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zt)调高明年欧元区通胀率预测 欧央行暗示维持低利率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1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调高明年欧元区通胀率预测 欧央行暗示维持低利率

  2003年12月12日 03:48 香港商报

  商报综合外电报道欧洲央行周四调高明年欧元区通胀率预测,但暗示会维持利率不变。分析家指出,市场预期欧洲央行不会很快调升利率,而欧元表现强劲也令欧洲央行有条件维持利率低企。

  欧洲央行把明年欧元区通胀率从6月估计介乎0.7%-1.9%,调升至介乎1.3%-2.3%,而经济增长预测维持不变,估计介乎1.1%-2.1%。

  欧洲央行表示,全球经济复苏有助带动出口,抵消欧元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就业市场逐步改善也有利内部需求回升。

  欧洲央行理事韦尔特克周三表示,欧元区利率相信会维持低企好一段时间,这是欧洲央行决策官员首次公开表明欧洲央行可能会继续放松银根。欧洲央行一名发言人表示,好一段时间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能是指几个星期,也可能是3个月。不过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欧洲央行在明年上半年不会收紧货币政策。

  另一方面,本身为德国央行行长的韦尔特克表示,他并不忧虑欧元上升会对德国乃至欧元区构成风险。

  香港商报2003/12/1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亚洲需求强劲 上调增长预测至1.6% 欧央行料明年全面复苏

  综合外电报道欧洲央行周四以全球需求上扬,带动欧元区经济复苏为由,宣布调高○四年区内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预测。不过,投资者预期欧央行将维持基本利率不变,直至明年第二季结束。

  欧央行在月报中公布其预测中位数,欧元区○四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可达1.6%,较九月时预测高0.1个百分点;明年区内通胀率中位数为1.8%,高于九月时预测1.6%。随美国及亚洲复苏刺激需求,加上欧洲公司及消费者受惠于逾五十年来最低利率水平,欧元区经济正在蓄势待发。

  欧央行认为,欧元区经济很可能在未来几季逐渐复苏,导致○四及○五年的增长更全面及更强劲。

  法国忧增长放缓

  欧央行预测,欧元区○四年经济增长率将介乎1.1至2.1%,○五年增长率介乎1.9至2.9%;○四年通胀率将介乎1.3至2.3%,○五年介乎1至2.2%,经济学家通常视欧央行预测中位数为其核心预测数字。

  欧央行指出,它是根据1欧元兑1.17美元的汇率水平作出预测。它还假定油价到○五年将下降,由○三年平均每桶28.5美元降至24.5美元。

  东亚平均增长6.1%

  然而,法国央行维持法国第四季经济增长0.5%的预测不变,但却指明年首季经济增长或放缓至0.4%,因它担心欧元升值影响法国产品外销。另英国财相白高敦称,英国通货膨胀将会维持在低水平,使英伦银行(央行)能够把利率维持在近五十年来最低水平。

  另外,亚洲开发银行在周四公布的报告指出,因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内部消费需求强劲,今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可达6.1%,至于个别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则见附表。

  香港太阳报2003/12/1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琼斯通讯社

  一家日本私人研究机构周四警告说,至少在2010年之前,中国不应该实行浮动汇率体制,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尚未为应对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做好准备。

  UFJ Institute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应采取较为渐进的方式,例如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扩大5%-10%。

  这家机构警告说,若中国很快实行浮动汇率体制,中国经济将容易受到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打击。

  这份报告称,这是因为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达到1,000美元,相当于日本和西方工业国人均GDP水平的一半,甚至1/3。而这些国家早在1970年代初已采用浮动汇率制。

  UFJ称,若中国放宽对资本市场的限制,大量国外资金将流入中国市场,但中国的股市和债市规模不够大,不足以接受这些资金。

  这家研究机构称,中国可能须等到2010年之后再采用浮动汇率制,这样无需承担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

  中国目前实行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但日本、美国等国家一直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因这些国家认为中国通过低估人民币价值来提振出口、抑制进口。

  华尔街日报2003/12/1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透华盛顿电]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格林斯潘周四称,假若中国终止目前让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将不会为美国创造什么就业机会。

  格林斯潘还警告称,如果中国想避免危险的经济过热,则可能需要最终停止购买美元资产。

  格林斯潘在为大达拉斯全球事务会议准备的讲稿中称,“人民币升值不太可能对美国就业产生多大的影响,甚至没有影响,但若人民币汇率被错误调整,则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间接损及美国产出和就业。“

  “中国人民银行购买美元,除非附以反向操作,将产生所谓高能货币过度扩张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内经济过热。“

  格林斯潘说:“若这一局面延续下去,中国央行将面临在经济过热及其潜在衰退后果,以及减少购买美元资产之间作出一个选择。选择后者按理说将令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成为可能。“

  格林斯潘还指出,美国就业岗位丢失反映了企业支出和出口下滑,而非进口竞争。若人民币升值则其它低薪地区可能取代中国向美国出口,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则会降低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完)

  翻译黄凯;审校王朝栋

  路透社2003/12/1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12-1304:02

  ○要大力加强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经纪商作用;发挥商业银行的造市商功能,引入代理交易制度;推进清算方式国际化

  ○要完善外汇市场价格形成和规避风险机制。随着人民币可兑换的推进,推行意愿结售汇;提高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和汇率预期自主交易的决定权;拓宽市场交易品种,适时推出汇率避险和保值工具

  ○要加强对外汇市场的审慎监管

  为期两天的“中国外汇市场发展国际研讨会“,昨天在上海西郊宾馆降下帷幕。来自政府管理部门、国际组织和国内外金融机构的15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外汇市场发展倍受关注的当前,联合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外汇专家和市场参与者代表一起总结经验,探讨外汇市场发展问题,这对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李若谷副行长和上海市冯国勤副市长都高度肯定了中国外汇市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对市场发展问题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意见,对理清思路,明确市场发展的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专题研讨中,与会代表围绕总结经验及国际外汇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外汇市场发展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关系,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制度设计等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高度赞扬了中国外汇市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1994年初,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了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的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外汇市场实现了一次跨越式发展,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无论在市场结构、组织形式、交易方式、汇率形成机制及央行调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议代表对涉及外汇市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普遍认为要正确把握外汇市场、货币可兑换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关系。在货币可兑换进程中,外汇市场的建设是基础,推进货币可兑换是核心,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是关键。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外汇市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市场的发展则为可兑换的逐步推进提供了平台。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汇率制度的选择左右外汇市场的发展,而外汇市场的发展又影响汇率制度的运行。由于三者之间的紧密连系,因此改革应协调配套,并依据合理的顺序。外汇市场的发展必须与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等问题统筹考虑。各国的国情不同,外汇市场的发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国要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具体的国情,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外汇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与会代表还深入探讨了外汇市场的组织结构和交易机制等问题,在总结了国际外汇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集中化和电子化是国际外汇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

  着眼于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与会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不断增加市场主体和交易工具,扩大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而言,一是要大力加强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经纪商作用;发挥商业银行的造市商功能,引入代理交易制度;推进清算方式国际化。二是要完善外汇市场价格形成和规避风险机制。随着人民币可兑换的推进,推行意愿结售汇;提高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和汇率预期自主交易的决定权;拓宽市场交易品种,适时推出汇率避险和保值工具。三是要加强对外汇市场的审慎监管。建立起外汇市场电子交易非现场监管体系,掌握异常交易信息,监管交易的合规性;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监测,逐步建立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外汇市场的自律性管理,建立市场会员行为准则;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程序和信息报告制度,防止市场欺诈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秩序。

  上海证券报2003/12/13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5-6 08:37 , Processed in 0.0371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