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2019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A股两大"出乎意料"让人眼前一亮

  A股又一次顶住了外围股市暴跌的压力,虽然仅有创业板指翻红,但其余三大股指跌幅均不大。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股指接近前期低点后出现探底回升,各大股指均收出长长的下影线,短期低点或已探明。虽然后市股指仍可能继续宽幅震荡,但下跌趋势或将扭转。

据记者林珂
  A股再现惊人韧性
  在经历前一交易日大幅下挫后,A股开始震荡企稳。沪指周二小幅高开后快速走高,突破2800点整数关口后反弹动能减弱,股指开始逐级跳水,盘中下跌接近3%后展开超跌反弹,抄底资金流入加速,收盘跌幅明显收窄。深成指则是盘中接近年线后出现反弹,跌幅同样大幅收窄。截至收盘,沪指报收2779.64点,下跌0.34%;深成指报收10202.75点,下跌0.49%;创业板指报收1917.7点,上涨0.36%。两市成交量出现不同程度萎缩。

  盘面上,光刻机、特高压、电气设备、国产软件等板块出现明显反弹。口罩防护、种业、酒店餐饮、黄金等板块则处在跌幅榜前列。个股方面,虽然上涨个股较之前明显增多,但总数仍少于下跌个股。两市共69股封死涨停板,同时有15股跌停。

  虽然未能全面反弹,但相比海外市场,A股韧性强劲,走势独立。隔夜美股再次迎来"至暗时刻"。16日美股开盘即触发熔断,这已经是近两周以来美股的第三次熔断,也是美股历史上第一次开盘即熔断。在暂停交易15分钟后,三大股指跌幅迅速扩大,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度下跌超12%。随后美股跌幅一度收窄,但临近尾盘再遭砸盘,截至收盘,道指跌2997.1点,跌幅12.93%,报收20188.52点;纳指跌970.28点,跌幅12.32%,报收6904.59点;标普500指数跌324.89点,跌幅11.98%,报收2386.13点。据业内统计,这是道指历史上第三大单日跌幅,仅次于1987年10月19日和1929年10月28日两次"黑色星期一"。

  欧洲股市也未能幸免,伦敦富时100指数16日跌幅为4.01%;德国DAX指数16日跌幅为5.31%;法国CAC40指数16日跌幅为5.75%。

  短期低点或已探明
  虽然美股暴跌令全球市场陷入恐慌,但从A股全天表现来看却让人眼前一亮,或许短期的变革正在悄悄来临。巨丰财经表示,周二A股有两个出乎意料。第一,隔夜美股重挫3000点,而A股非但没有大幅低开,还以高开的姿态来迎接,这对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具有很强的提振意义。而盘中,也能明显的看到有资金的扫货行为。第二,沪指盘中大跌70余点而V型反转翻红,这也是没有想到的。尤其是在外围一片弱势景象之下,大盘快速拉升翻红也再次向投资者展现出了市场的韧性。这也充分说明,目前指数的位置得到了部分资金的认可,而此时集中性的扫货,也是对短期可能止跌的重要预期。

  而这些出乎意料的背后,一方面是对A股未来的信心,另一方面则是对外围连续下跌以及释放"大招"之后短期回升的预期。巨丰财经表示,尽管当天指数一度反转后没有乘胜追击,但探底回升的意义重大。所以,当前A股总体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事件影响下短期节奏或有变化,但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轨迹变动。

  在短期经过快速回调后,超跌反弹行情或将打响据记者采访的券商分析师表示:"市场下档支撑明显,缩量意味着抛压已开始减弱。整体来看,经过一段时间回调后,大盘出现探底回升走势,长下影线出现短期或出现超跌反弹。对于反弹高度,首先观察成交量的变化,同时关注上方多条均线的压力。"
  源达投顾预计周三指数有望震荡上行。虽然指数整体依然是筑底阶段,但是相对海外市场表现得更有韧性。整体来看,沪指虽受外盘影响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是空间相对有限,大概率市场会迎来超跌反弹的技术性修复机会。(.金.融.投.资.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国紧急救市,禁止卖空!日本国家队又出手!更有直接无限期休市

  A股正在成为全球的避险资产。

  17日,上证综指日内下跌100点之后,跌幅迅速收窄。截止收盘,上证综指仅下跌不到10个点,创业板指数甚至翻红。

  与抗跌的A股相比,欧美股市的大崩盘似乎远远没有结束。

  16日,美国股市再次触及熔断,VIX恐慌指数收于过去20年最高位置82.69,超过了金融危机时创下的80.74的峰值。

  17日,多国出台救市措施。

  欧洲方面,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宣布临时禁止股票卖空。

  亚太方面,日本17日购入创纪录的1216亿日元ETF;泰国将股指第一级熔断限制从8%调整至10%;菲律宾则直接无限期地暂停交易所交易。

  意大利再次发布做空禁令
  作为欧洲的疫情中心,意大利的股票已经普遍打六折。

  自上周五发出做空禁令之后,时隔仅一个交易日,意大利再次发布了做空禁令。

  17日,意大利证券交易委员会(Consob)发布做空禁令,禁止卖空20只意大利证交所(MTA)股票。

  该命令将适用于2020年3月17日的整个交易日。

  此外,Consob还根据欧洲证券与市场管理局(ESMA)的最新决定,对净空头头寸采取了进一步的限制措施。

  ESMA于3月16日颁布了一项临时决定,要求在欧盟监管市场上交易的净空头股票持有人在生效后头寸达到或超过已发行股本的0.1%时,应通知相关国家主管当局(NCA)。

  也就是说,ESMA已将向国家当局报告净空头头寸的最低门槛从占股本的0.2%降至0.1%。这些行动的目的是恢复具有更高透明度和稳定性的交易环境。

  3月13日(周五),意大利曾宣布禁止卖空,临时禁令适用于在意大利证券交易所(Borsa Italiana)上市的85家公司。

  在这一禁令公布之后,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暴涨涨17%。

  17日,新的禁止做空措施发布后,意大利富时MIB指数一度暴涨近6%,随后迅速回吐涨幅后,又逐步拉升。

  截至发稿,意大利富时MIB指数上涨1.89%。看来,要再实现13日的惊天大逆转,似乎不太可能了。

  法国、比利时首次发布卖空禁令
  欧洲主要股指剧烈震荡
  17日,法国、比利时也宣布了类似的禁止做空禁令。

  法国财长勒梅尔表示,法国将在接下来24小时内禁止卖空。这是疫情爆发以来,法国第一次采取禁止做空的措施。

  此外,法国财长勒梅尔还表示,将动用450亿欧元作为危机应对措施。

  同日,比利时金融监管机构FSMA也宣布禁止卖空及类似交易。

  FSMA表示,为了防止“无序下跌”,禁止做空的禁令适用于17日整日的交易。

  受此消息影响,欧洲主要股指普遍反弹高开,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比利时BFX均开盘上涨超4%。然而随着恐慌盘的抛压,指数又快速下跌。

  截止到发稿,法国CAC4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一度下跌超3%之后,又小幅反弹,盘中震荡剧烈。

  前一个交易日(16日),法国CAC40指数一度跌超11%,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

  截至3月16日收盘,法国CAC40指数距2月19日的高位,下跌已超36%。

  澳洲股市暴跌10%后
  迎来大反弹
  今天,亚太股市中表现最优秀的当属澳洲股市。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影响,澳大利亚股市16日暴跌9.7%,创下自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截至16日,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下跌逾30%,处于2016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受财政刺激的预期影响,澳洲标普200上涨5.83%。

  截至16日,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下跌逾30%,处于2016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日本央行出手
  计划买入12万亿ETF
  说干就干!日本央行周一召开紧急会议,将年度ETF购买目标增加一倍,总规模达到1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00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周二(17日)日本央行就买入创纪录规模的1216亿日元ETF。

  这已经是本月日本央行第7次入场购买ETF。截止到3月13日,日本央行已经共计购买了价值2028亿日元的ETF。

  除了将年度ETF购买目标增加一倍之外,日本央行还决定维持基准利率在-0.1%不变,维持10年期日债收益率目标在0%附近。同时推出将新的借贷计划,项目利率为0%,期限为一年。

  受日本刺激计划的影响,日经225指数早盘一度拉升超3%。不过,随后迅速回吐涨幅,最后震荡收涨。

  截止收盘,日经225微涨0.06%,报收17011.53。今年以来,日经225指数已经下跌约28%。

  菲律宾交易所无限期暂停交易
  菲律宾证券交易所16日晚公告,为确保贸易商和员工的安全,将于今日(3月17日)起无限期暂停交易。

  菲律宾证券交易所在公告中还写到,作出暂停交易的决定是由于菲律宾政府在16日晚宣布了在吕宋岛实行“强化社区隔离”政策。

  菲律宾证券交易所在声明中说:“菲律宾股票交易所将不会进行交易,也不会进行清算和结算……直到进一步通知以确保鉴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再增加,确保雇员和交易者的安全。”

  菲律宾的马尼拉综指(PSI)周一下跌近8%,3月份迄今已下跌20%,已是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在17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股票价格史无前例的下滑速度,有人建议,如果事情没有好转,应该关闭股票交易所。”

  据国外分析师测算,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球市场正在崩溃,股东价值蒸发了约14万亿美元,甚至出售了黄金等安全资产来弥补损失。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3月17日表示,近期境外疫情的扩散,引发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也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走势。

  肖远企认为,欧美股市大幅震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要理性辩证看待股市波动。一是恐慌泛滥,受疫情扩散影响,投资者信心受到波动,使得需求端消费和投资有所推迟。二是技术调整导致股市下跌,美国股市过去经历了长期牛市,存在估值泡沫,现在出现技术性回调也属正常,即使没有疫情影响,其他因素也会导致股市回调。(.中.国.基.金.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银保监会最新表态!中国金融资产是短期避险资产 也是长期价值资产

  近期,受疫情在全球扩散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我国金融市场也受到波及。3月17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就疫情冲击下的我国金融市场走势、宏观经济影响,以及银行不良贷款变化趋势等热点话题发表看法。
  肖远企表示,近期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主要受境外金融市场影响,长期来看,我国金融市场比较健全,有稳中向好的基础,对我国金融市场充满信心。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则是短期的,而且有些影响可以对冲。
  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也会相应波及银行资产质量。2月以来,银行不良资产率有所上升,不过,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对银行资产质量做过压力测试,不良贷款受疫情影响会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会太大,风险整体可控。
  对于近期部分地方出现的房贷政策调整一事,肖远企表示,目前房贷政策整体没有变化,个别地方和银行作出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调整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只要保持在总体房贷政策的范围内,每个地方都可以按照“一城一策”的原则进行调整。目前看,地方和银行的房贷政策调整都没有突破总体政策要求。
  我国金融市场有稳中向上基础
  肖远企认为,欧美股市大幅震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要理性辩证看待股市波动。一是恐慌泛滥,受疫情扩散影响,投资者信心受到波动,使得需求端消费和投资有所推迟。二是技术调整导致股市下跌,美国股市过去经历了长期牛市,存在估值泡沫,现在出现技术性回调也属正常,即使没有疫情影响,其他因素也会导致股市回调。
  反观中国,肖远企认为,目前信息资讯的发达,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会导致同步效应,出现“惯性式恐慌”。近期金融市场出现波动主要受外围影响,但长期来看,我国金融市场比较健全,有稳中向上的基础:
  第一,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在我国稳步推进,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
  第二,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
  第三,我国金融资产的估值较低,股票市场市盈率较低,中国金融资产短期是比较好的避险资产,长期是比较好的价值资产。
  第四,政策空间比较大,工具箱比较丰富。财政政策力度比较大,货币政策与海外相比空间也比较大。
  因此,对我国金融市场充满信心。
  疫情对经济有短期影响且可对冲
  在谈及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时,肖远企称,疫情对我国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影响,从需求端看,境外疫情的扩散和股市下跌带来的财富效应缩减,导致消费意愿下降,境外需求减少,进而影响我国出口;从供给端看,现在全球制造业和物流都相互联系,如果全球疫情进一步扩大,会影响全球供应链。
  “但是根据我们分析,这种影响是短期的,而且有些影响可以对冲。”肖远企称。
  第一,这次全球经济金融市场波动主要受疫情影响,疫情毕竟会过去,不可能一直大规模存在,疫情的季节性特征比较强,目前普遍的理性预期是经过两三个月后,生产生活可以恢复常态。
  第二,我国经济是大国经济,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回旋余地比较大。
  第三,情在我国已经基本得以控制,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相比境外主要经济体,我国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的速度会快一点,二季度开始我国的出口、生产和消费都会出现回补。
  不良贷款风险可控,银行不一定要追求太高利润
  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的同时,银行资产质量也会连带受到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已经显现。
  据肖远企透露,2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微升0.05个百分点。从贷款结构看,主要是信用卡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有所上升。
  肖远企认为,2月份受疫情影响不良贷款还未明显地表现出来,未来两三个月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会逐渐释放。
  “今后,不良贷款还会继续有所上升,对此要有客观预测和具体分析,目前上升的不良贷款和未来可能还要上升的不良贷款,哪些是因为疫情因素造成的,哪些是即使没有疫情影响也会产生的,对此要加以区分。”肖远企称。
  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一直在对不良贷款进行密切跟踪和分析判断,并进行了压力测试。整体看,尽管受疫情影响,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会有所上升,但不会出现大幅上升,整体幅度可控,对经济造成的风险不大。
  一方面,对经济造成的风险不大。目前看,绝大部分企业的不良贷款是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好转,企业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贷款质量也会相应转好。
  另一方面,宏观政策对于不良贷款上升有所对冲,比如对小微企业进一步减税降费,定向降准、增加再贷款,贷款本息临时性延期支付等,都可以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中断生产经营。
  银行业抵御风险的“弹药”同样充足。肖远企称,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约3万亿元,银行体系的拨备有近6万亿,相当于1元的不良贷款有2元的拨备覆盖。
  此外,肖远企认为,尽管近期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但国际和国内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平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完善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使得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金融机构自身相对健康。此次疫情主要冲击的是实体经济,金融体系相对平稳。
  “疫情尽管对银行利润有负面影响,但预计影响不会太大,银行利润增速有望与去年持平。”肖远企称,今年银行贷款增速不会太低,不良贷款率虽然中短期会有所反弹,但长期影响不大,且银行有较高拨备,不会对利润造成太多侵蚀。银行也不一定要追求太高利润,保持合理的利润增速,满足资本补充就可以了。
  督促银行主动与企业协商贷款延期偿还
  为缓解疫情受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现金流压力,银保监会、央行等部委近期联合出台支持贷款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
  根据政策安排,对于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以及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中小微企业需支付的贷款利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申请,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还本付息日期最长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免收罚息。对于少数受疫情影响严重、恢复周期较长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与企业协商确定另外的延期安排。此外,湖北地区各类企业(包括大型企业)适用上述政策。
  对于该政策的落地情况,肖远企表示,目前一部分企业已享受到该政策,有些企业因技术原因尚未享受到,因为企业需要与银行协商,重新确定贷款合同和延期条款,这需要一定时间。银保监会将会督促银行与企业主动协商,对银行和企业来说,这项政策是双赢。
  银保监会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近日也表示,银保监会引导银行对需要延期还款付息安排的企业进行名单式管理。对切实需要延期还款付息安排的企业建立台账,跟踪了解企业复工复产资金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支持,明确金额、期限,明确相关责任人,确保政策落地。同时,加强跟踪监测,观察整体政策落实的情况,对于落实不力的给予指导。
  肖远企称,银行既要把这项政策看作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的支持举措,也要把它看作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这次疫情冲击下,有些企业出现经营困境是因为现金流紧张,而非经营问题,如果银行帮助这类企业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贷款就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变成不良资产。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头部券商还是牛!19家上市券商去年净利润571亿元占行业近五成

  近日,上市券商2019年业绩快报密集发布,截至3月18日《证券日报》记者发稿,37家上市券商中,已有19家上市券商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合计实现净利润571.48亿元,占到行业净利润总额的46.43%,而另有18家上市券商的数据还未计算在内,可以看出证券行业“马太效应”在2019年进一步加剧。
  从2019年业绩快报方面来看,在这19家上市券商中,有11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5家上市券商超50亿元。其中,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的净利润超百亿元,高达122.88亿元,同比增长30.86%;国泰君安紧随其后,净利润为86.26亿元,同比增长28.59%;招商证券位列第三,净利润为72.82亿元,同比增长64.57%。
  而从同比增幅来看,19家上市券商中,有8家上市券商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其中,国海证券2019年实现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大增578.63%;光大证券实现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435.74%;第一创业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312.58%。
  2019年度营业支出增速较营业收入增速缓慢,导致行业整体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2019年度,证券行业营业支出2074.3亿元,同比增长11.07%。营业支出主要由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信用减值损失、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和其他业务成本等五部分构成。从构成上看,业务及管理费占比最大,达90%;其次是信用减值损失,占比8%。与2018年度相比,2019年度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加20%,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36%。
  当下头部券商强者恒强的态势越发明显,仅19家上市券商的净利润就已占全行业的46.43%。数据显示,前10大证券公司2019年度营业收入占全行业41.82%,净利润占全行业52.95%;营业收入占比相对稳定,净利润占比较上年同比下降近18个百分点,净利润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仍未改变行业分化趋势,头部证券公司依然占据优势地位。从各项业务来看,全行业中前10大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占比44.43%,投行业务收入占比44.45%,资管业务收入占比50.56%,利息净收入占比47.95%,投资业务收入占比44.19%。此外,与前10大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占比41.82%相比,前10大证券公司的营业支出占比仅34.04%,表明前10大证券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总体来看,证券行业业绩超过市场预期。近期公布的证券业2019年经营数据显示,行业净利润同比增85%,而此前的市场预期大致为60%-70%。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大富豪财富缩水“众生相”:巴菲特调仓“收失地” 比尔盖茨专注慈善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引发全球股市大跌,令全球前十大富豪身家骤然缩水。
  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截至上周末,全球排行前十的富豪个人财富今年以来累计蒸发逾1600亿美元。
  其中,威登集团(LVMH)创始人阿尔诺(Bernard Arnault)个人财富损失361亿美元;另一家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ing)控制人皮诺(Francois Pinault)的个人财富缩水114亿美元;石油大亨、印度首富安巴尼(Mukesh Ambani)损失168亿美元,科氏工业创始人科赫(Charles Koch)个人财富则减少113亿美元;就连在金融市场享有盛誉的股神巴菲特个人财富也损失133亿美元。
  就行业划分而言,当前全球前十富豪个人财富受损最大的,主要来自两大行业,一是奢侈品,二是石油上下游工业领域。究其原因,新冠疫情蔓延导致全球民众购买奢侈品力度骤然大降,导致相关企业市值大幅下跌,而沙特打响原油价格战导致油价大跌,拖累原油上下游企业营收与市值双双大幅下滑。
  相比而言,金融投资出身的股神巴菲特则已经积极调仓投资,力争尽早收复失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也令个别全球顶尖富豪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公益慈善事业。
  尽管今年以来身家缩水111亿美元,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决定退出董事会,将余生投入到慈善事业。
  一位熟悉比尔盖茨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比尔盖茨此举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他一直感叹能否在有生之年将自己所有财富“花”出去,用于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加快了他圆梦的步伐。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新征途
  3月9日,是全球前十富豪财富缩水最厉害的一天。
  由于当天标普500指数大跌逾8%,其中9位富豪在一天之内个人财富损失数十亿美元。
  比如全球第三大富豪,威登集团(LVMH)创始人阿尔诺(Bernard Arnault)个人财富财富缩水60亿美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因当天亚马逊股价大跌逾5%,个人财富下跌141亿美元;股神巴菲特因伯克希尔股价下跌,个人财富损失54亿美元;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一天之内财富缩水约5%,达到50亿美元;Zara母公司Inditex创始人兼前董事长——西班牙人阿曼西奥·奥特加(Amancio Ortega)财富则一度下降近40亿美元,跌至675亿美元;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个人财富下降31亿美元,直接退出全球前十富豪行列……
  相比创业出身的富豪只能默默承受股价下跌与财富大幅缩水,金融投资出身的股神巴菲特则开启了“自我救赎”征途。
  据美国证监会披露,巴菲特在3月3日增持纽约梅隆银行923.49万股,增持后其持有纽约梅隆银行89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0%。按照当日收盘价每股38.83美元估算,巴菲特等于斥资3.6亿美元押注纽约梅隆银行股价反弹。
  此举也引发华尔街金融机构的不小争议。一方认为鉴于今年以来纽约梅隆银行股价大跌逾30%,巴菲特可能认为其股价已经低估,才敢于决定出手抄底;另一方则指出,巴菲特此举更像是逢低买入摊薄持仓成本,因为银行股占据伯克希尔10大重仓股的一半,加之近期银行股股价大跌导致巴菲特财富缩水,不排除他决定通过低价买入摊薄持仓成本,尽早趁股价反弹“收复失地”。
  然而,抄底银行股未必能令巴菲特个人财富快速回升。究其原因,巴菲特此前重金押注的原油股将会“拖后腿”。
  具体而言,此前巴菲特持有西方石油公司100亿美元优先股与2%普通股,随着沙特打响原油价格战导致油价大跌,目前这家原油公司股价持续跌跌不休。巴菲特对此表示,尽管短期原油供需关系出现负面变化,但他认为长期而言原油需求不会持续下跌,这是他长期看好这家原油公司的投资逻辑。
  有投资机构对此指出,巴菲特目前优先考虑抄底银行股,而不是原油股,或许是因为他认为原油公司股价还没有跌至理想区间。
  不过,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当前美股大跌行情里再度“显山露水”。比如2月底巴菲特斥资约4500万美元增持达美航空公司,此外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约1280亿美元现金,可以在市场最恐慌与股指跌入谷底时大胆买入。
  转行慈善的前世界首富
  相比巴菲特积极调仓,微软创始人兼原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则干脆选择全身心投入公益慈善事业。
  3月14日,比尔盖茨退出了微软董事会,决定将余生投入到公益慈善领域。
  此前,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和妻子梅琳达宣布,比尔盖茨基金会将拿出1亿美元资金,用于开发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加速器,希望通过识别、评估、开发和扩大治疗以应对疫情。
  此前,比尔盖茨基金会已承诺,投资研发冠状病毒家庭检测工具,提供给美国疫情最严重地区之一的西雅图。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未来比尔盖茨还可能转战非洲等国家,携手其他公益慈善组织共同抗击疫情在这些地区蔓延扩散。
  比尔盖茨近日明确表示,要控制这场疫情扩散,相关组织需向非洲、南亚地区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派遣训练有素的卫生医疗工作者,建立有关疫情信息的国际数据库,资助疫苗生产设施等。
  相比而言,其他通过创办科技企业实现巨额个人财富的全球前十富豪们则倾向“有钱出钱”。
  尽管在3月9日美股大跌当天个人财富损失42亿美元,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决定捐赠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在全球范围内预防、检测和应对疫情的工作。
  鉴于意大利疫情趋于严峻,身家66亿美元的时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也捐赠125万欧元,用于帮助意大利抗击疫情。
  “如今,无论是富人,还是民众,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才令自身财富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全。”一家华尔街大型基金经理向记者感慨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份,中国最高层第二次会议来了!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8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其中,分析经济形势放在了突出位置。显示,当下全球经济的确处于比较复杂的环境当中。此外,对于我国经济状况也有定调: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对于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则做了应对性部署。

  来看五大全新定调!

  经济形势可能比较复杂
  从通稿的内容来看,通稿开篇强调了此次会议旨在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这与此前的会议有一些区别,3月4日及此前的会议主题,多数是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然而,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国外疫情的蔓延,全球资本市场暴跌,全球经济形势变得复杂起来。

  在此次会议中,习近平指出,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们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会议还指出,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对比上次会议的基调,此次会议对于形势的研判显得更加谨慎。上次会议指出,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

  境外疫情带来新的挑战
  境外疫情在过去两周发展非常迅速,也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了较大困扰。截至发稿时间,全球新冠病毒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9万,其中国外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中国。在这种背景之下,做好防控尤其重要。

  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习近平强调,在充分肯定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湖北和武汉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和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其他地区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增加。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要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加强全球疫情变化分析预测,完善应对输入性风险的防控策略和政策举措,加强同有关国家在疫情防控上的交流合作,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加强对境外我国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导和支持,做好各项工作,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会议同时还要求,要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完善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入境人员核查机制,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要形成闭环。要完善同有关国家的防控策略协调机制,加强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

  武汉市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提及武汉市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湖北省其他地区要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

  会议强调,要科学精准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湖北省和武汉市要慎终如始、一鼓作气,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要继续加强医疗救治,将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定点医院集中,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完善社区防控措施,有序扩展无疫社区居民活动空间。武汉市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湖北省其他地区要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湖北省要同有关省份主动对接,做好“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返岗、外地滞留在鄂人员返乡等工作,人员流入地要落实属地责任。要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心理疏导,稳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防范化解社会矛盾。要突出抓好北京等其他重点地区疫情防控,优化防控策略,落实防控举措,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相对于上次的会议,有了明显的改善。上次会议表述如下:会议强调,要持续用力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保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要抓好社区防控工作,引导和激励群众加强自我防护。要加强患者收治和转运工作,重症患者全部集中在高水平定点医院救治。要采取有效措施,更好满足其他疾病患者医疗需求。要促进供需更好对接,优化产品结构和配送方式,让群众居家生活更加安心。

  低风险省份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正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要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除湖北、北京以外,对于省内仍有中风险县区的省份,要做好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要提高复工复产效率,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

  要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

  及时制定针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政策举措
  最近两周,不但是海外疫情发展迅速,全球资本市场亦出现暴跌,美股在短期内,连续多次出现下跌熔断;欧洲股市连续多个交易日狂泻,欧洲债券市场3月18日亦出现了抛售狂潮,多国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暴涨,多年以来一直处于低位的大宗商品也遭遇甩卖,新兴市场货币全线杀跌,流动性危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情况亦波及到了中国资产。

  在这种背景之下,最高层会议强调,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要兼顾疫情防控和对外经贸合作,在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为商务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创新招商引资、展会服务模式,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

  按照本轮疫情以来,高层对事态发展的重视程度,若形势进一步朝着严峻的方向发展,相关的政策举措、政策应对应该会在不久的之后出台。正如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介绍的那样,我国政策空间比较大,工具箱比较丰富。财政政策力度比较大,货币政策与海外相比空间也比较大。
 楼主| 发表于 2020-3-19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南山:美国据说九月份疫苗能用在人身上,中国也差不多

  18日下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邀请钟南山院士、广医一院党委书记黎毅敏、广医一院院长黄锦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等介绍抗疫情况。

  有记者提问钟南山:目前,各国纷纷开展疫苗研发工作。您能介绍下中国疫苗开展情况吗?您认为各国应该如何加强合作,更好更快地研发出疫苗?

  钟南山回答,疫苗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在疫苗方面,有五个方向正在进行研究:
  一是全病毒疫苗。这是常用的。2009年H1N1的疫苗就是全病毒疫苗,五个多月就完成了;
  二是核酸疫苗。美国在3月16日,已经开始初步在人身上做安全试验,中国这方面也发展很快,药理学、有效性、安全性、动物实验都过了,不会太长时间也会开始第一期临床试验;
  三是腺病毒做载体的疫苗。 四是基因工程方面的蛋白疫苗。 五是流感作为载体的疫苗。

  这五种疫苗,中国都发展非常快,不会比美国差多少,这方面抓得很紧。这种急性传染病,最终形成群体免疫是要靠疫苗的,才能保证绝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美国据说九月份就可以用在人身上,中国也在赛跑,我估计前后不会差太多。

  当然,我们和其他国家也有一些交流。不管哪个国家先做出来疫苗,肯定无法供应全世界,这些都是需要互相学习,而且做出来以后取长补短,可能需很多厂家生产,才能供应全世界几十亿人。(北京日报客户端)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元荒”造就“强美元”

  18日,美元指数成功挑破100大关,不久又攻下101,站上3年高点。19日美元指数接着上扬,拿下102。自疫情引发海外金融市场海啸以来,美股最先“躺倒”、黄金和美债不久后也相继“翻船”,唯独美元坚如铁桶。
  “美元指数走强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元流动性紧张。”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提示,需警惕眼下正在暴露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的紧张从Libor-OIS(隔夜指数掉期)和TED利差的明显抬升也可以看出,这两个指标分别反映了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对手风险和银行体系风险,近期都出现骤升。”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指出。
  非美货币遭遇冲击
  流动性是金融体系的生命线。美元流动性紧张显示股市波动可能进一步引起连锁反应和负反馈。继股市、油市之后,最近全球债市波动加剧,不少国家政府债收益率出现异常上涨。随着美元不断走强,市场担忧外汇市场成为新的风暴眼。
  19日亚太交易时段,新西兰元兑美元一度跌破0.55,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澳元兑美元一度跌至0.5511,创2002年10月以来新低;英镑兑美元一度跌破1.15,创1985年3月以来新低。新兴市场货币方面,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南非兰特、墨西哥比索纷纷刷新纪录低点。即便是瑞郎、日元,也跌至几周来低点。非美货币遭遇系统性“打击”。
  1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0522元,创逾4个月新低。市场上,离岸人民币率先跌破7.1,在岸进入夜盘不久也宣告7.10失守。截至北京时间20时30分,离岸人民币最低至7.1651元,在岸人民币最低值7.1238元,齐创逾5个月新低。
发表于 2020-3-21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股市最恐慌阶段已过去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影响,本周全球股市暴跌,美股甚至近期四次熔断,创下历史暴跌纪录。受美股恐慌性抛盘负面冲击,本周A股也是急挫,全周跌幅高达4.91%。不过,随着全球各国陆续对疫情采取防控措施,最恐慌的时期已经过去。下周全球疫情仍将扩散,但全球股票市场的恐慌性心理将逐步缓解,从A股市场来看,本周重挫的低估值白马股有望迎来超跌反弹机会。
  最恐慌阶段已过去
  本周美国股市接连暴跌,一周内两次熔断,全球股市恐慌性达到极致,甚至超过2008年的金融海啸。
  美国股市的暴跌,一方面是因为过去长达11年的牛市,积累了太多获利盘,涨幅过高之后本身存在调整动能;另一方面,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点燃了美股下跌的导火索,与此同时,沙特挑起的石油价格战,又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这两方面的因素是“表”,还不是最核心的因素。
  真正核心的“里”,是美国上市公司自上一轮金融危机以来,不断通过举债回购股份,推升企业ROE和市值。实际上,美国企业的业绩增长并不牢固,当这种举债回购的“杠杆式上涨”积累到一定阶段后,碰到全球疫情爆发,多米诺骨牌便连环倒下。本质上说,过去美国股市11年的牛市,并非由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推动,而是通过财务杠杆在推动,遇到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美国股市的暴跌之路便开启了。
  意大利封城,3月13日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按照14天一个隔离周期计算,美国疫情虽然仍处于数字快速爬坡期,但本周是最恐慌的一周,美股本周跌幅也最厉害,下周这种恐慌性心理和恐慌性抛售会逐步缓解。一方面,投资者面对这种不断扩散的疫情,起初会有一个极度不适应期,经过一周之后,随着全球各国政府防控疫情力度的加强,投资者的心理恐慌经过本周的“适应期”之后,会缓解下来;另一方面,美股下跌动能在极端化消耗之后,会逐步趋于平缓。
  随着美股市场的恐慌性心理缓解,A股市场受到的这种负面冲击,也会趋于缓解。
  低估值白马股
  迎来投资时点
  本周,金融、家电、白酒、建筑建材、房地产、工程机械、医药、旅游等板块的蓝筹股都大幅下跌,如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万科A、恒瑞医药、海螺水泥等蓝筹白马股遭遇重挫,这些股票估值都比较便宜。本周的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因为外资过去两三年买了很多这些“核心资产”,近期美股暴跌,很多外资面临平仓或爆仓,需要追加保证金,流动性相对好很多的A股市场这些“核心资产”,便成为外资减仓的对象,最终导致白马股接连下跌。
  但白马股在经过重挫之后,估值优势越来越凸显,这些白马股的业绩虽然受疫情影响,一季报不会很好,但随着国内防控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各地企业全面进入复工复产,这些白马股的业绩预期转好。叠加低估值,投资价值凸显,这也是本周五低估值蓝筹股领涨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机构资金的偏好来说,如果全球股市稳住,尽管中长期来看,科技股会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主线,但这些超低估值的白马股,一定会成为蓝筹风格基金加仓的对象。相比很多估值还高得多的科技股,这些白马股在经过本周大幅下跌之后,面临历史上难得的投资机会,收益明显大于风险。
  中国经济进入后疫情时代之后,由于外围市场的疫情仍在扩散,出口暂时指望不上。当外需市场大幅萎缩之后,能够拉动中国经济的最重要“靠山”就是内需,诸如餐饮、旅游、酒店、文化娱乐、食品饮料,这些板块里的龙头股很多都是白马股,在国家消费回补的导向之下,这些白马股二季度会迎来业绩反转。当下,正是买入这些优质白马股的最佳时机。
  本次全球股市的暴跌,目前主要是流动性危机导致,还没有演化到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程度,全球股市的最终平稳和底部夯实,取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峰值或拐点到来,一旦这个拐点到来,A股市场会迎来报复式反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4-21 21:42 , Processed in 0.0408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