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推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慧律法师讲解(十七)
时间:1991年04月27日
地点:台湾高雄文殊讲堂
再来,想,有相,无相。想,有相是有根据的,有根据的,你有看到东西,然后看得很清楚去想的。无相,就是自己观想的,像龟毛、兔角,无相不是不执著那种无相,是你的想里面没有任何的境界。所以有相,就是有境界的想,无相就是无境界的想。譬如说你看电影,境界现前,电影一直在演,那你就随电影的相就开始在演了。无相就是说,境界没有现前,自己想的。
行,遍行就五,五遍行,我们百法明门论会讲到,所以在这里不重复。遍行心所。别境心所有五个,善心所有十一个,烦恼的心所法,有二十六个,不定法有四个,这个我们心经讲完,就要讲百法明门论,这个很重要的!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二十六、不定四,心算得到,五加五加十一,二十六加四,心算得到五十一,这也不用心算,早就知道了。早在民国几年就已经知道五十一个心所了。百法很重要,非常重要!识,八个识,前面的眼、耳、鼻、舌、身就五识,第六意识,第七叫做末那识,第八叫做阿赖耶识,这个我们在唯识学里面,多少也有谈到一点。
五十三页,契机说法。凡夫、二乘、中乘、菩萨,凡夫昧于因果,就是不了解因果,他在受苦的时候,他感觉这个世间很苦;他在造业的时候,他就很喜欢地去造业, 所以昧于因果,就是不信因果,你不了解因果,执著有真正的身跟心,所以就执著妄有。执著妄有。
翻过来五十四页,要是二乘人呢?就是不了缘生,不了缘生,执有五蕴,不了解因缘所生法,执著有一个真正的五蕴,这个色身那么现在破除这个色身,了解说这是色受想行识所构成的,可是色受想行识的元素还是存在,个体的元素还是存在。
中乘呢?虽然了解缘生,而不达无性。再来菩萨的话呢?是照了诸法,彻底地了解一切法是缘生无自性的。所以二乘和中乘是法有人空,菩萨是色空中道。这里所谓的中乘,是钝根的菩萨,最后的菩萨,是利根的菩萨、大菩萨。
法有人空,这法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还存在。但是了解没有一个真正的人,要是菩萨的话,是色空中道,不偏色、不偏空,方便契机,是立有诸法。一开始凡夫妄执,所以建立了种种的法,方便断空,用一点功夫迈向修行,修行以后了解一切法皆空,次及人空,再来进而法空,最后说中道法。
是利根、钝根不次,就是没有一定。
显示实相,广引蕴处,诸法是蕴跟处,实相是实相六不,六不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本无妄想。本来就没有所谓虚妄的相。
说舍利子。观世音菩萨叫:舍利弗!在弥陀经是翻译成舍利弗;在心经是翻译成舍利子,这二个是同一个人。观世音菩萨就叫:舍利子!你知不知道?诸法的空相是本来就不生,也就没有所谓的灭,本来没有所谓的污垢的凡夫,也没有所谓的清净的圣人。在圣人一切法不增加;在凡夫,也不会减少,因为是诸法空相。
再解释一遍。说:舍利弗!什么才是诸法的空相呢?所谓诸法的空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五十五页。
五蕴,处就是十二处,就是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叫做三科,五蕴一科,十二处一科,十二处又名十二入,或者是十八界。真空实相是无相,真空是实相,无相状况,强名实相,没有任何的相状,所以勉强说是实相。你说实相,实在讲也不对,因为实相也是名字,也是文字。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用事理来比喻,采取古注书的一种。从俗谛观事相,因缘有此六,有此哪六个?生、灭、垢、净、增、减。从立一切法的角度来讲,要立一切法离不开因缘,所讲的因缘,那就是生、灭、垢、净、增、减。
从真谛空观的理性来讲,法空无此六个,那就必须否认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用金子的瓶来比喻,金性瓶子的外相,用金子去打造的瓶,从外相来看,它是瓶子,就质来讲,这个金是金沙所构成的,所以说瓶坏为金沙,瓶子坏了,磨成粉末状的,那就是金沙,沙是金,是瓶子的金,所以说性相、色空一样,是归属于中道,性相是一体两面的,色空也是一体两面的,还是归属于中道。
采古注一,色从因缘而生,色法是因缘所生,真空是不生,色法从因缘谢,真空是不灭的,真空怎么会生呢?你空一切法生什么?虚空不增也不减,它生什么?它也没有灭。譬如说这是一个空间,前面这个空间,我现在拿这个把它挡住,拿这个挡住了,空间也没有减少,也没有说我这个把它推出去,一个虚空就跑出去外面,是不是?那你这个把它拿走了,虚空有没有增加?也没有啊,本来就存在的,只是暂时你放这里而已,也不会因你拿走你增减而有变化,没有!如果你这样子的话还听不懂,譬如说我们挖这个土,现在我一讲的话,你要注意观想,我们用挖土机一挖,一挖……,你有没有看到,这挖起来的话挖到什么?挖沙、土。挖到土的时候,一个空出来了,你有没有看到外面的空跑进去?所以因而有空?没有跑进去。
那我现在把推土机的土,把它推出去,把它补平,那一个洞把它补平,那你有看到空间跑出来吗?有没有?没有啊!所以空不是色法,不是像水一样,你土一弄的话,水满了又跑出来了,可是那是空空洞洞的东西,你土一抹平,那什么也没有,你也没有看到虚空跑出来。所以就是不增也不减。色从缘起,真空就不生,色从缘灭,真空就不灭。随流就不垢,出障就非净,随着一切众生,所谓流就是烦恼、烦恼法,随一切事相的这些烦恼,却不可能染污它,等到有一天除掉烦恼,就是出障,障就是烦恼,都摆平了,悟道了。非净,也就有所谓的净,因为本来就是这样子没有的东西。德性满又不增加,像佛陀,修行修到这样子,德高望重的圣人,也不增加。为什么不增加呢?本来就具足嘛!障尽就是烦恼断尽了,也不减少,也不减少,凡夫修行修到障碍尽除,也没有减少到本性的一丝一毫,所以这个生灭是有为法相,所以反过来显出真空之相,因为要显出真空,一定要去说明,那就从生灭法来说明,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用一句现代人的语言,叫做能力不灭。能力不灭,就像本性一样的,好像蕴育一种能力,那么物质不灭呢?就是接近我们现在的色法,所谓质能互变,质跟能量可以互变,所以说,质能互变还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