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
我的技術面比較粗糙,最常用的就是支撐線,阻力線,布林通道,趨勢線,加上RSI,估計每個人用一個星期大概就可以了解了。所以我的操作有明顯的弱點,點位不夠精準,因此我要用較大的止損來彌補,但是我始終認為認清趨勢更重要,而自己有很多其他事要做,所以沒太多時間精研技術。
在操作上可能我和大多數人的倉位管理也不一樣,在大多數人看來我的倉位比例明顯過大。但我認為太低的倉位資金效率太低,考慮到外匯的巨大風險,我更愿意大倉位短線操作,只取自己能掙到的那份。舉個例子,比如同樣看空歐元,用5手做長線,避免各種變化的風險,也許用非常大的止損,1000點下來,你可以掙到5萬美金,那我把它分割成小區間減少了風險,也是逢高空,30手抓住其中兩個100點就是6萬。但是顯然,同樣的資金,用同樣的手數做長線風險大太多,因為外匯市場的變化太大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發生變數的可能太多了。不是特別善于表達,呵呵,希望可以明白我的意思吧。
還有一點就是,就算是大勢如此,我還認為風險資產的走勢從來都不是線性的,而是呈波浪型的,這和我為什么要短線操作的初衷是一樣的。尤其是某些數據創記錄時,比如空頭倉位創記錄時,就要小心反彈。市場上的聲音呈現一邊倒時,危險就會悄然來臨。。。
好了,就瞎扯這么多吧,祝大家新的一周操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