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布丁资讯专贴(1月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美联储褐皮书:经济温和增长,零售消费支出“小幅至更温和”增长

1月15日,美联储发布了当前美国经济形势报告褐皮书(Beige Book)。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通过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美联储褐皮书是FOMC会议纪要的重要参考资料。美联储将于1月28~29日举行FOMC 会议。

1月15日褐皮书主要内容有:

随着2013年接近尾声,美国绝大部分地区经济温和增长。
12个地区中,2/3的地区雇佣有所增加。
绝大部分地区的零售消费支出较上一年“小幅至更温和”增长。
房地产市场总体继续改善。
一小半地区价格稳定,其它地区价格小幅走高。
12个地区中,有8个地区薪酬实现“小幅至温和”增长。
制造业实现稳步增长,其就业状况也很稳定。
银行贷款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经济增长方面,12个地区中,有9个地区经济温和增长,2个地区经济小幅增长,12月堪萨斯地区经济停滞不前。

零售消费支出方面,绝大部分地区的零售消费支出较上一年“小幅至更温和”增长。但是,里士满地区零售消费支出放缓;堪萨斯地区节假日期间的销售情况坏于预期,零售商认为原因是销售季节较短且天气恶劣。

房地产市场方面,总的来说,房地产市场在持续改善,绝大部分地区房屋销售量和房屋建筑量都在上涨,2/3的地区商业地产销售和商业租赁在上涨。

制造业方面,制造业稳步增长,其就业状况也很稳定。达拉斯地区的一家制造业企业称,他们公司有非常多的工作职位,首次超过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银行贷款方面,6个地区称银行贷款量“极小到小幅”增长,3个地区称银行贷款量没有变化,纽约地区称银行贷款量出现一定下滑。

其它行业方面,12个地区的国内旅游业与休闲支出的情况好坏不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IMF中国部主任:全球贸易战上演,人民币无法挑战美元

去年,人民币首次超越欧元成为第二大常用贸易融资货币,显示出中国希望在美元占主导地位的全球货币体系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主任Eswar Prasad在其新书《美元陷阱》(The Dollar Trap)中表示,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没有竞争对手,未来几十年可能都会是如此。

1.jpg

Prasad接受了华尔街日报旗下“中国实时报”栏目的采访,以下为访谈的主要内容。

1. 关于为什么要写《美元陷阱》一书:

Prasad表示,写《美元陷阱》的目的是为了思考全球货币体系的未来。很多分析师看衰美元,于是他想看看美元是否会失去其主导地位。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想象什么情形下,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将被取代。

2. 《美元陷阱》并非对美国大加赞赏,它只不过认为其它国家更弱:

Prasad表示,国际金融中,所有事物都是相对的。他并不是说美国有特别好的政治前景或是增长前景,他只是认为综合考虑金融机构体系后,其它国家不如美国强大。美国有着其它国家难以具备的优势:深度的金融市场、强有力的央行、法律体系,这让美国得到了其它国家的高度信赖。

美国债务上限争论期间,人们对美国的信任也产生了疑问。但世界无处可选,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市场处于动荡期间,即便金融危机的发源地是美国。

3. 关于人民币能否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Prasad表示,对中国而言,资本账户自由化比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更为重要。

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好处是:人民币将被更广泛地使用,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中国在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更低。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坏处是:这会加大人民币的需求,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进而削弱中国的贸易竞争力。

4.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Prasad认为,中国政府要允许投资者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高质量资产。这就意味着公司债市场、政府债市场都需要进一步发展。

未来5~10年,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储备货币,但不会挑战美元的地位。其它国家央行认为,人民币可以在国际储备多元化方面发挥作用。各国都希望与中国成为朋友,但若中国没有法律层面的改革,投资者不大可能把中国当作避险港湾。

5. 关于中国是否可能大举抛售美债来摧毁美国经济:

Prasad表示,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持有1.3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实际持有量可能还要多许多。比如说,中国出售1000亿美元美债,那这些钱应该放在哪儿呢?日本和瑞士不会想让这些资金流入本国市场;欧元区债券市场中,质量高的国债非常少;黄金市场在价格不剧变的情况下,无法接受这么大规模的资金。由于数额巨大,中国只能继续持有美国国债。

6. 关于全球贸易战:

一些大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以及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都依赖货币政策来支撑经济增长、低通胀和保持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本身有着巨大的溢出效应。

当前贸易战已经爆发了,日本和瑞士竭尽所能阻止本国货币升值,美国也不希望美元走强,这不可避免地促使各国通过出口来提振经济增长。全球贸易竞争在加剧。

7. 关于超国家货币:

Prasad认为,IMF或许可以发行此类货币,风险落到了IMF头上。但谁来承担损失,损失又如何分配?这需要有类似财政部或是央行的机构在背后支持。美元有美联储的强大支持,美联储能够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征税提高收入,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地位不会受到挑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12月FDI同比增长超预期 2013年服务业使用外资首次过半

中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去年12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3%,高于预期的2.5%。

中国12月FDI年率+3.3%,预期+2.5%,前值+2.4%。
中国12月实际使用外资(FDI)120.8亿美元,同比增长3.3%;
中国2013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
全年累计实现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全年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2773家,同比下降8.63%。
全年服务业FDI同比增长14.15%,在全国总量中首次占比超过50%,增至52.3%,制造业FDI同比下降6.7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8.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从2013年2月起,中国连续11个月单月吸收外资保持正增长,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
沈丹阳表示,服务业首次超过50%的比重,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的具体表现。在利用外资的速度、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也重视制造业、农业和其他领域的利用外资要继续的增长。
沈丹阳指出,近期世界经济保持复苏,外部需求有所改善,出口有望延续企稳增长的势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继续向好,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激发,内生增长动力有效增强,进口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对2014年外贸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受成本高企、资金短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季节性因素和2013年同期基数较大的原因,预计2014年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仍有可能出现波动。
2013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经达到901.7亿美元,吸收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差额只剩下100多亿美元。沈丹阳预计,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今年,也可能是明年或者后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很快就可能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
沈丹阳总结,全年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首次占比过半。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14.5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5%,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2.3%,首次占比过半。其中社会福利保障业、电气机械修理业、娱乐服务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68.63%、308.8%和117.42%。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55.55亿美元,同比下降6.7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8.7%。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水产品加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81.97%和46.76%。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亿美元,同比下降12.71%,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53%。
二是欧美对华投资回升较快。

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3.53亿美元,同比增长7.13%;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7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07%。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韩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0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7.09%;其中香港对内地投资稳步增长,增幅达9.86%;新加坡对华投资7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06%;泰国对华投资4.83亿美元,同比增长389.31%。同期,日本对华投资70.64亿美元,同比下降4.28%;韩国对华投资30.59亿美元,同比下降0.23%,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是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8.79%;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6.96%;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68.78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78.45%、14.7%和6.85%。中西部地区占比首次超过20%。
以下可见去年前三季度中国FDI增长比例。

1.jpg

对外贸易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13.72万亿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2597.5亿美元,增长12.8%。12月当月,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8.3%。
沈丹阳总结,去年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对欧盟、美国、东盟贸易增长。
其中,我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5590.6亿和5210亿美元,分别增长2.1%和7.5%;对日本的贸易额为3125.5亿美元,下降5.1%;欧美日占我对外贸易总额的33.5%,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对东盟、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进出口额分别为4436.1亿和651.5亿美元,分别增长10.9%、8.6%。
二是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迅速。

2013年,中部地区外贸增长13.6%,西部地区外贸增长17.7%。其中重庆、河南、安徽、云南、陕西、甘肃、贵州等7个省市外贸增速都在15%以上,占全国进口总值的5.7%,比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外贸增长6.6%。其中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福建等7个省市进出口总值达3.29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9%,比上年回落了0.9个百分点。
三是一般贸易平稳增长,加工贸易增速放缓。

2013年,一般贸易进出口2.2万亿美元,增长9.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36万亿美元,增长1%,占比32.6%,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四是机电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

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26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出口总额的5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603.4亿美元,同比增长9.8%。同期,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618.4亿美元,增长10.3%,占出口总额的20.9%。
五是消费品、部分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

2013年,我国进口消费品2322.9亿美元,增长24.6%;进口原油2.8亿吨,增长4%;铁矿石8.2亿吨,增长10.2%;煤炭3.3亿吨,增长13.4%。此外,机电产品进口8400.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口558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3%和10.1%。
国内市场方面,2013年,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呈缓中趋稳、稳中加快的走势。据商务部监测,1-12月,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8.9%,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沈丹阳总结,全年消费市场主要特点有:
一是网络购物增长迅速。
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网络购物销售增长31.9%,增速分别比百货店、超市和专业店高出21.6、23.6和24.4个百分点。
二是中部地区消费增长有所加快。

据商务部监测,中部地区销售额增长11.6%,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分别比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出2.8、3.3和3.9个百分点。
三是居住类消费稳步回升。

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家电、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分别增长11.1%、8.7%和6.2%,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12.2、5.3和1.2个百分点。
四是汽车类、保值类消费增长明显加快。

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金银珠宝销售增长22.3%,比上年加快10.9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乘用车销售量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8.9个百分点。
五是物价总水平平稳。

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与上年持平。其中,12月上涨2.5%,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运行基本平稳。分品种看,牛肉、羊肉、蔬菜格涨幅较大,累计分别上涨25.4%、15.7%和9.9%;猪肉和豆油价格累计分别下降1.3%和0.7%。
对外直接投资。据沈丹阳介绍,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2013年,中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654.5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2.6%,同比增长9.1%。除对中国香港、欧盟和日本的投资分别下降6%、13.6%和23.5%外,对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东盟的投资额分别为40.8亿美元、42.3亿美元、39.4亿美元和57.4亿美元,分别实现了518.2%、125%、82.4%、29.9%的高速增长。

2013年,中国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3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占36.6%,广东、山东、江苏位列前三。

从行业构成情况看,投资门类齐全且重点突出,九成的投资流向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流向商务服务业的投资为294.5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32.7%;对采矿业投资201.6亿美元,占22.4%;批发零售业136.7亿美元,占15.2%;制造业86.8亿美元,占9.6%;建筑业65.3亿美元,占7.2%;交通运输业25亿美元,占2.8%。此外,建筑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则是投资增速最快的领域,分别同比增长129.1%和102.2%,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也都实现较快增长。

对外承包工程。2013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新签合同额1716.3亿美元,同比增长9.6%。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85个(上年同期586个),合计1347.8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8.5%。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392个,较上年同期增加63个。

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169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927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2013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27.1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5.6万人。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5.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0.3万人。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92万人。

关于服务外包:据商务部服贸司统计,2013年我国共签订承接服务外包合同167424份,合同金额95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8%;执行金额638.5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6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2.2%;执行金额454.1亿美元,同比增长35.0%。

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增长迅速。2013年,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 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分别为311.7亿美元、97.2亿美元和21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8%、25.8%和60.8%。

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是购买国际服务的主要发包市场。2013年我国承接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117.5亿美元、71.4亿美元、54.0亿美元和51.8亿美元,占执行总额的25.9%、15.7%、11.9%和11.4%。

服务外包产业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13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6.5万人。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4818家,从业人员536.1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355.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66.4%。

在问答时间段,沈丹阳提到了近来媒体及专家推算,2013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沈丹阳称:

商务部经过推算,也认为这是可能的。但是考虑到美国相关统计口径,还需要按照统一规则进行调整,目前尚难以作出确切断定。

美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一般有三种口径。一是国际收支口径;二是美国海关统计数据口径,也就是进出口都与船边交货价为基础的数据;三是出口与船边交货价统计,进口与到岸价统计的数据。这三种口径中只有第三种与世贸组织公布的口径有可比性,也和我国进出口统计有可比性。

去年初曾经有媒体认为,2012年中国进出口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大国,但最终按照世贸组织统计口径,实际上中国当年贸易规模仍然比美国少了150多亿美元。2013年全球货物贸易的排名仍然以世贸组织公布的数据为准。不论最终排名如何,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国际市场低迷的严峻形势下,中国2013年实现总额高达4.16万亿美元的货物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6%,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是一个来之不易并且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中国外贸不仅成为国内增长的重要支撑,有力地带动了就业,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全年进口近2万亿美元的商品,为全球贸易伙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世贸组织近期发布的2013年贸易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目前在159个WTO成员中,中国是107个成员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也是42个成员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中国还是48个最不发达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仍存在大而不强等诸多问题,比如出口产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技术和附加值不高,外贸发展质量总体上还有待提升等等。此外,还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订单向其他国家转移等具体困难。中国要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仍然任重道远,还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因此,接下来中国外贸将继续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协调发展,与贸易伙伴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完全有信心,使中国外贸既做大又做强。

针对外界有观点认为,由于一些地方企业汇率套利和地方政绩问题,虚报了一些贸易数据,使得数据虚高,沈丹阳回答:

有关数据问题,以海关统计为准,任何置疑中国外贸统计数据的,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沈丹阳称,与2008年相比,2013年中国的外贸结构实现了五个优化,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第一个优化是国际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兴市场占我国出口比重从53.8%提高到了61.2%,提高了7.4个百分点。

第二个优化是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中西部地区占出口比重从10.3%提高到15.5%,提高了5.2个百分点。比如重庆,去年进出口同比增长29.1%,是中西部增长最快的;广东外贸进出口比重虽然与过去比有所下降,但是转型升级发展很快,到去年广东全省已经拥有特色出口产品的省级著名品牌将近500个。

第三个优化是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26.8%提高到了41.5%,大幅提高14.7个百分点。

第四个优化是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从29%提高到29.9%,提高0.9个百分点。全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2013年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1056亿美元。

第五个优化是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

一般贸易比重从48.2%提高到52.8%,提高了4.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的比重从41.1%下降到32.6%,下降8.5个百分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能源行业的再国有化

1.jpg

来自时政经济研究所的Colin Robinson教授最近发表了一篇火药味非常浓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英国的能源行业实际上已经被“国有化”了。Colin Robinson教授是英国最有威望的能源经济学家之一,他的文章在英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显然是夸大了事实,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英国的能源行业并没有被国有化,能源公司既没有被国有化,也没有被政府征用。但文章所指出的趋势依然值得我们重视,能源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正在悄悄的转移,能源行业的众多部门已被政府所控制。

Colin Robinson教授或许对英国的这种能源国有化的趋势感到异常愤怒,但这样的趋势并不仅仅限于英国境内,它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德国、日本甚至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

能源行业一直是一个建立在公共政策和私人资本的混合基础上的国民经济部门,两者相互斗争,势力此消彼长。然而,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政府似乎是越来越占上风。

税收一直是政府控制能源行业的主要手段,英国对石油产品征收的税费占到了80%,税收还是塑造现在北海石油格局的主要力量之一。石油和天然气是极少的受特殊税收制度约束的的行业之一。

近年来,政府对能源行业的干预手段又有了新花样。除去税收之外,还有两种干预方式比较普遍。

一是,限制能源种类。德国政府不再更新核电站的设备,任由核发电行业衰退;在法国,尽管有着悠久的采矿历史和丰富的页岩气储备,但他们却相当排斥水力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是开采页岩气的主要技术);在日本,核电站已经被关停,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启用;而在美国,对污染排放的管制使得许多以煤炭为原料的火力发电厂关门大吉。

与此同时,德国在补贴煤炭和陆上风力发电;英国则豪掷千金大力推广核能和海上风力发电;美国则一门心思的在整治燃煤发电厂的污染排放。

这些国家都声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环境,但令我们感到迷惑的是,在放弃清洁的核能发电而支持煤炭发电的决策上,是情绪占的多,还是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的考量多!

二是,对终端零售市场的干预。在法国,能源价格长期被人为的压低;在英国,政府一直在冻结能源价格上做着不懈的努力,有至少有两家政党正在考虑严格限制能源公司的业务范围,让他们要么作零售商,要么作生产商。

来自政府的一系列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管制措施似乎只说明了一件事,政府应该为私人能源公司的定价负有责任。

这些自相矛盾的管制政策并不能带给人们所想要的结果,却带给了私人投资者无穷无尽的麻烦。以德国为例,政府的行动让一些大公用事业类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伤痕累累;英国的价格管制则极大地损害了能源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政府和私人公司之间的角色似乎发生了错位,谁也不知道未来2到5年会发生什么。结果就是,一些能源公司巨头开始考虑从一些特定国家退出,有些公司则想通过剥离零售端的业务来专注于上游的供给业务。

最终的后果可能就是政府将成为投资者。能源系统需要增加新的产能,大量的欧洲能源设施需要整修和扩建,总花费将是非常巨大的一笔数字。而这些糟糕的能源政策却无意中赶走了那些有能力投资的公司,这样一来,能为如此庞大的工程融资的就只有政府了,真到了那一刻,我们的能源行业又将“国有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科院:2014中国GDP预计增长7.6% 面临严重不确定性

1.jpg

中国科学院今日发布经济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14年全年中国GDP将增长7.6%,此外,还预计2013年GDP增速为7.7%;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形势稳中趋降,面临下行压力,预计GDP增速为7.6%。

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锡康16日在“2014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上代表课题组发布预测报告时表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着特别严重的不确定性。预计2014全年GDP增速为7.6%左右,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为3.7、3.8和0.1个百分点。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晓光表示,由于居民收入增长较缓并缺乏新的增长点,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比 2013年略有上升,达到13.7%左右;投资方面,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0%左右,增速基本与去年持平;进出口增速约为8.2%,略高于2013年。

陈锡康表示,从三驾马车的贡献率来看,经济转方式的任务并未能很好实现。

据报告材料,201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2011年、2012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2012年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为55.0%,2013年预计为45.8%,下降9.2个百分点。同期,投资的贡献率在2012年为47.1%,而2013年预计为55.2%,上升了8.1个百分点。

中科院预测中心还提出了政策建议:为保持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把“稳增长”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切实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Taper时代新兴市场危机 “脆弱五国”扩容至八国

后Taper时代,发达国家领先复苏,新兴市场却危机四伏。“金砖四国”和“欧猪五国”已经过气,新名词层出不穷。继巴西、印度、南非、印尼和土耳其被称为“脆弱五国”之后,匈牙利、智利和波兰也加入这一行列。

由于经常性账户赤字占GDP比例很高,而且货币贬值严重,巴西、印度、南非、印尼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脆弱五国”。

如今,投资者普遍担心,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QE,新兴市场的市场将像去年五月伯南克暗示缩减QE时那样陷入混乱。世界银行周三警告称,联储缩减QE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流入暴跌80%。

据资产管理公司Schroders和FT整理,按照缩减QE后各国偿还短期外债的能力来看,巴西、印度、南非、印尼、土耳其、匈牙利、智利和波兰等国将面临较大风险,其中前五个为此前提到的“脆弱五国”,后三个位新增加的三国。

Schroder新兴市场经济学家Craig Botham表示,这些朗朗上口的标签反映了投资者的忧虑。市场已经将关注点移向那些高度依赖外部融资,尤其是在短期内存在再融资风险的国家。

“人们担心资本流入‘突然停止’,甚至发生逆转。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对那些负债的企业将造成灾难性打击,对银行也将造成冲击。”

目前,外汇储备大小与外部融资融资需求总额(GEFR,短期外债+经常性账户赤字)之比正在成为衡量新兴市场国家脆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下图显示,去年下半年,土耳其、南非、智力、印度和印尼的外汇储备仅够支持一年的GEFR。匈牙利、巴西、波兰情况较好,足以支持两年左右。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加德警告:通缩风险上升 威胁全球经济复苏

IMF总裁拉加德周三表示,通缩风险正在威胁全球经济复苏,我们并没有完全摆脱危机,要时刻警惕。

拉加德日前在华盛顿发表讲话称:“目前多个国家的通胀数据都处于央行的通胀目标之下,我们由此看到通缩风险正在不断增加,这将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灾难性的打击,所以必须果断应对通缩。”

央行害怕通缩风险,甚至连“通缩”两字都不敢提及。拉加德是第一个站出来高调警告通缩风险的高官,提醒大家注意极低通胀率可能会使发达国家陷入日本式通缩危机,这个问题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让日本饱受困扰。

即使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就业形势正在好转,但是低通胀也为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预留了空间。

据此,拉加德表示,只有当经济强劲增长非常巩固之时,央行才能恢复传统的货币政策。

英国通胀水平数年来首次触及央行设定的2%目标,美国的通胀率也只有1.2%。而欧元区的通缩风险更大,12月欧元区通胀率下滑,仅仅只有0.8%,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维持在12.1%。

如果步入通货紧缩时代,借贷实际成本将会攀升,货币政策效应降低,消费和投资受到的冲击也都很大。

拉加德的言论与芝加哥联储主席Charles Evans的观点吻合。Charles Evans周三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最近发布的通胀数据太低,并不乐观,远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拉加德认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态势令人鼓舞。她称:“这次危机仍旧没有彻底结束,但是,大家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寒冬已过,未来一片大好。我希望2014年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希望2014年实现‘脆弱7年’向‘强劲7年’的转变。”

拉加德还表示:2013年末全球经济增长,但是“马力仍旧不足”;各国可以着眼于创造就业,此后再去担心通胀。

拉加德针对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具体情况表示:

美国经济加速增长,但是不要过早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国财政状况恢复有序状态、消除债务上限风险也至关重要。

欧元区正从衰退转向复苏,但是失业率太高,令人担忧。欧洲央行可以采取更多有力措施,譬如有针对性借贷政策以及资产质量审查、压力测试。有针对性借贷有利于解决金融业割裂问题。而接下来的资产质量审查和压力测试只有以公平、可信的方式才能十分有效。

随着“安倍经济学”效力减弱,日本需要更多举措克服通缩问题。暂时性经济刺激政策有利于消除提高消费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日本面临着是不是能就中期财政调整和社会经济改革达成一致的挑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呼吁IMF抓紧份额改革,增加新兴国家发言权

1.jpg

中国政府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加快投票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根据IMF改革方案中国将成为其该组织第三大份额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家也将在IMF赢得更大发言权。

美国目前是IMF的最大股东国,但美国国会否决了IMF的方案,导致这轮改革未能达到生效所需的法律门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调整是该组织做出的重大决定。”

“有关组织成员应抓紧落实相关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IMF的改革方案将配额增加一倍增至72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出资比例增加到6%,欧洲国家把持的董事席位由24个减少为22个,原有的2个留给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新兴国家在IMF的话语权将大幅增大。

但是美国国会在最新通过的1万亿美元的预算协议中否决了这个改革方案,这意味着中国无法按计划成为IMF第三大成员国。

IMF总裁拉加德称,该机构对美国国会拨款法案中未包括批准IMF改革方案的内容感到担忧。

她说:“我希望这只是时间问题,并非决定排斥IMF。”

“我希望合情合理的、常识性的判断会占上风。”

2012年美国因为大选推迟了就IMF改革方案的投票。自去年3月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几项提案通过这个改革动议。

但是共和党人怀疑奥巴马政府的支持IMF改革的动机,并认为这无异于美国财政已经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有加大了政府的开支。
发表于 2014-1-1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经济自由度滑出世界前十,过度管制危及国家根本

1.jpg

来自Heritage基金会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显示,2014年世界经济自由度平均得分为60.3(百分制),美国排位下滑到了第12位。正如彭博的Niraj Shah所说,爱尔兰是欧元区最自由的国家,而香港则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

2.jpg

但是人们最关心的还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核心—美国的自由状况。世界经济的自由度创造了历史新高,而美国的经济自由度却跌出了前十。

根据Heritage基金会的经济自由度指数,美国经济自由度已经连续7年下跌。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经济自由度指数之类的东西,大家只要放眼望去,这个国家已然被一群控制狂和官僚所掌控。在多得数不清的立法、管制规则和繁琐的政务手续的约束下,美国的经济已经到了窒息的边缘。即使没有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在这种官僚体制的束缚下也会逐渐失去生机。

美国的建国之父们曾设想,这里应该变成一片自由的乐土,政府只担当守夜人的角色。如果他们看到现在美国的情况,他们会怎么想?

下图来自美国参议员Mike Lee,他在照片下面注释道:“这是2013年联邦政府登记在册的文件,包含8万条新增的管制措施、规则和行政通知,它们都是由非民选的官员制定并发布的,柜子顶上的那一小叠文件是由国会商定并由总统签发生效的”。

3.jpg

如果不是Mike Lee的注释,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那一小叠文件,人们一直在关注国会在做什么,却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正是那些非民选的官僚们制定出了无数的管制规则,一步步夺取了经济的自由。

来自Zero Hedge认为,罪魁祸首之一就是美国政府的巨额债务,美国的边际税率已经高达43%,但这仍然难以负担美国的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还在不断的扩大。奥巴马政府在加强管制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金融、医疗和能源等行业的管制还在加强。这样的干预不但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更是损害了个人的自由。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美国的经济已经衰退多年,这种持续的衰退还呈现加速的迹象。金融博客The golden truth最近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2013年12月的零售报告显示,汽车销售量下跌1.8%。总体的零售额有微小增长,但主要是因为11月的数据被修正的很低。电子产品的销售则经历了跳崖式的下跌。住房市场也显示出疲软迹象,抵押贷款已经呈现自由落体式下跌。

4.jpg

就业的复苏也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实际上,就业就从来没有复苏过。尽管人口在增长,美国的劳动力相比于6年前却减少了168.7万人。

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很久以前美国人就抛弃了这个国家的根本,现在美国人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10-6 04:13 , Processed in 0.06484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