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CPI进入“高烧期” 政策紧缩人民币一马当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讯:]3月份CPI上涨5.4%并创下32个月新高,国内通胀形势严峻。在国际市场美元持续贬值,国际油价站稳100美元上方,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同时国内持续的市场或行政手段仍难以阻止CPI再度破五之际,人民币加速升值或将成为抑制输入型通胀的首选工具。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7%,环比上涨2.1%,暗示经济面运行稳健;但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再次“破五”,同比上涨5.4%并创下32个月新高,表明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CPI分项数据显示,食品类、居住类及医疗和个人用品类涨幅位居前三,凸显民生之艰,政府抑制通胀压力之大。统计局并公布,3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升7.3%,为30个月以来最高位,上游工业品价格继续攀高,暗示未来数月CPI将维持在“高烧期”。

伴随着美元走软和原油价格节节攀升,国际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行,中国国内通胀形势严峻,即便中国央行数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半年内四度上调利率,人民币兑美元十个月涨幅高达4.4%,仍难以阻止3月CPI再度破五。

高企的通胀压力,强烈的通胀预期,以及各行业企业的涨价冲动,或倒逼决策层采取进一步紧缩举动和行政干预。国务院最新会议精神也表明对通胀预期的忧虑,从近日官方表态来看,尤其今日数据公布后,在经济稳健之际,为强抑通胀预期,政策当局或再度亮剑,最早今晚中国央行或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二季度加息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因为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而存款准备金率已接近于临界水平,加息已无力压低通胀预期之际,政府“行政之手”调控物价也只是起到延缓涨价的作用(反而可能加剧中期供应问题,并拉长通胀周期),从近期人民币走势来看,人民币汇率未来无疑将在对抗通胀上扮演更大的角色。

4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38个基点,逐渐逼近6.53关口,并连续三个交易日刷新汇改高点。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周四也表示,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不大,对就业的影响也很小,但是对控制物价、经济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调整、顺差的减少有促进作用,总体来讲,人民币汇率的小幅稳步升值对国内经济利远大于弊。

人民币究竟在抑制通胀上起到多大作用?目前来看并不明显,中国此轮通胀并非主要由于输入型压力,而是不仅金融危机后还包括金融危机前流动性的巨量投放,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流动性之源仍有滞后效应,并在未来继续对整体通胀施加压力。此外,工资、土地及资源等成本的上升也是进一步循环性的推动物价。

另外,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无论是内部的富余流动性,还是外汇豪赌中国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大量内外投机资本也是推升国内物价的重要原因。还有行政和企业的寻租、腐败导致的物流成本、经营成本上升,垄断企业肆意抬价,高价过路费、高价商品进场费、各种政府国企私企均普遍存在的“回扣”社会潜规则,都不能说与高物价无关。

更可怕的是那些动不动跟风抢购的人,以及有不良动机的散播谣言者,和投机分子、投机商人,当然社会信息透明度缺失和监管不到位也难辞其咎。因此为高物价“退烧”,恐怕不是几个货币政策工具或政府约谈企业能解决的,决策层或需从更广层面根治!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6-26 19:06 , Processed in 0.0425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