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放弃学业“闯硅谷” 扎克伯格难以复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讯:]如果要给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贴个标签,那应该会包含以下这几项:卷发、犹太人、编程高手、哈佛、辍学、Facebook、1,000亿美元。这位26岁亿万富翁的经历被电影化后已经广为人知,再加上有盖茨(Bill Gates)和乔布斯(Steve Jobs)在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生选择放弃门槛奇高的高校,开始去“闯硅谷”。年轻人们充满了勇气,迫不及待地要扑向自己的梦想。

逃离“常春藤”

IT业领头羊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们证实,为了创业中途辍学的学生人数的确有所增加。可是为什么要选择硅谷呢?

除了推崇扎克伯格,希望在高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比起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时期,眼下创办互联网公司的花费要少得多。笔记本电脑的成本大幅下降,并且基于互联网的公司没有任何生产成本,没有成家或没有房子的年轻人也愿意住在便宜的公寓里,吃着面条长时间工作。头脑是最珍贵的财富,暂时没有生活顾虑的这些年轻人自信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在此之前他们不介意吃吃苦。

“从Facebook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再到DNA序列公司(Halcyon Molecular),一些世界最有变革性的技术是由一些辍学的人创造的,因为他们有无法等到毕业就要去实现的想法。”网络支付工具PayPal创始人赛尔(Peter Thiel)这样表示,他同时也是Facebook的早期投资者。

今年以来,投资者们又对IT业动心了。在网络公司风起云涌的时代奋力为自己争夺利益的同时,他们也将目光投向了大学生们。一项研究表明,天使投资人对18到19岁的孩子投资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这些年轻人或是自己选择,或是被要求选择,从大学辍学。

赛尔创办的赛尔基金(Thiel Foundation)无疑是其中最热衷此道者,他们唯一的要求是就是所有获得投资者必须在两年时间里,全职投入他们的创业,相应的,就必须放弃学业。事实上赛尔并不只是把支持大学生创业当成一项学生项目,他们会向一些学生介绍风险投资,从而帮助他们创建自己的公司。

一种双向冒险

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看到这个突破条框界限的创业世界,赛尔的同行中有不少人不认可这种鼓励性的投资。他们认为赛尔在误导“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扎克伯格”,年轻人应该先读完书,获得工作经验然后再创业,这才是比较容易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

按照拜伯森学院(Babson College)拜格瑞伍(Bill Bygrave)教授的研究报告《人力资产和企业绩效:关于商学院学生成立公司的研究》,绩效最好的新公司一般由有10年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成立,而在创业上,年轻胜过经验只不过是美丽的谎言。研究报告称,学生在学校能够获得的重要技能,包括衡量机会和撰写商业报告。

有一项有趣的数据,《福布斯》今年4月评出2011年美国最佳风险投资家,前10名中有9名毕业于斯坦福、哈佛、牛津等美国或者英国的名校。或许应该被强调的是,这个社会大部分能发出声音的人都拿到过常春藤的通行证,比如赛尔本人。

“承担风险和做出非传统选择,被看作是找到下一代科技发展趋势的必要特征。”媒体中有这样的声音传出。对于创业者与投资者而言,这实际上是一种双向的冒险行为,两者都承担了风险,在一个越发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做出何种选择取决于对自己能力和现实的综合衡量。

更有业内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生为实现硅谷创业梦想而辍学,这可能是互联网泡沫的最新表现。接受媒体采访的辍学大学生们都表示,自己认识的其他人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而且所有人都是在证实有投资者愿意资助的情况下选择辍学创业。

仅在过去一个学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企业家中心主任马奎斯(Andre Marquis)就有3名学生放弃了他们的研究学业。马奎斯说:“在硅谷,辍学创业几乎是一个荣誉勋章。当然,人们应当在没有泡沫的时候离开,但在泡沫时期辍学的人更多。”

扎克伯格的成功表明,一个年轻人坐在自己宿舍里同样可以创办一个价值1,000亿美元的网站。辍学创业的荣誉徽章,你也想获得吗?勇士!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9 16:25 , Processed in 0.0417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