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财富的真相》(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贴近大众的通俗经济学读物。对于经济学来说,主要研究的是资源配置的问题,而本书从读者的身边的小事开始,深入浅出,了解并熟悉经济学的常识。
从而让读者了解到,经济学并不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让读者知道日常身边处处皆有经济学,自己的很多行为也是和经济学密切相关的,那些发生在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启示。本书不但让读者学习经济学基本知识,还能让读者在生活中不断的修正自己,让自己理性起来。同时使自己不断增长智慧,看透经济生活的规律,通过这些道理来改善自己职业发展,理财,投资决策等方面,获得生活的满足和收益的最大化。
财富的真相2-1_副本.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章  外行看热闹:什么是经济学
从这一章起,我们就踏上了经济学之旅的第一步。不过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出发之前,我们必须先掌握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否则没有它们的帮助,我们理解起经济学那些丰富多彩的定律、现象来,就有些吃力了。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了解到什么是货币,什么叫商品,商品的供与求是怎样互动的,价格和价值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们也将讨论如何试着把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变经济学的观点,总之,打好你的基础,让我们开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1.1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理性的经济人
你去购物的时候砍过价吗?我想,答案多半是肯定的。即使再不会砍价的人,都还是希望能够令卖家降低些价钱,好少花一些钞票。我再问:为什么希望少花些钱呢?你一定会白我一眼:那还用问吗?谁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没错!我们在上一节中就已经谈到了,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对于我们每天忙碌谋生的人们来说,无论是时间还是收入都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商品的价格又老觉得偏高,我们深受这些因素的束缚,必须想尽办法用这点有限的资金为自己买到最好、最合适或者最多的东西,这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你无心之下暗合了经济学理论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如果你也是这样进行思考的,那么我就可以称你一声:理性经济人。
在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是一个最基本的假设。这种理论源自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从“利己性”的角度出发,对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简化,他假定人都充满理性,都是自利的,当面对两种以上的解决方案时,人们都会理性地选择对于自己最为有利的一种方案。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知道,人心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经济学会将人假设成如此“冷血”呢?显然,如果我们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来,那么始终研究的是个案,具有不确定性,无法抓住其中的规律,这个复杂的“人”将混淆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必须创建一个抽象的工具,排除那些具有感情色彩的、特定文化背景的因素,从中提炼出经济研究的有力武器。
而且,这种工具是成功的,如果以“理性经济人”的眼光看待世界就可以发现,实际上一切经济现象甚至人类行为中都可以找得到它的影子。
再回到生活中来,我们知道,我们可以从肉店买到鲜肉,可以去服装店买衣服,可以去饭店,那里的厨师随时会替你做好你想吃的菜。我们会对他们感激涕零吗?他们是因为出自善心,希望你过得幸福吗?你笑了!是的,他们这样做,并非是惦记着你的衣食冷暖,而是对于他们有好处——因为你要获得这些,是必须付钱的!我们和这些商家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交换的关系,彼此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希望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人类之所以会产生商业,会形成市场,会出现垄断、竞争和行规,都是因为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希望能够由此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消费者希望能够将自己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好的服务、最优质的生活,而生产者则希望通过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润。
他们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并不含有造福整个社会的想法,但是无形之中,他们的行为都最好的完善了市场秩序。举个例子来说,因为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获得的产品“价廉物美”,不断地将商品价格向下压,将商品质量向上提,而生产者面对这种局面,必须动脑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商品质量,又如何保证商品能够卖个好价钱。久而久之,在双方相反的利益争夺交锋中,商品形成了公认的质量标准,市场确定了相对公平的价格,而各商家之间处于对利益的争夺,又会出现兼并、垄断等现象。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费尽心思选择的方案,未必真的给自己带来了最大效益,甚至损害了自己原有的利益。比如,本来贪便宜买回来的东西,却是个“山寨”的。或者投入了大笔资金想大赚一笔,反倒赔了个血本无归,难道这些是违背了“理性经济人”的规律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所谓“利益最大化”也是相对的,“理性经济人”始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停留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之中,放在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阅历、能力和知识面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做一个无所不知、精通计算、没有感情的“经济动物”,这并不妨碍“理性经济人”的成立,因为你选择这些方案的动机仍然是在追求最有利自己的结果,但是因为错误的选择没有使你达到目的,这是你策略的失败,而不是目标的失败。
另外,如果我们利用“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时,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做法是对自己最有利、利益最大呢?可以说,所谓的利益最大化,更应该说是“最满意化”,当我们的选择令自己最满意时,就是最大化了。例如,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时,他所追求的最大利益是赚更多的钱,好让自己的生活好转。此时收入增加得越多,他就的满意度越高,那么选择令自己收入增加的做法就是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当他的收入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收入的增加已经不再让他感到快乐了,他的注意力转向了自己的健康、休闲的舒适、工作的压力,那么他可能会放弃一些令自己过于辛苦的赚钱渠道,此时他最满意的是享受自己的生活。那么放弃赚钱机会是违背“理性经济人”原则吗?不是的,因为此时他的满意度取决于寻找快乐,越是让他快乐的选择,就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你会不服气,要是真的人人都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么这个世界岂不是变得极其可怕了吗?而且,我明明看到有很多重义轻利、无私奉献的人啊!此处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自利”并非等同于“自私”,每个人心目中最大化的利益都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追求的是什么呢?说到底,是良心的安宁和幸福感。那么,这个便是他的最大化利益了,我们说他同样是自利的,却不自私。
综上所述,“理性经济人”是一种抽象的工具,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并非教人自私自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写道:“个人决不应当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任何人更为重要,以致为了私利而伤害或损害他人,即使前者的利益可能比后者的伤害或损害大得多。”其实也可以这么看,你这种不择手段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行为,使得他人无法实现他自身的最大利益,因此你将受到他们的反对和攻击——还是“理性经济人”在指导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1.2  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公平的配置
我们有时候遇到手头紧,常常会开玩笑说:“我眼下经济有点问题!”明明是缺钱用,为什么要扯上“经济”二字呢?要想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头说起了。
何谓“经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提及,但原意指的“经邦济世”或“经国济民”,意思是治理国家、拯救黎民,和现在的经济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在西方,经济一词最早是由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提到的,原意是家族管理或者政府管理,现在经济学的英文Economics也是由希腊文演化而来。
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一些日本学者在翻译英语Economy时,借用了古汉语“经济”一词,才令它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转向西方的字义。辛亥革命之后,国内逐渐统一沿用了日本学者的译法,使“经济”以新词的面貌在中国流传至今。
起源我们已经了解了,但是经济究竟是做什么的呢?首先,还是得提一下我们的老祖宗,他们虽然没有将“经济”一词和国外“接轨”,但是他们还是很早就准确地认识到了“经济问题”,只不过使用的是“食货”二字。《汉书•食货志》中的解释是:食指的是农产品可供食用之物;货指的是农业的副产品,如可以穿着御寒的布帛之物,以及可以互通有无的货币,并明确指出:“二者,生民之本。”意思是说,农业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用来购买它们的货币,都是人民生存和富裕的根本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窥出端倪,所谓经济,就是人们平时的衣食住行、财富收入,经济学就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及资源分配有关的科学。
的确,人类社会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关于资源分配方式的探索史。人们要满足自身的需要,无非两种方式:通过自身劳动创造资源和向大自然索取现成资源。但是相对于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来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们会时时感觉到资源短缺,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这就是经济学的意义所在,它的目的很明确——对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最大效益。
到了现代,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皇后”,备受有识之士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经济学也细分成了很多分支。但从整个知识体系来说,主要区分为两大分支学科,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它们分别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创建,二者并称为经济学的基础。
虽然同为经济学分支,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
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
假如你是一个蒜农,2007年的时候大蒜收购价格很高,你赚到了一大笔钱,这令你的积极性大涨,于是不免多种了不少,而且丰收了。这时你发现,08年的大蒜“到处都是”,收购价格上不去,一下子跌到3-5毛一斤,你不但亏了本,还被严重打击了种蒜的积极性,于是你一气之下把其中一半的种植面积改种了粮食。更倒霉的是一场倒春寒令大蒜的质量不如往年,收购价格一下子跌到1毛钱每斤,到处都出现了恐慌性的抛售,你也跟着卖掉了。
然而09年春节之后,大蒜的储量严重不足,收购价格开始上涨,开始有人待价而沽,果然因为收不到货,价格又一路飙升,涨势持续到2010年,你叹了口气,后悔没有认清形势。
这是一部分前两年“蒜你狠”的大致经历,如果利用微观经济学来分析,我们能得到些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看似买卖自由的市场,实际上也是有着它自己的调整机制,为了能够让资源的配置能够达到公平,微观经济学假设一个市场制度完善,完全理性,信息充分的自由市场,将一切变化规律完全交给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如果某种产品的供应短缺,它的价格便会上升,这会使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使这种产品的产量增加。生产增加会逐渐缓解之前的供应短缺,于是价格又再次下降,等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无法给生产者带来期望的利润,于是产量下降,再次出现短缺……周而复始,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牵引着市场供求变化,使市场总是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为迫切需要的产品,并促使价格最终保持在符合其生产成本的水平上。
这样一来,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都获得了公平的资源配置——这就是微观经济学所能告诉我们的信息。
由此可见,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单个个体的经济行为,例如一种产品、一个市场、一个家庭或者一家企业,像我们的故事中,研究的对象就是大蒜这种产品。
研究方法也是单项的数值,故事中大蒜的价格变化就可以视为一种单项数值。
它研究的目的是怎样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个体的利益最大化。例如单个消费者怎样将自己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某个时期内应该生产什么、怎样分配生产资源、怎样确定自己的利润等。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10-11 02:21 , Processed in 0.0433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