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亞洲經濟分析>在匯率和貿易問題上,G7料不會對亞洲過于指責2月 3日 星期二 22:46 更新
[路透新加坡2月3日電] 亞洲的決策者一定正在揣測,他們的好運還會持續多久:現在對全球經濟發展失衡的不安情緒正在升高,但是對亞洲地區倡導的"出口第一"的政策,卻幾無批評之聲.
七大工業國(G7)財長本周于美國佛州召開會議時,可能會再度呼籲亞洲貨幣升值.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亦在抱怨,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大量職位都流失到了中國和印度.
但是亞洲繁榮的出口卻並未面臨多少實際的阻礙.分析師稱,對該地區的批評,可能會繼續更多限于口頭,而非實質行動,除非在美國11月大選之前,美國經濟復甦不利,就業不見成長.
Pacific Forum CSIS分析師史坎德魯普稱,"美國的許多華人仍擔憂,隨著大選的升溫,中美關係可能會有所倒退."
"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目前態度搖擺不定的州包括以鋼鐵、紡織及傳統的製造業見長的各州.因此通過反對中國來大打就業牌是十分容易的."
在美國大選之年的貿易保護主義中,中國是最易受到衝擊的,即使中美之間超過1,2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順差水準,已被中國同其他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逆差所抵消.
史坎德魯普表示,有必要指出,一旦美國經濟加速成長,中國所受到的壓力就會減輕.美國財長斯諾在去年9月訪華期間,就人民幣匯率實行浮動匯率或重新估值的問題向中國施壓,使這種壓力達到頂峰.
實際上,自從斯諾拒絕在提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宣稱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從而激怒了美國製造商以來,美國直接負責與北京交涉的資深官員稱,中美之間的經濟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
**中國不同于日本**
中美之間的貿易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利(John Kerry)就對因中美貿易而損失就業進行抨擊.
但瑞銀集團首席亞洲分析師安德森指出,針對中國而施行的措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遊戲規則的一部份.這些規則是為了保護產業免於遭受進口突增的打擊.
美國限制自中國進口紡織品、電視機和臥室家具的措施被大肆宣傳,不過安德森稱,這些在經濟中的比重很小,而且正在萎縮.
更確切地說,美國政府尚未像在1980年代打開日本市場時那樣,發動所謂的"全面"攻勢,全面限制進口.
日本在鋼鐵、汽車和電腦晶片方面直接與美國同業進行競爭.與此形成對照的是,中國很難在金屬、機械、化工和汽車等資本密集型行業與美國相抗衡.這些行業在美國非食品製造業中的比重過半.
中國的貿易和投資環境較日本開放得多,同時中國政府在實現2001年加入WTO時的承諾方面表現良好.另外,中國在北韓(朝鮮)核武和反恐問題方面亦給予美國重要的支持,安德森補充道.
**美國需要亞洲的資金**
亞洲可望在貿易與匯率問題上輕騎而過的另一個理由,是美國需要亞洲的資金,以幫助其彌補經常帳和預算赤字.
如果亞洲和日本降低美元購買量,減少對美國證券的投資,那麼美國利率可能跳漲.
悉尼IMA Asia Pty的分析師馬丁稱,"美國深知,它不能在亞洲各國拋售本幣問題上太過嚴厲,因為美國同時也急需亞洲各國持續買入美國公債."
因此,光是日本在1月就買入了創紀錄的675.6億美元,以拉低日圓,但華盛頓對此幾乎未置一詞.美國周一公布,預計2004財年預算赤字達5,210億美元的紀錄高位.
中國和日本大致不會面臨壓力,韓國和台灣可能亦不會因其對匯市的堅定干預而遭受批評.
韓國1月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三分之一,令其貿易順差上升至五年高位29.5億美元.雷曼兄弟分析師蘇柏萊曼稱,韓圜當前的實質貿易加權指數較亞洲金融危機之前低20%;韓圜當前匯率並不高于去年9月G7杜拜(迪拜)會議前夕水準.
日本財務省一資深官員上周五稱,亞洲貨幣匯率問題不太可能成為G7會議的主要議題.(完)
===========================================
[欧洲央行]截止1月30日当周外汇储备增加1亿欧元
2004-02-03 22:01:03
欧洲央行周二公布,截止1月30日当周欧元区央行外汇储备增加1亿欧元,至1757亿欧元。
黄金储备没有变动,持平为1303.44亿欧元。
--------------------------------------------------------------------------------
[ Last edited by liuwenren on 2004-2-3 at 11:56 P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