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欧元产生的动力
欧元从设想到形成各国政府的推动作用很大,但欧元登台后,欧元对欧洲政治和经济的推动作用就很大。先是欧洲影响欧元产生,欧元产生后又改变着欧洲。跨银行、跨企业、跨市场的欧洲,必然也必须形成和出现,欧洲人的统一梦,是从血泊中诞生的,主要是从战败(而非战胜)中总结出来的。没有两次大战战败的历史,欧洲人不会有今天的眼界和境界。上溯一千年至二战,欧洲的文化,各国的争战都是扩张型的,也有关系。
欧元产生并不意味欧盟内部不存在矛盾,相反,在欧元启动的开始阶段潜伏危机,可以说欧元不会导致,但会延续欧盟内部的、原有的贫富摩擦,会出现欧洲内部的南北之争。但总的来说,摩擦系数会变小,欧元将统一一个3.5亿人的市场,除各国的文化和语言差异外,北欧与南欧经济处在不同的水平,一旦资金、劳动力流动起来,福利差异、地价和租金的差异,保险水平的差异,会很突出,南北矛盾也自然不可避免,比如,西班牙的社会保险、地价、物价等一系列价格仅为德国的1/2至1/3,但保障却不如德国大,如果没有政治的统一,这些矛盾也不可能根本解决。所以,欧元导致欧洲的结果会有两个:一是欧洲从经济统一迈向政治统一,但路还长;二是物流在开始会加剧南北矛盾,但最终有利于缩小南北差异。
欧元将使欧元的自身形成一个大市场,但这不会使欧洲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大陆。欧元一露头,就一定会成为与美元对立的硬通货,两者是一个竞争的关系,有竞争就不会封增长闭。而且竞争会使欧元更硬,更流通。原欧盟15个成员国,只有11个首批入欧元,现在英国一方面瞪大眼睛观望,一方面私下里在欧元启动前储备大量的马克和ECU(欧洲货币单位),因为英国明显意识到欧元与美元的对立与竞争关系,而英镑难敌欧元,或者说英镑根本不会威胁欧元,欧元反倒会影响英镑,经济上,德国第一;军事上,法国第一,两国是并列首席的小提琴手。这一格局会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是英国人最嫉妒的。欧元会强化两国在欧洲的政治地位。欧元产生让英国处境尴尬。英国储备马克和ECU,到1999年元旦,就可按固定比例换成欧元了。瑞士也正在酝酿是否用欧元,这意味着它可能要放弃中立国的立场。没有一个小的经济实体,能逃出欧元的震撼。可见,欧洲在欧元启动后的市场前景是很诱人的,尤其有德法轴心在,法国的卫星和德国的香肠,谁能拒绝不嘴馋?大家都进来了,加入了欧元区,欧洲经济会发展得更快、更稳、更好,会更加统一对外,向外发展。自我封闭是不符合欧洲从欧盟到欧元的历史规律。
欧元不会很快战胜美元,但却是唯一可与美元抗争的货币,但也面临很多历史和政治的阻力。
事实上,美国200多年的经济史,也是在欧洲压力下的竞争史,总的来说,美洲和欧洲,美元和欧元,在未来,存在一个以竞争为主,互补性存在为辅的规律,继续它们新的关系,发展一种新的历史。美国是欧洲派生出来的,近100年来,抓住时间和机会发展起来富强了,坐大了,欧元打它不倒。
总的说来,欧元产生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欧洲自身1000多年的战乱,为扩大与割据所苦,自己舔着身上的血,反省了,这是内在的动力;其次是美国近100年来的坐大派头,压得欧洲没有太多自尊,特别二战后,美国施恩的角色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和经济,也造就了欧洲经济和政治自强和自尊意识的复苏,五、六十年代,戴高乐的欧洲主义曲高和寡,现在是曲高合众;第三,来自亚洲的压力,特别是近15年来,东亚整体经济推进的压力。
俄罗斯是欧洲的近邻,美国是欧洲的远亲。但从沙俄历史上,俄国与欧洲的关系,从地缘和血缘上讲,既是近邻,更是近亲,特别是欧洲与俄罗斯贵族,在10月革命前的文化更是血脉相承,现在俄国积弱,很依赖西方,特别依赖德国。俄罗斯必然会受欧元影响。
但欧元在三、五年内,难以惠泽远播俄罗斯。叶利钦的改革是在没有基础的时候,就打破了原有的制度框架。他没有邓小平的眼光,也没有很好总结十月革命后的七十年来苏联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经验,一味打破,无从建树。俄罗斯历史决定了它决不可能是西方制度的延伸和承接体,它可以分享欧元的好处,但不可能很快受惠于欧元,俄罗斯要稳定了,才能有机会分享。中国是一个有内战历史的国家,俄国则是一个有政变历史的国家。普林马科夫上台,还无法看清是否整体稳定了,反过来,俄罗斯也很难影响欧元和欧洲的进程。德国是欧洲经济重心和未来欧元的核心,俄欠德1200亿马克,相当于300亿美元,这些债务最多是短期影响德国股市,更确切地说,也就是在股市里引起一点点活水微澜,如果收不回,就当向东欧和俄国清偿两德统一的积欠。要知道,这是很小的数字,占德国年GDP的0.2一0.3%左右,西德每年投给东德的重建费用就达1100一1200亿马克,而俄国几年才能得到差不多的钱。俄长期穷下去,还不了债,就当德国人玩了一次打水漂,无论如何,不碍欧元的事。
前面说了,俄国是欧洲的近邻加近亲,那是种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强大的欧洲会再度令俄国经济启蒙,而富裕一点的俄罗斯给欧洲一块硕大的市场,欧元、欧洲与俄国,终究是互利。
通过亚洲金融危机,欧洲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坚信欧元,有规划地避开欧元面临的地雷。从1992年起,欧盟为欧元统一设计了减少摩擦的方案,如保险、就业、医疗、治安、洲际安全等等,可谓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还有一整套欧元启动后的应急方案。欧洲人目光远大,亚洲人只看到自己鼻子尖下的利益,因此,如果亚洲人不加强区域经济协调,21世纪,是欧洲人的世纪,还是白人的世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