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基金高管:全球经济的调整周期远未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讯:]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基金经理刘自强:银行股的估值非常低了,如果我是巴菲特,能长期持有不考虑赎回,我会选择把组合全部买成银行股,然后去休假。

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经理朱红裕:如果8、9月份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超调,需要警惕这一风险因素。

上周,内忧外患夹击之下,A股市场一度跌破前期低点。全球经济何去何从?宏观政策会如何抉择?证券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经理朱红裕和华宝兴业动力组合、消费品基金经理刘自强。

政策放松可能留下后遗症

证券时报记者:对于年内的市场,您是否比较悲观?政策会在抗通胀与保增长之间如何抉择?

朱红裕:近期美债危机、欧债风暴席卷全球,发达经济体陷入困境,欧美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普遍较差,且就业情况较为恶劣,全球避险需求上升。但国内金融机构大部分业务和海外并没有太大关系,欧美暴跌对A股没有直接影响,短期心理层面冲击较大,对出口敏感度较高的行业适当回避。稍长周期看,欧美经济下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国内高通胀局面,而且,外围经济体的不确定性,会让中国决策者在使用持续紧缩政策时保持谨慎。

经过此轮快速下跌,市场估值接近历史低位,不必过分悲观,预计三季度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成长性好的中小股票行情仍能持续。

刘自强:市场从主线看相对悲观,这是通过货币投放来解决全球经济问题这种模式造成的失败结果。全球经济的调整周期远没有结束,至少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经济才能从过度泡沫化、去杠杆的过程中走出来,并且这一过程会比较复杂,甚至有些波折。我个人不看好中长期的市场,但不排除今年下半年会出现和去年下半年一样的状况,即货币政策放松,但这种方式只不过是拖延危机并且使下一次危机变更糟糕,去年的危机通过放松货币拖延到今年,而今年比去年的问题还严重,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我们还能干多少次这样的事情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通胀处在微妙时刻

证券时报记者:CPI大概率会怎么走?

朱红裕:潜在的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即使通胀回落,也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政策目前仍把控制物价作为首要任务,说明市场预期的政策放松短期内或不容易看到,如果8、9月份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超调,需要警惕这一风险因素。

刘自强:关于CPI,市场可能低估了新增因素的影响。过去投放了大量货币,各种各样的热钱在整个经济层面各个领域产生冲击,即便是摁住几个特别明显的涨价因素,其他新增因素也会不断冒出来,通胀回落会是缓慢的。政府的调控最终是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所以短期内政策应该会维持不变,不会轻易放松,因为现在通胀已经处于一个很微妙的水平,一旦海外出现更剧烈的波动,输入型通胀压力下降,政策可能放松一点,如果海外稳住国内又有不可控的新增因素出现,政策又可能再紧一点。总之,政策接下来是一种微调,从紧和向松的可能性都有。

更多考虑安全边际

证券时报记者: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您倾向于采取什么策略?近期看好哪些行业或者投资主题可能机会较大?对银行地产怎么看?

朱红裕:基于当前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三季度市场或难有明显的系统性机会,将维持低估值及防守型板块的配置,同时积极寻找并配置一些成长性好的中小股票,估值合理的成长股将是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方向。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讯:]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基金经理刘自强:银行股的估值非常低了,如果我是巴菲特,能长期持有不考虑赎回,我会选择把组合全部买成银行股,然后去休假。

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经理朱红裕:如果8、9月份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超调,需要警惕这一风险因素。

上周,内忧外患夹击之下,A股市场一度跌破前期低点。全球经济何去何从?宏观政策会如何抉择?证券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经理朱红裕和华宝兴业动力组合、消费品基金经理刘自强。

政策放松可能留下后遗症

证券时报记者:对于年内的市场,您是否比较悲观?政策会在抗通胀与保增长之间如何抉择?

朱红裕:近期美债危机、欧债风暴席卷全球,发达经济体陷入困境,欧美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普遍较差,且就业情况较为恶劣,全球避险需求上升。但国内金融机构大部分业务和海外并没有太大关系,欧美暴跌对A股没有直接影响,短期心理层面冲击较大,对出口敏感度较高的行业适当回避。稍长周期看,欧美经济下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国内高通胀局面,而且,外围经济体的不确定性,会让中国决策者在使用持续紧缩政策时保持谨慎。

经过此轮快速下跌,市场估值接近历史低位,不必过分悲观,预计三季度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成长性好的中小股票行情仍能持续。

刘自强:市场从主线看相对悲观,这是通过货币投放来解决全球经济问题这种模式造成的失败结果。全球经济的调整周期远没有结束,至少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全球经济才能从过度泡沫化、去杠杆的过程中走出来,并且这一过程会比较复杂,甚至有些波折。我个人不看好中长期的市场,但不排除今年下半年会出现和去年下半年一样的状况,即货币政策放松,但这种方式只不过是拖延危机并且使下一次危机变更糟糕,去年的危机通过放松货币拖延到今年,而今年比去年的问题还严重,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我们还能干多少次这样的事情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通胀处在微妙时刻

证券时报记者:CPI大概率会怎么走?

朱红裕:潜在的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即使通胀回落,也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政策目前仍把控制物价作为首要任务,说明市场预期的政策放松短期内或不容易看到,如果8、9月份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超调,需要警惕这一风险因素。

刘自强:关于CPI,市场可能低估了新增因素的影响。过去投放了大量货币,各种各样的热钱在整个经济层面各个领域产生冲击,即便是摁住几个特别明显的涨价因素,其他新增因素也会不断冒出来,通胀回落会是缓慢的。政府的调控最终是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所以短期内政策应该会维持不变,不会轻易放松,因为现在通胀已经处于一个很微妙的水平,一旦海外出现更剧烈的波动,输入型通胀压力下降,政策可能放松一点,如果海外稳住国内又有不可控的新增因素出现,政策又可能再紧一点。总之,政策接下来是一种微调,从紧和向松的可能性都有。

更多考虑安全边际

证券时报记者: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您倾向于采取什么策略?近期看好哪些行业或者投资主题可能机会较大?对银行地产怎么看?

朱红裕:基于当前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三季度市场或难有明显的系统性机会,将维持低估值及防守型板块的配置,同时积极寻找并配置一些成长性好的中小股票,估值合理的成长股将是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方向。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14 20:11 , Processed in 0.0458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