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2019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散户必须熟知的16个数学常识                                2019年10月18日 14:20

  1收益率; 如果你有100万,赚100%后达到200万,如果接下来亏50%,则资产回到100万。亏50%比赚100%要容易得多。
  2涨跌停;  假设你有100万,第一天涨停后资产110万,然后第二天跌停,则资产剩余99万;反之如果第一天跌停,第二天再涨停,资产还是99万。
  3 波动性; 如果你有100万,第一年赚40%,第二年亏20%,第三年赚40%,第四年亏20%,第五年赚40%,
第六年亏20%,资产140.5万元,六年年化收益率仅5.83%,甚至比五年期凭证式国债票面利率还低。
  4每天1%; 如果你有100万,每天不用涨停板,只要挣1%就离场,那么以每年250个交易日计算,一年下来你的资产将是1203万,两年后你就有1.45亿。
  5每年200%; 如果你有100万,连续5年每年200%收益率,5年后你将有2.43亿元,你能做到吗?
  6,  10年10倍; 如果你有100万,希望十年后翻10倍到1000万,二十年到1亿元,三十年到10亿元,那么你只
需要做到25.89%的年化收益率。
  7补仓; 如果你在某只股票10元的时候买入10万元,如今跌到5元再买10万元,持有成本可以降到6.67元,
而不是你想象中的7.50元。
  8持有成本; 如果你有100万元,投资某股票盈利10%,当你做卖出决定的时候可以试着留下10万元市值的股票,你的持有成本将降为零,接下来你就可以毫无压力的长期持有了。 如果你极度看好公司的发展,也可以留下20万市值的股票,你会发现你的盈利从10%提升到了100%,不要得意,因为此时股票如果下跌超过了50%,你还是有可能亏损。
  9关于资产组合; 有无风险资产A(每年5%)和风险资产B(每年-20%至40%),如果你有100万,你可以投资80万无风险资产A和20万风险资产B,那么你全年最差的收益可能就是零,而最佳收益可能是12%,这就是应用于
保本基金CPPI技术的雏形。
  10关于做空; 如果你有100万,融券做空某股票,那么你可能发生的最大收益率就是100%,前提是你做空的股票跌没了,而做多的收益率是没有上限的,因此不要永久的做空,如果你不相信人类社会会向前进步。
  11赌场赢利; 1000个澳门赌客的数据,胜负的概率为53%与47%,其中赢钱离场的人平均赢利34%,而输钱离场的人平均亏损时72%。 赌场并不需要出钱来赢利,保证公平,依靠人性的弱点就可以持续赢利。股市亦如此。
  12货币的未来; 如果你给子孙存入银行1万元,年息5%,那么200年后将滚为131.5万,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增速保持在10%以上(现在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07万亿,年增速14%),100年后中国货币总量将突破1,474,525万亿,以20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将突破7.37亿(不含房地产、证券、收藏品及各类资产)。
  所以按此速度发行货币是不可能持续的。货币发行增速将逐步下移直至低于2%,到那时候中国人才会意识到现在
每年20%的收益率真不容易啊。
  13投资成功的概率; 如果你投资成功的概率是60%,连续投资100次,其中60次盈利,40次亏损。如果你把止盈和止损都设置为10%和-10%,那么最终的收益率将是350%(1.1^60*0.9^40=4.50) 是不是很简单!接下来你需要思考的是你怎么能保证你的胜率是60%呢,这个成功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
  14关于止盈止损; 索罗斯说过他不在乎胜负的概率,而期望盈利的时候比亏损时候能多赚一些。假设我们每次止盈是10%,每次止损是-5%,那么连续投资100次,假设胜负概率是50%,那么意味着你最终的收益率是803%(1.1^50*0.95^50=9.0326) 但前提是你可以坚决的止损和止盈,其次你能保证50%的概率能到达更多的止盈机会吗?
  15关于正态分布; 世界上很多事物都呈现正态分布。比如智商。天才和蠢蛋的比例都很少,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大众。也比如社会财富的分配,极富和极穷的人都很少。人类的身高、体重等等太多的事物都呈现正态分布。 无论牛熊市,
所有股票的涨跌幅和大盘相比也会呈现正态分布,能远远跑赢指数的股票只是极少数。当你想取得超额回报的时候,一定是你某项因素或是某项能力或者你的运气也同样达到了正太分布的那偏正的极小区域。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运气呢?
  16马太效应;  有钱人账户1亿元本金,穷人账户10万元本金,有钱人一年收益10%,穷人一年收益率100%。年底时有钱人账户1.1亿元,而穷人账户20万元,双方差距又拉大了990万元。当你的本金和别人不是一个数量级时,你很可能并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信证券:月度级别反弹只是节奏放缓,未来1个月仍是配置良机

  三季度GDP数据又一次让市场对经济和政策托底预期降至“冰点”,引发市场调整。但GDP增速触及政策底线反过来也将加速多方面政策综合发力,在货币和财政手段陷入僵局时,资本市场自身改革有望持续超预期,需重点关注。

  企业盈利增速大概率在三季度见底,接下来预计是经济数据的空窗期和政策的密集落地期,配置型资金大概率选择择机增持或调结构而不是持续流出。市场预期降至“冰点”只影响反弹节奏,并不影响趋势。维持“月度级别反弹”的观点,建议继续布局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企稳品种的配置。

  海通证券:初期的折返跑未完,岁末年初是个窗口期

  ①上证综指十年没涨跟指数编制有关,全A十年累计涨57%,08年低点来年化涨幅11.7%,与名义GDP的年化增速一致,股市长期由基本面决定。

  ②展望一年,上证综指2733点附近是牛市第二波上涨起点,对应波浪理论的3浪,逻辑是企业盈利见底回升,经济平盈利上。

  ③初期的折返跑未完,行情加速需确认基本面和政策面向好,岁末年初是个窗口期,银行先启动,中期科技和券商更优。

  中信建投证券:市场将延续慢牛震荡行情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力度望提升。中信建投证券预期2019年三季报企业盈利将成为阶段低点,Q4企业盈利有望回升。但国内通胀上升将持续阻碍利率下降,美联储降息预期再次抬升,英国脱欧将推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市场将延续慢牛震荡行情,依旧看好低估值、业绩优异、现金流良好的板块。后续持续关注利率变化情况,中长期仍然推荐科技主线和消费主线,建议关注科技50和消费50为代表的龙头公司。

  国泰君安证券:市场持续调整,风格转向金融地产板块

  上周市场受利好兑现及经济承压影响下跌,在逆周期政策可期等因素下,市场有望企稳。

  第三胜负手已经开启,把握新β行业投资机会。当前第三胜负手已经开启,市场风格转向金融地产板块。建议把握绝对收益,布局新“β”行业:核心资产中的银行、券商,以及困境反转潜力大的传媒、汽车。银行板块受益于盈利周期见底带来的资产质量改善;券商受益于金融改革快速推进,传媒受益于政策边际改善及需求复苏,汽车受益于消费促进政策预期及行业出清后的景气复苏。

  广发证券:A股难以逾越“暖寒之间”

  A股进入“盈利圆弧底+稳增长受限”的交集期“暖寒之间”。上周公布的金融经济数据超预期,股债双跌反映“类滞胀”的逻辑。“猪通胀”虽是伪通胀却依然对货币政策有所掣肘。在投资者决策上,流动性掣肘上升是当前A股的核心矛盾,金融经济数据超预期压缩了稳增长加码的想象空间,“应该利用非核心矛盾引发的波动来做核心决策”。

  招商证券:市场仍将维持相对低波动状态

  市场在过去一个月进入整固状态。经济金融数据出炉基本符合预期。GDP增速进一步下探,CPI破3,新增社融增速保持低迷。这种宏观变量组合使得政策进入观望的状态。10月底或将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三季度政治局会议,市场或将会从中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当前市场仍将维持相对低波动的状态,投资者可以考虑转换投资思路,布局来年。

  兴业证券:战略进攻期继续

  上周公布整体经济数据不及预期,部分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出现较大担忧情绪,使得市场出现恐慌式情绪释放,上证综指出现一定幅度调整,部分投资者对悲观情绪增多。市场有波动很正常,在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挺进大别山2.0”行情中会有艰难、有曲折、有波动,不会一蹴而就、一战而胜、一马平川。整体而言,经济不会失速、内外暖风继续、风险偏好提升、流动性大环境宽松,战略进攻期继续。建议投资者对市场保持战略乐观、积极布局、去伪存真、精挑细选。把握金融地产龙头等滞胀、高股息类债券品种、大创新科技成长进攻弹性方向等主线。

  此外,本轮通胀单纯数据层面确实可能会逐步攀升。但实质性是结构性通胀,阶段性有压力,大的货币宽松方向已经确定,很难逆转方向。影响更多在于投资者对于通胀、“滞胀”的担忧可能成为行情的拖累因素。

  光大证券:下跌空间有限,耐心持仓等待

  上周A股市场冲高回落,引发市场走弱的最关键原因仍在于前期所提示的滞胀风险,9月份CPI增速再度超市场预期,且年底大概率进一步上行,滞胀问题愈发明显。同时,上周发布的三季度GDP增速继续下行至6.0%,与当前的估值所隐含的预期增速基本接近,经济增速下行实属预期之内。

  往后看,由于当前乃至整个四季度的滞胀问题难得到根本性解决,市场上涨动能也将持续受到制约,但从当前估值所隐含的增长预期看,市场估值相对合理,意味着下跌空间有限,仍建议耐心持仓等待。结构上,通信、电子相关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三季报业绩改善明显,近期大幅调整后可继续增配;同时标配业绩确定性高的食品饮料、医药和银行,维持对基本面有望触底反弹的汽车行业配置;周期中重点关注基建。

  方正证券:经济进入“类滞胀”时期,仍可配置消费品行业

  9月CPI同比增长3%,是近年来首次触及到3%的政府预期目标线,经济进入“类滞胀”时期。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压力渐显加大、经济持续滑落格局不变,“类滞胀”现象将会持续。

  肉价见顶前,仍可配置受益肉价上涨的农林牧渔行业和受益整体通胀上行的医药生物等消费品行业。一旦肉价见顶后下滑,通胀回落,需谨防大幅调整风险,此时可关注银行、保险业。

  国盛证券:经济大概率呈现韧性

  四季度,经济继续大幅回落的概率小,大概率呈现韧性:

  首先,消费数据有所回暖。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于经济的贡献率已达60.5%。因而7、8月消费增速回落对三季度数据表现拖累较大。9月社零增速已回升至7.8%,后续随着汽车消费的拖累进一步减弱,消费数据有望企稳回暖。

  其次,投资数据基本稳定。其中,9月基建投资增速已稳步回升至3.44%。后续随着前期政策效果的释放及托底政策的进一步加码,有望继续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第三,生产端同样出现改善。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从4.4%回升至5.8%,结合此前制造业PMI回暖,显示生产端有所改善。

  投资策略上,重视业绩主线,长期坚守核心资产统一战线:围绕三季报业绩主线,关注风电、光伏、半导体、汽车等板块;长期继续坚守核心资产统一战线;港股本着“价格比时间重要”的原则,继续捡便宜。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1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时间:2019.10.21 06:58

----中国证券报----

【李超: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李超表示,证监会将紧紧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个总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证监会已制定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案,下一步将按照“稳中求进、做好协调、能办快办”的原则,加快推动落实落地。

【制度优化密集落地 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从允许创业板重组上市,到推进创业板试点注册制。证监会近期连续释放深化改革信号,多项监管制度具有“破冰”意义,新的制度供给也将不日出台。可以预期,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进程中,以市场化、法治化为特点的制度优化将步入密集落地期,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将加速释放。

【鼓励重组 支持科创 优化监管 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实招连出】
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上市公司提高发展质量,监管层连出新招实招:鼓励重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释放制度红利,并购重组市场将彰显活力。

【9个交易日收获8个涨停板 诚迈科技否认直接参与鸿蒙系统建设】
10月20日晚,最近9个交易日收获8个涨停板的华为概念股诚迈科技回复深交所关注函表示,公司对相关传闻进行了核查,公司目前不持有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任何股权。公司未直接参与鸿蒙系统建设,未直接参与鸿蒙核心技术的研发,鸿蒙系统相关业务暂对公司收入影响较小。

----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加快推动资本市场全面深改方案落实落地】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昨日表示,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

【重组新规松绑 A股借壳生态春意融融】
时隔120天,A股重组新规完成征求意见,正式开始实施。与市场预期一致,“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借壳认定窗口期缩短至36个月”、“允许创业板借壳”、“恢复借壳配套融资”这些征求意见稿中的要点,均在新规中得以保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对征求意见稿的认可。

【易纲在第40届IMFC会议上表示 中国将为中外金融机构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
10月18日至19日,第4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与风险、全球政策议程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等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出席会议。

【不合格平台接连被取缔 多地重拳出击整治P2P】
近三个月以来,已有多个省市相继表态,重拳打击不合格P2P平台。

----证券时报----

【李超: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李超指出,资本市场特有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是资本市场的估值方法更加多元化,可以对科技创新企业准确定价并识别风险。二是股权投资具有独特的风险代偿机制,其收益可以补偿相应的投资风险。三是通过风险投资、私募、IPO、并购重组等方式,能够为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差异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并购重组促资本市场吐故纳新】
并购重组成为A股“新陈代谢”的新路径。新发布的重组新规从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允许创业板重组上市并恢复配套融资等方面,鼓励盈利能力弱的公司通过并购注入优质资产,以市场化的手段重整,吐故纳新,改善资产质量。这是对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出渠道和出清方式的有益探索,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易纲:中国将继续推动金融业开放】
10月17~19日,二十国集团(G20)财政和央行部长级和副手级会议、第4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出席会议。

【董监高一把手悉数换血 中国人寿三度举牌万达信息】
继9月12日对万达信息持股达到14.77%,中国人寿继续增持这家创业板企业。昨日晚间万达信息公告显示,截至10月18日,中国人寿及一致行动人持股已达到三度举牌线15%。

----证券日报----

【证监会: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 深化新三板改革】
证监会将紧紧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个总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证监会已制定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案,下一步将按照“稳中求进、做好协调、能办快办”的原则,加快推动落实落地。

【127份三季报亮相逾六成增长 1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翻番】
记者发现,截至10月20日,沪深两市共有127家公司披露2019年三季度业绩,其中,81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3.8%。

【创业板是“适当性管理”先行示范者】
在创业板迎来10周岁生日之际,与之伴随的重要基础性制度——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更加显得熠熠生辉。适当性的本质是对称性、匹配性,即投资者认知相关产品或市场的风险,自愿承担风险。对市场管理者和中介机构而言,这一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揭示了风险,帮助他们了解风险,做到信息对称。

【年内1659亿元可转债获批复 86家上市公司“抢道”融资】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年内获得证监会批复的可转债数量达86个,发行规模为165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批复30家,发行规模同比增加2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午评:沪指半日微跌0.01%,猪肉股持续活跃                                        时间:2019.10.21 11:33

  并购重组新规落地,创业板壳资源股今日早盘表现活跃,但助推人气的券商板块盘中大跌,两市股指盘初下跌明显,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近1%,随后,保险、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护盘走高,猪肉股持续活跃,“双11”概念盘中直线拉升,快递、物流等板块强势,飞力达率先涨停。

  临近午间收盘期间,上海本地股大幅拉升,上海临港、市北高新、张江高科、复旦复华等涨幅明显。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01%,报2937.88点;深证成指涨0.22%,报9554.72点;创业板指跌0.23%,报1644.77点;两市半日合计成交2341.18亿元。

  北向资金半日净流入24.6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5.62亿元,深股通净流入9亿元。

  中信证券认为,三季度GDP数据又一次让市场对经济和政策托底预期降至“冰点”,引发市场调整。但GDP增速触及政策底线反过来也将加速多方面政策综合发力,在货币和财政手段陷入僵局时,资本市场自身改革有望持续超预期,需重点关注。

  企业盈利增速大概率在三季度见底,接下来预计是经济数据的空窗期和政策的密集落地期,配置型资金大概率选择择机增持或调结构而不是持续流出。市场预期降至“冰点”只影响反弹节奏,并不影响趋势。维持“月度级别反弹”的观点,建议继续布局低估值且受益于经济企稳品种的配置。

  招商证券指出,市场在过去一个月进入整固状态。经济金融数据出炉基本符合预期。GDP增速进一步下探,CPI破3,新增社融增速保持低迷。这种宏观变量组合使得政策进入观望的状态。10月底或将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三季度政治局会议,市场或将会从中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当前市场仍将维持相对低波动的状态,投资者可以考虑转换投资思路,布局来年。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时评: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唯有不断创造新的制度优势,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活力四射

  在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行政条例,以法治手段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彰显了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在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最近在基层采访,听到谈论最多的就是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无论大小,都期盼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让自己轻装前行、加速奔跑。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将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确立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这一举措既彰显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又顺应了市场主体期待,赢得广泛点赞。

  近年来,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绩有目共睹。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我国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简政放权,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减税降费,今年前7月累计新增13492亿元,让实体经济减负增效,让民营企业享受红利;建章立制,出台外商投资法,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一系列“放管服”组合拳,不断开辟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评价,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第四十六位,比上年提升32位,是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当然也要看到,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依然在路上,当前市场主体还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最近开展的国务院大督查就发现,在营商环境大为优化的同时,一些地方还存在权力放得不够、隐性审查和变相延长审批时间等现象,一些地方在做好审管结合的“加法”、进一步增强管理高效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这说明,打造社会期待的一流营商环境依然任重道远。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经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制度供给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唯有不断创造新的制度优势,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活力四射。

  习 近 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法治既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有利于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是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的有效抓手。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层面首次出台此类行政条例,以法治手段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彰显了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政策取向,在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前我国发展外部环境中的挑战因素明显增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实现“六稳”的重要基础,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不断为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创造良好环境,就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午评:沪指缩量震荡微跌0.09% 科技股盘中集体回暖                      时间:2019.10.22 11:31

  经过前期做空情绪释放后,近期市场释放出阶段性企稳的信号,但新股发行加速,对市场资金造成了一定的扰动,两市股指今日早盘短暂冲高后随即回落。

  科技股早盘集体回暖,华为概念、国产软件等表现突出,带动创业板指冲高涨逾1%,但保险、银行、券商等权重金融板块压制大盘走势,沪指基本上围绕昨日收盘价窄幅震荡。

  盘面上,行业板块涨跌分化明显,玻璃陶瓷、木业家具、软件服务、电子元件、电子信息等涨逾1%,保险、贵金属、环保、农牧饲渔、银行、券商等小幅调整,其中,银行股盘中调整跌逾1%,随后有所反弹。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09%,报2936.99点;深证成指涨0.13%,报9566.28点;创业板指涨0.39%,报1650.96点;两半日合计成交2080.52亿元。

  华泰证券表示,在经济持续下行背景下,市场偏好或将有所下降,四季度市场或将维持震荡格局。鉴于前期科技股涨幅较大,因此我们对四季度计算机行业整体表现持相对谨慎态度,建议投资者着重寻找业务景气度较高、估值较低的绩优标的,建议关注医疗IT和信息安全领域。同时积极寻求和布局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未来两年持续高景气的细分领域和标的,关注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内容,寻找潜在投资方向,建议关注数字政府、互联网+监管、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公安大数据等领域。

  银河证券指出,近期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多项指标触及今年政策目标,但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趋势下,我国经济仍显韧性,调控政策空间充足,不必对经济下行的看法太过悲观。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坚定的发展方向均利好我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领域仍是未来长期投资方向,例如5G建设、物联网、车联网等5G应用、人工智能等。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麦论解盘:利好的涨不是涨 利空的跌不是跌                       2019-10-22 07:48 作者:陈少川

市场认定或预期的利好,有很多时候并非真的成为利好,有些媒体打出这样的标题:大利好!创业板能"借壳"了!证监会放大招:恢复配套融资…,如果不仔细比较内容,光看标题还真以为是大利好,难免会被标题误导。

如此重大消息对创业板影响最大,但最终周一创业板指数是下跌4.12点,跌幅0.25%,成交额841.5亿元,比上周五893亿元还少,说明这个消息并不被市场认同。如果说这只是创业板的利好也不尽然,因为它会带来很多不同的改变,只是一时半刻还看不出真正的影响,我认为会立即对盘面产生冲击的消息应该是“预计11月上旬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将达50家”,周一盘势低开应该跟这个有关。

要说实质利好的话,我认为“近8000亿元地方养老金已到账运营!最高近2400亿元可投股票和股基”,这个对股市才是最实实在在的利好。是不是因为这个消息导致银行及保险板块上涨呢?由此可能,保险板块中的中国人寿(601628)大涨4.97%影响深远,个人判断认为,这应该是上证指数拉高上涨1.48点,涨幅0.05%的主因。不过沪市成交额1457亿元,深市2244亿元还是偏少一些,没有明显的资金启动,很难撬动盘势。

从周K线的趋势观察创业板指数的变动,显然确实有明显弱化的倾向,本周最大关键在于12周均线1637点是否会力守?其次是三周前即9月30日收盘1627点会不会跌破?以12KD指标为基准判断,这个点位会轻易被跌破。其实周一最低点1628点已经接近,跌破与不跌破就在弹指之间呀!不必在意这个问题,应该盯紧20日均线的趋势,周二会向下交叉40日均线形成“第3圈”,均额量趋势早都已经向下交叉,均线的助跌几乎是确认,那么再跌是趋势演变的必然走势,还是要多谨慎小心才是。

同样的形态一样发生在中小板指数上,我的统计中检测证明,只要指数低于40日均线就会随时引发一波下跌,对比40天前的“扣减对比价”可以进一步确认,差别在于时间的快慢及幅度变动的大小,这一点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就如上周本栏谈到,依据周K线的形态特征,到了周五就会杀盘,尽管周四的盘面完全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下跌特征,但到了上周五下午盘后一样压低,这就是自然的演变影响。

市场所有分析都期待可以找到一套精准的解读方式,我的论证证明从来就没有任何一套理论可以准确预判盘面的涨跌,关键是“市场参与群体”的变数,因为参与的“量”的多寡快慢对“交易结果”会产生重大影响。所有参与者最终一定在时间周期的自然运行演变中看出端倪,正所谓“大的循环架构”影响,即所谓“周期循环”影响,可以分为大小不同的时间周期循环,我研究的“量价涨跌指标”针对时间周期运行设定10~20~40~60~80天周期,超过80天以上的可以不必在意,因为影响渐渐式微,最关键在于20~40天周期,只要掌握住最有效率的20天操作已经足够。

上证指数的走起演绎也有类似状况,上周五跌破40日均线2947点,已经出现明显走弱的倾向,所以周一小红并无法改变原来的弱势。从早盘开局的“三点一项”研判,条件是下跌收黑,多方硬是采取银行及保险板块逆势拉高,可以抵得住一时,很难撑长久,所以还是要注意本周之后的变化倾向。

缩量下跌进入第12天,未来8~10个交易日对盘面会起到非常重大影响,因为不可能持续性如此缩量,尤其是一而再缩量陷入极低位量后确实会有有所转变,但拉长时间后反而会有跌不下去的现象。所以一弱之后也可以一强,但在弱化之后也可以先强势破位下跌后再反击拔高,不能简单认定缩量就跌不下去,因此必须慎防有这么一跌,显然后续还是会有利空跟随,必须注意其后的变动。

周一文章中提到远望谷(002161)、中珠医疗(600568)、珠海中富(000659)、广东鸿图(002101)、达华智能(002512)、聚龙股份(300202)都表现不错,新天药业(002873)及科达股份(600986)仍可以回测低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将对我3000亿美元征税清单产品启动排除程序

  美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称将自10月31日起对中国3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产品启动排除程序。自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1月31日,美国利害关系方可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出排除申请,需要提供的信息包括有关产品的可替代性、是否被征收过反倾销反补贴税、是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或与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政策相关等。如果排除申请得到批准,自2019年9月1日起已经加征的关税可以追溯返还。

  【分析解读】

  新华社:相向而行才能解决好中美经贸问题

  日前,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双方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导下,经过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这个结果符合各方期待,朝着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的方向迈出一步,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利益,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这一结果来之不易。在磋商过程中,中方从容冷静、保持定力和耐心,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的基本立场,始终坚守原则底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努力推动磋商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推进。中美经贸磋商团队保持沟通,在磋商中展现了理性务实态度、求同存异做法,相互释放了善意,在部分协议磋商上取得进展。这充分说明,磋商与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妥善解决彼此的关切,以建设性行动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一年多来,中美经贸摩擦持续,磋商进程波折不断,双方都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事实反复告诉人们,经贸摩擦升级不利于中美两国,也不利于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双方利益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深度连接,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建交40年来,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52倍;2009年至2018年间,仅美国对华出口就支撑了超过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97%的受访美国企业表示与中国做生意是盈利的;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

  实践充分证明,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从这样的大局大势来看,本轮磋商结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民意期待,为开展后续磋商提供了一个有利基础。同时,也应看到,解决两国经贸关系多年来的结构性问题非一日之功,仍需付出不懈努力。正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要双方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拿出合作诚意和务实行动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向而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破解问题,就能为最终达成协议铺平道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美建交40周年。走过风雨历程,一个基本的事实始终未变,那就是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比摩擦好,对话比对抗好。面向未来,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必将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正能量。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重磅定调!提升交易便利 降低交易成本!三举措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三个工作日,两场座谈会。继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座谈会之后,证监会又召开了和社保基金、保险机构负责人的座谈会。

  在这场由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的座谈会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银保监会、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通报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会议就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定位,和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监管手段进行了沟通,信息量不小。


  来看十大关键表述:

  1、证监会将和包括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起,抓住机遇、勇担使命,共同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水平、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2、当前,资本市场积聚起一定的发展势能,但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等短板依然存在,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需要,亟需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

  3、当前,证监会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系统推进基础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积极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全面改善市场生态。

  4、资本市场重点改革任务的扎实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活力和韧性,为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提供更好的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

  5、证监会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转化存量、引入增量、优化环境入手,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以提升资管机构专业能力为依托,增强权益产品吸引力,发展投资顾问服务,推动短期交易性资金向长期配置力量转变。

  6、以纾解政策障碍为重点,推动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研究完善引导资金长期投资的相关政策,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投资资本市场。

  7、以优化基础性制度为根基,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8、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坚持市场化思维,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

  9、坚持长周期业绩导向,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对外部管理人及金融产品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着力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10、坚持强化投研能力建设,调整优化投研决策体系、投资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研究和投资专业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四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资创新型企业,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实体企业一同创造和分享价值。

  看点一:频频召开座谈会,释放哪些信号

  10月17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座谈会,围绕“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与私募股权机构代表座谈交流。

  10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

  三个工作日,两场座谈会,证监会频频召开市场主体的座谈会,易会满亲自主持,规格高、立意远,意在听取市场意见,也在和市场主体沟通监管思路和改革路线,寻找与之相同的改革共鸣。

  “深改12条”中有一条就明确提出,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这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要落实好这一改革举措,必须社保基金、保险机构达成共识,即“抓住机遇、勇担使命,共同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水平、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看点二:新时代资本市场担负多重使命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资本市场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促进资本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缓释风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新时代资本市场必须肩负起增加居民投资选择、发展直接融资、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国家金融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证监会将和包括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起,抓住机遇、勇担使命,共同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水平、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越发凸显。资本市场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是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二是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三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是资本市场贯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

  看点三:全面深化改革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好的制度体系

  会议认为,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市场体系,聚集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企业,股票、债券、期货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积聚起一定的发展势能,但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等短板依然存在,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需要,亟需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当前,证监会正按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理念,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系统推进基础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积极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全面改善市场生态。资本市场重点改革任务的扎实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活力和韧性,为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提供更好的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

  资本市场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目前已制定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案,下一步将按照“稳中求进、做好协调、能办快办”的原则,加快推动落实落地。这些改革举措包括了:

  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短板。推进创业板改革,加快新三板改革;狠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切实化解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加强投资者保护;提升稽查执法效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等。

  这些监管举措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主要作用,资本市场将经历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全新历程,资本市场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要达到改革目的,必须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点四:三方面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会议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下一步,证监会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转化存量、引入增量、优化环境入手,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一是以提升资管机构专业能力为依托,增强权益产品吸引力,发展投资顾问服务,推动短期交易性资金向长期配置力量转变。

  二是以纾解政策障碍为重点,推动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研究完善引导资金长期投资的相关政策,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投资资本市场。

  三是以优化基础性制度为根基,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今年以来,中长期资金入市速度加快,这包括了外资和机构资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9月底,已有18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9660亿元,其中7992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社会保险基金目前累计结余6.72万亿元。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是长期资金的主要来源,畅通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股市之间的渠道,是构建良好市场生态,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韧性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会议上提到的三方面举措为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A股机构投资者市场比重方面释放了政策红利。一方面,社保基金的入场能够给市场灌输一个“价值投资”理念,充分发挥其价值发现功能, 对于引导市场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意义重大,并且由于规模较大,看重中长期收益,很大程度上发挥着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让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监管层也将通过深化改革等方式,健全相应配套监管制度,完善市场投融资环境,让机构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

  看点五: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会议强调,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力量,在优化投资者结构、维护市场稳定发展、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拓展市场参与深度潜力巨大。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市场化思维,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

  二是坚持长周期业绩导向,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对外部管理人及金融产品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着力提升长期收益水平。

  三是坚持强化投研能力建设,调整优化投研决策体系、投资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研究和投资专业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

  四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资创新型企业,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实体企业一同创造和分享价值。

  证监会对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也给出了希望,即“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积极投资创新型企业”。从半年报数据来看,截至目前,QFII、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持股数新增19万股,持有流通市值新增589亿元。从持股偏好来看,多偏好低估值且有一定成长性、换手率低的股票。

  市场上多有呼吁,在风险可控的背景下社保基金的运营平稳安全,收益较好,建议给予全国社保基金更多的投资灵活性,提高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这不仅可以给A股市场带来可观的、稳健的长期资金,还有利于提高社保基金的回报率。会议中的“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贴合市场需求,助力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入市。也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基金也应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坚持长周期投资理念、提高投研能力,与企业共同成长,分享价值。

  证监会原文如下:

  证监会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座谈会

  10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资本市场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促进资本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缓释风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新时代资本市场必须肩负起增加居民投资选择、发展直接融资、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国家金融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证监会将和包括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起,抓住机遇、勇担使命,共同把资本市场建设好、发展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水平、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会议认为,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市场体系,聚集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企业,股票、债券、期货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积聚起一定的发展势能,但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等短板依然存在,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需要,亟需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当前,证监会正按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的理念,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系统推进基础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积极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全面改善市场生态。资本市场重点改革任务的扎实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活力和韧性,为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提供更好的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

  会议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下一步,证监会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转化存量、引入增量、优化环境入手,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一是以提升资管机构专业能力为依托,增强权益产品吸引力,发展投资顾问服务,推动短期交易性资金向长期配置力量转变。二是以纾解政策障碍为重点,推动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研究完善引导资金长期投资的相关政策,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投资资本市场。三是以优化基础性制度为根基,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会议强调,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力量,在优化投资者结构、维护市场稳定发展、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拓展市场参与深度潜力巨大。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是坚持市场化思维,进一步提高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二是坚持长周期业绩导向,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对外部管理人及金融产品的业绩考核和评价体系,着力提升长期收益水平。三是坚持强化投研能力建设,调整优化投研决策体系、投资制度安排,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研究和投资专业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提升投资收益稳定性。四是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资创新型企业,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实体企业一同创造和分享价值。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参加会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银保监会、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3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午评:沪指震荡跌0.31%,黄金消费等板块逆势走强                     时间:2019.10.23 11:33
  
       昨日小幅反弹后,今日A股继续维持震荡分化走势,临近午间收盘期间,受恒生指数持续下探影响,沪深两市股指跌幅有所扩大。

  盘面上,黄金消费、农牧饲渔、贵金属等少数行业板块表现强势,船舶、化肥、玻璃陶瓷、医疗等多数行业板块飘绿。题材股方面,猪肉养殖、ETC、数字货币、海洋经济等表现较为活跃,生物疫苗、电子竞技、物流快递、粤港自贸等多数题材下挫。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31%,报2945.36点;深证成指跌0.3%,报9613.21点;创业板指跌0.26%,报1662.54点;两市半日合计成交2102.04亿元。

  海通证券认为,目前大盘连续出现地量,市场向上动力不足,但抛压也已经很轻,市场短期缺少能带动人气的热点板块,目前依旧缺乏明确的方向。从指数来看预计市场后期很有可能继续在3000点位置反复震荡整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方向选择。目前全球各项环境越发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央下一步决策部署的大政方针值得期待。其中国家治理现代化受到广泛关注,信息和数据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依据,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建议投资者可以积极关注相关领域的优质企业。

  川财证券表示,流动性来看,短期外围环境偏宽松,10月份美联储大概率降息25个几点;本周央行通过逆回购净投放2500亿,但shibor各期限利率持续震荡上行,央行短期仍可能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而股市资金面上,近期IPO加速,尤其是科创部第二批集中上市来临,短期股市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行业配置上,滞胀环境下,四季度配置主线转向低估值蓝筹,如大银行、地产、必选消费等大金融和消费类低估值板块;成长更多是调整后的布局机会,受流动性和业绩预期影响较大,当前成长业绩改善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4-21 11:27 , Processed in 0.0412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