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关于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个谬论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在反对人民币升值的跟贴中,经常见到这个例子:
一外国人,拿了10W 美金来中国旅游。
当时汇率是1:6.8,所以他换了68W 人民币。
玩了一年,花了18W 人民币,打算回国。而此时,人民币升值了,汇率为1:5, 所以他剩下的50W人民币,还是换了10W 美金。
也就是说,他来中国白白的玩了一年,还是10W美金回家!

升值多亏啊,升值可以让老外在中国白吃白喝,这个例子想说的就是这个。
首先,我得声明,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个例子是会真实发生的,但这只是典型的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全局的懒惰做法。
第一,升值确实会让那些之前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老外受益,但是升值照样可以让我们受益。升值可以让我们同样的人民币平白无故地可以买更多外国的东西,我们是不是也捡了便宜?
第二,这个例子中的老外受益的前提是他在升值前将美元变成人民币,如果不是,那么他根本不可能享受到白吃白喝的好处。相反,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他手中的美元购买力下降,他手中同样的美元所能购买到的中国货将减少。
第三,退一步,即使如例子中的老外,白吃白喝后还能换回10w的美元,但是这个10万美元已经不是当初的10w美元了,它的购买力因人民币升值而大幅缩水。
第四,人民币低估必然导致升值预期,从而诱发了例子中老外的行为,先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这是导致国内人民币泛滥即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低估得越久,升值的预期就越强烈,类似的热钱进入中国的就越多,通货膨胀会愈演愈烈。你说是升好,还是不升好?
看了上述分析的朋友,以后再遇到有人举出这样的例子,希望能够坚决的予以驳斥。我们不能以讹传讹。
孝老、健身、行善不能等!
年龄、孤独、未来不能怕!
工作、机遇、出身不能悔!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知名财经评论员张庭宾在第一财经上发表《中国物价为何比美国、泰国都高》一文,在举出种种中国物价比美、泰高的事实后,他由此得出结论:“这显然与“人民币低估”的结论背道而驰,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这种中国与泰国、美国的物价比岂非更高?”不但张庭宾,很多人也持有同样的看法。

张庭宾们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错得浅。真实的情况与他们认识的完全相反,中国物价过高是人民币低估的结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物价将会下降,美国的物价将会升高,中美物价差距会缩小,而不是如张庭宾们认为的那样会拉大。

国内物价不断攀升说明人民币购买力在不断下降。人民币购买力为什么不断下降?那是因为国内流通的人民币越来越多。货币为什么会越来越多?那是因为央行全力开动印钞机的结果,人民币是印刷出来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截至到2010年3月,中国政府手中持有的外汇储备余额高达24470.84亿美元。朋友,你知道政府手中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吗?美联储发行的美钞怎么到了中国政府手中?是中国政府向美国借的吗?不是。外汇是我们的出口部门用实实在在的商品换来的。那么,外汇怎么又转到政府手中了呢?政府需要外汇吗?不需要,所以它把巨额外汇再借给美国人。谁需要呢?进口部门需要,需要外汇购买国外的资源和商品。出口部门当然不会把外汇白白送给进口部门,进口部门需要拿人民币来换。这一交换过程,人民币由进口部门转移到出口部门,国内人民币总供给不会有任何的增加,因此不会影响到总体物价水平。那么,要拿多少人民币来交换1美元?这本应由市场说了算,也就是说取决于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市场供需决定的汇率恰好让外汇市场出清,即在这个汇率水平上,出口部门创造的外汇供给恰好可以被进口部门消化掉。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供求定律。但是,政府插手汇率市场,对汇率实行“价格管制”,它强行将汇率维持在市场出清水平之上,在这样的汇率水平下,因为外汇价格过高,出口部门的创造的外汇进口部门消化不了。多余的外汇怎么办?政府必须收购上来,否则汇率水平必定下跌。怎么收购呢?肯定也是用人民币来收购。但是,政府收购外汇的人民币来自哪里呢?企业、居民手中的每一块人民币都是通过出售商品或劳务从别人手上换来的,而政府是不挣钱的,它的钱来自于税收。那么是用税收来购买外汇吗?不是的。税收应付各种开支尚自顾不暇。那怎么收购?印钞票不是政府特权吗?那直接印钞票就是了。现实中,正是这么干的。央行用新印刷出来的货币从进口部门收购外汇,发出去的人民币记为央行的负债,到手的外汇则记为资产。24470.84亿美元政府外汇储备如果按照6.8的比率收购,那么166401亿新增人民币就被投入到经济体了。2010年1月,国内货币M1的供应量是229588.98亿人民币,政府因收购外汇而新印刷出的货币占到M1的72%。你能够想象,如果没有这166401亿人民币在经济体流通,我们的物价水平将低到什么样的程度?

为什么我们的经济水平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的物价水平却有超英赶美的趋势?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发行了太多的货币,近十年我们货币供给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9%,世界主要经济体自叹弗如。如前所述,货币供给的超常规增长与人民币汇率人为低估具有莫大的干系。因此,要降低物价水平,央行必须收回它曾经滥发的货币。怎么收回?卖掉手中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目前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太高啊,所以央行必须降价销售才卖得掉,这意味着人民币对外币的升值。这就是为什么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国内物价而不是抬高国内物价的原因。
孝老、健身、行善不能等!
年龄、孤独、未来不能怕!
工作、机遇、出身不能悔!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2.4万亿外汇储备的几点认识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23991.52亿美元,连续四年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关于2.4万亿外储,我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4万亿外汇储备是官方储备,不包括民间储备。所谓的连续四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也是指超过日本的官方外汇储备。日本居民所持外汇是官方的3倍多,官方加上民间外汇总额接近5万亿美元,而我国外汇储备绝大多数体现为官方储备,民间储备极少,一般估计仅在1000多亿美元,这样算下来,中国实际外汇储备仅有日本的一半。

二、官方的外汇储备从哪里来的?用人民币从企业、老百姓手中换来的。2008年8月之前,是政府从企业、老百姓手中强行买过来的。之后,稍微讲理一点,是自愿交易。那么用于购汇的人民币从哪里来?印刷厂印出来的。政府是空手套白狼,老百姓遭受的则是通胀之苦。那些出口企业拿着换回来的大把人民币,只能在国内流通循环。出口的顺差实质是资源、商品、服务流到国外,换回美元再兑换成人民币,结果是人民币越来越多,对应的商品却在减少,不发生通胀才怪。

三、官方的外汇储备不属于个人、企业,而是属于政府。在中国,属于国有资产。个人、企业将外汇卖给国家了,他们得到了人民币,政府得到了外汇。所有权已经转移了。很多人认为,官方外汇储备不是国家资产,那是错误的。

四、官方外汇储备能否分给老百姓?理论上,当然可以,因为它属于国有资产。正如中石油、中移动中的国有股份当然可以分给全体老百姓一样。当然,政府也可以把外汇兑现为商品、服务,从国外运回来,卖给老百姓,收回它曾经因购汇而发出去的人民币,然后一把火烧掉(是真的烧掉,因为这是打出去的欠条,现在用东西清偿了,自然要把欠条收回烧掉),物价将会因此而下降。

五、外汇最好留在民间,而不是政府手中。留在政府手中,变成主权基金,购买外国的东西就会受到种种非市场因素的限制。而放在老百姓手中,由老百姓自由决定如何花,会更有效率。

六、2008年8月,强制性结售汇取消后,为什么企业自愿持汇的积极性不高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外汇存款利率低。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人民币为2.79%,外汇美元为0.95%,欧元为1%。人民币利率显著高于外汇,企业自然不愿持外币。一个是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升势,从当初的8.1降到现在的6.8,企业自然愿意持有强势的人民币。还有一个是中国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限制资本进出的国家,企业对外投资渠道并不充分,降低了企业持有外汇的动机。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我想随着中国对资本管制的进一步放松,政府的干预进一步减少,民间持汇的比例会上升,政府外汇储备不可能再无限膨胀下去。德国每年仅贸易顺差就超过2500亿美元,而官方外汇储备仅为1000多亿美元。

七、2.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如果花出去可以干什么?这里开个头,大家可以补充。如果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那么可以购买市值排在世界前12的公司(不包括中国公司),可以买下10个微软,12个沃尔玛,13个伯克希尔,13个宝洁,14个GE。购买农产品的话,按照当前农产品价格,可以购买121亿吨美国小麦,够中国消费121年(中国每年消费小麦不超过1亿吨)。购买飞机的话,可以购买1万架波音747飞机(目前中国民航飞机总数不超过1600架)···
孝老、健身、行善不能等!
年龄、孤独、未来不能怕!
工作、机遇、出身不能悔!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4-21 03:51 , Processed in 0.0469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