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年,市场一直充斥着近期美联储拒绝加息的传闻,这就意味着美联储希望定期提高利率的愿望不会发生。 当前,“更长时间保持超低利率水平“这一措辞,正开始逐渐代替美联储政策声明和言论所代表的缓慢加息的说法。即使在经过八年高度宽松的政策后,美联储眼下似乎也扔可能再次无法履行缓慢加息的承诺来使利率正常化,这使得当前市场正深受困扰,甚至于深受其威胁。 而实际上,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的时间将实际上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长,问题却在于,这种“低利率永久化”观念已经为市场慢慢接纳,并逐渐深入人心;而这也是华尔街反复讨论和分析的主题。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经济学家费恩曼(Josh Feinman)在提供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难道美联储仍然将保持超低利率水平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市场对此似乎已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 费恩曼称,这正是美联储政策制定者一直缓慢加息的原因之一;他们不仅警惕全球压力加剧,挥之不去的经济萧条,低于目标水平的通胀和零约束的非对称风险;并坚持希望支撑消费需求可至少帮助修复一些潜在产量带来的损害;同时市场也越来越多地认为:中性利率将更长时间保持在较低水平。 费恩曼的研究前提是:保持经济增长和通胀稳定所需的中性利率或者短期利率水平,要低于大多数专家所认为的水平。这个观点已经被业内多位杰出思想家所支持,诸如经济学家萨默斯(Larry Summers)都对此表示认可;而近期华尔街素有一代债王之称的格罗斯(Bill Gross)和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都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探讨了这个问题。 较低的中性利率意味着美联储可以保持较低的基金利率,这就意味着日后美联储利率政策较当前相比几乎维持稳定。 费恩曼称,诸如异常低利率、经济增长慢于预期,而劳动力市场萧条幅度高于预期,与持续低于目标的通胀水平形成对比。由于对于太多事情不太确定,包括中性利率、潜在的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萧条,近年来美国经济表现不正常已使得美联储内外官员抓耳挠腮。 当然,美联储近年来的诸多举措有重大影响。2008年年末,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席卷全球的、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至0.25%的超低水平,美国正式步入零利率政策时代。直至2015年12月,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25%至0.5%的水平,宣告结束从2008年12月以来的零利率政策,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在此之间美联储向银行金融系统注资3.7万亿美元,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据称,美联储的努力使得标普500指数上涨了近225%。 虽然有些人可能喜欢低利率,但异常低利率并不是特别好的信号。在正常利率条件下,他们指出,美国和国外经济增长疲软,因为美联储发现自己的同行的进一步宽松刺激政策空间,已经受到了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的限制。换而言之,全球央行已经是“黔驴技穷”。 但至少从市场的角度,投资者都已下调对每一次美联储纪要和美联储会议后分析和语言粉饰的痴迷度。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6年6月以来美联储的第一次加息,但任何认为美联储于2015年12月已开始踏上新一轮加息周期的想法,近来都已逐渐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