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锐 三连阳后依然买跌不买涨
(2013-05-06 15:24:21)
从2月19日笔者指出《明显头部已成》开始,形成的下降通道中我们不难观察到一个比较明显且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虽然指数重心在不断回落,但反击阳线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2月的走势自见顶后只有“一阳”(2月20日,2月25日),到了3月开始出现“两连阳“,甚至是一次四连阳的小高潮(3月19日年线处起的大反抽),4月则有“三连阳”出现,既然连阳变得愈来愈轻松,那么现在再次出现“三连”的现象也就不令人奇怪了。其实今天也并非没有利空出现,汇丰银行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汇丰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4月份录得51.1,低于上月的54.3,显示服务业活动仅有轻微增长,创下2011年8月以来20个月的最低增速。
虽然服务业界对未来一年的经营前景保持乐观,但经营预期指数降至调查以来的纪录低点。此前公布的4月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复苏的脆弱和反复。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就认为,制造业增速放缓、房地产调控以及禽流感疫情可能影响了4月服务业活动,并导致其有所降温。同时,这也已经开始波及就业增长。他认为,这些都可能加大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风险,经济持续复苏的道路依然崎岖。制造业和服务业情况“双回落”,股市为何反而还能“好起来”?具体缘由笔者在《五月走势绝不应该过于悲观》其实已经有过详细的阐述,在此不再多重复。只想多提一点:当前“主动性质”的利好会比“被动性质”的利空来得更为重要,因为后者代表过去而前者代表未来,代表真正的预期。
况且午评也说过,从上周五这根阳线开始,市场逐渐变得接受利好,摒弃利空起来,或许四月各种PMI基数较低,给五月这个经营旺季创造了更好的“环比增长”先决条件哩!其实客观层面的利空,已经在不少二股或者二向性个股的走势中体现出来了,比如上周不仅中国石油创出了历史新低,中国铝业,包钢稀土,云南铜业也都创出阶段甚至历史新低,其中中国铝业的低迷走势再次验证了“熊市中它的异动往往不会带来好结果”这个神奇判断,更不用说*ST远洋,*ST二重等早已被打入“垃圾股”行列的曾经的国企明星们。不过这样的走势其实也带来了“双刃剑”效应,负面因素不用多说:它们制约了二股或者说主板行情的发展,甚至让其蒙羞,但正面因素来看,它们也将促进央企的经济责任心增强,甚至是鞭策其向“政治责任”转变。
至少已经有部分产业资本坐不住了:中国联通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80%以上,但股价依然低迷,于是联通集团5月3日一天就增持了2194万股有余,占公司股份总额的0.104%,受此影响,联通A股股价今天跳空上行并且毅然收复年线,这恐怕就是产业资本在过度低迷后担起“承托股价义务”的明证。当然了,联通本身业绩也值得期待,所以才值得股东大力出手,那么转念想想,银行股依然经营稳健,汇金会坐视不管么?中石油虽然弱了点,但中石化业绩已经回升,今天的中阳表现是偶然为之么?想清楚了这些,我们对今天二八的“和谐共处”就不会有太多疑问,毕竟两类股虽然在节奏上稍有不同,一类是弹簧压紧恰逢拐点,一类是独立行情生机无限,但总的目标都是让大盘“好起来”,这点是统一的就行。
所以午后市场继续“缓步走强”,倒真还不好说是谁的功劳了,创业板和中小板肯定是要大大褒奖的,毕竟其强劲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掌趣科技,光线传媒,省广股份,泰格医药等一批明星股今天尽管出现回落,但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与前述的铝业,远洋之类形成鲜明对比,更不用说稳健品种的存在:如歌尔声学,易华录,三诺生物等等,其实在小板的带动下,主板的部分强牛也依然在狂舞中,如冠豪高新,昌九生化等等,可见在分化严重的情况下,“抓小放大”依然在大多数时间成立。但别忘了创业板午后的走势并未逾越其早盘高点,反倒是相对“大盘”一些的中小板开始强力拉升,也别忘了中国平安与前面提到过的中国石化的贡献,这才有了主板市场的“再创新高”。结果八股还是更为灵动一些,已经推动深成指突破笔者午评时所说的重要点位:30日均线8981.08点;而上证指数则还需要再加把油,我们是依照深市看“突破彻底成立”,还是依照沪市看“需要再观察一下”?
答案当然是后者,因为所谓的突破必须是指“全线突破”,这其中的逻辑关联是“与”而不是“或”,只要有一个不为1,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0,所以尽管深市放量到位,突破精彩,但大多数功劳仍要归功于小盘股,代表深市主板主力的地产股,今天的表现只能说平平:地产指数收出缩量十字星,依然在均线丛中蜷缩,而且大龙头万科甚至还是跌的!观察万科,其高位箱体震荡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它没有彻底选择方向之前,深市主板的犹豫理所当然。如果说深市这样的“放量到位,突破精彩”都还算做是犹犹豫豫的话,那么沪指的表现就更只能算是勉强符合人意了,还没有到彻底高枕无忧,可以把“牛皮市”中的“皮”字去掉的地步。且不说小板在走高后再次面临调整危机,即便是主板“三连阳”之后,笔者看到的也是夯实整固甚至是回补缺口,而不是简单的“再接再厉”(阳线本身有时候也是“双刃剑”,既拉抬人气,也营造风险),毕竟全息三要素还远未成熟,比起去年年末时的飙涨来不可同日而语。这样一来,上周收评所说的《接下来的回落有望构成买点》依然有效,既然“回落”绝对可期(这种回落当然需要是强势的),那么三连阳之后我们依然“买跌不买涨”,别因“错过机会”而担忧,看看上述列举的那些新低股您就知道,其实有时候“回避风险”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