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年初的一篇文章,供参考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欧元升值缘于人民币汇率制度

http://www.ehongyuan.com 2003-02-28 13:20:46
从许多方面来看,过去一年中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上升确实一直引人瞩目。


欧元区经济几乎没有实现增长;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看上去正一天一天越来越像日本,欧洲股市的跌幅已令美国股市的巨幅下滑相形见拙。


但是,虽然欧元这一欧洲统一货币在过去一年间上涨20%的部分原因可简单地归结为美元上涨势头的结束,真正的原因却可能存在于遥远得多的地方:北京。


许多分析师表示,因为中国的货币──人民币以限定范围的浮动方式钉住美元,一个重要的美元走软的阀门一直未被开启,而这种情况可能最终会被证明是无法持续的。


“欧元走强的一个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的人民币是钉住美元的,因此无法升值,”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驻纽约的G-10货币策略师马西尔.卡苏莫维奇(Marcel Kasumovich)表示。“在未来某个时候,这种情况显然将不得不被加以调整。”


当然,几乎没有全球经济学家预计中国政府会在短期内放弃让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政策。中国希望保持强劲的出口势头,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大为降低。而且,对任何可能影响到港元与美元长期的联系汇率制度的变革,中国政府都会小心谨慎地对待。


但随著美元在上涨7年后节节失守,其影响正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中国政府承受更多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在欧洲,中国公司正在变得更具竞争力,”纽约银行(Bank of New York)的外汇策略师麦克.伍尔福克(Woolfolk)表示。“这已成为欧洲人担心的部分问题,因为中国的作用越来越大。”


确实,虽然从许多方面看,美元下滑是受到欢迎的,但引发人们担忧的是美元贬值的方式。尽管美元在过去一年中兑许多货币的汇率都出现下跌,它兑欧元汇率的跌幅最为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中国这一渠道受阻,而且其他亚洲国家的央行正忙于干预市场,试图阻止他们各自的货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升值。


“如果你把某处的斧子压下去,别地方的斧子就会弹起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驻纽约的首席货币策略师提姆.斯图尔特(Tim Stewart)说。


阻挡本币升值是潮流


亚洲国家阻止美元下滑的最明显结果就是,随著亚洲国家央行采取行动,阻止各自的货币升值,这些国家的美元储备大量增加。从2000年年末至2002年9月期间,不包括黄金在内的全球总储备上升了3.95亿美元,其中80%的增幅来自亚洲。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左右。


日本财务省(Ministry of Finance)拚命阻止过分走强的日圆破坏其刚刚萌芽的经济复苏,这可能是试图限制美元兑日圆走弱的最引人注目的举动了。但其他亚洲国家央行(包括台湾和韩国)本已数额很大的外汇储备也有所上升。一些分析师估计,这些增幅源于它们买进美元,以阻止本币的升值。


事实上,欧元汇率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对欧洲国家有利。它帮助抑制了通货膨胀,且到目前为止,欧元汇率的上升看来尚未对欧洲出口商造成损害。澳大利亚元和新西兰元等其他货币均一直在升值。


但分析师表示,如果欧元汇率上升至接近1.20美元的水平(许多分析师相信,这完全是可能的),本已强烈的、要求中国调整钉住美元政策的呼声将升高。


“我们估计,欧洲官员会与日本官员一起向北京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取消外汇管制,”卡苏莫维奇表示。


美国新任命的财政部长约翰.斯诺(John Snow)已表示,他相信,汇率应该由市场决定。如果亚洲国家央行继续增加美元储备,此类花言巧语可能只会增加。


“正在增加的风险是,这些央行可能改变它们的外汇储备构成,”卡苏莫维奇表示。“目前全球储备中约70%为美元计价的资产。”


日本已经大声呼吁中国采取措施,避免将通货紧缩转嫁给世界其他国家。日本自身长期饱受通货紧缩困扰。在上周末七大工业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日本表示,它已尽力让七大工业国了解中国对资本和外汇市场实行自由化的必要性。


坚持钉住美元政策


当然,问题在于,七大工业国对中国的影响力不大,它们对北京提不出什么建议。中国政府一向表示,它已准备好在将来某个时候扩大人民币的交易区间,但并未透露是何时。中国政府一周前刚刚重申,今年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


然而,如果美元兑欧元等货币的汇率继续走弱,中国所面临的压力只会增加。“问题在于,在达成合作性政策以督促中国重新评估钉住美元政策或至少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之前,七大工业国将能在多大程度上自力更生,”伍尔福克表示。




(作者:  出处:华尔街日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4-28 21:03 , Processed in 0.0321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