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美国良好数据造成市场再度下跌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3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美国良好数据造成市场再度下跌
今天的外汇市场延续了昨天下跌的格局,截止到发稿时,各币种再次出现了相当幅度的下跌。其中跌幅较大的是英镑,下跌了58点,其次是欧元和瑞朗,分别下跌了50点和48点。澳元和加元也分别由40点和10点的跌幅。日圆走势相对较好,截至发稿时日元上涨30点,再次回到了120以下。
今天所公布的经济数据和部分消息对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今天最重要的一则消息就是欧洲央行决定维持2%的利率水平不变,继续保持近50年以来的低水平。欧洲央行表示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经济疲弱之后,有迹象表明欧元区经济有可能开始复苏,如果欧元7经济继续维持目前稳步复苏的势头,欧洲央行将在2004年中期以前维持现有利率的水平。从近一段时间以来,欧洲股市的强劲反弹已经说明了欧元区经济复苏的迹象。
另外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七月份通胀率为1.9%,低于六月份的2%。并预期2004年欧元区通胀率将会降至1.25%,200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计为2%,低于原来预期的增长2.4%。欧洲央行还表示预计欧元汇率将维持强势,这说明欧洲央行对欧元的强势采取默认的态度,至少在近期内不会对欧元进行干预。欧洲央行再一次利率会议将在9月4日召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预计欧洲央行降低利率的可能性比较小。保持欧元利率不变将是最好的选择。
从今天公布的欧元区经济数据和欧洲央行会议发布的信息来看,利好因素稍稍大于利空因素,所以我认为对于欧元后期的走势我们仍可以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今天外汇市场另一则消息是,日本财务上公布在七月份的外汇市场上共卖出2.02 万亿日圆,这说明日本财务上对日元的干预力度是非常强的。不过本汇评认为,投资者对于日本财务上对日元的干预也不必过分担心,从近几个月走势来看,日本财务上在日元汇率较低的时候卖出日元进行干预,而日元上升到一个相对的高位时候,日本财务上还要回补日元,来弥补干预所带来的损失。从走势上我们预测,日本财务上对日元的干预目标就在120,所以每次当日圆突破120之后,由于干预回补和逢低买入两股力量,会形成较强的日元买盘,仍然会再次向下突破120,向117-118区域靠拢。
        今晚公布了的美国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GDP,该数据增长2.4%,高于预期的1.5%,美国上周初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再次有所下降,达到38.8万,比上周减小了3,000人,美国第二季度最终销售上升了3.2 %,比第一季度增加了0.9 %。不过美国的贸易数据并不是很好,第二季度出口下滑3.1%,进口上升9.2%,美国贸易数据较差在先前公布的数据当中已经有所体现。从已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分析,对美元走势将构成有力的推动。数据公布后从市场的反映来看,美元对各币种小幅走强,反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的良好预期。
        今明两天市场的走势非常关键,如果能将昨天的阴线很快收复的话,行情还能够继续反弹,否则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这波波段反弹行情已经结束。

操作建议:
从昨天的走势来看,欧元和瑞朗分别跌破了10天平均线,显示了波段反弹要结束的信号,操作上大家要积极做好平仓的准备。本会评认为,欧元和瑞朗经过近3天的下跌之后,今晚到明天可能会有一个反弹,反弹力度的强弱将取决于今晚的公布的数据,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弱。
预计欧元将会反弹到1.1400左右,瑞朗将反弹到1.35360左右,建议投资者1/3仓平仓离场。其他的仓位继续保留。
从日元的走势来看,近几个月以来,日元的走势一直在一个相对比较狭窄的区域内作区间震荡。从理论上讲,日圆这样横向窄幅的波动早晚会被打破,我们再结合日圆半年度结帐所带来的利好因素影响,日元向下突破比较大。因此我们在119.50买入日元之后,作中线持仓风险是比较小的。
做日元中线的投资者,现在是1/2仓位,成本是119.50,大家耐心持仓,留下1/2的资金暂时不动。等待继续买入的时机,做中线结帐行情。请大家保持耐心,不要随意追涨。
今天的汇评就到这里,我们明天欧洲市场再见。

撰稿人:昊然
E-mail:hran@163.com     
以上策略仅供参考。
报价以 www.apfx.com 为准。
发表于 2003-7-3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ok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4-22 19:23 , Processed in 0.0472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