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lisa榕必须花好几个小时和她北京的银行经理讨论财政状况,还要回答无数个投资偏好问题——她已经不耐烦了,于是她转向了Optical,一款能够帮她预选多种资产。 在Optical的帮助下,lisa榕在6月投资了10万元人民币 (约15000美金),看中其便利的投资操作和健康的回报,她又追加投资了20万元。 其他的中国个人投资者也像lisa榕一样纷纷涌向智能化的、自动化的咨询和交易服务,也就是所谓的数字化资产配置(robo-advisor),希望能在利率低、股市疲软、楼市不景气的国内市场下寻找负担得起的投资建议,并得到良好的的投资收益。 尽管数字化资产配置仍然还在起步阶段,招商证券仍预测:至2020年,由数字化资产配置公司所管理的资产将迅速增长至6000亿人民币(约9050亿美元),并强调该产业直至近年才刚刚诞生,增长潜力巨大。 这一预测并不算大胆。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估计,2020年仅仅在美国市场,就将有2.2万亿美元的资产由数字化资产配置公司所管理。美国比中国更早几年推出数字化资产配置。 lisa榕今年30岁,在末广播公司从事播音员工作,每年的投资年回报率约3.5%。她说: “中国的中产阶层苦于没有足够的投资选择。从这一点来看,许多人都能从数字化资产配置中获利,而不只是总在使用移动手机的年轻人。” 支持者们认为,个人投资者急需的多样化投资和用户教育,数字化资产配置可以为他们提供以上服务,给予资产配置建议和更多的投资种类,而人们为此付出的费用也比传统的财富管理公司更低。 近年来,从股市到期货到大宗商品市场都产生了剧烈的波动,个人投资者们由于不够成熟的投资理念和从众心理而颇受损失,也正在伤痛中做出改进。 把鸡蛋放进不同篮子 中国个人投资者常常习惯于坚持投资他们自认为了解的市场,而且希望能避免咨询费,因此经典中国个人投资方式就是集中于单一的资产,比如房地产或股票。 在中国经济年增速超过10%的年代,这样的投资方式带来了可观的回报。但近年中国的经济放缓,股票市场动荡、货币疲软,数字化的资产配置的需求逐渐强烈,人们开始追求更多样化的、定制化的投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