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纽约美元兑欧元和兑瑞郎周二小幅下滑,在美国公布一系列强劲经济数据後,投资者对美元昨日大幅涨势锁定获利.
纽约汇市尾盘,欧元兑美元小涨0.1%至1.1780美元.欧元兑日圆亦升0.1%,至128.85日圆.
美元兑日圆当日变动不大,报109.36日圆.
美元兑瑞郎跌0.1%至1.3185瑞郎.英镑兑美元涨0.1%至1.6977美元.
美元兑加元挫跌0.6%至1.3100加元.
周二稍早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强劲成长8.2%,较前季成长率增长一倍有余,并超过分析师此前所作7.8%的预期.
一个月前公布的第三季GDP初值为成长7.2%.
ING Capital Markets驻纽约分析师麦卡锡表示,"显然上述数据非常强劲.但迄今美元的反应平淡.经常帐赤字问题及美元走弱的趋势令经济成长消息相形
失色."
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派瑞就经济强劲成长而发表的良好评论亦未能提振美元.
派瑞表示,继第三季报告显示经济全线走强後,明年经济成长料仍将强劲.
另外,美国经济谘商会公布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91.7,超过分析师此前升至85的预期.10月修正後则为81.7.
法国巴黎银行驻纽约分析师林齐表示,鉴于近期美国经济的光明前景未能提振美元,今日美元在强劲经济数据出台之际下跌,并不令人意外.
林齐表示,"我不会过份计较美元今日下跌的原因.就象在过去一个月显现的那样,强劲的经济数据对美元无大助益."
**假期前市场陷于区间波动**
德国商业银行驻纽约交易主管怀特尼表示,随著交易商在周四感恩节假期来临前调整部位,市场开始呈现区间波动.欧元/美元陷于1.1750-1.1825美元的区间.
他并称,"市场仍然试图逢低吸纳欧元...一旦人们发现适宜的支撑位,便重拾欧元."
Mellon Bank资深外汇交易商韦尔森表示,"我认为在1.1750美元附近下方区域,有一些欧元买需."
周二稍早,欧盟财长会议就德法预算赤字问题达成妥协,但对欧元影响甚微,因对美国将上修GDP数据的预期令良好的德国IFO景气判断指数相形失色.
GNI外汇分析师亨利表示,"关注焦点实际上是美国数据."
全美不动产协会周二公布,经季节调整後,美国10月成屋销售年率降至635万户.但该数据对业已走软的美元几无影响.分析师此前已预计该数据会下降,但仅预计会降至6
53万户.
加元兑美元周二上扬,自前一交易日的跌势中反弹.尽管周二美国公布正面的经济数据,但未能提振美元.
加元兑美元尾盘报1.3103加元,或0.7632美元,高于周一尾盘水准1.3192加元,或0.7580美元.
RBC资本市场资深外汇分析师戴维斯表示,"我们发现一些人士买进加元兑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在此前海外市场兑日圆的交易中犹为明显.这亦予以加元兑美元些许提振."
交易商表示,加元继周一大幅下挫後,出现了反弹.且美元在经济数据强劲之际仍难以走高,亦助益加元升势.
欧洲英镑兑美元周二小幅反弹,但仍较上周创下的五年高点低0.01美元,此前美国公布强劲的第三季经济成长数据,但未能抹去人们对美国经济复苏可持续性的疑虑.
美国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後为年率成长8.2%,较第二季的3.3%高出逾一倍,且为19年半以来最高单季升幅.但美元未能借此上扬,投资者买回欧元,并
推升欧元至1.1800美元上方.
由于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欧元兑美元,因此英国财政大臣布朗有关他无意在12月的报告中涉及加入欧元区问题的言论几乎未对英镑产生影响.
一分析师称:"(GDP)数据良好,我们预计美国经济将恢复至趋势性成长,但并不会持续以这样好的速度复苏.这就是为什麽美元并未受益的原因."
"(布朗的言论)没什麽新意.财政部在6月时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表明了立场.英镑主要从欧元兑美元的走势中寻求线索."
1505 GMT,英镑兑美元报1.6983美元,上周曾触及1.7083的五年高位.
英镑兑欧元则由周一尾段的0.6935英镑小幅跌至0.6950.在周四美国感恩节到来之前,市场交投淡静.
东京美元兑日圆及欧元周二走高,因市场预期今天稍後将公布的美国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会向上修正.
不过,部分交易商则淡化强劲的经济成长数据对市场的影响,因许多人将美元最近的涨势归因於美国周四感恩节假期前的空头回补.
美国GDP数据将於1330 GMT公布.路透调查的分析师预估中值为年增率达7.8%,高於初值的7.2%.
法国巴黎银行资深外汇分析师芬克表示,"我认为美元走势主要是受部位调整影响,不过GDP数据公布的时机对美元来说相当有利."
0723 GMT,美元兑日圆报109.37/40日圆,稍高於纽约周一尾盘的109.32.
欧元兑美元报1.1786/92美元,高於纽约盘中的1.1765/71附近水准,但较上周末水准几乎低了近0.01美元.
欧元兑日圆则自128.67/83攀升至128.87/94.
**德Ifo指数亦受注意**
即将於0900 GMT公布的德国Ifo景气判断指数预料亦将对市场造成影响.
路透调查显示,该指数料将自10月的94.2升至95,创下2001年2月以来最高水准.
交易商亦静待观察企业信心改善能否持续,以及若有改善是否会再度提振欧元.
芬克表示,"市场似乎预期该指数将略为上升,但若Ifo指数回落,则近期欧元的跳涨恐将无以为继."他补充道,无论该数据表现如何,较长期而言美元很可能会走软.
其他人则对美元兑日圆能进一步走高抱持怀疑态度,因美元一旦升至109.50日圆左右时,日本出口商料将挂出美元卖单.
自从七大工业国(G7)在9月底集会以来,美元一路走跌.不过自从上周美元兑欧元由1.1977左右的历史低点反弹,兑日圆亦自107.52的三年低点回升,部分交易
商已转而看多美元.
一日本大型银行交易商表示,"市场在抛售美元之後,正在调整部位.我认为这样的调整将会持续到年底."
坡元兑美元周二微跌,泰铢则持平.其他多数亚洲货币交投略显疲弱,这是对美元兑欧元和日圆上涨的反应,美元走强是因市场预期今日稍晚公布的美国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
)将上修.
在亚洲规模仅次于日本的新加坡外汇市场适逢穆斯林节日假期,这令多数地区市场成交迟滞.印尼、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金融市场已因该假期休市.
瑞银集团一分析师在给客户的研究报告中称,韩圜和韩股的颓势是亚洲地区未来趋势的征兆,外资希望在年底前对在亚洲市场的投资进行获利了结.
他称:"因外资放缓对亚洲股票投资,亚洲货币承受下档压力."他指出,亚洲货币兑美元长期内可能表现良好,当前策略应为建立欧元兑亚洲货币的多头部位.
0810 GMT,坡元兑美元报约1.7225坡元,微跌0.02%.泰铢兑美元持平于39.88泰铢,仍陷于一个月的交投区间内.
澳洲澳元兑美元周二自一周低点反弹至0.72美元水准上方,收复此前海外市场下滑1%的约半数跌幅,因市场臆测澳洲下周可能升息.
交易商指,投资者逢低吸纳、日本人士买兴以及缺少跟进卖盘等因素有助推动澳元兑普遍走强的美元上涨.
Macquarie Bank主管鲍默称,考虑到澳元近期的强劲趋势,场内很多人士都趁其回落的机会逢低买入.
他表示,"大家仍认为有关升息的预期对澳元是重要利好,澳元可能还会创出新高,其回落0.01美元正好是建仓的机会."
澳元兑美元在此前海外市场曾一度跌至0.7154美元的一周低点,当时因美国经济数据料强劲,且市场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忧虑的逐步消退,投资者增加美元部位令美元上扬
.
0500 GMT,澳元兑美元报0.7201/06美元,较周一本地收盘价0.7230/35仅下跌了0.4%,较上周四触及的六年高点0.7260下滑约0.8%.
澳元兑其他主要货币上涨,澳元兑日圆报78.76日圆,澳元兑欧元报0.6103欧元,而周一尾盘则分别报78.70日圆和
0.6069欧元.
鲍默表示,在澳洲央行政策委员会下周二会议前,预期市场将继续逢低吸纳澳元.
以下为分析师对外汇市场重要技术走势及价位看法:
欧元/英镑:欧元再度承压.不仅未能突破六个月阻力位,而且目前已跌破100日和200日移动平均线切入位.欧元如未能升逾0.6935,预计将促使欧元跌至0.68
90,然後是0.6860.初步阻力位于0.6970/0.7000,然後是0.7035.
欧元/瑞郎:欧元一如预期已自短线支撑位1.5460/42反弹.预计将继续努力升至1.5550/65.若未能升至该水准,则料将下滑至1.5450/40.升逾1
.5565将开启欧元进一步升至1.5635/45的涨势.
纽约 当日 今年以来 2002年
0908GMT 上收市价 涨跌% 涨跌% 收市价
---------------------------------------------------------------
欧元/美元 1.1794 1.1765 +0.25 +12.37 1.0496
美元/日圆 109.72 109.35 +0.34 -7.60 118.74
欧元/日圆 129.41 128.68 +0.57 +3.80 124.67
美元/瑞郎 1.3169 1.3204 -0.27 -4.66 1.3812
英镑/美元 1.6987 1.6957 +0.18 +5.44 1.6110
美元/加元 1.3180 1.3179 +0.01 -16.17 1.5722
澳元/美元 0.7198 0.7178 +0.28 +28.33 0.5609
欧元/瑞郎 1.5535 1.5535 +0.00 +7.17 1.4496
欧元/英镑 0.6940 0.6935 +0.07 +6.57 0.6512
---------------------------------------------------------------
附注:上收市价是纽约汇市2130 GMT报价,当日涨跌幅亦以此为基准计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