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股市商品暴跌 美元能否迎来锦上添花“亮剑“非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讯:]6日亚市时段,美元指数震荡于20日均线下方,但汇价昨日一度升至20日均线上方74.31创一周以来高点。日内美元能否再度上演大反弹,关注日内非农数据!

昨日公布的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申请人数升至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7.4万,加之周三公布的ADP就业数据也差于预期,加剧了美国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忧,也令周五的非农报告前景不容乐观。再者就是昨日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都维持利率不变,随后欧洲央行特里谢讲话暗示6月份不会加息,打压了市场投资者情绪,也加重了市场的担忧。还有有消息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正考虑在6月会议上上调正式产量上限,以令市场相信该组织希望打压油价,逆转油价对通胀的影响.该消息也令油市承压.此消息也打压了商品市场,油价、白银和黄金都大幅下挫,拖累了股市暴跌。多重消息情况下,美元强劲反弹。美元连续四个交易日持稳73附近,迎来了久违的大幅反弹。日内美国即将迎来上月的非农就业数据和失业率重要数据,美元能否再度锦上添花,要看数据给不给力。若是数据差于预期,那么可能会打压市场风险情绪,再度令美元全面反弹,若是数据好于预期或者于符合预期,美元可能相对而且反应比较平淡。但仍要关注商品市场走势,连续暴跌之后的商品走势仍影响汇市。欧元兑美元暴跌300跌至1.4500附近,英镑区间顶部跌至1.6360附近,澳元兑美元跌至1.0535附近,美元兑日元持稳于80整数关。

从技术指标看,均线指标看,5日均线也上穿10日均线形成金叉并有进一步发散,昨日收盘大阳线,暗示汇价实体发散,上行动能强劲。从MACD指标看,快线和慢线也零轴下方形成金叉,红色柱状线也再度发散,暗示上行动能强劲;随机震荡指标,快线和慢线强劲上行发散,暗示汇价上行动能增强。目前上方初步阻力位昨日高点74.30,下方初步支撑位在5日均线73.50.

欧元方面:

隔夜打压欧元下跌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的讲话,欧洲央行不加息也是在预料之中,但随后特里谢会后颇为“温和”的言论使得市场难以捕捉央行短期内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欧元多头纷纷清仓逃离,打压了欧元快速回落100多点。再者一个因素就是美国数据差于预期,令股市和商品的暴跌打压了市场风险情绪,美元强劲反弹,欧元兑美元再度跌势20日均线,纽约时段跌至1,4520附近。目前影响汇价走势的市场风险情绪主导市场。日内关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


从技术指标看,6日亚市早盘,欧元兑美元盘整于昨日收盘价1.4500下方。昨日汇价跌破5日、10日、20日均线,而且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也形成死叉,暗示汇价有进一步下跌动能,加之昨日收大阴线,暗示汇价空头进一步发散。从MACD指标看,快线和慢线已经交叉形成死叉,绿色柱状线再度发散,暗示汇价有进一步下跌动能;从随机震荡指标看,快线和慢线交叉发散,暗示汇价仍有下跌空间。目前上方初步阻力位在20日均线1.4590附近,更多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交叉处1.4710附近,下方初步支撑位在1.4500,更多在下降趋势线附近1.4400附近,更多在55日均线1.4230.

英镑方面:

连续几个日交易公布的英国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差于预期,令英镑加息预期所降温,加之昨日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英镑兑美元纽约早盘虽然死守区间顶部,但在美国公布的数据差于预期,股市和商品价格的暴跌,市场风险情绪恶化暴增下最终失守。纽约时段汇价跌破1.6440关键支撑位。跌至1.6360附近。

此前英国央行行长金恩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议会上称,英国高债务的情况给英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年。如果利率上升,这种高债务的情况给经济带来的后果将会更加严峻。

从技术指标看,昨日汇价大幅下挫,跌破了20日均线,并收盘大阴线,暗示汇价下行发散,下跌动能强劲。均线指标,5日均线也下穿10日均线,暗示汇价仍有进一步走低风险。从MACD指标看,快线和慢线形成死叉,绿色柱状线发散,暗示汇价下跌动能强劲;从随机震荡指标看,快线和慢线继续发散,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目前上方初步阻力位在20日均线1.6440附近,更多在5日均线1.6500附近,下方初步支撑位在55日均线1.6280附近,更多在1.6170.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6-26 14:16 , Processed in 0.1068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