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CSIS学者傅瑞伟论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9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者傅瑞伟就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做出分析评论,他认为美元保持稳定和美国如约偿付其债务关乎中国重大国家经济利益。

综合媒体7月28日报道,近期美国白宫和国会领袖正就在调高联邦政府法定债务上限方案进行紧张谈判,而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国之一,正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在此之际,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的学者傅瑞伟(Charles Freeman)28日就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发表了分析评论。

对于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傅瑞伟指出,美元保持稳定及美国如约偿付其债务对中国有重大国家经济利益。中国持有大约1.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超过其外汇储备总量的1/3。中国谨慎管理其官方货币人民币汇率,将其同美元币值紧密挂钩。因此,任何对美元币值稳定的重大冲击都将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连锁影响,进而可能危及中国自身经济增长。

中国长期以来面临来自以美国和欧盟国家为首的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些国家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人为控制在过低水平。自2010年6月人民币解除完全钉住美元的政策以来,人民币汇率略有升值,在一年之内升值了约5.5%到6%。而在中国国内,人民币低币值被广泛认为是保持出口部门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出口贸易则是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动力,因此也被大多数中国领导人视为保持国内政局稳定的必要条件。由于中国正步入2012年的政治过渡期,任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都将是对国内政治大局稳定的一种考验,而美元币值危机将可能引发中国国内通胀加剧或者出口贸易震荡,中国当然对此有所担忧。

如果美国在8月2日前未能就调高债务上限和长期预算通过法案,将引发市场动荡,并可能导致以下结果:一,美国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支出受到直接冲击,从而减少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二,中国将因维持人民币和迅速贬值的美元间的挂钩关系而在国内强制实行严厉的反通胀措施,以抑制可能的大规模通胀;三,中国因其作为国际主权债券主要购买者的地位面临的风险剧增。

这对中国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风暴。首先,尽管中国计划在长期内将经济结构转变为国内消费主导的模式,但目前对美国的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次,中国因其人民币汇率同美元挂钩的政策已经面临通胀压力,进一步的通胀压力冲击将使经济形势恶化到影响国内政局稳定的程度;最后,即使美国国会两党和奥巴马在8月2日债限到期日前达成协议,成功调高债务上限,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仍可能遭降级,这将导致美国国债新债发行风险越来越高。

至于中国在美国债务危机中的利益考量,傅瑞伟认为,中国在观察美国债务危机时有三层考虑。其一,美国债限谈判充满曲折和争吵的长期谈判过程强化了中国对美国作为全球经济事务中的稳定力量和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角色的怀疑态度。中国对美式民主政治的认知也将因为在债限谈判中充满循环往复的混乱漫长立法程序而受挫,并且这种认知会对中国在未来开放经济、贸易和金融系统的改革中产生负面影响。近来几周内,美国在其开放贸易和经济事务上的倡议可信度再度受损,这也导致中国国内那些支持美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自由开放政策的主张进一步被边缘化。目前那些批评美国的声音看来理直气壮:华盛顿共识已死,美国已陷入衰退。

其二,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出于出口竞争力考虑而将人民币汇率同美元紧密挂钩。
而大多数出口企业分布在中国较为富裕的沿海地区,这就使在这些经济上较为发达、同时在政治上较不稳定地区的失业问题引起中国政府极为关切的担忧,因该地区经济不稳定可能导致出现政治紧张局面。

其三,中国经济和金融行业领导人在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步骤。但是如果美元不再稳固,且没有其它可替代外汇资产可供投资,那中国可能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日程,尽管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而最终,持有外汇资产贬值的压力尽管可能不会导致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但现在至少在中南海和中国金融分析人士中有所讨论。这肯定将引发对替代外汇资产问题的讨论。

最后,对于中国的利益关切对美国有何影响的问题,傅瑞伟称,尽管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资产占到美国对外国债总量的17%,但中国对美国国际金融地位并没有产生威胁。中国不太可能先发制人抛售美元,原因在于中国自身也担忧此举可能导致国际经济陷入混乱。不过,中国弱化其对美元储备资产依赖性的需求的特定目标也越来越紧迫。如果未能完整有序地通过立法调高债限,美元作为全球唯一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遭受重大打击。

傅瑞伟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公共政策智库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担任费和中国研究讲座(Freeman Chair in China Studies)主讲。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13 12:29 , Processed in 0.0456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