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中国不会屈于美国的压力升值人民币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19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据华尔街日报7月18日报道,虽然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贸易伙伴越发感到不安,但到目前为止,新当选还不到6个月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一直坚持奉行已实行9年的稳健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一年多以来,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特别是在参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日本和亚洲的交易员中。

而在美国,这场争论现在毫无疑问已开始染上了一层政治色彩。

四位美国参议员周四联名上书财政部长约翰?斯诺(John Snow),要求财政部展开调查,以判定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币值的行为是否夺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

签名上书财政部的四人之一,纽约民主党参议员舒谟(Charles Shumer)表示,布什政府应当向中国政府明确指出,让人民币自由浮动符合自由贸易的利益。

此前,美国国会议员曾就人民币兑美元实际上的联系汇率制问题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FED)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提出质询。

格林斯潘指出,以中国外汇储备的急剧攀升来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机制难以维系。

虽然要求中国重估人民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分析师认为中国不会就此屈服。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外汇策略师Frank Gong警告说,美国将人民币重估问题政治化的举动可能会适得其反。他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越是设法将这一问题政治化,中国就越不可能听从它的意见。

人民币重估不会给美国带来就业机会

瑞士银行(UBS AG)经济师安德逊(Jonathan Anderson)指出,中国不太可能屈从于国际舆论压力,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调10%。

安德逊向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透露,中国更有可能逐步推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自1994年以来,中国一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仅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而且一直将人民币兑美元控制在8.28元上下1%的狭窄区间。

根据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和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流入余额来估算,瑞士银行称人民币目前被低估了大约20%。

安德逊指出,重估人民币将损害中国出口,而中国是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的。

他表示,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贸易失衡问题也引发了类似争论,美国曾设法以此说服日本对日圆重新估价,但这根本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日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具备任何可比性。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李钜威指出,即便对人民币重新估价也无助于遏制美国失业率的提高。

他说,中国出口成本的上升更可能使墨西哥和拉美等其他低成本商品出口国受益。他认为,美国的就业市场受中国出口的影响不大。

他说,在充分衡量履行对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承诺的经济后果之前,中国也不太可能考虑放开人民币的汇率。

于2001年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同意在5年的时间内逐步取消贸易和投资壁垒,预计这将最终□食其贸易顺差。而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也将危及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的就业情况,随著企业提高效率,中国最终将引发重大的结构性变革。

对于美国、欧盟报复的担忧

李钜威指出,鉴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新一任决策者不太可能匆忙行事。

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将影响外汇体系的改革进程。

李钜威表示,归根结底,国内政局将决定是改革派占据上风,还是保守派将阻碍汇率自由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中国的外汇监管方一再重申稳健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不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本周再次指出,完善汇率制度是政府的一项政策目标。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份上任不久便强调指出,稳健的人民币汇率有益于中国和整个世界。而外交部本周则重申了这一立场。

这些公开言论为人民币币值重估等重大举措的前景蒙上阴影,不过中国也意识到了不断增加的压力和采取某种行动的需要。

花旗集团(Citigroup)经济师黄益平指出,日本要求重估人民币的呼声没有太多的分量,决策者可能会对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压力作出反应。

黄益平指出,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是美国和欧洲开始增加中国产品的进口壁垒。

他预计,北京方面可能作出一些反应,其中包括扩大人民币当前的交易区间,同时放开一些贸易壁垒和资本控制,以减少贸易顺差,并减缓外汇储备增加的速度。

他预计,即便放开人民币交易区间,其幅度也不会超出3%。目前还难以预测采取这一措施的确切时机,但最早将在明年年初成为现实。
  
   

(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5-4-22 10:53 , Processed in 0.0360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