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3-12-1304:02
○要大力加强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经纪商作用;发挥商业银行的造市商功能,引入代理交易制度;推进清算方式国际化
○要完善外汇市场价格形成和规避风险机制。随着人民币可兑换的推进,推行意愿结售汇;提高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和汇率预期自主交易的决定权;拓宽市场交易品种,适时推出汇率避险和保值工具
○要加强对外汇市场的审慎监管
为期两天的“中国外汇市场发展国际研讨会“,昨天在上海西郊宾馆降下帷幕。来自政府管理部门、国际组织和国内外金融机构的15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外汇市场发展倍受关注的当前,联合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外汇专家和市场参与者代表一起总结经验,探讨外汇市场发展问题,这对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李若谷副行长和上海市冯国勤副市长都高度肯定了中国外汇市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对市场发展问题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意见,对理清思路,明确市场发展的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专题研讨中,与会代表围绕总结经验及国际外汇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外汇市场发展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关系,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前景及制度设计等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高度赞扬了中国外汇市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1994年初,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了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的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外汇市场实现了一次跨越式发展,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无论在市场结构、组织形式、交易方式、汇率形成机制及央行调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议代表对涉及外汇市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普遍认为要正确把握外汇市场、货币可兑换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关系。在货币可兑换进程中,外汇市场的建设是基础,推进货币可兑换是核心,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是关键。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外汇市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市场的发展则为可兑换的逐步推进提供了平台。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汇率制度的选择左右外汇市场的发展,而外汇市场的发展又影响汇率制度的运行。由于三者之间的紧密连系,因此改革应协调配套,并依据合理的顺序。外汇市场的发展必须与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等问题统筹考虑。各国的国情不同,外汇市场的发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国要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具体的国情,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外汇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与会代表还深入探讨了外汇市场的组织结构和交易机制等问题,在总结了国际外汇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集中化和电子化是国际外汇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
着眼于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与会代表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不断增加市场主体和交易工具,扩大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而言,一是要大力加强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经纪商作用;发挥商业银行的造市商功能,引入代理交易制度;推进清算方式国际化。二是要完善外汇市场价格形成和规避风险机制。随着人民币可兑换的推进,推行意愿结售汇;提高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和汇率预期自主交易的决定权;拓宽市场交易品种,适时推出汇率避险和保值工具。三是要加强对外汇市场的审慎监管。建立起外汇市场电子交易非现场监管体系,掌握异常交易信息,监管交易的合规性;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监测,逐步建立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外汇市场的自律性管理,建立市场会员行为准则;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程序和信息报告制度,防止市场欺诈行为,保障市场公平秩序。
上海证券报2003/12/1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