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弹簧-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李志林     暴跌世道的取胜策略

2013/12/21 2:54:41
从12月5日起,股市从2260——2084点,出现了12连跌的小“股灾”。其中,虽有年末银行“钱荒”和股指期货交割日空头发威的因素,但主要是管理层推出的两项改革“新政”令市场极度失望,从而显示了负能量。

市场最期待的股市改革是什么?

停发新股一年多来,管理层除了对排队上市企业进行财务大检查以外,另一个主要任务是酝酿股市改革。

市场普遍期待管理层推出的股改“新政”是:从新股发行起就搞优先股,限制一股独大,杜绝新的大小非没完没了产生;老股再融资和回购,都发行永不能流通、不扩大股本的优先股;新股发行按从二级市场买入的市值进行配售;新股有节奏地发行,与市场的承受力和稳定相统一。并满怀信心地以为,采取这些改革措施,将会终结熊市,使中国股市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然而,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管理层推出的股改“新政”,不仅排除了新股搞优先股,而且两项举措都发生了严重的变味,使市场的利好预期落空,股市便暴跌不止。于是,广大投资者纷纷对股改“新政”提出强烈质疑。

现又跌破去年停发新股的位置说明了什么?

去年停发新股的位置是2102点。明眼人都知道,在这个位置下方,市场严重超跌,跌破了国际公认的10倍市盈率的估值标准,市场失去了正常的效率,严重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这表明,多年来股市的危机,一定是股市的体制、机制、供求关系出了严重的问题。因此,负责任的政府都会果断决定:停发新股,进行改革。

众所周知,改革就是冲破固化的利益藩篱,克服体制和机制的弊端,解放思想,增加活力。同理,股市改革“新政”是否正确,是否成功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让广大人民群众获益,是否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人气是否被调动起来,股市是否走出危机,稳中有涨。

遗憾的是,周五股市终于以12连跌,无情地击破了一年多前停发新股时的2102点,收在2084点。这一残酷的现实足以证明,管理层最近推出的两项股改“新政”,违背了市场预期,失去了人心,向市场传递的不是正能量而是负能量,所以遭到了1.47亿投资者的“用脚投票”。

市场跌到了2084点,“新政”还能推行吗?新股一个都没发就又要停了吗?是坚持“新政”,还是接受市场意见修改“新政”?广大投资者都在拭目以待。

面对利空新政投资者怎么办?

具体而言,就是回避优先股可转换为普通股的大盘股,回避将没完没了再融资的上证50股和所有的大盘股;回避上海主板中的绝大多数股票,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

一个板块就是创业板。由于沪市市值不能申购深市的创业板、中小板新股,故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抛弃沪市股票,去买创业板、中小板股票。

这就会导致创业板、中小板越走越强。因为,按规定,必须买1万元深圳股票,才能申购深市新股。如果1亿账户,每人买1万元股票,就有1万亿资金进入深市,而创业板现在的流通市值只不过7000亿,岂有不涨之理?如果每人买2万元、3万元、甚至更多呢,创业板、中小板岂不飞起来?何况,明年的政策取向仍然倾斜新兴产业,扩容的主流是创业板,深市,尤其是创业板、中小板人气将更加火爆,换手率更高,成交量进一步与沪市拉开。 所以明年创业板仍是涨幅最大的指数 。

另一个板块是,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板块。今后,主板中也许唯有它们能给人们带来超额收益。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百三     新股改革越改越乱

2013/12/21 2:54:33

新股(IPO)开闸在即,但新股发行、申购方法等乱来越乱。细细研读;问题多多。

对于新股申购的分配,网上,几千万中小投资者只能在40%里申购摇号。网下,机构的申购则占比例达60%左右。这个比例是怎么定出来的?深、沪两交易所开卡登记的人数约1.3-1.4亿人次,起码有6000万-7000万投资者,而机构代表了多少人?他们何以可以占这么大比例?剩下的约几千万投资者摇号,还有多大意思呢?这在发达国家市场中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会失去很多选票,国外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的政策是不敢得罪民意的。)

如果凭资金按比例去摇号,在证券市场也说得过去,因为就是资本市场啊!现在是凭人头还是凭什么定这么个不利于中小散户的比例呢?

对报价申购的最高10%价要取消资格,并不允许再次申购。这一条规定的理由,依据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总体报的再低,也会有10%作废。(是否这样理解?)那么为什么对报的最低价的10%不也取消呢?像有的唱歌、体育比赛那样,去掉一个最高价,去掉一个最低价啊!现只取消最高价,不取消最低价,对上市公司的估值、定价公平吗?如果是比尔盖茨的微软呢?上市16美元,后来涨到100美元呢?请问这一条规定之制定是依据中国什么法规呢?《价格法》中没有的啊!《价格法》只是说,中国银行的利率及国债利率由国家来决定的。你这明显是计划经济时的限价啊。这条的本意可能是很好的,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低价发股,但是违反了经济规律,最终从长远看还是对人民不利的。比如,当年火柴2分钱一盒,维持了很多年,电灯泡也很便宜,最后的结果是大家谁也不愿意生产火柴、电灯泡,这样的结果对人民有益吗?因此从长远看,不顾一切地限价最后对人民还是不利的。

券商自主决定向谁配售,必会导致寻租、腐败。承销商(代理发行新股的券商)有权自行决定新股在网下的申购者,即承销商自行决定把新股发给什么机构。——这一条非常不好,明摆着让人去送礼,送钱,行贿啊!比如100万股的新股,每股涨3元,就是赚300万元。送你承销商经办人50万元怎么样!你卖给我吧。有人说,国外也是这样的啊!国外这样是对的,谁出价高就卖给谁。但现在新股竞价中最高的10%要作废啊,这一来,新股的发行价肯定会低啊!等于计划经济时国家定价的便宜热门商品啊!能不走后门,不行贿去悄悄抢购吗?这条政策是谁想出来的,不可思议啊,必然引发腐败,它会害散户、害机构、害券商(承销人)。

本周经济与股市

本周五传来了美联储对QE政策缓缓退出的消息,把QE原来的850亿美元降到750亿美元,这个虽然仅仅减少了100亿美元,但总体的方向是开始减少推出。这个对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是一个利空,而且会导致美元缓缓升值,黄金等资源大宗商品缓缓下跌,这对中国证券市场又是一个考验。投资者在2013年最后几天和2014年当中选股特别重要,一定要控制好仓位,小心谨慎为好。最近股市经过12个交易日,从2260点跌到2084点。我也注意了一下电视上有关市场人事和技术派的分析,发现偏乐观的比较多,什么地量地价啊,其实这些都只能作参考。下跌的根本原因是:第一,美国的QE政策最初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且刚刚开始;第二,中国经济总体比较疲软;第三,改革开放的60条其实大部分都难度很大,不容易做到;第四,货币政策一直偏紧,市场利率不断拉高,国债、企业债券和固定收益的基金大跌了再大跌;第五,新股改革方案令人失望之至;第六,一月新股将发行50个,募集资金400亿左右,2014年的新股排队共排763家,对市场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但是利多的因素并不多,因此造成这12天的大跌。最后希望大家如履薄冰,对股票的选择挑剔了再挑剔。当然我相信好的行业好的个股还是有的,关键是要精挑细选,没有把握宁可不做。祝大家周末快乐!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快报     话题

2013/12/21 2:54:22
@广东电台财经广播:
焦点:流动性。继央行年底连续公开市场未有动作之时,前日晚间突然发表声明,央行已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调节市场流动性。未来,央行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类似年中的突击放水能否为持续缩量的股市带来生机?

粉丝金句

西域之云:
无量!跌无可跌之势,庄家如果再强将银行股刹跌,等于“买肉掷狗”之疑!可冷静观看,再跌可以配置金融银行。无需割肉跟跌!

草民发记:
周五收周线,但市场人气打散,加上后面利空太多,大跌一定,虽然反抽随时出现,但现任何价位出货都是对,只不过可能你卖低了价钱。

玲珑炎:
场内主力还在死抗,根本主因不是钱的问题。活水放进去一下就流走了。流向边到大家清楚吧。[跟6月比好不了多少,死性不改,好自为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野鹤山人     攻心为上

2013/12/21 3:04:44
股道阴阳

今年12月20日我来到广州天河区花城广场附近的广州图书馆新馆九楼“广州人文馆”,本周六开始至2014年2月,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这里举办“走向理论自信——中国梦暨广州人文社会科学30年成就展”,人文馆设有近百个书柜,上面摆满了入选“30年成就展”的广州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等,包括广州地区著名社科专家学者的著作、手稿。

我今年和近几年所著的《青藏天道行》、《名山大道行》、《名山菩提行》、《行走老子众妙门》、《大道行踪》、《我要做股神》、《八卦时空律》、《赢的顿悟》、《周期波动节律》、《如何判断牛市和熊市》等书也荣幸入选展览。

在展馆,我经介绍,认识了广州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顾主席翻阅了我所著的《行走老子众妙门》一书,他知道我是哲学博士,便带我去看介绍哲学家艾思奇的专柜,专柜上有一幅字画,写道“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可以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胜百万雄兵。

广州图书馆新馆位于广州新的中轴线,上周说道,有文化界人士到我家参观,谈到广州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始自白云山、瘦狗岭,并以其为“靠山”。古人认为,瘦狗岭是广州较为重要的风水宝地,瘦狗岭位于广州天河区,山形似一只头向西北,尾向东南趴着的瘦狗。

传说瘦狗岭有“龙气”,若是“瘦狗”长肥了,就会出皇帝。于是,古时朝廷下令广州的官府年年炮轰瘦狗岭,就是要打散“龙气”,不能让瘦狗岭长毛,以免广东出皇帝。所幸后来专制被推翻,旧弊悉肃,还回了瘦狗岭的一片清净。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其标志建筑广州塔,成为广州迈向新里程的重要标志。

从历史走势看,沪指1850点、1750点是历史长期转折成本区,特别是1750点区域是历史上较多重要转折点的所在,如1999年6月30日1756点、2001年12月5日1776点、2002年6月28日1747点、2004年4月7日1778点、2006年7月2日1753点均形成重要高点。

这些高点连成一条多头历史成本线,成为强大的支撑区,一般来说有效跌破该支撑区的可能性不大,2008年10月28日急探至1664点但当日回到1771点收市,可以说2008年10月底的底部是在1750点区域形成支撑,如果考虑资金成本和市场成本提升等因素,目前的1850点相当于5、6年前的1750点,故1850点区域可望为底部区,2013年6月25日沪指跌至1849点就触及1850点支撑线而迅速反弹,急跌反而会带来机会。

沪指1850点、1750点历史长期转折成本区是A股市场的“龙脉”、“传统中轴线”,具强大的支撑意义。

短期看,12月22日为“冬至”节气,下周初或形成一定支撑效应。今年11月14日2078低点及箱体下边2050点是短期多头重要防线和支撑点。

股市投资其实就是炒“心态”,要成为赢家,要“攻心为上”,多读“大众哲学”,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信仰,最终会在股市上打胜仗。

本周五尾市,不少银行股大手笔瞬间打压,形成恐慌效应,但部分留下长下影线,应是瞬间打压出一步调整到位的效应。银行股跌到目前的位置,并不是没有投资价值,这主要是缺乏资金面的支撑,同样的银行股,其中不少其H股比A股有较大幅度的溢价,近日新发行的光大银行H股实现超额认购,其H股发行价以人民币来算,也比A股有较大的溢价,难道境外认购H股的都是傻子吗?实现超额认购,说明银行股投资价值还是受到成熟市场的投资者认同。

关键是目前长期资金入市不足,尽管中央汇金近6个月耗资约19亿元增持四大银行合计5.7亿股,但与四大银行向汇金年度分红超过一千亿元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2月20日表示,证监会下一步将支持企业年金通过专业公司入市,实现保值增值,并进一步加快推进长期资金入市。

长期资金入市,这是未来牛市形成的关键,也是使价值严重低估的股票回复到合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但愿长期资金能够真正入市,能够使A股形成新的“龙脉”、新的“中轴线”,从而使A股市场迈上康庄大道。(335)

(野鹤山人,本名黄智华,八卦时空律体系创立者,自然节律派股道理论体系创立者,博士,财经专栏作家,旅行作家,易佛道文化学者,武当功夫传人、“太一逍遥门”掌门,著有《青藏天道行》、《名山大道行》、《名山菩提行》、《行走老子众妙门》、《大道行踪》、《我要做股神》、《八卦时空律》、《赢的顿悟》、《周期波动节律》、《如何判断牛市和熊市》、《智慧套利》等书,本专栏不构成操作建议。)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会都是跌出来的

2013/12/21 3:04:29
主持人 尹星

“双缺”格局投资者难有作为

主持人:冯小刚的《私人定制》没能给大家带来多少欢乐,股市倒弥漫着“死人定制”的气息,在主持人看来,生死都是寻常事,下跌从来是最大的利好,不知嘉宾是否认同。先请小泛。

泛舟:我认为本周就是明显的“双缺”格局,一缺资金二缺热点.上周还不至于这样,如此的话,就真不适合个人投资者短线参与了。

主持人:难道中长线投资者可以介入?

泛舟:说实话A股市场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长线投资者?如果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根本不会因为眼前市场的波动而动摇,该持股的继续持股,不说大华股份之类的,就看看华夏幸福,这三年在栏目中我提到不下十次,真持有三年,股价涨幅共四倍,职业高手,也没几人有这耐心,每当市场出现缺钱缺热点时,他们会退出观察,忍受不了指数的震荡。但比他们更高级别的选手我身边也不少,而且整体收益还不错,他们就是在近期这样的环境中开始逐渐入场。

主持人:现在可是明显的弱势啊!

泛舟:没错,巴菲特不是说了,只有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换个角度去解释,就是谁在潮水退了后穿着衣服,巴菲特就买谁。市场震荡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没有春播哪来秋收?为何要等冬天后才播种?道理和股市一样,等指数出现宽幅震荡后,就可以开始选择好公司介入了。如果是价值投资者,就不会在意,介入后股价跌了20%又如何?因为他们对公司所属行业及公司基本面了如指掌,知道它到底值多少钱。也只有在弱势,这些好公司才有便宜买入的机会。此时你再把操作策略考虑进去,秋收时收益率会更大。比如你看好某家公司,也只有在弱势,其估值才会有希望跌到低位,但最低点在哪里,是不可能有人知道的,所以,当该公司的估值跌到一定的位置,就可以开始分批介入,把你的钱分成五份,或者十份,每当跌百分之X的时候,你就买入一份,一直到满仓为止,按照以往经验,满仓后持股成本离市场价大约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跌幅,只要等一轮指数的反弹,好公司股价涨个百分之三、五十像玩一样。这不,一年百分之三十的收益就来了?

主持人:这样操作有一个难点,就是选对公司,选个煤炭股或者钢铁啥的,满仓后股价给你再拦腰也正常。

泛舟:这是其一,其二,你要有坚定的信念,当市场一片哀鸿,利空不断股价暴跌的时候,你能抗住不看不想么?这就是我佩服价值投资者的地方,如果你做不到.学我的方法,当个纯交易者也不错,买就是为了涨,不涨我就走,很简单.如此市场也套不住我,有机会我也不会错过,

主持人:市场这么弱你是伤不着,套住的投资者还有大把,往后你怎么看?

泛舟:沪指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从1664点开始,将反弹行情的起点和该行情B浪反弹的起点连一条趋势线,一旦该位置被击穿后,就是疾风暴雨式的下跌,1664点,2010年7月的2319点,2012年1月的2132点,2012年12月的1949点,连线当时的B浪反弹起点,击穿后都是开启一轮暴跌,周四沪指也吧1849点和2070点的连线2150点击穿,是否也会就此开启一轮暴跌?反正周五是开跌了。不过,我发现之前两次下跌的幅度是B浪反弹高点的40%,之后两次就缩小到25%,就是说越往后跌幅越小,也确实,大多数权重股的估值已经跌到白菜价,再往下空间还有多少呢?这次的下跌是不是也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幅度,或者说至少创出个新低,现在去判断还为时过早,我只能给出沪指将会围绕2100点上下100点震荡的判断,极限是上下150点,也就是说,此轮下跌的极限是1950点,高点在2250点,所以大家也别过分的恐慌,毕竟IPO越来越近,低位发行新股就有机会,机会都是跌出来的!

盯着超跌时明显有资金介入的品种

主持人:市场跌成这样,按照你之前的分析,是量能持续不达标,后面怎么办?

骄阳:你看20、60日量,其实就应该等待,什么时候出现多头模式你再介入,这是最好的操作方法,只有确定了短中线重新共振,咱们才有获利的机会,对于持股的朋友,现在位置来说也没任何的办法,不过,从整体的趋势看,这次调整属于主板带指数调整,所以后面在短线多多留意权重股的超跌状况。

主持人:也就是说,即使反弹也是权重股的超跌引起的?

骄阳:一定是如此,成也萧何败萧何。工行12连阴,你让指数怎么办?只有扭转过来,指数才有反弹的可能性,而且从这里看,指数连续的大跌使得5、10、20日周期劣势持续加大,再看萎缩的资金和强势股持续的缩量,表明权重股的下跌对信心影响极大,若不能反击,则市场人气很难积蓄。即使反击,也不是那么容易能扭转了,得需要一个过程,从权重的角度来理解,就是需要在低位构建一个底部,先扭转5、10日周期然后再酝酿攻击。

主持人:这样就会拉长调整空间了,那么从时间和点位上看,你怎么看?

骄阳:从时间来说,分为先反抽和后做底,反抽是说超跌以后技术回抽,这个以银行看,今天出现了放量大跌,一般持续个2-3日,往往第一次反抽就会来到,这样推算,下周3前后或有反击,若从做底来看,这个时间或许要推到15个交易日以后,因为任何一次强势的机会都是由于20日周期的走好所牵引出来的,在这之前,绝对不属于安全区域,按照这个周期的压力来看,至少需要15个交易日才有希望扭转,所以后市很可能形成11月一样的先探底再震荡反复再做底的行情。

主持人:那有没有机会?上周你点评的机器人龙头看来不错,下周若超跌,有啥机会可以短线关注?

骄阳:板块来说,第一次反击应是权重超跌所引发,这样不容易产生过好的机会,往往是个股普涨,从主力角度来说,也需要看一看反击后市场的整体表现,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有较好的操作空间和时间,所以个股难度还是很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盯着资金在超跌时候有明显介入的,比如近期的利达光电(002189),或许可以储备观察。

来源:投资快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全球经济十大谎言 两个涉及中国

谎言一:强势美元将王者归来。 自年初美国经济有惊无险地迈过财政悬崖以来,市场就对美元走强形成了一致预期,从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看,美元走强既有美国经济可持续复苏作为物质基础,又有源自利率平价、产业资本内流、相对购买力平价和国际资产配置等多方面的金融助力。年中以来,美元升值的一致性预期更趋强烈,甚至有大量机构将美元升值作为策略决定的基准前提和主要假设。
  但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美元指数,还是美元有效汇率,即便有过阶段性的短期升值,但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强势过,从全年走势看,基本处于中期双向震荡、长期低位徘徊的状态。
  关于美元会走强的谎言表明,市场用普通货币的汇率决定思维来审视和判断霸权货币的汇率走向,本质上是行不通的。2008~2011年,受美国经济首次衰退和二次探底两轮危机的影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受到冲击,但2012年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周期性领跑,美元地位得以巩固,而欧元在欧债危机爆发后的日渐式微则进一步突出了美元的主导作用。作为霸权货币,在美国利益最大化战略下,美元的长期走势自有其稳定趋势,对中短期状态起决定性影响的,是全球化和危机演化这两个关键变量,而不是简单的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或资产选择。对于未来而言,这一谎言提示我们,危机不仅没有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甚至可能还有所加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尚是愿景,不是既有格局。如此背景下,预判美元汇率走向,首要之举就是将美元置于霸权货币地位,注意霸权货币和非霸权货币汇率决定上的根本不同,尊重客观现实、警惕一致性预期,注重观察全球化和危机演化这两个影响美元长期贬值和短期升值相互状态转换的阀值变量。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谎言二:QE将于年内退出。 自5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讲话中提及QE退出以来,QE退出预期高企,在8月底9月初,退出预期达到顶峰,经济学家普遍预期9月美联储启动QE退出的概率超过50%。而实际情况却是,9月美国选择继续保持QE购债规模,随后10月其政府关张、债务上限和耶伦获提名等事件接踵而至,美联储不仅年内不会退出QE,甚至还在考虑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等新宽松手段。这一谎言充分表明,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存在三重误解:第一,美国货币政策基调始终是宽松的,QE退出貌似紧缩性措施,但本身不仅不改宽松基调,而且还通过“延后退出”达到了超预期宽松的动态不一致效果;第二,QE政策不仅是货币政策,也是财政政策的补位政策,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核心风险主要体现在财政一侧,无论是QE3及时“推出”还是延后“退出”,都是对财政风险的货币对冲手段;第三,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并不是规则导向,而是相机抉择,伯南克从来没将失业率门槛视为“触发式”的,而耶伦则在试图降低并淡化这一门槛。对于未来而言,这一谎言提示我们,单从货币角度审视美国货币政策可能是不够的,受抵补财政风险的影响,美国宽松货币基调的维持时间、超常规政策的实际力度可能都将超出预期;此外,要淡化对QE退出的过高关注,过于关注QE可能会忽视真正威胁美国经济复苏的内生风险。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谎言三:黄金是避险资产。 黄金非货币化之后,人类始终没有断绝对黄金复辟的幻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黄金价格更是一路飙涨至最高1923美元/盎司,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金本位回归的畅想,尽管大部分理性分析均否定了黄金回归货币体系的可能,但绝大多数市场人士依旧将黄金视作重要的避险资产。但2013年4月中旬黄金连续大跌彻底颠覆了市场对黄金的属性认知。金价大跌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能够从宏观角度为大跌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在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集体失语的过程中,人们幡然醒悟,黄金也变成了“风险资产”。受此影响,2013年全年金价持续下跌,弱势美元也未能挽回金价颓势。对于未来而言,这一谎言提示我们,黄金的货币属性和避险功能都已遭受重创,回归大宗商品本位后的价格走势可能更趋波动且缺乏支撑。在当前格局下,美债市场的避险地位进一步凸显,美国高债务背景下的债务风险可能并不大,美国收益率曲线的变陡峭趋势可能也会较预期水平更缓和些。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谎言四:弱复苏不会伴随着强市场。 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依旧保持着一贯的偏弱态势,年内IMF连续四次预期调整都处于“下调增长预估值”的状态。但与传统思维和历史经验不一样的是,弱复苏并没有抑制资本市场的表现,甚至伴随着异常醒目的市场走强。美欧股市均已收复2008年危机以来的失地,美国股市甚至还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这一谎言表明,一方面,美欧貌似脆弱的复苏态势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微观基础,企业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已有明显恢复,市场对去风险后的复苏可持续性持有较强信心;另一方面,美欧股市和楼市的反弹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些许泡沫成分,危机尚未结束,新的泡沫风险已经开始积聚。对于未来而言,这一谎言提示我们,决定市场表现的并不是宏观经济增速的高低,而是微观主体在复苏中的受益程度;而危机演化尽管在2013年整体趋向缓和,但新泡沫的形成也给未来形势反复埋下了隐患,复苏依旧将是一个异常曲折的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谎言五:通胀将变成核心风险。 自2009年全球政策在危机冲击下启动宽松状态以来,全球宽松浪潮已经经历了三次涨潮:以QE1为标志的第一次全球性宽松,以QE2和QE3为标志的第二次全球性宽松,和以QE延后退出以及欧洲央行超预期降息为标志的第三次全球性宽松。传统理论认为,作为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压力必将由于宽松政策的持续加码而不断加大。但现实却是,2013年全球经济不仅没有感受到类似于2010年的明显的局部性通胀压力,甚至还出现通缩风险加大的迹象。2013年末,美国和欧洲月度通胀率均降至温和水平以下,而日本在黑田东彦的宽松货币政策大力刺激下虽有走出绝对通缩的苗头,但通胀可持续性的形成尚缺乏有力支撑,发达国家整体已经滑落至真实通缩的悬崖边缘。这一谎言提示我们,通胀不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在全球经济弱复苏状态下,经济活力匮乏带来的自然通缩压力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宽松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而全球化的退潮更从多种渠道降低了全球通胀率的长期中枢水平。因此,尽管2013年末全球宽松货币大潮进入第三季,但通胀压力依旧是局部性的,不是全局性的,发达国家甚至还面临较大的通缩挑战。通胀尚不足以构成现在和未来的核心风险。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5-10 06:38 , Processed in 0.0449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