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認為釣島主權有爭議
綜合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中通社9日消息:維基解密網站8日公布了170多萬份美國20世紀七十年代的外交和情報文件。這些文件中包括電報、情報報告、國會通信。時任國務卿基辛格專門就美國對釣魚島問題的立場進行了回覆。電報指出,美國將釣魚島的「行政權」移交給日本,美國政府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日本對釣魚島的其他權利;美國政府並不認同釣魚島的主權就是日本的,而是認為釣魚島的主權有爭議。
這些文件的日期跨度從1973年1月1日到1976年12月31日,很多文件是基辛格發出或接收的,有的還需要他本人親啟,因此維基解密將這批文件稱為「基辛格電報」。基辛格當時擔任美國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
「基辛格電報」中大約有32萬多份保密文件,28.6萬份完整的美國外交電報,1.2萬份「禁止分發」的文件,9千多份只供閱讀的文件。最初被標記為「機密級」的電報有6.1萬份,「秘密級」約有25萬份。維基解密網站將這批文件和2010年公布的25萬份電報放在一起,建立了一個名為「美國外交公共圖書館」的數據庫。
美僅向日移交釣島
「行政權」從這批文件可以看出當年美國政府對釣魚島問題的態度。首先,在一份1974年2月5日的電報中,時任國務卿基辛格專門就美國對釣魚島問題的立場進行了回覆。電報指出,美國國務院支持美國駐日使館的做法,避免美國政府牽
扯到任何與西沙群島和釣魚島相關的事務中。按照《對日和平條約》的規定,美國擁有對釣魚島的「行政權」。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釣魚島的「行政權」移交給日本,美國政府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日本對釣魚島的其他權利。
另外,在一份1975年4月3日的電報中,美國國務院對美國海灣石油公司計劃在釣魚島海域鑽井一事回覆了美國駐日使館,電報稱美國政府強烈建議美國的石油公司不要在釣魚島爭端海域進行勘探或開採,美國政府並不認同釣魚島的主權就是日本的,而是認為釣魚島的主權有爭議。
此外,還可以查詢到每周發布的關於中國的簡報。
阿桑奇在使館內整理資料
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稱這些文件都可以在美國國家檔案館中檢索到,它們反映了美國在全球廣泛的外交影響力。上述資料大部分是阿桑奇在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內避難時進行整理的。
阿桑奇8日在厄瓜多爾駐倫敦大使館通過視頻會議對遠在華盛頓的多名記者進行了解釋,他認為,雖然這批文件已經到了美國政府的解密期限,但民眾之前很難在美國國家檔案館找到它們的存放位置,而且只能通過不具備搜索功能的PDF文檔閱讀。
阿桑奇還透露,美國政府有可能對這批文件重新加密。他告訴記者,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個研究機構曾經在2006年的報告中指出,當時已經有55000份政府文件被秘密地重新加密。他還引用英國作家喬治奧韋爾的名言稱,「誰能控制過去誰就能掌控未來」,維基解密通過分析認為,一個控制仢去的美國政府不值得信任。
2010年,維基解密因為披露美國政府25萬份機密文件而聞名全球,隨後瑞典檢方指控阿桑奇強姦和性騷擾,尋求把他引渡至瑞典。2012年5月,英國最高法院支持引渡,同年6月19日,阿桑奇躲進厄瓜多爾駐英國使館,隨後獲得厄方政治避難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