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布丁资讯专贴(2月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高通受手机联盟指控 国内芯片领域加速“去IOE化”

近日,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旗下的手机中国联盟向国家发改委举报,指控高通公司存在收取过高专利费和搭售的不当行为,认为这对中国手机产业造成严重影响。此前,高通已接受中国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目前仍在进行中。

分析人士认为,这桩调查案或使国内IT业者“去IOE”、国产化替代进入加速期。

在全球商用数据库系统市场中,由IBM、甲骨文(Oracle)和EMC组成的三驾马车被称为“IOE”,构成了从服务器、数据库到存储设备的产业链,并且几乎占领了全部的市场份额。

过去两年,高通在中国的营收增长了逾一倍,从2011年的47亿美元上涨到了2013年的123亿美元。另据研究机构Canalys指出,2015年大中华地区4G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增加约三分之一,超过5亿台,其中许多将使用高通技术。

但对一些国内业者而言,对高通展开的调查成为它们审视自身的机遇。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高通掌握着技术核心,很难有企业可以不用高通的芯片,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据权威数据统计,2012年全年我国芯片的进口额超过1900亿美元。芯片进口和原油进口的金额几乎相当。

中信建投证券曾发布报告指出,棱镜门的发酵使信息安全受到普遍关注,加上国内IT 厂商急需破除国外IT巨头的垄断获得自己的市场空间,IT系统“去IOE”、国产化替代进入了加速期。

高通

除了安全问题,高通可能收取过高专利费的问题也引起媒体关注。

据业内相关厂商介绍,国内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智能手机,除支付高通芯片或解决方案费用外,还会按照单机售价,额外支付3%到6%的专利授权费用。一支人民币1000元的手机,高通要拿走约50元的专利费,4000元的手机要收取200元专利费。

央视昨日(2月9日)报道称,手机中国联盟日前向发改委递交一份高通商业模式损害中国手机产业的报告。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称,该报告是以一个多月时间走访20多家会员企业后取得的结论。他表示,往坏的想,中国手机产业可能会面临类似DVD产业的命运。

高通方面表示,该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研发,并以合理的费率授权给手机制造商。高通称,正在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但发改委要求调查的细节保密。

事实上,这并非高通第一次遭遇反垄断调查。作为3G等先进通信技术的主要拥有者之一,高通一直坚持对技术使用方收取高额的专利许可费。

在韩国和欧盟,高通都曾遭遇反垄断调查。韩国政府曾指出,高通对客户实行差别对待。而高通将手机芯片资料独断专有,这是调查及处罚的导火线。为此,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向高通开出约2.36亿美元的罚单。

根据反垄断法,中国发改委可以按一家公司的上年营收处以1%至10%的罚款。在截至去年9月29日的2013财年里,高通在中国市场营收达到123亿美元,占其全球营收的将近一半。据此估算,高通可能会被开出10亿美元以上的天价罚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盛:近几个月经济走弱是如何由新兴市场蔓延全球的

近期美国及其它许多国家的经济数据频频不及市场预期,与前几个月经济数据捷报连连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几个月来经济数据是怎样慢慢走弱,蔓延至全球的呢?高盛的研究报告对此进行了分析。

高盛全球宏观策略分析师Aleksandar Timcenko表示,当前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不如前几个月理想。高盛的“全球领先指标(Global Leading Indicator,简称GLI)“用来衡量全球经济增长。GLI指标显示,全球经济于2013年9月停止加速增长。此后的四个月,全球经济增长为正,但增速放缓,每月经济增速由0.4%降至0.2%。

全球经济,美国,新兴市场,高盛

Timcenko对近几个月来全球经济数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高盛2013年11月的快报显示,GLI指数首次表明经济增速放缓,当时问题主要出在新兴市场上,包括韩国出口和工业金属价格指数。全球PMI指数还在上升,不过具体来看,成熟市场PMI指数在走强,新兴市场PMI指数在走弱。

高盛2014年1月的快报显示,不只是新兴市场,全球整体经济增速都在放缓。六个指标走弱: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全球新订单与库存之差,全球PMI指数,澳元和加元贸易加权指数,韩国出口,日本库存与销售之比。四个指标走强:比利时和荷兰制造业调查,整体消费者信心指数,标普GSCI工业金属指数,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PMI指数大幅滑落,美国新订单与库存之差恶化。回顾去年11月:那时GLI指数首次表明经济增速放缓,全球新订单与库存之差较为平稳,全球PMI指数回落幅度较小。不过过去一个月里:全球新订单与库存之差下降了1个标准差,全球PMI指数回落了半个标准差。

过去三个月里,澳元和加元贸易加权指数大幅下挫,该指数下降了超过2个标准差。上个月,该指数仍在回落,不过跌幅变缓。

全球整体消费者信心指数相当强劲,抵消了部分上述经济数据疲软的不利影响。

总体看,尽管最近经济增速放缓,但也不至于太糟糕,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宏观经济的大背景。

然而,直到今年1月中旬,全球风险资产市场才注意到这个变化,标普500指数出现明显回调,前几日纳指单日跌幅创八个月来最大。尽管高盛和其它主流机构不认为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会持续下去,但都担心金融市场剧动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

瑞银经济学家Andrew Cates表示,若当前市场剧动再持续数周,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难免会通过多种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中,这些渠道包括:资产负债表,风险溢价,资金成本,信心指数,支出和贸易。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若当前新兴市场剧动不能好转,即便不变坏,也会让全球工业产出增速下降0.1~0.2个百分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笔投资前,理性投资者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注册财务策划师Robert Brokamp认为,个人投资者在建立投资组合之前,应该先理性地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投资期限;二是投资容忍度;三是如何结合已有资产来建立新的资产组合。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投资期限。个人投资者应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 当前计划投入的这笔资金可以投资多久,打算以后什么时候把资金撤出来?

2. 未来是否可能出现大规模资金投入或是资金撤出?

二、投资容忍度。了解自己的投资容忍度很重要,因为它与投资策略有关,也会使投资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它更重要的事情上,而非整日担心投资组合的表现情况。

1. 自己是风险厌恶型的,还是风险偏好型的?

2. 若投资资产的市价跌30%,你是否可以接受?有些人会依然保持冷静,有些人则会彻夜难眠。

三、如何结合已有资产来建立新的资产组合。投资者在建立新的投资组合时,必须考虑已有资产。比如:

1. 也许你对某个行业的投资比重过大,因为你对该行业了解得更多,那么这是可以的。

2. 也许你已经拥有几套房产,你需要在资产组合中配置一部分股权资产。

3. 当前投资与401K投资计划(美国退休福利计划)如何结合起来。

除了上述三大基本问题外,投资者还应具备对投资理财的宏观规划,比如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是否计划购房,计划何时购房,怎么还房贷。

2. 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

3. 子女大学学费。比如美国的529大学储蓄计划(529 Plan),协助父母为孩子大学学费做准备。

4. 分析已有薪酬福利。

5. 税务规划。在美国,不同投资计划应放于不同账户中,比如股息率高的股票,债券,或是周转率高的基金,若存放于普通账户,则纳税税率与收入税率是一样的。这类投资应存放于IRA或是401K账户中。普通账户中,可以多存放一些计划长期持有的股票,纳税税率属于长期资本利得税率,低于收入税率。

此外,投资者应该对通胀情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下图为美国1971~1985年通胀走势,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美国通胀曾高达14%,通胀越高对人们购买力的伤害越大。

1.png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盟重要贸易伙伴瑞士公投决定限制移民

1.jpg

瑞士政府上周末声明称,50.3%的本国国民投票支持出台新措施,提高对国外移民的限制要求。目前未明确何时出台限制法规,国会有三年时间修改立法。这项举措不但会限制瑞士企业聘请国外一流人才,也会威胁瑞士与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双边关系。

欧盟目前是瑞士最大的出口对象,移民支持了瑞士的经济增长。成员包括制药企业罗氏制药(Roche Holding)、诺华(Novartis)和雀巢的行业协会scienceindstries数据显示,800万瑞士居民之中,约五分之一是国外移民,在瑞士的化工、医药和生物科学产业,约45%的员工是外国人。

企业代表称需要顶级人才保证竞争优势,而瑞士下议院最大党派瑞士人民党SVP的许多党员声称,大量新移民使瑞士工作环境恶化,造成车辆拥堵和住房短缺。

除了影响企业,这项公投结果还威胁到瑞士和欧盟的经贸关系。瑞士政府警告会影响和欧盟就十二年前的开放边境决定进行的谈判,当时双方协议也允许瑞士企业进入共同市场。

瑞士司法部长Simonetta Sommaruga称,这一投票结果源于国民越来越感到不安,预计

这一系统的变化会对产生大范围影响,包括与欧盟的关系。我们无法确定这些谈判会有什么结果。

去年11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e Manuel Barroso)表示,人口自由流动是“重要的根本”,与商品、服务与资本的自由交换不可分割,

在双边协议框架内,当然存在法律后果。

瑞士洛桑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Andreas Ladner认为:

这是个开放的问题,没人知道欧盟今后会怎么反应。

欧盟已经暗示过,这样的举动有违人口自由流动,是不会容忍的。

此次投票结果显示,瑞士、巴塞尔和瑞士西部行政区的公民反对限制移民,乡村的德语行政区和提契诺(Ticino)的意大利语区公民支持。

彭博报道指出,还有一个迹象可以体现瑞士国民反感外来居民:瑞士国内有一项提案要将移民人数与总人口比例限制在0.2%以下,但政府还未设定投票日期。

而即使在欧盟内部,移民问题也是争论热点。

今年年初,多位欧盟大国的部长和官员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们将抵制卡梅伦限制新成员国的公民在欧盟内部自由流动的企图。

这些英国的盟友认为,英国首相卡梅伦的反移民立场有“危害欧洲”的风险。

德国新任外长Frank-Walter Steinmeier就指责卡梅伦推动自由流动改革的举动,称德国受益良多

现在不少年轻人从南欧来到德国学习。这使我们受益,也帮助了他们所来自的国家。

谁质疑这一点,谁就是在危害欧洲,危害德国。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缩逼近,欧洲央行原地不动只为看得更明白

2月6日召开的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决定保持利率不变,而且几乎没有做出有关短期内可能放松货币政策的任何暗示。虽然1月份欧元区通胀率降至0.7%,还不到2%目标的一半。

许多人认为,尽管欧元区尚未真的步入通缩,但也已经站在通缩的边缘,再不采取行动,欧洲恐怕要重蹈日本通缩的覆辙。反对这种看法的人则援引2009年欧洲的通缩故事,当年7月份,欧元区的综合通胀率下跌到了-0.6%,但通胀率为负的情形仅仅为维持了5个月,一年之后,通胀率就反弹到了1.7%。

伦敦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欧洲经济学家Jonathan Loynes认为,新一轮的通缩即将来临,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对经济的伤害也会更严重。

1.png

首先,仔细分析这一轮通胀下跌的结构,我们就会发现,本轮通胀下跌与上一轮通缩有明显的区别。如Chart 1所示,2009年的通缩主要是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引起的,能源价格最低的时候将综合通胀率拉低了1.6个百分点。

虽然这一次能源价格的下跌同样也为通胀率的下跌贡献了“正能量”,但造成当前通胀率下跌的因素非常多。今年一月份,剔除了能源的核心通胀率勉强维持在了零以上(0.2%),服务业通胀率只有1%多点儿,甚至仅有2009年的一半,剔除了食物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已经下跌至历史低点。

其次,众多的去通胀因素正在蠢蠢欲动,准备给通胀最后一击。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预测显示,当前欧元区GDP产出缺口比2009还要大。如Chart 2所示,产出缺口会对核心通胀率施加长期向下压力,我们猜测,实际产出缺口可能比OECD估计的还要大。另一个去通胀因素是强势欧元,欧元汇率的上升降低了外部需求,这会使短期通胀下跌的更深。

不可否认的是,局部通缩可能会通过损害周边国家贸易竞争力的方式来使本国受益,从欧元区整体来看,未必不是好事一件。2009年12月的时候,希腊通胀率为-1.8%,而欧元区重要经济体的核心通胀率却普遍维持在高位。德拉吉当时就曾表示,这样的状况有助于欧元区找回失去的均衡。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欧元区各国通胀率还没有像2009年的希腊那样大幅下跌。欧元区许多国家的债务水平比2009年还要高,通胀率的下跌会加重他们的债务负担,这样一来,他们重建国内财政均衡的计划就会化成泡影。

虽说欧元区的通缩幽灵已经磨刀霍霍,但本月6号,欧洲央行作出强硬姿态可能有自己的考虑。首先,众多数据表明,欧洲经济复苏的势头没有改变,这给了央行喘息的机会,同时也扩大了央行的政策空间。他们可能不愿意根据1个月的数据来作出货币政策上的重大改变,况且一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的扰动因素比较多,欧洲央行原地不动,其实是为了看得更明白。

央行暂时没有改变货币政策可能还有战略上的考虑,鹰派认为如果现在纵容央行使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当这些常规货币政策不管用了,一旦情况紧急,央行就不得不执行力度更大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如QE等,而这是ECB的鹰派最不愿意看到的。
发表于 2014-2-10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2-1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也不休息,辛苦辛苦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10-10 16:21 , Processed in 0.0614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