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IMF给中国经济“戴高帽” 唱的哪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讯:]中国崛起而美国衰落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新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为这一重大事件拟定了一个确切的日期——2016年。

中国时代将至?
IMF在最新一期报告里语出惊人,预言中国经济规模将于2016年超过美国,这是该组织第一次为“美国时代”的终结预言准确日期。毛主席提了半个世纪的“超英赶美”可能终将成为现实,国人自是群情激奋,因为中国崛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望!

虽然美国经济迟早会被中国超越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这一天的到来可能会早于多数人的预期。在此之前,预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美国的时间一般都是在2020或者2030年左右,相比之下,IMF的预测无疑最为乐观。

IMF在其分析中将汇率变动考虑在内,并运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实际比较后得出结论:中国GDP今年将达到11.2万亿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19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今年GDP预计仅为15.2万亿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18.8万亿美元。报告预测,届时美国经济在全球所占的比重将下降到17.7%创造历史新低,而中国经济在全球所占的比重则将上升到18%。

IMF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我们不得而知。笔者做了一下反推,结果显示IMF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率今后5年大概保持在3-3.5%之间,而中国经济增速即便保持在10%以上,也难以达到19万亿美元的水平,因此,必须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也包括进去,才能达到此水平。也就是说,IMF在教育中国人,要想实现“赶美”的民族复兴大计,必须加速人民币升值。

西方为何屡屡给中国戴“高帽子”?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让中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如果让中国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债务消费等造成的全球经济不平衡买单。

不过有趣的是,就在本月初,IMF在《全球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报告中还警告,中国大陆和香港正在形成信贷及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在报告中,IMF就中国经济面临的中期风险发出异常严厉的警告,呼吁中国及其他快速发展的亚洲经济体上调利率以缓解经济过热的压力,同时再次呼吁中国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一颗重磅炸弹
几十年来,中国始终奉行旨在促进国家扩张、增强国力的经济政策并取得了成功,原本判断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步苏联后尘会迅速土崩瓦解的西方国家,不愿看到和相信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于是利用他们掌握的国际舆论优势,纷纷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

一切问题都可以归咎到中国的头上:有的国家税收太高,是因为政府必须扩充军备平衡中国日益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全球变暖是因为中国工业发展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失业率居高不下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商品倾销打垮了国内制造业,夺走了他们的饭碗;吃的东西不安全是因为中国出口的食品农药残留超标;甚至是狗生病了,也认为是中国出口的宠物食品含有毒素……总之,来自“中国的威胁”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IMF的此番大胆预测,必将带给西方一些分析人士再度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的动力。借用外媒的一句报道:IMF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但却没人注意到!

以史为鉴,1980年日本GDP即将达到美国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于是一件事情发生了,日本于1985年9月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日元汇率飙升,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民胜利了!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日本经济自此一蹶不振,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而日本“失去的十年”,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却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中国GDP目前已超过日本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因此必须警惕美国的手法重现,防止经济发展的成果被掠夺一空。

而且,根据IMF的预测,无论是奥巴马、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还是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下一届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他都将成为最后一任领导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总统。相信没有哪位总统将愿意获得这样的“殊荣”,因此必将想尽办法保住“世界第一”的宝座。

GDP重量更重质
中国的人口全球第一,经济总量大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便中国总体的GDP在21世纪20年代的某个时候与美国等量齐观,两个经济体在其构成上也不可同日而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总量并不代表经济质量,经济大国并不代表经济强国,GDP仅仅只是一个经济统计学概念而已。

其实,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33%,当时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GDP仅占全世界的5%;1894年到1895年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经济总量是日本的数十倍,但结果是这个经济大国却遭受了百年耻辱,割地赔款、任人宰割。从当时的经济状况来看,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很大,但经济中的主要构成是茶叶、丝绸、瓷器等产品,而当时的欧洲经过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蒸汽机、坚船利炮和工业品已经成为经济结构中的主要成分。在当时这样的结构对比下,中国这个经济大国遭遇凌辱和抢夺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中国经济的世界位次不断上升,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要想避免经济总量大而不强的历史重演,中国经济结构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型,产业结构必须要升级,否则依靠加工贸易和资源输出为主的“打工经济体”绝对没有任何前途。中国有必要反思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必要重新审视GDP主义,走科学发展之路。

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差距和问题提醒我们要客观冷静,当然也应看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完全可以再上新的台阶。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前两步已提前完成,如今正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迈进。不管经济总量是否能超过美国,只要稳步向前,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6-16 22:10 , Processed in 0.0495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