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川 筹码沉淀锁定缩量 节后攀高继续看涨
2013/10/8 2:58:56
麦论讲盘
9月30日第三季最后一个交易日,同步收月与周K线,假日效应市场交易平淡日成交量急速萎缩,上证指数竟然出现889亿元成交量,是从8月23日以来的低量,开始指数上涨收在2174点,是否就是“缩量上涨背离呢”?还是稳定量推升待涨?
对比当时的2057点高,周一的收盘表示什么?会有什么影响?一天等于一周的周K线有何特征意义?周成交量可以如此应用吗?对比三周期的8732亿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更重要是月成交量高达25366亿元,出现从11年5月份以后的高量,是否说明月成交量已经俱有低位扭转改变的契机呢?这些答案将在节后给出证明,从量潮推演可以找到论据佐证。
通常目测看到如此急速缩量,从多头角度解读会认为筹码稳定,没有做空力量,或是卖压已经被有效化解;从空头角度解读成为低位承接力度不强,上涨缩量表示量能不足,后面还有再跌的空间。应该从哪个角度推演分析呢?
科学标准依据推演 有效换手比率应用
如果是目测很容易陷入个别观感解读看问题,难有整体或是完整的数据条件进行共同的推演复制解读,即没有办法获得共识,无法依据共同认可的标准,难以取得科学性论证。在技术分析领域中很难做到标准化的应用,所以过去没有任何足以构成公式的依据条件可以应用,难免最后会各说各话,莫衷一是。
麦氏理论应用量潮推演,依据均量线趋势进行解读,其中将时间周期进行量潮分类归类,设定三种不同周期进行不同参与群体解读,比较贴近盘面状况,也比较俱有科学性,有一点的标准应用,当然也可以复制效仿,这是技术分析领域最重要,也是最难以克服的共识。
例如目前的上证指数,要达到100%换手率需要177个交易日,大数法则看平均值换手率,可以作为借鉴。通常近期交易影响较大,所以集中在近期的换手率会更俱有参考性,因此在177天中的0.382天数,及67.6天期间的换手最俱有代表性。从6月26日到9月30日共计有39.61%的有效换手率可以证明,依据这个阶段进行对比应用,最俱有操作意义与价值的时间周期及比率。这个阶段中换手率最高的个股也最俱有代表,自然就是这个周期内市场的焦点。
67天约等于三个月周期内的交易天数,大数法则应用大致上等于60天周期,也解释了为何用60日均价线的参考价值最高,一半是30天,三分之一是20天,这个周期内的影响一定最大。所有换手率高低都会集中在20~30天之间,60天周期大致上已经超过61.8%的高换手,那么20~30天至少会有38.2%以上的换手率。
热门股、焦点股、人气股的换手率更高,这个时间周期内应该也构成超过100%的高换手率,周转率越高就代表越被市场追捧,股价的波动也会相对应快、高、久,通常都如此。
不同周期创造机遇 长效应用优势把握
以此观之,经过一定时间周期后,热门股多数筹码已经经过一轮或好几轮换手,成本也垫高,只要筹码没有释放,成交量萎缩,股价下跌,可以解读为筹码锁定。因为锁定说明筹码沉淀稳定,没有轻易释放当然也不容易再下跌,说明对后市看好,不会轻易叫筹码抛售,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说明如下:
1、股价在上涨运行中缩量低于20~30日均量线,属于强势上涨修整量潮比率,采取快速回落修整后再快速发力,如此也会构成股价的较快波动,适时适度回调有利再反弹;
2、成交量萎缩低于60日均量线说明属于中长期的涨势修整波动比率,一旦进行有效的萎缩修整,隔日又是一次低位的有效操作周期;
3、120日均量线作为长周期归类,一旦低于这个水平量,说明急速萎缩达到长周期的买入时机,可以因为“极低的缩量而随时买进”。
9月30日最后一个交易出现如此的缩量是第三种,它对后市的影响深远,因为长周期缩量说明长期筹码稳定,预告后市会在这个基础内随时再度发力跳跃走高,通常不排除因为回调缩量后直接采取“跳空高开”的方式推升,促使原来多方已经掌握优势之下再度推升助涨。
成交量的集中度,加之板块与个股的热度,所以会演变成强者恒强的局面,越是强势的个股,因为成交量越是集中,交易热度越高,人气越是集中就越有看头。也因为高换手比率形成,越是有人买进,股价越会上涨,高还要更高,涨还要更涨,形成有利的的换手再涨,再涨再换手的滚动,此时越发彰显个股的操作机会与功能,只要确认大盘涨势持续,针对个股把握操作即可,任何时刻对任何个股都可以“见强则买、见涨则追”。
前三季度走完A股市场的修整后,进入第四季度多方是否可以成功进行优势的反击呢?这一点事关重要,也是解读成交量带动上涨最好,也是最有利的演绎,这样的形态属于先抑后扬的先期表现,也是后市带动唱中不可或缺的动作,说明节后的行情更有利于多方,可以期待多方再度推升再上涨。
作者简介:
作者本名陈少川,笔名麦克,匿名笑笑人生,祖籍广东省潮安县,1960年生于马来西亚,80年赴台求学,83年毕业,87年开始接触期货,于89年转战台湾股票市场,视证券投资行业当成终身事业,专研至今超过25年。
来源:投资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