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超 通胀压力似在抬头 央行神经开始紧绷
2013/11/7 1:33:54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工作计划,11月9日(本周六)将发布10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从最近的宏观消息面以及最新的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看,未来一段时间,防通胀很可能又会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外需持续疲软,消费增速平缓的大背景下,央行未来对货币政策偏中性的态度,对股市而言并不是一个正面信号。
央行高度重视通胀压力
央行在最新发布的《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对有关物价的表述较之前发生了明显变化。央行认为,“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也可能上行”,而二季度,央行的表述是“物价形势相对稳定”。
上述信息无疑表明,央行对通胀的担忧在加大,特别是对房价上涨的担心加大。报告中提到:“(三季度)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一定上涨,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较大,有可能向租金及其他相关领域传导,增大成本压力。”
中信预期CPI或达3.3% 高盛认为CPI维持3.1%
对于通胀的预测,业内投行有着稍显不同的判断。值得重视的是,有大型券商认为CPI同比会创出年内新高。
高盛认为,10月份CPI同比增幅将与9月份的3.1%持平。预计10月份PPI同比增幅也将与9月份的-1.3%持平。据分析,农业部和商务部食品价格指数的月均同比增幅出现分化。商务部数据十月平均水平较低。高盛更看重后面这个指数,因为其组成结构和供应链上所处环节(更靠近下游)更接近CPI食品价格指数而其历史数据与CPI食品价格指数的联系也确实更为紧密。
中信证券则认为,短期内,由于节假日及季节性因素,10月的菜价还在保持上涨态势。同时,预期新的《旅游法》可能对旅游类价格有一定的抬升作用,预计10月的CPI食品价格环比上升0.5%,非食品价格上涨0.1%。如此一来,CPI环比在0.2%,同比在3.3%左右。
外贸持续疲软 货币政策中性取态或不利股市
一向被视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广交会传出利空。第114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与会人数比第113届减少6.5%。 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1946.1亿元人民币(折合316.9亿美元),环比下降10.9%(扣除汇率波动因素),同比下降3.0%。
另一方面,被视为全球贸易活跃度的重要指标——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在进入9月下旬以来,出现幅度较大的回落,而且回落的速度还很快。这无疑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外贸形势的担忧。
从高层领导的最新讲话以及央行的最新报告看,目前“经济稳中向好,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的表述已经取代此前的“经济总体平稳”。分析认为,这一表述的变动,显示出经济企稳复苏的态势已经得到决策层确认。与之相对应的,是既不收紧也不放松的货币政策。按照一位学院派著名经济学家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中性甚至略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种种迹象表明,宏观基本面的最新演变,确实需要引起投资者重视。
来源:投资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