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弹簧-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11月4日评级精选
2013/11/4 8:43:55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推荐机构  机构评级  目标位  摘要  
600377  宁沪高速  银河证券  推荐  ——  公路业务复苏,盈利后劲无忧  
601238  广汽集团  招商证券  强烈推荐  ——  日系车盈利恢复超预期  
000521  美菱电器  国金证券  买入  ——  渠道调整思路细化,未来收入规划明确  
600600  青岛啤酒  国金证券  增持  ——  高端增速放缓但趋势不变,估值切换确定  
601299  中国北车  北京高华  买入  ——  盈利可预见性增强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锐     频发盘中跳水发出警示信号
(2013-11-04 11:54:30)

    在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出炉为56.3%,同样实现环比增长之后,中国宏观经济“没有出现大的往返”至少在目前已经得到证实,既然四季度的开头情况并没有很差,则股市也理所应当地不能长期熊下去,这不,投资大师罗杰斯就在最近看到了机会。他11月2日到广州参加“罗杰斯眼中的中国投资机遇”论坛时就表示:“我最近又购进了中国的股票,我会进一步地增持中国的股票,这就是五年来,我第一次看到机会。我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政府动态,密切留意新闻,并且研究新的动向。政府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所支持的产业,这些产业将会产生很多的富翁,大家要投资的话,要选择受到政策支持的产业和公司。”选政策支持的方向,这和笔者在给散户支招丛书中讲述的信息选股策略不谋而合,不过“中国的股票”可以是A,B或H股等等,具体罗杰斯买入的是哪一种,显然大师又故意玩起了神秘,不会透露真相。

    从过往的选择来看,罗杰斯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过“他目前持有的是B股、H股及ADR,而不是相对价格更贵的A股”,所以媒体以讹传讹地直接写“罗杰斯承认时隔5年再度建仓A股”之类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即便“建仓”也不是“再度”。但从近期QFII的动向来看,似乎伴随着A股不断地“萎靡不振”,其估值优势也在逐渐显现出来。外汇局于10月30日集中发放QFII、RQFII额度约115亿元人民币,继续向A股“输血”,与之对应的是,QFII“大本营”海通证券国际部席位17日、24日两天异动,斥资4.5亿揽入30只蓝筹股,其自9月来其已80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一方面是额度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是屡次现身大手笔出手,异动明显。就拿上周行情来说,一边是有稳健依托的“五连阳”,一边是连低点都没确定的“三阴夹两阳”(创业板更是摇摇欲坠),以低吸的角度来看,明智的资金会选择哪边呢?

    也难怪申万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先生也表达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增长方式的改变会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也为股市上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现在股市点位还比较低,不少蓝筹股估值十分便宜,其投资价值也是得到广泛认同。在这种情况下改革预期的形成,势必会转化为股市的上升动力。从这个层面来说,现在看好后市应该没有问题,一些舆论唱多也有其依据”的观点,但桂先生同时也表示:由于改革预期强烈,加上半个月来大盘已经有了不小的回落,所以此轮调整在空间上已经不会太大了,2080点一线会有相应的支撑。但在时间上,调整则远远不够...一段时间来,市场客观上已经形成了把创业板走势作为整个大盘风向标的局面,而在创业板需要进一步整理的时候,期待大盘会有所突破,就非常不切实际了。这是一种相当客观的思维,即成为“下跌幅度有限”的同时警惕强势股回落造成的风险,今天中青宝,方直科技继续出现跌幅不小的调整,顺荣股份则是“九涨停”后首次出现调整,可见资金出货动力依然相对充沛。

    消息面虽然有三中全会将提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肖钢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的各项政策措施,探索引入定向可转债、优先股等支付工具,鼓励并购基金发展,研究建立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并购重组机制;人民日报谈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政府“家底”较厚(今天园林股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反应,当然也与铁汉生态签订大单涨停开盘不无关系);陕西省计划申报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力推宁波-舟山一体化舟山自贸区路径;河南郑州申报自贸区;保险交易所有望落户自贸区等或明确或朦胧的利好,却也有“深圳二套房首付上调至七成”和“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环比增至403亿元”这样的利空,在弱势已经深入人心(笔者依然会盯各大财经博客和论坛的点击率来确定“人气”)的情况下,重视利空,忽略利好的格局未必不能发生。

    所以此时如果您仍抱有“市场随时会迅速抖擞精神,出现大涨”的愿景的话,恐怕大盘表现又会让您失望到忧郁了。虽然一度高开震荡,但红柱的乏力已经说明了多头的疲软,而到了10:46,市场在正要在小盘股的带领下冲击新高度,却陡然产生了猛烈的跳水(同时带有量能的放大)。这种跳水我们并非第一次见到了,自从“双头阻击战”失败以后,伴随着阴线密度的加剧,盘中的“蛟龙入海”也变得频繁起来,上周的三根阴线中就全部有跳水的身影,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跳水的时点总是发生在10:45前后,时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再往前看10月23日也差不多如此),这如果不是说明资金的行动有非常统一的计划性的话,至少也能说明时间段的交投特性容易产生类似的作用。细分来看,早盘拖累大盘走弱,并且一度跳水的主要原因除了量能和热点继续惨淡之外,权重的不给力恐怕是关键,金融指数下跌1%左右,地产指数也在利空的带动下录得阴线,由此仅仅为恢复性反弹的小板自然“独木难支”。

    明确弱势之后以上这些特点都并不会让我们奇怪,但如果您还对当前市道“抱有幻想”的话,那频发的蛟龙入海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示了,首先是在没有确认探底企稳成立的情况下,一切假意的走强都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高点出货”,因此看到走高就冲动杀入肯定不是非常好的选择;其次在二八连基本配合的节奏都未能确立,成交量继续向地量靠拢的情况下,把握盘中稍纵即逝的热点会变得愈来愈难,早盘上涨5%以上的品种不到50家,如此一来又能有多好的赚钱机会?本来可能想去追捧的板块,一跳水就被冲刷殆尽,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做空动力何时真正消弭比跃跃欲试地研究做多力量要更加现实些,也就是说,不仅不要“追高”,恐怕连低点也不应该随便买进。“保守一些观望为主”不是消极态度,而是对自身账户负责任的表现,等企稳后的大行情来临时再积极操作,显然不会太迟。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锐     未突破此位置别轻言转势
(2013-11-04 15:27:42)

    从涨1.5%以上到几近平盘毫无建树,创业板的一轮过山车之旅只用了一个交易日的时间,如此足可以说明当前反弹的疲弱程度——399006今天恰好攻至5日均线就遇阻回落,而五日均线都攻不过去,一般都是调整仍将继续的基本特征。如果说小板(主要是创业板,因为中小板方面今天还有金风科技,鱼跃医疗等权重股稳定军心,石基信息,中利科技等优质股表现也不错)的反弹主因是因为“超跌”二字而做出的例行公事的话,那么主板若即若离的红色则与整体利空成色不足(换个说法就是:坏消息没那么多)有关,这一点已经有足够多的论据可以证明,笔者今天午评的前几段也重点阐述过,只不过没有量能,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无精打采的盘面造成了更加无人问津的交投,这是种恶性循环,一旦确认了多头上攻难讨到什么好,那至少散户股友是不会轻易“趟这趟浑水”的(基本能够履行笔者所建议的谨慎思路最好)。

    尽管金融地产回跌作祟,但沪深两市主板的跌幅仍旧相当有限,这说明市场“涨不高”和“跌不深”已经形成夹击,促成了这种尴尬的“牛不牛,熊不熊”局面。就拿房价来说吧,如今各个分析师智囊团对接下来楼市走向的预期也不尽相同,美信咨询首席经济学家周彦武认为:房地产的下滑拐点已经出现,接下来就是市场和银行间的恶性循环,银行减少房贷造成房地产市场下滑,房地产市场下滑造成银行风险意识增加,进一步减少房贷,如此循环,下滑速度会越来越快。在“政府这次把房地产问题提高到最高层次”的前提下,官方也首次承认房地产存在泡沫,并且坦陈3、4线城市面临泡沫破裂。这些都表明,政府至少是中央政府改变了对房地产泡沫的立场,从几个月前的不提房地产调控,到现在的承认存在泡沫并坦陈泡沫破裂。这是个不小的转变。

    383的改革方案或者说研究报告则对房地产问题实施三板斧,首先是全国范围内推行房产税,其次是有条件让小产权房转正,只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就可以,最后是集体土地直接入市,不再由政府单一出让土地,有望大大降低土地价格和土地供应量。其余措施还包括不动产登记等。如果能严格执行383研究报告里的这些政策,房价肯定能够大幅度下跌。虽然这不是份提案,只是份研究报告,但至少摆明了政府对房地产泡沫的态度。而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彪则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对本届政府而言,最重要的约束条件是:经济领域必须实现年均7%以上增速,才能完成十八大交办的历史任务”。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搞经济转型,折腾出一个日本版的收入倍增计划,结果转型很成功。但是经济增速忽然落入悬崖,转型前年均增速维持在9.2%平台,转型后一下子跌落至4.2%平台。中国也搞转型,中国也搞收入倍增,我们凭什么转型的同时还能维持7%如此之高的增速平台?

    徐接着谈到:李总曾经在多个场合表示:“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1000亿是个什么概念?2012年中国年度GDP为52万亿,0.1万亿比上52万亿=千分之二。李总没把话说透,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从总量上看城镇化的关键不在消费而在投资。举债收入和中央政策有关,过去这么多年的历史就是“放-收-放”的循环,在循环中地方政府债务总额持续增长。08年猛放一把,10年开始连续两年清理整顿。2012年微踩一把油门,2013年开始就连续点刹。点刹效果如何,在审计署数据出炉之前,下判断还有点早。但是呢,常识告诉我们:地方政府高度依赖BT模式融资,平台公司举债高度依赖储备土地抵押,现在这两种玩法统一叫停,举债这块收到负面甚至显著负面影响的概率不容小觑。好了,经济增速你不让快,所以财政收入增长快不了,举债收入方面开始卡脖子,还剩下一个土地出让收入,中央会不会轻易下狠手也卡住呢?恐怕有点难。因此对地产市场的调控“无需过分悲观”。

    两种说法哪个对?如果从客观角度来看,“肯定大幅度下跌”和“无需过分悲观”,肯定是后者要比前者“用语绝对”要理性的多,但必须肯定的是,过分悲观不可取也不等于能够乐观,因为中央方面目前对待地产的态度同样也是两难的,放任不管会加剧通胀控制的难度,引发民生方面的诸多问题,甚至最终导致泡沫破灭的惨剧,而政府也从不敢提出“调控房价是为了让房价下跌”,只是为了不让其过分上扬而已,如果矫枉过正,又会对经济的绝对增速产生严重影响,到那时候如果GDP真的交不了差,民众恐怕也不会答应,后果恐怕也蛮严重的吧?由此笔者也想到:本周重大事件除了三中全会之外还有十月份经济数据公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冷冰冰的“绝对数据”对市场的影响更大,主要的原因在于前期市场普遍猜测第四季度经济复苏的形势会不如前期,十月经济数据一旦出炉就会给投资者带来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两市如今分别在2150和8450点附近“卡住”形成极度纠结,其实就是在等待这方面的靴子落地。

    接着我们至少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虽说当前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如同渲染的那般“回归二季度”,确实是“无需过分悲观”,但究竟中秋-国庆黄金周带来的消费效应,对宏观经济的具体影响如何,是骡子是马还得拿数据拉出来溜溜,在没有确定所有经济数据都有利于上涨之前,不应轻言大盘(针对主板而言,小板还需要‘挤泡沫’)抗跌就等于转势。有人会说了,宏观面的东西咱看不懂,有没有微观一点的特征可以把握呢?首先,如果经济继续复苏,使得蓝筹在当前位置“更有吸引力”的话,则“逼出来的二八效应”会更加明显(至少二股会更努力而不是如今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且成交量也会明显放大,现在周一沪指的量能,振幅以及均线收拢程度都到了新低,这说明市场又在酝酿一轮新的方向选择,由此产生的量能后续变动我们应当密切留意。

    而在价位(点位)方面,既然我们是“谋定而后动”的右侧交易者,自然必须等待市场出现确认性质的“重新向上突破”才能够达成确认转势的初步必要条件,否则谨慎甚至保守心态还必须持续。具体而言,2242之前盘面阳多阴少,而如今阴多阳少,原本我们认定的是2149点为“重要低点”的正V型走法,如今却是2230点后“六根阴线”对应之前“六根阳线”的倒V型走法,其实2149点附近也有过六阴留阳,彼时六阴从2251杀到2149,而六阳只涨到2242,明显阳力不如阴力,如今六连阴从2227杀到2093,又是阴比阳强的明显象征。接下来若想要转势,基本条件自然是阳力超过阴力。由于2149点开始的六连阳可以分割成三组“两阳涨51点”的小段,所以现在开始的阳组合如果宽度不能达到均涨幅51点,那转势是谈也别谈的,上周五低点2132,由此本周一起要涨51点到2183点以上才算达标。

    此外,2230点是2093点左边第七天,本周三是2093点右边第七天,如果要形成V字型,则右边必须参考达到左边的涨(跌)幅,左边有2149到2242,七天涨93点,按等幅要求则本周三应见2093+93=2186点左右。另外,上周三高点2161.94是2230跌到2093反弹一半的位置,由此我们推算一下,2270跌到2093后反弹一半的位置是2181.5附近,如果不能“收复失地过半”,则所谓的转势也无从谈起。均涨幅,总涨幅,半涨幅三种算法得出的点位基本都在2183点附近,再给它打个折扣,就算2180点吧!空间固定在2180点附近,时间也都在本周三以内,具有明显的“共振巧合”。今天沪综深成双双突破上周五高点,沪综指更是顽强收红而没有向下跌破2132,似乎已经表明“跌无可跌”的特性,然而这还不够,只有确认突破2180点位置(时间当然是在本周三之前最好,越前越好),才能够来谈下一步“转势”的事情。否则十一月的暖冬行情仍有可能“挑战失败”,我们也只能“下月再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5日盘前重大消息解读

2013/11/5 8:54:21

1.据获悉,相关各方已就民营银行试点的有关事宜达成一致,可能包括:将给予民营银行有限业务牌照;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业务范围、开展业务区域、合格存款人等予以一定限制;发起民营银行注册资本金在5亿至10亿元之间;民营银行股东应为民营资本或社会资本人士等。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民营银行试点方案,不排除进一步修改的可能。

2.银监会主席尚福林4日出席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时表示,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未来信贷标准的设定要涵盖利润率等效益类指标、碳排放等环保类指标、安全生产等社会管理类指标、用地用电用水等资源消耗类指标、劳动生产率等效率类指标以及行业技术标准等。要根据过剩产能行业和地区实际,完善“统一授信、限额管理”制度,合理上收授信审批权限,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开工项目授信由总行统一审批。

3.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正就进一步放开原油、成品油进口权有关事宜进行研究,拟出台一份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商务部正就企业进口原油资质的范围进行相关研究。待相关政策落实后,商务部将制定相应配套贸易政策,支持企业培育国际贸易经营队伍,委托其他贸易企业经营。针对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权放开问题,发改委进入到实质性研究阶段。

4.宋丽萍说,要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需求。近期,深交所配合上市公司协会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感到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潜在市场需求很大,通过向体制机制要市场,还有很大空间。

5.相关统计显示,2012年,共有154只新股首发上市,券商揽获保荐承销费用合计5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2.3亿元规模回落近6成。今年以来,券商IPO业务更是零收入。

6.翻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改革”这一字眼出现了70余次。作为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讲,改革再一次被人们呼唤,也又一次步入攻坚克难时期。改革再出发,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今年改革的六项重点任务: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改革。

7.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不仅有效地抵御了全球外汇投机影响下的汇率下跌冲击,更在近期连续创出新高,继人民币兑美元询价突破6.10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也突破6.15,已有机构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明年突破6.00,同时,人民币从全球第九大交易货币上升为第八大交易货币。与人民币维持强势的同时,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稳步回升,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达7.8%,由此出现的经济增长与汇率坚挺同步的趋势将进一步延续,强势人民币所产生的国际效应也会更为强劲。

9.近日,稀土行业事件频出。10月31日,包钢稀土网挂牌最新的稀土氧化物价格,较市场目前价格平均上浮8%。另外,停牌半年之久的威华股份,于11月4日公布了赣州稀土借壳上市预案。巧合的是,南北两大稀土巨头的此举,正是发生在“WTO将裁定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违规”的消息传出之后。

10.近期,德银、瑞银、中金、渣打、高盛等国际大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纷纷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这与我国近段时期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出的企稳回升不无关系。

11.据环保部网站11月4日消息,环保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控制燃煤污染。

(投资快报、新浪财经)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5日个股利好消息精选
2013/11/5 8:55:33
股票名称 主力流入(万元) 核心情报
中农资源(600313) —— 种业资产注入指日可待
中利科技(002309) —— 周一四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6213万元,占全天成交总额的30.7%
江河创建(601886) —— 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朗姿股份、东方雨虹等9家公司,签订了设立民营银行的投资意向书
(投资快报、中证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5日早间私募内部传闻
2013/11/5 9:01:05
传闻:东信和平(002017)近期有机构集体调研;  
传闻:高德红外(002414)或已获得政府采购大单;
传闻:辽宁成大(600739)旗下宝明公司已经拿到采矿证;
传闻:旗滨集团(601636)在醴陵东富工业园,旗滨集团搬迁扩容项目正加快推进。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将建5条玻璃生产线;  
传闻:长信科技(300088)董事长陈奇表示,公司与特拉斯的合作进展顺利,目标明年和特斯拉合作成功。
(注:以上传闻均来自媒体公开信息,且未经证实)
(投资快报、私募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情绪谨慎 等待催化剂

2013/11/5 9:04:42
昨日沪深两市涨跌互现,涨跌幅都不算大。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即将来临之际,大盘上下的空间可能都不大。市场在等待政策信号的明朗,以便决定未来大盘的走向。
    大盘昨日维持窄幅震荡,沪深两市有涨又跌,沪指微幅上涨0.07点,深成指下跌34点。在指数涨跌有限的情况下,成交量也大幅萎缩,两市成交金额创3个月以来的新低。这反映出市场较为谨慎的情绪,投资者都在观望。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本周末召开,会上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力度将决定未来市场的走向,如果超预期,则市场将走强。如果不及预期,则可能顺势调整。因此,投资者都在等待政策的明朗化,在此之前,不会轻举妄动。这也是我们判断近期走势将维持震荡之势的重要依据。
    从技术上来看,均线系统对于股指的支撑和压制作用较大。昨日大盘高开,在向上攻的时候,受到10日线的压制而回撤。同时,在向下回调的过程中,受到5日线和60日线的支撑而企稳回升。因此,整日股指在2143和2160这17个点之中来回震荡。从目前来看,大盘下有重要支撑60日线和半年线,同时也有重要的阻力位20、30和年线等均线。而这几条均线间隔较近,大盘上涨和下跌的可能性均不大。
    股指期货方面,昨日期指再度出现增仓下行的走势,并且日内持仓峰值对应价格低点,说明空头日内明显占据优势。收盘四个合约累计持仓增加3773手至10.1万手,成交量减少8.4万手至63.8万手。 主力合约IF1311净空持仓从4916手升至5297手,增加381手。虽然昨日空头占据日内优势,并且净空单有所回升,但是有分析认为,小跌难改多头格局,期指短期有望借政策利好预期展开一轮反弹攻势。
总的来看,近期大盘仍将维持窄幅震荡的格局,上涨和下跌都比较困难,指数难有较大作为。

(中国证券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皮海洲     创业板:迟来的下跌
2013/11/5 1:39:26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人)

创业板在创下1423.97点的历史高点后终于走出了下挫的走势,至11月1日盘中跌破1200点,跌幅超过15%。尽管在10月30日创业板还迎来了四岁生日,但创业板的走势终归力不从心,不改股指下挫的走势。

应该说本轮创业板的下跌是众望所归,而且这轮下跌有点姗姗来迟,实际上创业板的下跌早就该到来了。所以,尽管创业板最终用下跌的方式来迎接自己的四岁生日,但这不能说是一种故意,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毕竟创业板的泡沫吹大了之后,破灭是一种必然。而选择在四岁生日到来之前破灭则是一种偶然。不过,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更好地引起人们对创业板所存在问题的关注。

创业板泡沫的破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泡沫就终有破灭的时候,创业板也是如此。自去年12月份以来,创业板走出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行情,股指从585.44点上涨到1423.96点,涨幅达到143.23%。个股股价翻番者比比皆是,如掌趣科技、华谊兄弟等牛股,涨幅更是达到了500%、570%以上。与此相对应的是创业板股票的整体市盈率也逼近了60倍的水平。反观主板市场,上证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只在12倍左右,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更是只有7倍、8倍,因此,估值高高在上的创业板泡沫明显,其股价很难得到理性投资者的支持。

不仅如此,就在创业板公司股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增长缓慢,并不支持创业板公司股价的大幅上涨。2013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利润总额同比仅增长5%,远低于今年前三季度A股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16%的增幅。而且在355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0家公司出现亏损。如今年创业板大牛股之一的东方财富(今年股价的最大涨幅达到454.80%),前三季度甚至每股亏损0.03元。可见,创业板行情的上涨完全脱离了公司业绩的支持。

尤其让创业板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创业板公司股价的走高,大小非减持也蜂拥而至。根据10月30日《证券时报》上刊登的《4年减持496亿 创业板大股东套现忙》一文披露,在最近一年里,创业板重要股东累计减持306.42亿元,4年共计减持496.14亿元。在重要股东累计净减持金额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中,乐普医疗和华谊兄弟分别净减持了18.84亿元和14.97亿元,分列第一和第二名。如作为华谊兄弟重要股东的马云,于10月28日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46万股,清空了全部的解禁股份。正是基于重要股东们的大幅减持,这对投资者的信心也是一种打击。

正是基于创业板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上市场资金面紧张,宏观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创业板泡沫的破灭是早就注定了的事情。创业板以下跌的方式来迎接四岁生日这也是无奈之举。实际上这更符合目前创业板的实际情况。当然,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都盼望着股市能够上涨,也希望创业板能够上涨。但这种上涨必须是健康的,是一种投资价值的回归。相反,象今年的创业板行情,完全脱离创业板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一味投机炒作,这样的上涨是不可取的,由此形成的创业板泡沫的破灭不可避免。如前面提到的大牛股华谊股份,近期跌幅高达四成,这就是市场为投机炒作必须付出的代价。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湘源     改革才是撬动牛市的支点

2013/11/5 1:39:17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人)

没有人不盼望牛市。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那么,什么才是撬动牛市的支点呢?

关于牛市的支点,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业绩,一说是改革。至少就目前而言,笔者个人更倾向支持后者的观点。

是的,按照“晴雨表”理论,业绩似乎本应该是撬动牛市之当仁不让的支点。我们很多人过去不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吗?可是,奇了怪了,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我国的GDP持续增长了那么多年,在金融危机风雨飘摇的全球经济中不可谓不是一枝独秀,然而,我们的股市却义无反顾地江河之下,一路走低,甚至在国际股市的舞台上可以说是表现最反常的。在“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理论被股指与经济形势的背道而驰糟蹋得如此体无完肤的情形下,人们还能期望业绩增长能给我们带来“洪湖水,浪打浪”的业绩浪,并由此而推动出一波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吗?

其实,目前被中国股市所抛弃的并不是反映在业绩上的投资价值,而是回报投资者的基本理念。业绩增长是给投资者以回报的先决条件。没有业绩增长,也就没有投资回报。就此而言,将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牛市预期寄托于业绩增长的观点,本无可厚非。不过,中国股市迄今为止的政策市定位并不认可也不支持这一点。

中国股市的根本出路在改革。而发行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发行审核机制审得出审不出白纸黑字背后的造假,而在于政府机构打不打自己的小算盘。在将发行权还给市场的问题上,市场当局如果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应该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决不能再在明知对信息披露的失真,业绩预期的失实以及回报承诺的失信缺乏约束力的情况下,还不惜牺牲自己的行政信用为那些动机不正且不诚信的发行行为提供背书。这是监管者真正履行起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职责的前提,同时,也是使投资者对市场有可能真正在法制和诚信秩序的轨道上健康运行有信心的保障。

给业绩以正名,重建市场信任刻不容缓。离开了真实性,就没有诚信,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市场机制一旦失去了其所立足的基础,任何失实失真或不具备可持续性的业绩预期和市场估值就都将变得没有意义。为此,我们一向就主张,涉及业绩的一切信息披露都应该以确保诚信为前提。发行人一旦被发现造假欺诈,理应退市,彻底退款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玩忽职守、欺上蒙下的保荐人,除了剥夺其保荐资格之外,理应依法追究其刑责。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断绝一切造假欺诈玩火者的侥幸心理,使他们不要说造假作假秀假,连动一动玩假的念想都不敢。惟其如此,IPO才不至于令投资者感到恐惧,甚至视之为洪水猛兽。也惟其如此,才有可能令业绩真正成为具有真实含金量的估值定位标杆,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以往那种不实业绩预期所给市场带来的信息误导和投资风险。否则,对业绩价值的一切理想主义的顶礼膜拜再虔诚也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说,改革无牛市。我们不同意这种说法。虽然说,改革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牛市,但是,成功的改革必然会给市场带来改革红利。这是已经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所证实了的,同时,也正是我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启动的改革充满期待的道理之所在。期望中的改革将对现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新的经济形态将更有力地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涉及资本市场的改革方面,目前所披露的“三八三改革方案”提出:“深化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重点从发行环节实质审核转向信息披露。监管重点从行政性审批和保护金融机构,转向防控风险为本和保护金融消费者。”这同目前大家所期待的IPO改革预期基本上可以说也是相当一致的。有理由相信,新的改革红利将成为中国股市的长期利好。我们寄望于改革成为撬动中国股市长期牛市的支点,其理由也正在这里。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快报     话题

2013/11/5 1:39:08

@广东电台财经广播:
1.住建部拟取消经济适用房、郑州烟台已开始试点,对楼市乃至地产股有何影响?
2.优先股给股市带来炒作预期,但真能改变圈钱恶习?
3.10月多项宏观数据本周出炉,数据向好但边际效益已经递减? 4.大家如何看待周一的反弹?

粉丝金句

孔曰成仁_孟曰取义:
现在买咩股都不要买创业板,估计创业板继续暴跌。

股市捕快:
传统的“圈钱恶习”依然会束缚着股市,但本周是重要会议前最后的一周,不排除“暴力哥”等非常规护盘手段或会登场,亦有可能在蓝筹股亮丽的三季度业绩带动下,帮助大盘见“红”的。

eyolin仔仔:
罗杰斯谈中国股市:五年来我第一次看到机会.评:罗杰斯都空翻多了,A股估计有希望了。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5-15 06:18 , Processed in 0.0439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