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熊市顶大底小、牛市底大顶小”。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能量转换的问题。 
 
牛市的发动一定是在底部无论在形态上(头肩、双底、箱体等)还是在时间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即“蕴育了足够的能量”,而在其上攻过程中的每一个峰位多为“尖头”(顶小),而回调下来后又再做一个“宽底”(底大,再次蕴势),这就显示了每一波都是“底大顶小”(即能量聚集在底部,释放完在顶部)。 
 
而一旦峰位不是“尖头”而变成“宽头”(头肩、双底、箱体等), 此时能量开始在顶部聚集(The tide is turning),熊市就开始了。在下跌过程中,每一个“谷底”多为“尖底”,而反弹上来的顶部相对较宽(顶大,再次蕴势),这样就显示每一波都是“顶大底小”(即每次能量聚集在顶部,释放完在底部)。 
 
从欧元看,有2002年8月到10月的箱形底能量聚集区、2003年1月到4月的箱形能量聚集区,其后每一次上攻的峰位都是尖头,而2003年5月到6月期间的能量却聚集在头部,从此下跌后的每一个底都是“小尖底”,而每一次回调都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大的顶”(可以从4小时图中看到第一次反弹到50%和第二次反弹到38.2%区域的密集头部区域)。 但是现有的头部聚集区相对于下面的底部聚集区来说还是太窄小了点。因此1.1935的头部可能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头部,可能还会有在下方某一个区域形成“宽底”,再次上攻,以形成真正的“大顶”,才算完成欧元的“牛势”。 
 
至于下面可能的“宽底”区域,似乎2003年1月到4月的箱形能量聚集区,似乎较为理想。从时间左右对称的角度来说,应该在九月到达这一个区域(1.106/1.108),十一月完成。 
我这里只是从能量角度猜测,定有不小的偏颇。比如从同步角度讲,瑞朗就似乎将形成相对完美的头肩底,让我感到有些迷茫,难道也要下去再做个双底? 
 
望各位老师、同仁给予批判、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