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褚伟锋 从毛利率看公司管理
2013/11/9 0:34:16
(作者系财务专家)
有些人不愿意看财务,有一个借口:中国财务都是假的,看了也白看。
其实国外企业也会有调节利润,是正常的。另外,由于会计准则无法完全极其标准的规范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瑕疵和漏洞也是正常的。否则就不会给浑水有做空机会了。
对于投资来说,不懂财务很危险。对长期投资者来说,不看基本面无法生存。
企业的壮大离不开两样,产品和人。产品就是我们说的护城河,人就是管理层。极少数的公司不需要优秀的管理层就能做好,因为他们有先天垄断优势。但即使像茅台这样躺着赚钱的企业,也有危机时刻,管理层平时无作为也就算了,关键时刻掉链子,很可能让一个好公司一蹶不振。茅台的高层该感受一下站着赚钱是什么感觉了。但大多数企业必须跑步赚钱,绝不能停,一停就死。特别是互联网企业。
那么,管理层好坏看什么呢?虽然我们无法亲自去公司干几天,但可以通过留意公司的战略公告,股东大会公司的态度,或者看看公司的三费情况也可以看出端倪。一个公司如果无法平衡好各项费用支出,公司是很难快速发展的,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那更是很要命的。
讲到三费,我们先来看一个很熟悉的指标:毛利率。
股价的上涨是因为公司在成长,公司成长是由于不断地盈利。所以盈利能力是企业最终目的。而投资人去投资一个公司也是希望能分享公司成长中的利润。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分析盈利能力,有很多指标可以看。有些是结果型,比如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有些是同步的,比如主营收入。有些是超前指标,比如毛利率。
我们说的毛利率其实叫做“销售毛利率”, 即:毛利率=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它反映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是企业净利润的起点,没有足够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较大的盈利。另外,与同行业相比,营业收入可以看出公司的地位。而毛利率能够看出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业水平,说明公司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定价高,或与同行比较公司存在成本上的优势,有竞争力。
与历史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高,有可能是产品景气度提高,也有可能是产品做了升级调整。比如像传统的煤炭,钢铁,铝业,他们受制于经济景气度,自己没有太大的调控能力。而同样如果是进行深加工的企业,则不同。比如铝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利源铝业往高端深加工产业发展,业绩逆势增长。造船厂同样在这样的寒冬也有逆势盈利的,只是没上市。
还有些公司坚定地保持高毛利,导致销量下滑,同样会导致最终的利润下滑。像西王食品,年初的时候其他几家食用油厂商降价,但他仍保持高毛利而不愿降价,导致上半年的收入大减。
相反,如果公司毛利率显著降低,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竞争激烈,在发生价格战的情况下往往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但是,毛利率有个致命的问题,它只考虑企业取得收入所耗费的“成本”,而没有考虑“费用”,这使得我们光看毛利是不能全面看清公司竞争力的。比如一家公司,毛利率很高,但是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样很高,那么最终利润可能就大打折扣了。这就是产品竞争力和管理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了。
来源:投资快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