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弹簧-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MAI叔节日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国庆发言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我们保持定力,稳定宏观政策,创新调节方式,压缩行政开支,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mai(191113596)  22:09:39

我们精准发力,
巩固农业基础,加强中西部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建设,发展养老、健康等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我们深处着力,
适时有序推出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改革措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与各国的互利合作,改革开放获得新进展。
我们有序有力,
科学应对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围绕群众关切,促进就业创业,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和大气污染等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经过各方努力,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稳中向好走势。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发表于 2013-10-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暂停IPO对股民是负责,带病IPO对股民百害而无一利,欺诈上市的公司却依旧上市不退市是对股民最大的伤害
虚心学习,市场风云变幻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 三秋     美国政府关门冲击初现 A股方向还看三季业绩

2013/10/8 2:48:52

国庆七日假期,A股市场偃旗息鼓,外围却是激战正酣:美国政府已经连续关闭一周时间,其带来的心理冲击开始对市场有所影响。国庆期间,恒生指数升0.5%,日经225指数跌4.22%,道琼斯指数(截至当地时间6日收市)跌0.38%。而A股市场国庆后首周将迎来7家公司抢先披露三季报,公司的业绩预期又将成为市场的炒作热点。

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再起 市场或复制2011年走势

国庆假期第一日,世界资本市场的中心——美国就迎来了新的债务上限危机:截至当地时间10月1日凌晨,美国国会并未就政府预算达成妥协,这意味着美国政府面临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停摆。至截稿时,美国政府关门已经进入第6天,但新的解决方案仍然遥遥无期。美国政府停摆的最大影响,在于10月份即将到来的国债上限法案表决。据公开资料,美国今年5月已经达到国债上限。此后,美国财政部使用特别财会措施继续在国债上限之下借款。但是上述特别措施将在10月17日之前到期,这意味着到时美国财政部将只能依赖有限的收入来应付必须支出。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本月的美国国债本息支付。过去美国政府的习惯做法是发行新的国债来“借新还旧”,但如果债务上限限制美国发行新债,则其不得不面临支付违约的后果。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期,到10月22日美国可能将无法偿还债务。

究竟美国债务危机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具体影响,或者2011年5-8月份之间的上一次美债事件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参考。当时,美国政府的法定举债上限在5月16日突破14.29万亿美元,虽然最终到8月2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新的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但在这段期间内,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5.55%;上证指数同样下跌了6.68%。分析认为,解决本次美债危机的关键除了美国两党的政治斗争之外,另一个重大因素就是美联储的QE缩减计划会否延期。美联储上个月意外决定不开始撤回宽松货币政策,其理由之一就是财政的不确定性。

本周7公司三季报亮相 业绩炒作成为焦点

深交所发布三季报披露时间表,国民技术、友阿股份预约10月11日披露,将是今年两市最先亮相三季报的公司。据统计,国庆节后首周(10月6日至10月12日)将有7家公司披露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沪深两市共有948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562家上市公司预喜,具体看,155家预增,118家续盈,45家扭亏,244家略增。根据此前经验,早期披露定期报告的公司多有业绩增长或高送转预期,因此值得投资者关注。另外,三季报也是挑选、布局潜力股的较好时机,比如通过对股东人数的变化来挑选有主力资金大举参与的个股,当前的功课做好对年底乃至明年初的操作都将形成有利的帮助。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下横笛     科技股全面大爆发

2013/10/8 2:50:17
(作者系知名股市评论人)

国庆节前那周只有一个交易日,大盘可谓波澜不惊,试图去冲击5天线,而科技股则再次狂涨,其中,网络游戏、教育传媒和数字电视等科技股分类指数分别拉出了7.43%、6.44%和5.44%的巨阳线,使得原本便陡峭无比的周线更显出彩。

关于科技股的范畴问题,我以前就曾提出过“泛科技股”这样一个概念,意即科技股涉及面非常广,有些还貌似与“科技”的关系不大;上月初,我在《当终点变为起点》一文又作出解释:“所谓科技股,其范畴非常广,主要包括计算机、云计算、电子信息、网络游戏、数字电视、通信和文化传媒等几大概念板块——我将文化传媒板块也算作科技股,想必许多投资者都觉得不靠谱,但只消回顾一下著名的‘519行情’,像东方明珠等有线电视股也曾被当作科技股龙头暴炒,即可明白,这原本只不过是用来积聚人气的概念性炒作罢了,又何必非要强求像数理论证那样严谨地分类呢?此外,还有一些新冒出来的概念板块,像电子支付、电子商务和智能机器,等等,它们只属于科技股范畴里的热门小圈子,无需专门再作立项分析。”这主要是为了回应有些投资者认为文化传媒板块不属于科技股之置疑——这点经历过“519行情”的老股民应更能理解,像东方明珠、广电股份(现百视通)、电广实业(现电广传媒)、中视传媒与广州控股(现广州发展)等传媒股都是参加过当年科技股行情的战将(有些现已完全脱离老本行),东方明珠更是威名远扬的领军者之一,所以,将影视、文化与出版等诸多概念的传媒股归入科技股范畴,既不牵强,也不新鲜。

由于科技股并没有一个专门为其开设的指数,而它们在创业板里所占比重相当大,因此创业板指数基本上就可以反映其整体走势。我8月5日《永不凋零的蓝莲花》一文指出:“创业板共有两个指数,一个是通常所说的创业板指(399006),另一个是创业板综合指数,简称创业板综(399102)。前者是成分指数,取样于部分创业板股票,就像上证50和深证成指一样,反映的是部分股票走势;后者是综合指数,取样于全部创业板股票,就像上证指数和深证综指一样,反映的是全部股票走势。迄今为止,创业板指最高的1208点距其历史高位即去年12月20日1239点还有2.57%,而创业板综上周五最高的1111点尚未超越7月24日的前高1113点,距其历史高位即去年12月20日1220点还有9.61%。如此看来,创业板近期的较大阻力应在创业板综历史高位1220点一带,而创业板指彼时早已抛离其历史高位1239点较远了。”截止至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30日),创业板综以最高点1229点报收,刚好超越其历史前高1220点;创业板指则最高冲至1368点,远远抛离了其历史前高1239点——在此会否如当初所言将遇到较大阻力,抑或继续狂飙而上呢?单从K线角度出发,创业板综9月初在其历史前高下方所遇到的阻力,与创业板指在8月初所遇到的阻力级别相仿,仅仅是针对30天线的一段小调整而已。鉴于创业板在创新高后已再无套牢盘压力,因此随后几个月更可能将继续狂飙而上,进入全面大爆发阶段。

其实,外围股市也能找到科技股即将全面大爆发之征兆——尽管美国道指9月18日至今走势欠佳,持续下跌近6%,但纳指此间却屡创新高,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1999年10月纳指全面大爆发(一直飙升至次年3月)前夕的8到10月,当时道指持续下跌,纳指却处于盘整状态,而且还曾创出新高。中国股市当前的状况也如此。当然,这是指科技股今后的总体走势,并不代表现在就能马不停蹄,如入无人之境。

总之,现阶段科技股并不像一些市场人士所说的那样,因为已经持续上升将近一年时间,而且整体升幅超过一倍,所以就要走到头了,风险极高,反倒,它们正在厉兵秣马,处于全面大爆发之前夜。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皮海洲     暂停IPO对股民 不利的看法很片面

2013/10/8 2:50:01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人)

从去年11月开始,本轮IPO暂停已超过了11个月的时间。而且鉴于今年9月2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关于“必须对过去IPO办法进行较大改革”、“重启IPO必须与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的表态,IPO何时重启仍然还很迷茫。

而伴随着IPO的暂停,市场上要求重启IPO的呼声几乎一直不曾停止过。比如,有人站在宏观经济的高度呼吁重启IPO以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人站在“技术”的角度,认为股指涨跌与IPO无关,或对“停止IPO股价会涨”的观点进行批评。由于利益的不同,或者一些人站的利益角度不同,提出这样一些观点与主张并不令人奇怪,投资者也一眼可以看出其中的是是非非。在这里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一种“关心”投资者的观点,认为暂停IPO反而对股民不利,该观点从有利于股民投资的角度,来主张重启IPO,可谓用心良苦。

应该说,暂停IPO反而对股民不利的观点确实有其正确性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IPO价格上。因为在股市低迷时,IPO价格也会相对较低一些。相反,在股市行情转暖的时候,IPO价格也会偏高一些。因此,如果在股市行情相对低迷时就暂停IPO,投资者就永远也买不到价格相对便宜的新股。

但这种观点明显具有片面性。因为本轮新股暂停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由于股市低迷的缘故,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新股发行制度所存在的弊端有关。实际上,从官方的角度,证监会是没有明确暂停IPO发行的。证监会一直强调新股发行与股市涨跌无关。这也表明证监会无意用暂停IPO的办法来救市。而且由于新股发行制度不合理的原因,即便股市低迷,在市场化发股的情况下,也不存在新股发行不出去的问题,并且由于发行价格的可操纵性,即便股市低迷,实际上IPO的价格并不低,IPO价格高于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至于说暂停IPO反而对股民不利,这种观点看到的显然只是眼前利益,并没有看到新股发行制度不合理,甚至是中国股市制度不合理带给市场的巨大负面作用。比如,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每一家公司上市都给市场带来大量的大小非。并且由于大非持股比例偏高,导致上市公司一股独大,中小投资者的话语权形同虚设。同时由于内幕交易、市场操纵以及利益输送的原因,大小非甚至还可以高价套现,让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比如,由于现行制度并不能严惩欺诈上市者,导致IPO公司包装上市现象严重,新股上市后业绩变脸,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面对这样一些严重问题,显然不是发行价格低一点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如果这样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便是在股市行情低迷时启动IPO,即便新股发行价真的相对低一点,也很难认为对股民有利。

所以,对于IPO的重启,并不存在低迷时重启IPO就有利于投资者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看发行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能解决目前IPO制度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实际上,如果目前IPO制度所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得不到解决,IPO任何时候重启都是不合适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证监会强调“必须对过去IPO办法进行较大改革”、“重启IPO必须与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无疑是正确的。为此,市场应该关注的不是IPO何时重启的问题,而是证监会如何“对过去IPO办法进行较大改革”,在这个问题上切莫主次颠倒。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湘源     改革愿景的现实诉求

2013/10/8 2:49:48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9月27日的一句“新股发行必须对过去IPO办法进行较大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了一片热烈的利好反响。

李志林不是李大霄。老沙也不是李大霄。李大霄可以动不动就说“重大利好”,而在李志林和老沙的嘴里,一个说“更大的利好”,一个说“天大利好”,就不寻常,并且很不寻常了。人们不仅要问,证监会究竟披露了一些什么样的利好,让我们的这几个平时不像李大霄那样容易激动的批评人士这么轻易地激动了起来了呢?

其实,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虽然一改了此前一提起IPO重启和IPO改革就来个谨言慎行的“无可奉告”,但既没有具体地向我们透露IPO改革究竟改了些什么,也没有透露IPO何时重启的具体时间表。不过,既然说了“重启IPO将与改革同步进行”,也就意味着重启IPO是以IPO改革方案的出台为前提的,IPO不改革,也就不可能为了赶时间赶进度而贸然重启。而所谓“新股发行必须对过去IPO办法进行较大改革”,则意味着未来出台的改革方案应该不会只是对证监会6月推出的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版本的“小修小补,小打小闹”,即使未必说得上“推倒重来”,至少也该能让人耳目一新心头一震精神大振才行吧!

愿景是现实的诉求。越是美好的愿景,往往越是有可能源自于人们对现实缺陷的不满,反映了人们对改变现实的强烈要求和改革前景的迫切向往。IPO改革的事情何尝不正是如此!在笔者看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9月27 日的上述言论之所以被许多人视之为利好并且是很不一般的利好,不仅在于其透露了“重启IPO将与改革同步进行”的重要信息,也不仅在于其承诺了“对过去IPO办法进行较大改革”,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所说的改革,是落实在“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句话上面的。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是这次IPO办法进行较大改革最重要的核心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此前推出的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版本所没有提及而市场最关心且改革要求最强烈的市值配售、优先股,将有希望成为现实。

一步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市值配售和优先股如果真的能成为未来IPO改革办法的重要内容,表明“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空话而将成为一步切实可行的具体改革行动。这跟证监会以往的做派风格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果不是那么健忘,人们该还记得在上一轮标榜“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证监会在上海召开的一个座谈会,除请来了两位疑似代言人角色的专家学者之外,还有一位引人注目的投资者代表。这位代表的“打破新股不败神话”主题发言不仅为专家学者所提出的所谓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建言提供了佐证,而且,也让广大的投资者为自己没有选择权的“被代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来,所谓的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就是“三高”发行,就是超募造就超级富豪,就是破发制造普遍亏损,而所谓的“打破新股不败神话”,则就是用提高发行市盈率的方法所制造的“买者自负”的“破发效应”。

IPO的改革愿景是政府和市场各方意愿的整合和升华,不能只是一种顶层设计,不能将长官意志强加给市场,也不能老是光听发行人、中介、机构等既得利益集团的意见,反映他们的利益倾向和利益主张,更不能将他们的利益取向当做整个市场的利益取向,将置投资者于被代表或被保护当做维护投资者利益。IPO改革就其最终目标来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说得很对,就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果真能这样去做,就是对“重融资轻回报“的决裂,就是真正意义的革弊鼎新,就是资本市场冬去春来的希望。不过,不能不指出的是,对于证监会的意思,目前大多还是大家按自己的意愿所参详出来的。愿景走进现实,也有个过程。从内心深处,我们虽然也非常愿意这会是“天大”或“更大”的利好,现实一点,恐怕还是先当做一种反映现实诉求的美好愿景为好。也就是说,只有市场的改革意愿能更多地进入顶层设计,IPO改革才有可能会有人们所希望和期待的真正利好。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投资快报     话题

2013/10/8 2:49:37

@广东电台财经广播:
1.审计人员称地方债较两年前几乎翻番已达19万亿,对银行股不利?
2.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下月启动。
3.节后行情您如何预判,关注哪些热点?

粉丝金句

不迷离:
现在期指4张合约都在阳线升水,期货和现货的基差在拉大,短线有一定的获利空间。

放牛娃-股泡泡:
2150点成为短期支撑,符合预期。股市转牛的结症在于经济的转好与否和ipo等圈钱机制的改革有没有实质性突破,第四季度应该有确切答案了,指数还是筑底比上攻更可靠。

广州小邹:
期指周线KDJ死叉,前期反弹结束,进入中期调整!四季度可关注医药股!医药板块与大盘是反指标走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弘     题材大旗将继续 在瑟瑟秋风中飘扬

2013/10/8 2:59:39

中秋刚过,十一又至。南方仍不乏局部的高温,但早晚温差加大,似乎时刻提醒着人们:天凉了,秋意浓重。同时,北方一些区域已迎来今年的雨雪。冬天的步履匆匆而至。

气候时节如股市。在此之前,股市中赚钱或不赚钱,梦想依然,却因中秋、国庆小长假被割裂,好似眼下断断续续的秋风秋雨。同样过节,做股票的人会多出一份惆怅与隐忧。股市中人,大多不喜欢这种人为拼凑起来的所谓小长假。

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人气有如马路上的汽车,明显比平时少了许多。很多人因惧怕假日期间的拥挤,放弃高速公路的免费优惠,提前踏上回家或旅游之路。

近年,政府为方便国人出行,推行假期高速公路免费。看似免费午餐,但享用免费午餐的人太多,一些热点路线,因拥挤变成了停车场。风吹、日晒、雨淋,心情郁闷,汽油费又贵,劳命伤财。

坚守岗位的人少了,人心思归,人心思游。节前大盘上涨,多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国股市,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特别大,假期归来,股市是涨是跌?所以,每次临近节假日,市场都有是空仓还是持股过节的群体纠结。这个话题讨论了一轮又一轮,难有定论。我对后市相对乐观,我认为现在不是空仓或持股的问题,而是持有或选股的方向问题。这种行情,盈亏不在大盘指数涨跌,而是选择持有什么样的品种。

创业板又创新高了。在整体缩量背景下,创业板举重若轻,指数大涨超过3%!领涨的仍是华谊兄弟、天舟文化、潜能恒信、光线传媒、华策影视之类。都是这些涨了还能涨的股票。这些股票上涨过程中,伴随着公司高管的减持套现,也并不影响其股价继续上涨。

这些高高在上的题材股,很象眼下北方的枫叶,被浓重的秋霜所渲染,成为瑟瑟秋风中的一道道风景。它们在秋风中坚持,拒绝随风落下。它们的新生,却是在随风飘落之后......

沪市方面,与创业板同步的软件信息,影视传媒继续领涨。上海自由贸易区题材所推动的上海本地题材股行情,继续在分化、在震荡,但仍充满激情与想象,继续演义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传奇故事。而以北大荒、海南橡胶为代表的所谓“土地流转”概念股票,和以苏宁云龙商为代表的民营银行概念,继续以概念推升,以涨停逞强。

概念推升股价,其核心推动力,来自游资对政策利好形成的概念追逐,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无关。这也是普通参与者最感纠结的之处。题材炒作,考验的就是投资者对政策的理解力与想象力。考验的是投资者讲故事与听故事过程中把握机会的能力。

我们看到:政府只是提出一个上海自由贸易区政策框架的时候,上海本地股闻风而动,拔地而起。大量游资拥入,大大小小的上海本地低价股突然间乌鸡变凤凰,一个个花枝招展,人见人爱,整体涨幅惊世骇俗!

金融改革,民营银行,土地流转概念也大多在政策的传说阶段,一批概念股时来运转,被擅长追逐政策概念的游资强力推动,持续强势上涨。累计涨幅惊人。

与之形成强烈对照的是:因政策调控房地产,尽管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继续上涨。尽管房地产公司经营业绩大多保持绩优成长,但目前股市中,除上海本地方股中的地产股持续暴涨之外,其它一线城市的地产股,大多仍保持低价、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三低”状态。

政策导向,决定市场热点题材,游资追踪政策导向形成热点题材,直接推升股价,成为目前股市炒作的逻辑主线。能够持续上涨,或累计涨幅过大的题材品种,大多已远离公司的基本面。这种炒作是否过度投机?是否明显做庄?似乎都不重要了。股市的热点题材炒作,已演变为政策调控的“播种机”,政策推广的“宣传队”。游资追逐暴利,又主动寻求政策“庇护”,以政策利好切入,进行借题发挥式的疯狂拉抬。对此,不妨将之理解为特定市场背景下的市场扭曲表现。那些被游资夸大的题材,被刻意无限拔高的股票,其后市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得不防。笔者相对保守,继续倡导“安全第一,稳健获利”的操作理念。建议操作重点放在超跌低价,或绩优价低被严重低估的潜力品种。

政策调控、政策调整仍在继续。国庆节后的十月股市,游资仍将主导行情。题材炒作的大旗仍会在瑟瑟秋风中迎风飘扬。

来源:投资快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5-17 15:30 , Processed in 0.0482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