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稳增长并不意味大盘立即就会涨
来源: 作者: 2012-6-15 2:26:36
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 俞杰
目前经济政策的定调已经明确为以稳增长为主,从5月份的新增信贷数据来看,政策已经开始向稳增长方面发力了。据5月16日报道,5月前两周四大行新增贷款接近为零,5月20日报道,四大行新增信贷投放仅为340亿元,5月21日温总理表态把稳增长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之后,最终的数据是5月份四大行新增贷款达到2500亿左右,当月全部的新增信贷达到7932亿元,明显好于预期,这其中的变化显然带有政策干预的痕迹,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发改委5月21日一天就审批了100多个项目,相当于5月份前20天的总和。5月底银行信贷的这种异常波动不得不让人回想起08年底信贷的井喷,当时08年12月一个月新增信贷占到全年的七分之一,很多人就此对接下来的宏观经济走势比较乐观,但是股市表现还是比较纠结并没有涨起来,上证指数还在2300点关口起起落落,这种走势的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这反映了市场对政策稳增长效应的不确定性预期。虽然政策出手之后,中国经济终究会止跌回升,但是什么时候止跌回升,去年底的大多数人预期是1季度继续下滑,二季度止跌回升,现在的情况是二季度肯定是继续下滑,大家对政策高度期待预期三季度会止跌回升,但是我们要看到首先政策效应是延后的,08年底我国开始实施四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结果09年一季度GDP增速是最低点,二季度才开始回升,可以说宏观经济延后政策一个季度变化是很正常的。其次那时政策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甚至有点过火,当时09年季度M2增速都在25%之上,最高接近30%,而现在我们M2增速目标在14%,一季度M2增速还达不到这个目标,现在新增信贷略显加速只是补课而已,现在政策虽然是稳增长,但同样强调是预调微调,力度和08年比有本质的区别,或者说经过一轮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后政策资源也消耗了不少,政策也很难再采取那么大力度的动作了,这样对经济作用的滞后效应有可能更明显。最后从经济下滑的动因看,11年初以来宏观经济的下滑固然有政策主动调控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增长转型的压力,再加上欧债危机等的冲击。目前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可以抵消政策主动调控带来的压力,但是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立竿见影的改善,国外的危机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个人认为2012年宏观经济走势二季度继续下滑是确定的,能否三季度回升仍然是不确定的,有可能三季度GDP增速仍在底部徘徊,到四季度才回升,更大的可能是中国经济走势在走L型,三季度经济下滑趋势将出现刹车,但是宏观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低速增长。
对于A股来说,虽然未来GDP增速不再有过去那么高增速,但是当经济转型成果显现之后经济增速稳定下来,市场预期就可以稳定下来,股市就有机会出现真正的估值重心上移的行情。现在由于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市场的估值重心仍难以上移,指数波动主要受政策博弈和心理预期作用,中期来看就是在底部振荡,短期来看从目前的板块行情看,蓝筹股调整的比较多,但是热点股还没补跌,调整并不充分,A股短期还有可能继续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