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俄與華合作不易受損
俄羅斯金融工業集團聯合會主席奧列格 本報記者李理攝
【本報記者李理博鰲十七日電】多名東盟和俄羅斯政經高層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中國猶如世界經濟發展的翅膀,東盟以及俄羅斯和中國各領域合作不會輕易受損。俄羅斯金融工業集團聯合會主席奧列格更強調說,「俄羅斯已不再是誰的老大哥,中俄合作存在深厚的政治基礎,雙方經濟合作將邁上新台階。」 統計數字顯示,在2008年之前,日本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中國則位列第三。不過,中國在2011年超過日本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國。此外,中國與東盟多個領域的合作也在逐步深化。 柬埔寨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普尼瑞塔說,近年來中國和東南亞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一方面中國企業大量在東南亞投資,另一方面中國則出資在東盟國家修建高速公路以及水電站等基礎設施。她指出,雙方存在天然地緣聯繫,中國是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所在,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一直如此。 在普尼瑞塔看來,中國投資東南亞的資金大多源於大企業,日後鼓勵更多中小企業到東盟國家,以令雙方建立更加緊密的經濟聯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長鄭永年分析說,東盟國家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較深,日本做不到「包圍中國」,在制衡中國方面日本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日本示好東南亞妄圖在亞洲孤立中國之時,中國和俄羅斯政經關係卻日益穩固。因此有輿論認為,俄羅斯堪稱中國的「隱形盟友」,雙方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將並肩前行。曾擔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的奧列格說,中俄高層領導人已經消除了政治壁壘,下一步俄羅斯希望借助中國經驗加強農機和輕工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其實,俄羅斯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如果沒有來自中國投資,勢必成為俄羅斯今後發展的軟肋。對此,奧列格直言不諱,「為了發展遠東地區,首先需要足夠的勞動力資源支持,同時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而中國商人正對遠東地區表現出濃厚興趣。」他續稱,林業和高新能源技術合作將是雙方在遠東地區合作的重點。 至於中俄天然氣合作遲遲未能達成一致,奧列格就反駁西方稱兩國是「缺乏信任的盟友」這一說法。「中國是俄羅斯的好朋友,可靠的合作夥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商對向中國出口感興趣,兩國企業家將增加談判次數,更加積極推動達成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