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欧债“后危机”时代的动向微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发表于 2012-9-2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哥周末愉快
大家周末愉快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来论坛,不求名,不求利,不嬉戏,大家一起图个好运气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9.3-9.7重要消息面
9.3美国瑞士加拿大劳动节市场休市
9.5 欧元区 8月Markit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
      欧元区 7月零售销售
9.6
欧元区第二季度GDP
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20:30召开新闻发布会
9.7美国 8月失业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5 成长
发表于 2012-9-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闹的一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哲学修养
发表于 2012-9-2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9-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9-3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兄,9月来报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央行“准量化宽松”真义

很大程度上,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这些发达经济体所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国债规模太大。所不同的只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美联储、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大规模实施债务货币化,最终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显得比欧元区稍具“优势”。而欧元区由于德国、欧洲央行的坚持,一直没有推动直接的主权债务货币化,导致欧元区更大程度上面临财政紧缩和经济紧缩的压力
但从货币伦理的角度来讲,其实德国和欧洲央行坚持压缩支出、坚持不将债务货币化(不推动直接的量化宽松政策)本来是正确的、正义的,却被描绘成了危机的肇因。而债务货币化这种非常规的举措,当前俨然已成为市场热盼的“正确”。?????

能够推动量化宽松政策、推动直接的债务货币化,而不产生激烈的通胀,本是美元这种全球货币所具有的天然优势。美联储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全球资产和商品价格体系硬生生地从2008年危机的下跌中拉回,带动全球各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让全球经济体共同承担了美国债务货币化的通胀压力。

  笔者认为,当未来我们梳理这段历史之时,人们将会称颂德国的各种原则坚持。

  但欧洲央行和美联储最终也将是五十步笑百步,在经过两年的挣扎之后,德国、欧洲央行现在也要开始推动某种变相的“准量化宽松”政策了。

  所谓魏玛共和国恶性通胀的悲惨记忆,塑造了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德国央行以及德国央行的行为逻辑,但其实在真正的危机面前,德国央行最终还是会让步。

  欧元是要保持购买力的稳定,但前提是欧元要“存在”。这就是德国和德国央行的底线,以及“真正的危机”。只要触及到这一底线和真正的危机,德国就毫无疑问会作出让步。在当前各种救助机制已经穷尽,只有通过欧洲央行出手才能维护住底线的情形下,德国将支持欧洲央行出手购债,虽然德国将赋予一定的前提条件。

  9月份是欧元区危机救助机制的关键月份。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我们应能看到9月发生如下景象:第一,西班牙会选择屈服,在9月中旬之后主动寻求主权债务救助,同时西班牙也将接受外部审查、部分主权上交等条件;第二,欧洲央行将出台新的资产购买计划(SMP),以缓和葡萄牙、西班牙等边缘国家过高的国债收益率,欧洲央行将选择一种既不是最激进但也不是最保守的方式,新的SMP计划可能不会设定明确的规模和明确的收益率目标,但在规模、购买条件、购债期限上都将让市场满意,欧洲央行还有可能修改抵押品规则,放宽要求,以给银行业更大的支撑。

  在9月份即将到来的欧洲央行推动“准量化宽松政策”的问题上,我们将看到德国在原则问题上的退让。当然,这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上,也将是一种前进。

  德国的这种退让,其实在欧元诞生前的上世纪90年代的欧洲汇率机制保卫战中,就曾发生过。当前欧洲央行要保卫的是边缘国债务收益率,当时保卫的则是各国货币对马克的汇率水平。1992年的冲击让英镑退出了这一机制,这之后法国货币法郎持续受到贬值冲击,但最后,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实施政府干预,推动德国央行向法国央行提供高额货币互换和融资支持,最终稳定了法郎汇率,打赢了“法郎保卫战”。1992年9月23日,法德两国央行和财政部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法郎对马克汇率神圣不可动摇。

  《欧元的故事》一书详细披露了这一史实。实际上,德国做出这一决定,既损害了德国央行的独立性,也违反了德国央行的行为准则。而德国央行这么做,是科尔给出的“明确指示”。而科尔当时之所以做出这一决策,是和当时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爱丽舍宫会谈、密特朗明确告诉科尔:如果法郎守不住汇率水平而退出汇率机制,就意味着欧洲单一货币的终结。

  这是“真正的危机”,因为这触动了德国的底线。

  当然世易时移,情况有所不同。1992~1993年的欧元汇率机制危机,当时欧洲各国货币诸如英镑、里拉、法郎等,对危机的救助实际上受制于各国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储备)的规模。英国就是在基本耗尽其外汇储备后,向包括索罗斯在内的市场力量缴械投降的。但当前不一样,经过货币一体化的发展,实际上欧元已经上升为某种层次的国际货币,虽比美元的中心地位还较远,但当前欧元区对欧债危机的救助已没有了当年的“外汇储备”问题,欧洲央行只需发行自己的欧元就可以了。

  这就是货币一体化、货币国际化的好处。

  德国和德国央行对于原则的坚持,在真正的底线面前会放松。这其实是一个货币伦理的悲哀。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015 成长
发表于 2012-9-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001
发表于 2012-9-3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论坛,不求名,不求利,不嬉戏,大家一起图个好运气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4-22 21:52 , Processed in 0.04536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