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近期中东及北非紧张局势不断恶化,避险情绪升温导致资金加速流入成熟市场,另外油价上涨可能导致新兴市场通胀加剧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出步伐。此前数据显示,新兴市场资金已连续四周净流出,因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不断向好,同时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持续高企。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应及早考虑应对上述风险。
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一蹶不振,资本主义信用体系崩塌,失业率高企伴随政府和私人债务缠身。与此同时,这些发达国家纷纷降低利率至接近于零水平,甚至竞相启动量化宽松政策,但这些流动性并未进入疲弱的实体经济,而是充斥全球金融市场,追逐新兴市场高增长带来的获利机会,同时也是推高能源资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推手。
据数据统计,2009年及2010年每年均有数千亿美元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国家。市场表现上也能看出,这些国家的股市均录得不小涨幅,同时货币亦大幅升值。不过2010年底开始,主要因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更多复苏加速迹象,而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出台密集的紧缩举措,通胀压力维持高企,资本开始出现撤离初步迹象。
进入2011年初,新兴市场出现一连串的加息潮以对抗通胀,但收效甚微,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继续遭市场回避,截止2月21日新兴市场指数跌2.68%,印度股市跌逾10%,孟加拉更是一度暴跌并引发骚乱。而欧美股市延续去年年末强势,不断刷新金融危机后两年多来新高,今年至今发达市场指数涨幅高达6-7%左右。
因新兴市场利率不断调升,另外市场预期其将允许汇率进一步升值来帮助抑制通胀,新兴市场货币年初以来继续上涨,诸多亚洲货币如人民币、林吉特、新台币、印尼盾均创数年或阶段新高。不过近来伴随中东及北非局势动荡,美元获得部分避险买盘,另外避险情绪也导致这些货币自高位回落。
最新数据显示,资金已连续四周流出新兴市场,规模初估逾180亿美元,这也是08年10月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虽然这部分资本撤出规模仍相对较小,新兴市场国家增长前景也未必就此被逆转,而去年上半年第一轮欧洲债务危机时也曾发生短暂的资本流出,因此短期内无需过分担忧。不过,此轮发达国家经济恢复增速,而非单纯的短期避险因素导致,资本流出的持续时间可能更长(业界预测将持续今年上半年)。
另外,需要密切关注中东及北非地缘政治局势的发展。虽然短期小规模的资本流动尚不足以引发危机,但若该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并引发资本“羊群式”的急速撤离风险市场,抑或是大型对冲基金等故意冲击,亚洲十多年后再经历一轮地区危机也未尝不会。现在的越南已经走在了前头,因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及赤字超过外汇储备,为重拾竞争力和缓解贸易逆差,越南盾已连续数次自贬,如果亚洲发生危机和资本逃离,越南将是第一个受冲击的。其他亚洲国家虽然有一定规模的外储和稳健的银行体系,但仍将受到一定冲击。
中东及北非局势目前除了引发避险行为,资金加速流入欧美成熟市场外,对新兴市场国家最实际的影响可能是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此前突尼斯及埃及骚乱未对油价产生太大影响,因二国均不产石油,埃及也只是控制了苏伊士运河这一原油通道而已,而目前冲突扩散至利比亚及巴林,利比亚是非洲探明石油储量第一和产出量第三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