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默多克遇袭 暴力后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0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画面上,一名男子跃身而起,愤然将手中的餐盘砸向了默多克,随即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上前予以还击。这不正是默多克传媒帝国一贯不择手段而追求的震撼效果吗?只是这一次受害者换成了默多克本人。《世界新闻报》窃听门触发了西方世界的底线,无论精英阶层,亦或是普罗大众尽显愤怒之情。

在19日英国议会的听证会上,新闻集团主席鲁伯特·默多克,及其子詹姆斯·默多克对此感到震惊、愤怒和羞愧。却始终拒绝承担责任。不过当晚的亮点在于会议行将结束之际,一个白人男子将盛放着剃须膏的盘子扔向了默多克,当时默多克的眼镜似乎被打掉,衣服上也沾染了痕迹。十几分钟后,狼狈不堪的默多克才回到了现场继续回答议员的提问。然而飞来的盘子不仅仅砸向了默多克,也砸向新闻集团,更砸向了整个新闻界。盘子恰恰暗喻后者冲破道德底线后招致社会必然的反弹。

精英界同样感到愤慨,尽管他们当中有人曾与默多克多么的亲密无间。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便是其中之一,当2007年《世界新闻报》窃听王室电话的丑闻曝光后,时任该报主编的安迪·库尔森辞职,当时只是在野党领袖的卡梅伦力排众议,将库尔森任命为他的新闻主管兼发言人。

但时至今日,卡梅伦一改往日温文尔雅,严词抨击窃听行为“可耻”和“恶心”,并宣布政府将针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展开深入调查,同时,建议制定更严格的传媒管制条例。

可以说,听证会上,默多克的危机公关可谓做到了极致,谦卑的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时而沉默,时而简单应答,甚至遇袭本身都可以博得善良者的同情。但是他拒不承担责任的态度,可能毁掉了其精心布置的一切。默多克辩解称,新闻集团全球有53000多名雇员,而《世界新闻报》只占其全球业务1%的份额,他不可能了解所有情况。这听上去倒有几分道理,但作为新闻集团掌门,属下有过,上司无责实在说不过去,更何况又有上行下效之说。

此外,《世界新闻报》窃听门并非个案,新闻集团旗下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的记者同样存在着窃取他的语音信息,盗取其银行资料、家庭医疗纪录以及法律档案的斑斑劣迹。在社会上早已怨声载道,颇具新闻敏感性的默多克父子毫不知情,令人难以信服。

长久以来,默多克传媒帝国鼓吹的新闻自由理念正在为自己所背弃。他们宣称只有充分的新闻自由,才可监督政府行为,保障公众利益。但是他们早已穿越这一界定。在利益恶魔的驱使下,一次次突破道德底线,利欲熏心的挖掘内幕、丑闻,探求公众隐私。至司法、新闻伦理于不顾,一味迎合社会低级趣味,炮制一个又一个哗众取宠的所谓的“新闻”。以此赚取收视率、发行量,最终实现商业暴利。

道德早已被践踏,迎来的只会是更为强烈的谴责与惩罚。如今默多克与它的新闻集团已成过街老鼠。他们或许会渡过难关,但诚信的重建却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站在公众的角度,此事也令我陷入了另一个困惑,即波兹曼提出的,是担心奥威尔在《1948》中描述的真相被剥夺,恐惧被控制?还是赫胥黎的“快乐”迷惑感官,我们最终娱乐至死?或许两者都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7-9 09:53 , Processed in 0.0396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