾力克;来伊带领他的队伍在埃博拉病毒已经导致黑猩猩和大猩猩大量死亡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加蓬地区布下陷阱。
  他们抓住了1030种动物,包括蝙蝠、鸟类和啮齿类动物。然后他们在三种果蝠的体内找到了埃博拉病毒的踪迹,而这些蝙蝠无一具有这种疾病的症状。来伊说这就是贮主生物的准确定义,“有太多证据表明蝙蝠就是贮主生物,以至于没有必要再继续怀疑了。”
  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被俘获的感染上埃博拉病毒的蝙蝠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蝙蝠还已经被确定为其他几种病毒的宿主,包括狂犬病毒、立百病毒(Nipah)、横得拉病毒(Hendra)和SARS病毒。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安迪;多普森说,了解蝙蝠为什么有如此强的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可以帮助科学家控制在人和牲畜体内的病毒。
  多普森建议研究蝙蝠和其他哺乳动物的DNA是怎样影响它们抵抗疾病的能力的,因为它将会带来人类病毒疾病治疗的巨大突破。
  来伊和他的同事们还注意到,在干旱的季节里,森林里的果子比较缺乏的时候,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亡的猩猩更多。这可能是因为在竞争食物的时候,猩猩和果蝠的接触更加频繁。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踏空”后的操作策略

2014-08-04 14:34

股民学校
                “踏空”与“被套”一样,令投资者头疼不已。因为,在牛市“踏空”对投资者的心理打击程度,一点不亚于熊市“被套”。以近期这波股市反弹行情为例,大盘和个股尤其是一些权重股涨多跌少、一路逼空。手脚勤快的投资者每次“高抛”几乎都成了“低丢”,要么接不回来,越抛越空;要么只能用更高的价格、更多的本钱,才能买回,不少人因此成了牛市里的“踏空”者。“踏空”后怎么办?买不买、追不追?说起“踏空”后的操作,主要应考虑下列两个方面:1. 判断“踏空”点位“踏空”后首先应判断在哪里“踏空”,为什么会“踏空”?大盘的点位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只有不同投资者之间的预期不同,判断“踏空”点位是高还是低,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以往股市运行时所创下的高、低点来确定;二是根据自己对后市的研判来确定。如果对经济的前景,包括资本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总体向上态势不会改变,目前2100多点的位置自然就是低的;假如认为许多不确定因素仍未明朗,长期熊市的趋势并未改变,大盘和个股仍有很大的下跌空间,目前的点位就是高的。因此,在确定操作策略前,首先要对“踏空”点位的高低确立好自己的“心中点”。2. 确定操作策略在确立好“心中点”的基础上,即可制定“踏空”后的操作策略:(1)买入时机。如果认为“踏空”点位高了,则继续轻仓,除非下跌至自己期望的点位和股价时再行买入,否则越涨越不买入;如果认为低了,则分批买入。(2)买入数量。一般情况下,既不要一次性满仓买入,也不要一次性全部卖出,在相对低点适当加重仓位,在一定高位再减些仓位,做到进退自如、买卖得当。(3)买入方法。“踏空”后,许多投资者容易心烦气燥,“一涨”就担心“踏空”,便匆忙追进,“一跌”便害怕套牢,又赶紧斩仓。尤其行情在剧烈波动时,股民这种把当初的计划忘得一干二净,而是采取冲动、极端、情绪化做法,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的操作,严守铁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记住,不要在大盘和个股“冲锋”时追涨,而是要在急跌、恐慌时捡拾。在确定操作策略时,还有一个品种选择的问题非常重要。如果是在行情启动之初,可以适当激进追龙头,但假如大盘和个股已有可观涨幅,市场已堆积了大量获利筹码时,就要小心,不再激进,应稳字第一,可以买一些滞涨品种等待补涨,宁可少赚些,也要把风险到最低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踏空”后的操作策略

2014-08-04 14:34

股民学校
                “踏空”与“被套”一样,令投资者头疼不已。因为,在牛市“踏空”对投资者的心理打击程度,一点不亚于熊市“被套”。以近期这波股市反弹行情为例,大盘和个股尤其是一些权重股涨多跌少、一路逼空。手脚勤快的投资者每次“高抛”几乎都成了“低丢”,要么接不回来,越抛越空;要么只能用更高的价格、更多的本钱,才能买回,不少人因此成了牛市里的“踏空”者。“踏空”后怎么办?买不买、追不追?说起“踏空”后的操作,主要应考虑下列两个方面:1. 判断“踏空”点位“踏空”后首先应判断在哪里“踏空”,为什么会“踏空”?大盘的点位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只有不同投资者之间的预期不同,判断“踏空”点位是高还是低,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以往股市运行时所创下的高、低点来确定;二是根据自己对后市的研判来确定。如果对经济的前景,包括资本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总体向上态势不会改变,目前2100多点的位置自然就是低的;假如认为许多不确定因素仍未明朗,长期熊市的趋势并未改变,大盘和个股仍有很大的下跌空间,目前的点位就是高的。因此,在确定操作策略前,首先要对“踏空”点位的高低确立好自己的“心中点”。2. 确定操作策略在确立好“心中点”的基础上,即可制定“踏空”后的操作策略:(1)买入时机。如果认为“踏空”点位高了,则继续轻仓,除非下跌至自己期望的点位和股价时再行买入,否则越涨越不买入;如果认为低了,则分批买入。(2)买入数量。一般情况下,既不要一次性满仓买入,也不要一次性全部卖出,在相对低点适当加重仓位,在一定高位再减些仓位,做到进退自如、买卖得当。(3)买入方法。“踏空”后,许多投资者容易心烦气燥,“一涨”就担心“踏空”,便匆忙追进,“一跌”便害怕套牢,又赶紧斩仓。尤其行情在剧烈波动时,股民这种把当初的计划忘得一干二净,而是采取冲动、极端、情绪化做法,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的操作,严守铁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记住,不要在大盘和个股“冲锋”时追涨,而是要在急跌、恐慌时捡拾。在确定操作策略时,还有一个品种选择的问题非常重要。如果是在行情启动之初,可以适当激进追龙头,但假如大盘和个股已有可观涨幅,市场已堆积了大量获利筹码时,就要小心,不再激进,应稳字第一,可以买一些滞涨品种等待补涨,宁可少赚些,也要把风险到最低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新常态”轮廓已很清晰

2014-08-05 09:50:37
  
  6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和央行口径外汇占款首次出现负增长,给市场发出了央行正在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干预的信号。市场普遍估计,正致力于在货币政策上主动有为的央行,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或将以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把稳增长和调结构进行到底。
  刚发布的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勾勒出一幅经济“新常态”的轮廓。今年上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市场利率回落,汇率弹性增强。其中,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4.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0%,比年初增加5.74万亿元,同比多增6590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146亿元。这表明,央行通过两次定向降准、PSL定向支持棚户区改造,上半年已往市场注入不少新增货币。
  信贷的快速增长,显然与中央政府的稳增长政策不无关系。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决策层综合施策,采取 “扩投资、稳外贸、强农业、推改革”的政策组合拳,保障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其中,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金融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领域,成为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微刺激”的政策效力使经济在二季度企稳态势延续到了7月。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8月1日联合公布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创下了今年以来PMI指数的最大升幅,且连续5个月回升。这表明当前经济在进一步活跃,内外需求持续改善,企业经营形势向好,经济增速回升态势初步形成。
  以笔者之见,小企业PMI强劲回升至50.1,为2012年4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是一个亮点,表明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初显成效,制造业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这也与更加侧重中小企业的汇丰中国7月制造业PMI表现一致:汇丰PMI初值7月升至52%,较6月终值回升1.3个百分点,修正后终值为51.7%,连续两个月回升至枯荣线以上。
  以上各项数据预示着经济稳增长在进入下半年后同样可期,但挑战依然不小。正如央行报告所言,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以及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相交织,传统增长引擎减弱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存,增长、就业、物价、环境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匹配关系正在变化,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和新常态。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宏观政策环境的支持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同时要看到,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全社会债务水平上升较快,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稳增长和促改革依然是下半年的主基调。
  对下半年稳增长构成较大威胁的,首先是当前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增长普遍疲软甚至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而一些具有劳动力优势的国家又在低端市场上形成对中国产品的替代,外贸形势较为严峻;其次,一些产业过剩产能的化解仍需时日,在地方债务压力下,地方的投资也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不如从前。在国内外双重因素的掣肘之下,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有不小的难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为此,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仍然会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最新的货币市场状况印证了这一判断。7月30日,基准货币市场利率连续第5天走低,连跌时间为近三个月来最长,市场揣测央行为支持经济增长将确保充足的资金供应。更重要的是,今年6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较5月末减少了882亿元人民币)和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较5月末大幅减少867.63亿元)都首次出现负增长,这给市场发出了央行正在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干预的信号,要将货币政策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央行正致力于在货币政策上主动有为,利用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将稳增长和调结构进行到底。
  所谓促改革,可以理解为在中央判断经济增长没有大问题的前提下,改革被放到了比经济发展更迫切的位置上。回过头看,在上半年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之所以经济能保持平稳运行,新增就业超过去年同期,简政放权及相关改革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例,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同比增长57%。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58万户,从业人员达1009万人,同比增长43%。可以说,简政放权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直接推动了新注册企业“井喷式”的增长。
  市场化仍是下半年改革的重点,政府审批、财政金融都会受到不小的改革压力,其中,金融部门在资源配置方面,可能会面临来自全社会的批评和压力。以小微企业融资难为例,国务院已多次出台相关措施以求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并未根本缓解。来自部门的束缚,在市场发展环境方面抑制很大。这迫切要求政策上进一步放开,减少对市场的束缚,让有能力的企业放手一搏。
  新一轮改革措施要落到实处,还需破除中央部门的“梗阻”。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者缺一不可。在简政放权之后,监管一定要跟上。要通过严格监管,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也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既强调“要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又明确要求“放管结合,加强市场监管”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新常态”轮廓已很清晰

2014-08-05 09:50:37
  
  6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和央行口径外汇占款首次出现负增长,给市场发出了央行正在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干预的信号。市场普遍估计,正致力于在货币政策上主动有为的央行,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或将以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把稳增长和调结构进行到底。
  刚发布的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勾勒出一幅经济“新常态”的轮廓。今年上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市场利率回落,汇率弹性增强。其中,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4.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0%,比年初增加5.74万亿元,同比多增6590亿元。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146亿元。这表明,央行通过两次定向降准、PSL定向支持棚户区改造,上半年已往市场注入不少新增货币。
  信贷的快速增长,显然与中央政府的稳增长政策不无关系。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决策层综合施策,采取 “扩投资、稳外贸、强农业、推改革”的政策组合拳,保障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其中,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金融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领域,成为政策的主要发力点。
  “微刺激”的政策效力使经济在二季度企稳态势延续到了7月。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8月1日联合公布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创下了今年以来PMI指数的最大升幅,且连续5个月回升。这表明当前经济在进一步活跃,内外需求持续改善,企业经营形势向好,经济增速回升态势初步形成。
  以笔者之见,小企业PMI强劲回升至50.1,为2012年4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是一个亮点,表明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初显成效,制造业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这也与更加侧重中小企业的汇丰中国7月制造业PMI表现一致:汇丰PMI初值7月升至52%,较6月终值回升1.3个百分点,修正后终值为51.7%,连续两个月回升至枯荣线以上。
  以上各项数据预示着经济稳增长在进入下半年后同样可期,但挑战依然不小。正如央行报告所言,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结构调整的阵痛以及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相交织,传统增长引擎减弱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存,增长、就业、物价、环境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匹配关系正在变化,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和新常态。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宏观政策环境的支持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同时要看到,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全社会债务水平上升较快,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稳增长和促改革依然是下半年的主基调。
  对下半年稳增长构成较大威胁的,首先是当前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增长普遍疲软甚至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而一些具有劳动力优势的国家又在低端市场上形成对中国产品的替代,外贸形势较为严峻;其次,一些产业过剩产能的化解仍需时日,在地方债务压力下,地方的投资也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不如从前。在国内外双重因素的掣肘之下,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有不小的难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为此,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仍然会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最新的货币市场状况印证了这一判断。7月30日,基准货币市场利率连续第5天走低,连跌时间为近三个月来最长,市场揣测央行为支持经济增长将确保充足的资金供应。更重要的是,今年6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较5月末减少了882亿元人民币)和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较5月末大幅减少867.63亿元)都首次出现负增长,这给市场发出了央行正在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干预的信号,要将货币政策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央行正致力于在货币政策上主动有为,利用定向宽松货币政策将稳增长和调结构进行到底。
  所谓促改革,可以理解为在中央判断经济增长没有大问题的前提下,改革被放到了比经济发展更迫切的位置上。回过头看,在上半年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之所以经济能保持平稳运行,新增就业超过去年同期,简政放权及相关改革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例,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168万户,同比增长57%。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58万户,从业人员达1009万人,同比增长43%。可以说,简政放权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直接推动了新注册企业“井喷式”的增长。
  市场化仍是下半年改革的重点,政府审批、财政金融都会受到不小的改革压力,其中,金融部门在资源配置方面,可能会面临来自全社会的批评和压力。以小微企业融资难为例,国务院已多次出台相关措施以求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并未根本缓解。来自部门的束缚,在市场发展环境方面抑制很大。这迫切要求政策上进一步放开,减少对市场的束缚,让有能力的企业放手一搏。
  新一轮改革措施要落到实处,还需破除中央部门的“梗阻”。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者缺一不可。在简政放权之后,监管一定要跟上。要通过严格监管,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也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既强调“要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又明确要求“放管结合,加强市场监管”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银行或先试水混合所有制 如何“迎考”?

2014-08-05 14:08:04

  银行业掀起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
  7月28日晚间,交通银行(601328.SH,下称“交行”)发布公告称,目前正高度关注国家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要求,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此推动公司改革的深化。
  消息一出,7月29日交行一字涨停,并带动银行板块大涨。交行金融研究中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正在参与研究交行关于混合所有制发展的相关方案。但目前不方便透露相关研究话题,可以密切关注半年报,待半年报发布后,公司高管可以回答相关问题。
  7月中旬,国资委已确定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6家公司开展改革试点,其中重要内容就是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银行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预计也会成为大势所趋。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尽管从股权上看多数银行已经多元化,但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对高管、员工激励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起到不小作用。
  为什么是交行?
  现在看来,交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早已现端倪。
  交行董事长牛锡明于5月20日在上海就曾公开表示,“目前银行业虽已有混合所有制之名,但尚未达到混合所有制之实,离充分市场化、商业化的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尚有差距。”
  他透露,交行作为上市银行,在股权结构上已均衡化与多元化,具有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征,下一步将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保留外资银行股份则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对外开放水平。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一度被视为国有银行高层首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表态,交行对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愿已很明显。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设想,牛锡明曾展望:“要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的公司治理,形成董事会与管理层相对独立运作、互相制衡的机制,让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高管人员管理、薪酬管理和业务风险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另一家国有大行——中国银行(下称“中行”)监事、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就在提案中建议,可选择两家大型银行和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一家国有控股的券商深化试点混合所有制。
  梅兴保认为,虽然国有大型银行从股权形式上均为国有股、外资股、民营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但国有股独大的问题仍然突出,真正的混合所有制的运行机制尚需做实。
  当前,各大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很好,股价却低位徘徊,这是引进社会资本、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较好的时间窗口。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约见了6位来自外贸、建筑、金融、家电、农资、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家。作为金融领域的唯一代表,交行董事长牛锡明位列其中。
  据当日央视《新闻联播》称,李克强指出,面对世界经济纷繁复杂、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企业不能坐等观望,而要抢抓机遇、敢闯敢试、主动转型。当前一些企业逆势增长,充分说明抓紧促改革、调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才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在外界看来,抢抓机遇、主动转型和交行目前的“心态”非常切合。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和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行相比,交行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并以较大股权比例引入了外资,初步具备了混合所有制的特征。交行一季报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财政部持有交行共计26.53%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同时,汇丰银行持有交行18.70%的股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持有交行4.42%的股份。
  “另一方面,它的总体资产规模相对工、农、中、建这些大行来讲,要小一些,所以通过交通银行做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符合风险可控,而且操作性比较强的原则。”郭田勇表示。

  如何“迎考”
  在外界看来,虽然交行拥有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基础,但要真正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则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在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赵庆明看来,在公司治理上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董事会决策功能不足、内部制衡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而在外部环境方面,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崛起等深刻变化,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此前,交行董事长牛锡明提出深化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与思路,包括坚持国有控股地位,保持股权结构均衡,深化公司治理机制,更好发挥董事会的作用等。分析人士称,交行目前已经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所以不一定会马上涉及股东变化,但不排除未来会进一步引入新的股东,以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
  但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预期交行的股权结构变化并不会有太大改变,包括高管、员工激励在内的市场化改革才是最大看点。
  正如外界所预期的那样,交行在为“迎考”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一直在做积极准备。
  今年3月份,牛锡明曾表示,交行将以事业部制为突破口,释放改革红利,形成新的利润增长极。“我们相信中国的银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事业部制改革的阶段。”牛锡明说,交行将把事业部制作为转变发展模式的主攻方向,并以此带动管理体制的全方位创新,努力为交行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经济周刊》从接近交行人士处获悉,交行此番组织架构改革决心不小,要把利润中心建成真正的事业部。总行金融市场、贵金属、离岸金融、票据业务中心已正式挂牌,接下来交行将在明确目标、责权利相统一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业务、管理、费用、工资、核算真正独立。
  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翀认为,从交行的表态来看,公司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达成共识,接下来其他银行也会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脚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华夏银行。“另外,中国银行境外的资产相对比较多,未来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预期比较强。”不过,上述猜测并未得到中国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证实。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认为,下一个试点是谁目前还不好说,“很可能是交行先行先试,等积累经验之后再到其他商业银行。”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银行或先试水混合所有制 如何“迎考”?

2014-08-05 14:08:04

  银行业掀起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
  7月28日晚间,交通银行(601328.SH,下称“交行”)发布公告称,目前正高度关注国家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要求,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此推动公司改革的深化。
  消息一出,7月29日交行一字涨停,并带动银行板块大涨。交行金融研究中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正在参与研究交行关于混合所有制发展的相关方案。但目前不方便透露相关研究话题,可以密切关注半年报,待半年报发布后,公司高管可以回答相关问题。
  7月中旬,国资委已确定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6家公司开展改革试点,其中重要内容就是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银行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预计也会成为大势所趋。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尽管从股权上看多数银行已经多元化,但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对高管、员工激励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起到不小作用。
  为什么是交行?
  现在看来,交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早已现端倪。
  交行董事长牛锡明于5月20日在上海就曾公开表示,“目前银行业虽已有混合所有制之名,但尚未达到混合所有制之实,离充分市场化、商业化的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尚有差距。”
  他透露,交行作为上市银行,在股权结构上已均衡化与多元化,具有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征,下一步将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保留外资银行股份则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对外开放水平。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这一度被视为国有银行高层首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表态,交行对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愿已很明显。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设想,牛锡明曾展望:“要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的公司治理,形成董事会与管理层相对独立运作、互相制衡的机制,让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高管人员管理、薪酬管理和业务风险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另一家国有大行——中国银行(下称“中行”)监事、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就在提案中建议,可选择两家大型银行和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一家国有控股的券商深化试点混合所有制。
  梅兴保认为,虽然国有大型银行从股权形式上均为国有股、外资股、民营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但国有股独大的问题仍然突出,真正的混合所有制的运行机制尚需做实。
  当前,各大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很好,股价却低位徘徊,这是引进社会资本、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较好的时间窗口。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约见了6位来自外贸、建筑、金融、家电、农资、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家。作为金融领域的唯一代表,交行董事长牛锡明位列其中。
  据当日央视《新闻联播》称,李克强指出,面对世界经济纷繁复杂、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企业不能坐等观望,而要抢抓机遇、敢闯敢试、主动转型。当前一些企业逆势增长,充分说明抓紧促改革、调结构、推动转型升级才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在外界看来,抢抓机遇、主动转型和交行目前的“心态”非常切合。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和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大行相比,交行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并以较大股权比例引入了外资,初步具备了混合所有制的特征。交行一季报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财政部持有交行共计26.53%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同时,汇丰银行持有交行18.70%的股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持有交行4.42%的股份。
  “另一方面,它的总体资产规模相对工、农、中、建这些大行来讲,要小一些,所以通过交通银行做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符合风险可控,而且操作性比较强的原则。”郭田勇表示。

  如何“迎考”
  在外界看来,虽然交行拥有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良好基础,但要真正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则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在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赵庆明看来,在公司治理上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董事会决策功能不足、内部制衡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而在外部环境方面,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崛起等深刻变化,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此前,交行董事长牛锡明提出深化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与思路,包括坚持国有控股地位,保持股权结构均衡,深化公司治理机制,更好发挥董事会的作用等。分析人士称,交行目前已经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所以不一定会马上涉及股东变化,但不排除未来会进一步引入新的股东,以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
  但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预期交行的股权结构变化并不会有太大改变,包括高管、员工激励在内的市场化改革才是最大看点。
  正如外界所预期的那样,交行在为“迎考”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一直在做积极准备。
  今年3月份,牛锡明曾表示,交行将以事业部制为突破口,释放改革红利,形成新的利润增长极。“我们相信中国的银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事业部制改革的阶段。”牛锡明说,交行将把事业部制作为转变发展模式的主攻方向,并以此带动管理体制的全方位创新,努力为交行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经济周刊》从接近交行人士处获悉,交行此番组织架构改革决心不小,要把利润中心建成真正的事业部。总行金融市场、贵金属、离岸金融、票据业务中心已正式挂牌,接下来交行将在明确目标、责权利相统一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业务、管理、费用、工资、核算真正独立。
  大同证券分析师付永翀认为,从交行的表态来看,公司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达成共识,接下来其他银行也会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脚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华夏银行。“另外,中国银行境外的资产相对比较多,未来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预期比较强。”不过,上述猜测并未得到中国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证实。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认为,下一个试点是谁目前还不好说,“很可能是交行先行先试,等积累经验之后再到其他商业银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10-10 00:20 , Processed in 0.0700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