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取消開戶門檻
▲融資融券客戶准入門檻將由券商自主決定
融資融券業務准入門檻得到大幅放寬。據消息人士透露,管理層日前取消了開設信用帳戶資產規模下限的窗口指導,這意味投資者的資產下限將由50萬元(人民幣,下同)改為可由券商自主決定。業內人士預計,該舉措將刺激兩融規模的增加,從而提振券商相關業務收入。
該消息已被多家證券公司負責人確認。關於資產門檻設定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接到調整通知時間較短,最終資金門檻還需進行風險測試及評估測算後再做決定。不過已有券商表態,客戶准入資金門檻不宜降得過低,初期保持在帳戶內資產額為30萬元左右較為適宜。
客戶開戶時間降至六個月
上述消息人士並稱,兩融業務開戶交易時間亦將由此前的18個月以上,大幅降至6個月以上。他指出,此前的限制主要是因為初期券商試點較少,為避免客戶頻繁「搬家」,才對開戶時間進行了嚴格限制。目前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證券公司已達74家,因此還有限制得到大幅放寬。
此外,為搶佔即將大幅增長的客戶資源,價格戰也在兩融市場初露端倪。據某大型券商人員介紹,今年來公司已下調核心客戶的融資融券費率,融資利率從年化8.5%的水平下調,最低可降至7%保底。同時,信用交易費率也可根據不同客戶個性化設置,適度下調。
險資有意參與
在融資融券市場不斷開放的背景下,大批投資機構都表現出對該業務的興趣。日前有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險資或將參與融資融券等業務。他並表示,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哪些融資融券投資標的,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未來將適時適度參與該領域投資。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保險機構可運用資金餘額為6.85萬億元,80%以上進行固定收益類投資;股票及基金投資額為8080億元,佔比為11.8%;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不動產、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等另類投資的佔比僅為8.4%左右。去年保險資金整體投資收益率為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