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人民币综合汇率不升反降 以升值缓解输入性通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讯:]在目前特定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是保增长与控通胀微妙组合的产物,而不是直观理解的一种被动回应的一边倒政策。

综合媒体5月4日报道,截至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比去年同期升值5%,同期美元指数则下跌11%,人民币对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综合汇率不升反降。突破6.5关口后,人民币汇率将走向哪里?问题的答案还在于美元趋势的变化。

2011年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突破了6.5关口。虽然以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力度,突破6.5的关口只是时间问题,但是这个具体的数字关口还是给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打开了想象的空间。人民币会不会走向5时代,甚至更远?

人民币综合汇率不升反降

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达到6.4990,相比于去年同期升值5.04%。然而与此同时,人民币对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综合汇率却呈现了不升反降的态势。根据我们编制的数据,4月29日兴业银行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较去年同期下滑1.84%,即人民币对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整体贬值1.84%。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人民币综合汇率的不同表现并不难理解:在美元“跌跌不休”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由于美元对欧元等其他货币更大幅度的贬值所抵消甚至超越。截至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比去年同期升值5%,同期美元指数则下跌11%,因此,人民币对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综合汇率不升反降。

乍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5,一般的反应不免对出口形势有些担忧。但是,如果我们不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混同于人民币综合汇率,不将中国的美元进出口贸易等同于中国进出口贸易,那么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对于出口的影响并不如直观想象的那么大。

以升值缓解输入性通胀

自从西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国发难以来,人民币汇率动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博弈的产物。然而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推行、美元无序贬值令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通过汇率升值以缓和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内在经济驱动正在升温。

近阶段不断上扬的大宗商品价格固然是受到了全球经济有所复苏的支撑,但是不可否认,美元贬值的金融因素也是重要的推手。不仅如此,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各种财经媒体中不断更新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资讯刺激着人们的通胀预期,各国宏观管理当局已经不能忽视通胀中的“金融”因素而仅依靠供需分析进行通胀预期管理了。今年4月份欧央行加息后,大宗商品市场不仅没有应声而落反而因为美元贬值“来势汹汹”,这是通胀管理中不能忽视“金融”因素的明证。

既然目前中国面临的输入行通胀压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元走软的“金融”因素驱动,那么中国采取人民币升值的金融对策,以人民币升值缓和美元贬值引发的通胀压力,不失为一个灵巧的做法。一方面,美元贬值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在一定程度上被人民币升值所抵消;另一方面,人民币综合汇率的稳中有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汇率对于中国出口的冲击。

可见,在目前特定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升值是保增长与控通胀微妙组合的产物,而不是直观理解的一种被动回应的一边倒政策。

升值进程要看美元走势

突破6.5关口后,人民币汇率将走向哪里?

问题的答案还在于美元趋势的变化。

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新兴国家央行、中小发达经济体央行甚至欧洲央行均使出了加息的杀手锏,然而大宗商品价格却依然熟视无睹、照旧高歌猛进,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场景更能说明汇率因素对于通胀的重要影响。

目前全世界的非美央行都在凝望着美联储下一步的举措:是不顾众怨继续推出量化宽松Ⅲ,还是及时收手为后续的加息做准备?人民币的升值进程也同样要看美元趋势何时出现转折。如果美元企稳并反弹,那么美元走强有助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从而削弱了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使得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动因减弱,政治博弈可能将重获主导,人民币升值步伐将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快速升值,将会使得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升值力度更大,这对于出口的冲击较大,届时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或将成为监管当局的选择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6-26 14:06 , Processed in 0.0378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