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策略:本周有大动作 反弹趋于明朗
2014-06-09 13:52:19
科德投资:“保发”大战来临 本周将有大动作
早盘沪深两市开始小幅放量反弹,金融股整体上涨推动了指数,大盘在权重股的推动之下再次冲击60日线。地产股早间的表现比较突出,对指数的正面影响较大。
消息面上,重点关注以下几条:
1、首个特斯拉充电桩在北京建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步入新台阶。
2、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本地股受益。
3、人民币今日创下18个月最大升幅,地产股直接受益。
4、多部委联合推动国企改革,油改概念股值得持续关注。
此次量能有小幅放大迹象,再次攻击的成功率预计不低。早盘市场的启动主要由房地产板块带动,这次量能有放大迹象。另外,经济数据方面,外贸数据整体好转对于大盘来说也是一个有益的刺激。IPO新股发行有望于6月份启动,我们认为IPO启动前的“保发”大战的机会应当更为看好。整体来看本周市场一旦成功冲击60日线,那么下一步的目标将直取2200点。操作上,站稳60日线后逐步加仓。
国信证券策略周报:反弹趋于明朗
银监会表态未来将调整存贷比管理办法,表外回归表内有利于融资成本下行,但效果弱于总量扩张政策。
银监会6月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将更加合理和适当的调整存贷比管理,具体办法不久后将公布。这一政策路径与我们之前的判断基本相符(详见3月18日发布的策略专题《降准不如放松存贷比》),我们一直认为此轮调控采取全面降准等总量政策的概率较小,而通过调整存贷比,通过引导融资由表外回归表内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方式更加符合管理层的思路。从具体方式上来看,由于存在《商业银行法》的约束,75%的监管红线不会直接突破,但未来可能将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的统计口径,通过做大分母的方式来变相实现存贷比放松。随着对非标的监管和标准化融资的放松,表外融资回归表内有利于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对相比总量扩张的政策来说,其对经济和股市的正面影响相对更弱。
欧洲宽松有效性待检验,但流动性已冲击全球资产
6月5日欧央行推出负存款利率、停止SMP冲销以及新一轮LTRO的全面宽松政策,并表示准备直接购买资产。欧央行表态之后,金融市场长短端通胀预期并未抬头上行,显示通缩预期并未立刻打消;而表征银行长期贷款意愿的Libor-OIS利差也继续保持高位,显示商业银行依然惜贷。最终欧央行可能需要做出更多的宽松政策以稳定欧洲金融市场秩序,但当下宽松政策的结果已经进一步抬高了全球资产价格——除欧美股市大涨之外,欧洲边缘国相对核心国长端国债利差缩窄到欧债危机以来新低,代表套息交易目的地的新兴市场一篮子货币大幅上涨。全球新一轮追逐收益率的序幕正在打开。
美非农就业总人口超过危机前,但就业形势仍严峻
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1.7万人,使得当前总体非农就业人口已经达到历史新高。然而,在总体非农就业人口已恢复至危机前的同时,美国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说明美国就业市场距离充分恢复还遥远,需要产生更多的工作岗位来实现充分就业。美国就业率与劳动参与率的低迷并不能完全用婴儿潮人口退休、人口老龄化来解释,因为目前美国18-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满足美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需求仍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
本周关注经济数据的公布以及A股纳入MSCI决议,维持短期反弹判断,但下半年仍存宏观经济远忧,存量博弈格局下建议借反弹减仓。
本周将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从我们跟踪的高频数据来看,我们认为5月份经济数据将有所回升,这有助于修复市场之前的悲观预期。本周另一个需要关注的事情是MSCI决议,在经历了3个月的征询后,如果本周三A股被纳入MSCI指数,对于市场情绪也将有所提振。正如我们在上周周报中所说,近期市场将受益于悲观经济预期的修复和政策微刺激逐渐加码的正面推动,因此短期我们仍然维持市场将在犹豫中逐渐反弹的判断。
但展望下半年,在微刺激稳增长框架下宏观经济仍有远虑。而外资进入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且目前RQFII资产规模仅为已批额度的不到三成,意味着目前A股对于外资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股市反弹难以摆脱场内资金博弈的大格局。因此从下半年角度考虑,建议借近期的反弹逐步降低仓位,配臵上仍然维持龙头地产股和优质成长股的推荐。
湘财证券策略周报:弱势震荡格局有望延续
核心提示:
弱势震荡的格局有望延续。我们认为,虽然前期一些政策利好大幅改善了市场的悲观预期,但这些政策利好程度有限,整体上市场有望延续弱势震荡的格局。从经济基本面来看,5月汇丰银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低于初值及进口增速的回落显示国内经济企稳的基础并不稳固;深交所与港交所的互联互通将拖累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证监会对IPO“窗口指导”将进一步提高打新炒新的价值,进一步分流二级市场资金。从投资机会的角度,建议关注食品、医药、铁路设备、电力设备、网络安全、环保、新能源等行业的投资机会。IPO开启后,重点关注打新炒新的投资机会。
报告要点:
制造业景气或许不像官方数据那样强劲。汇丰银行上周公布了5月忠狗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终值为49.4%,低于初值的49.7%,这一数据的修正显示中国制造业景气的回升并未像初值所显示的那样强劲。从汇丰银行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初值及终值的变化趋势来看,今年以来汇丰银行公布的初值一致高于终值的变化,显示上半年经济的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
5月出口复苏,进口增速回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出口持续回升,但进口增速回落,显示外需持续回升提振出口增速,但进口增速的回落显示国内需求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5.4%,较4月份增速加快4.5个百分点,5月进口增速同比下滑2.9%,较4月回落3.7个百分点。进口增速的回落所显示内需的疲软,以及汇丰银行公布的制造业景气指数终值低于初值都显示国内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
IPO预披露持续增加考验IPo节奏控制。证监会之前表示,下半年IPO的规模将限定为100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资金分流的担忧。但随着IPO预披露数量的持续增加,特别是IPO预披露数量已经接近450家而且还保持持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证监会控制IPO规模以求市场稳定的意图或将难以实现。假设以半年100家的规模进行测算,以及证监会对未来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要求的下降,目前已经预披露的上市公司中将有150家可能在后年有望上市。而且预披露本身显示证监会发行部门开始接受上市申请,因此预披露的持续增加只会使得IPo堰塞湖持续增加。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对投资增长构成利空。国土资源部发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我们认为这一规定对未来投资增长构成抑制:一方面,这一规定提出,未来城市要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禁止建设的边界,实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空间的限制将限定了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建投资的空间,将抑制未来投资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规定提出禁止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这一规定将降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空间,增加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难度,对投资构成抑制。
中信证券策略周报:流动性与基本面仍处弱平衡
欧央行货币政策改善外部流动性环境,对股市实际影响有限。上周欧央行推出包括放松流动性、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承诺如通胀仍未上升进一步实施QE的激进宽松组合,其中负利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史无前例,而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诺,如果欧洲通胀还是未能上升,未来会推出包括QE在内的非传统货币宽松政策,这标志着欧洲正式踏上日本式的宽松不归路。欧央行宽松力度超市场预期,主要通过改善海外流动性环境对冲美联储QE退出的影响,对A股影响偏正面,但实际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短端利率短期或继续下行,但空间不大。上周富实集团的表态,央行公开市场连续净投放,叠加本周MSCI将公布是否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提高了投资者对于流动性改善的预期。我们认为自5月以来,热钱流出放缓,央行为了平稳度过季末在公开市场操作态度更为慷慨,5~6月流动性相较于4月有所改善,6月流动性将平稳度过,短端利率或继续下行。但是下行空间不大:第一,季节性因素依然会对利率产生上行推力。第二,虽然欧央行宽松力度超预期,但是国内稳增长政策可能难以抵消房地产下行风险,受中国经济基本面疲软影响,尤其本周将公布经济数据,热钱流出的趋势可能难以改变。第三,度过季末,到7月上旬之后,央行公开市场将重新回归中性操作。
5月份国内实体经济数据仍将弱于预期。过去两周市场基本面预期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国内数据预期向好与政策微刺激的力度减弱。一方面,在市场与微观经济主体预期已充分调整的背景下,短期稳增长政策措施主要以督促前期微刺激落地为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房地产拐点对投资和关联产业的影响并不能被微刺激及时完全对冲,因此需求面的疲软并不支持制造业PMI所反应的生产面企稳,且5月PMI数据本身亦与发电量、投资品价格等高频数据有分歧。本周五公布的5月国内实体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的可能性依然比较大,投资累计同比可能低于17%,CPI与PPI的月环比在0附近,工业增加值也可能低于8.8%的市场预期。但是,由于可能低于预期的实体经济数据要到本周五才正式公布,其对本周市场整体不利冲击有限。
投资建议:流动性与基本面仍处于弱平衡。房地产风险释放的趋势难以扭转,市场中期走势依然将震荡向下寻底。短期来看,一方面欧央行超预期的货币宽松改善了外部流动性环境,但经济疲弱和人民币汇率趋势影响下,国内对海外资金吸引力还有待观察,而短端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也不大。另一方面,预计本周五公布的实体经济数据将弱于市场预期。整体来看,流动性与基本面弱平衡下,本周市场将维持弱势震荡。
配置建议:继续防御,精选主题。建议配置上仍应偏重于防御性和确定性强的板块。首先,建议配置大消费板块。如农业、食品饮料、医药、旅游、服饰等行业的基本面有望回升且兼具一定估值优势。其次,建议配置电力、交运等类债券属性的公用板块。再次,主题投资是今年存量资金博弈的主战场之一,建议继续关注三大主题:一是从市场和政府两条主线把握并购重组大时代,短期的重点是上海与广州等地方国企改革相关的主题;二是京津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城市群;三是稳增长政策发力的相关主题,包括油气管网、铁路和电力设备、军工和装备制造等行业。另外,主题事件策略方面建议继续关注高共识组合,而最近半个月创业板表现持续强于主板,预计类似智慧城市、苹果产业链、互联网娱乐和教育、4G产业链等新兴板块在后市可能仍会有结构性行情。具体到操作层面上,亮马组合在6月配置了医药、农业、旅游、石化、交运、电力设备、军工等7个一级行业,并在权重分配上将重心放在了大消费板块。
银河证券策略周报:微刺激可持续显示累积效应
上周市场风格分化,小盘股连续三周好于大盘股,上证综指一周下跌9.25点,跌幅0.45%;创业板指数上涨32.32点,涨幅2.45%,连续三周上涨。风格上,成长股继续领涨,金融股表现较差。行业上,传媒上涨3.41%居首,机械、石化、计算机等行业表现也较好,国防军工、钢铁、非银排名靠后。主题上,长江经济带、在线教育、油气改革、机器人等大幅上涨。
进入5月,政策方面微刺激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更加注重结构,6月份支持态度进一步明确。经济方面,PMI数据持续回升,出口数据也转正,显示经济状况在改善;但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及货币金融数据仍存在一定的不一致,需要继续观察5月份货币金融数据。流动性继续保持宽松,IPO节奏确定,显着低于市场预期。总的来看,近期市场的焦点在于政策与经济的博弈。整体呈现的情况是,经济环比改善迹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确定,但复苏相对薄弱,政策微刺激力度不断加大,但也不是一刀切,而是寓改革与调结构于微刺激中。在这种环境下,预计短期市场情绪将继续改善,去年钱荒重演的可能性也不高。根据历史经验,在大盘趋稳的情况下,成长股的表现更好。另一方面,受产能过剩及投资增速中枢下移影响,传统周期性行业只有搭台的机会,没有唱戏的机会。因此,行业配置推荐以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穿戴为方向的典型成长股及医药、食品饮料等稳定增长的成长性行业。
政策再表态,支持,还是支持。5月份以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6月份政策面延续了这一势头。习 近 平强调改革,李克强强调主动作为,下半场要勇夺佳绩。改革方面在财税、户籍、司法、知识产权等方面深化,而在对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上,政策强调主动作为。预计6月份甚至三季度政策的支持态度会非常坚定,力度将持续加大,可能的方向包括房地产政策及货币政策。
6月6日,习 近 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着力提高改革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会议审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
6月6日,李克强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要求“下半场”勇夺佳绩,主动作为是关键。强调,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通过共同努力,争取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下半场”勇夺佳绩。虽然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风险与挑战,下行压力较大,但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物价总水平等都处在合理区间,不管舆论如何喧哗、外界如何唱衰,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保持定力,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更好地发挥自身积极性,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保持定力是为了稳住方向,要取得“好成绩”还必须主动作为。一方面要狠抓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务求早见实效;另一方面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定向调控、多措并举,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最为重要的,是要在主动作为的过程中,体现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善破难题的奋发精神。
西部证券策略周报:短期经济低企 中期风险仍待释放
策略视点:短期经济低位企稳,但其内生增长动力仍然不足,未来经济整体将保持弱势格局,明显的经济回升趋势难以见到。总体来看,当前经济增长动力仍然较弱,企业盈利预期面临下调,信托刚性兑付预期难以持续,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受压,未来市场仍将保持弱势。
短期经济低位企稳。中采PMI与汇丰PMI指数同时出现反弹,尤其是新订单指数回升明显。剔除季节性因素,外需环境的改善与稳增长政策显效是近期经济企稳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然不足,未来经济增速可能会略低于底线水平,整体仍保持弱势格局,明显的经济回升趋势难以见到。
中期风险仍待释放。首先,考虑到地产销售的低迷状态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未来地产投资增长继续放缓不可避免,房地产市场调整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仍有待消化;其次,在经济疲弱、政策规范和集中到期等重重压力下,信托刚性兑付预期难以维持,信托集中到期带来的偿付风险仍有待释放;此外,今年以来,无论是实际经济增长,还是物价水平都低于先前的预期,(PPI-PPIRM)与(CPI:非食品价格-PPI)显示的价差自2013年9月以来还有所回落,相应地,市场原来的企业盈利增长预期可能面临下调。
我们对未来市场仍保持谨慎。在地产调整、产能过剩、以及去杠杆的背景下,地产与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将回落,并对工业品价格及企业库存形成压力。今年以来,无论是实际经济增长,还是物价水平都低于先前的预期,相应地,我们原来的企业盈利增长预期可能面临下调。总体来看,当前经济增长动力仍然较弱,企业盈利预期面临下调压力,信托刚性兑付预期难以持续,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受压,未来市场仍将保持弱势。
海通证券策略周报:韬晦待时 股市机会仍需等待
1、政策面、基本面交织,股市需等待
(1)稳增长推进落实中,股市机会仍需等待。6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狠抓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务求早见实效”,国务院6日发出通知,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策略月报《且观且行》中我们回顾2011、12、13年经济增长回落、政策出手,股市反弹的历史,均呈现“先政策底,再市场底,最后经济底”的特征,市场底往往更接近经济底。本轮政策底已经出现,经济增长向下未变,拖累本轮需求的地产链基本面回落压力仍大,5月PMI的反弹或主要源于外需改善。(2)跟踪地产基本面和政策变化。《故“地”重游——地产链2011、14年对比》中我们指出,目前房地产链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和11年10月类似。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将大力支持首套住房需求,抑制投资和投机性的住房需求。考虑长周期人口结构拐点,本轮地产链基本面恶化程度可能更大,跟踪后续货币、地产政策变化,地产链基本面逼近底部、政策最强时,股市机会望出现。
2、大类资产角度,债强股弱反映衰退期特征
(1)平周期也有大类资产轮动。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和通胀波幅小,以这两个变量很难刻画经典美林时钟的四个区间。回顾大类资产的表现,却呈现明显的轮动规律:12年上半年(类“衰退后期/伪复苏”)股市表现较好,12年中-13年中(类“过热期”)房地产表现最好,13年下半年(类“滞涨期”)货币表现最好。(2)今年来债券牛市,反映衰退特征。14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较好,房价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呈现典型衰退期的大类资产表现特征。衰退的主要拖累力量源于地产链。虽然5月以来稳增长类政策不断,但债市表现继续优于股市,由此可见,资金的风险偏好仍较低,金融市场反映的现状是衰退特征延续。
3、应对策略:韬晦待时
(1)未到最佳投资时机。目前大类资产配置仍处于衰退期特征,债市优于股市。本轮需求回落主要源于地产链,虽然政策拐点出现,但力度弱,仍需警惕经济底前市场的再次回调,密切跟踪地产政策和量价。2014年以来股市波动率仅为9.9%,后几个月有望打破波动区间,向下概率更大,如果有下蹲望迎全年最好波段。(2)短期防风险,中期关注一线成长、地产。投资时钟衰退期,降仓防风险是最有效策略,配置上抗周期、高分红的电力,需求刚性的医药相对占优。中期角度,一线成长逐步进入左侧买套期,我们从新兴行业中精选构建的“漂亮30”白马成长组合,动态PE回到25倍,如果地产链波动,跟随大盘下跌将是很好的布局时机。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周期更替、环境约束倒逼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应医疗服务、高端装备、健康食品、信息化和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仍是中期焦点。未来地产政策强拐点和基本面见底时,地产板块机会将出现。
国泰君安策略周报:告别通缩预期
1. 在转暖经济数据支撑下,市场在六月将告别通缩预期。近期已经发布的出口和PMI数据均明显强于预期。来自微观的高频数据也显示通缩过程正在结束。猪肉价格已经启稳反弹,部分生产端的指标也出现改善。我们在中观脉动系列调研中发现,部分行业前期减产并没有被市场关注。我们了解钢铁行业已经减产10%以上,但统计数据并未完全反映这一变化。低库存与低产出的匹配是市场短期出清的明显标志。CPI和PPI在五月同时反弹是重要催化剂,推动市场告别通缩预期。
2. 全球稳增长政策出现共振,系统性风险正在消化。一方面国内稳增长政策正在在力度和速度上进行强化。6月6日周五银监会对住房按揭政策表态出现重要变化,表示“大力支持首套住房需求”,与一周之前表态出现明显转折。5月30日谈及涉房贷款,银监会曾强调,涉及房地产贷款的各类贷款有关政策要求,“银监会没有任何松动,没有任何折扣,也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此外,中央督促下稳增长政策落实速度可能将较过去两个月明显加快。另一方面,海外央行政策出现重要转折。6月5日欧央行调低再融资利率到0.1%,并启动欧版QE。此次降息远好于市场预期。欧央行放水将改善新兴市场流动性水平,降低全球性风险溢价,对A股形成实质利好。
3. 配臵建议:当下主板市场正在体现宏观预期启稳的预期。我们认为按照“坦克+手雷”型配臵模式,机构投资者可以适度提高风险偏好,增加对于创业板的“手雷”式配臵。行业上我们提出了新的行业比较研究框架,新的框架下需把握三大驱动。分别是1)。商业模式驱动,受益子行业包括:配网与充电桩、4G与云计算、智能物流与仓储。2)。创新驱动,受益子行业包括:蓝宝石、LED、SUV、游戏、视频娱乐、互联营销、互联网彩票。3). 政府驱动,受益子行业包括:国防装备、铁路设备、特高压、水和固废处理。(可参照年中策略会报告《把握三大驱动下的行业比较新思路》)。
方正证券策略周报:政策稳增长 市场趋稳定
欧洲央行降息以及准备欧版QE并未给市场太多提振,内因才是A股市场的主导因素。从内因来看,尽管5月份进口数据仍然不佳,但是出口增速好于市场一致预期,这主要是受到基数效应、人民币贬值、外需回暖,以及稳外贸新国十六条出台的影响,如果剔除去年因虚假贸易导致的高基数影响,预计今年出口有望完成目标。另外上周五银监会表示适时恰当微调政策,改进存贷比管理,这表明银监会正在微调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同时国务院6日发出通知,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全面督查既是国务院对此前“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承诺的具体落实,也是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下半年经济有望维持稳定。在经济维持稳定的背景下,反复震荡依旧将是市场运行的主旋律。操作上不追高,建议立足于结构,逢低关注卫星导航、苹果概念、LED及底部形态较好股,回避近期涨幅过高股。
申银万国策略周报:IPO靴子落地 股指或微幅反弹
上周上证综指、深成指、沪深300、中小板和创业板综指跌幅分别为0.54%、0.93%、0.74%、0.07%和0.18%。两市成交量5620.5亿元。
上周市场窄幅整理,探底企稳,创业板反弹,我们的观点没有变化,短期市场环境改善,不过反弹空间有限,仍处于磨底阶段。
进口意外回落,等待5 月数据。1)PMI 等先行指标回暖,不过5 月进口意外回落,一方面表明前期的稳增长措施初现成效,另一方面显示当前经济还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托底政策不仅不能放松,还有必要持续加码。5 月3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深化金融改革,用调结构的办法,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比如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规范同业、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业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等等。近期一系列政策动向显示稳增长仍将加码(稳定为改革,改革为发展),只要市场预期不转向全面放松,那政策环境就相对有利。2)本周公布5 月份经济数据,可能会因预期调整加剧震荡。
IPO 箭在弦上,具体影响尚需观察。IPO 重启对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其一靴子终于落地,发行节奏明确,有消除不确定性效果;其二在市场自身流动性偏弱、成交低迷的情况下重回扩容时代,供求压力面临考验;第三引入活水有望刺激相关板块的活跃,也可能因资金分类导致分化加剧。具体对市场影响如何我们认为还需观察政策调整后的发行情况,但整体利空效应比前期有所减弱。
微幅反弹,空间不大。1)转型期市场经历了上半场的大幅系统性风险释放后,情况逐渐好转,但信心严重不足,进入反复试探、矛盾和希望纠结的筑底阶段,向下已不必悲观,向上还缺乏持续动力,可能有较长时间维持区间震荡格局,至少从目前我们可以预见到的因素来看,还看不到突破区间的迹象,这是我们对于当前市场运行阶段的基本判断。2)市场环境的边际改善得到验证,近期市场风险溢价小幅下移后再度上行,但幅度限,创业板的结构性行情和新股开闸可能激活市场热情。3)2000 点支撑明显,不过上方2050-2080-2100 点阻力较大,尚缺量能配合。
上证指数核心波动区间判断(2020,2080)。
平安证券策略周报:短期继续关注成长
1、策略每周观点:风险偏好回升,短期继续关注成长。(1)风险偏好回升,关注本周经济数据。部分经济指标包括PMI和出口的改善,以及政策面结构刺激求稳的强化有助于缓解市场的悲观情绪,降低市场风险溢价,提升短期的风险偏好。本周需关注5月货币信贷与工业产出数据,以及A股可能纳入MSCI指数的决定,这将分别从价值内和价值外因素对短期市场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2)短期市场风格仍在成长。市场判断上,我们维持月报《博弈优质成长,首选还是龙头》的判断,风险溢价的短期回落使得市场可能有修复性的反弹,市场风格将偏向于成长股:IPO强度低于预期,监管影响淡化,而中报业绩压力尚未到来。(3)趋势上存量博弈格局未变。在实体经济调整的趋势压力未变背景下,虽然无风险利率下行,但股市周期蓝筹不足以提供较为显着的回报率优势(税后股息收益率相较于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因此,市场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的大格局没有发生变化。(4)配置继续博弈优质成长。存量资金市场博弈特征未变,建议主要操作方向仍以优质成长为主,继续关注计算机软件、新传媒、电子以及环保等领域的龙头个股。若经济数据以及MSCI构成调整超预期则可能带来金融地产的短期反弹。另外,要注意清查商品融资(铁矿石、铜等)对商品市场和资源板块的负面影响。
2、宏观政策与数据跟踪:(1)5月外贸数据显示外需改善而内需依旧疲软。外需的适度好转有助于经济的短期改善,结合政策对冲效应,边际上的经济调整压力可能会有所减弱。但在发达市场复苏强度有限且在努力改善净储蓄的背景下,外力的正面拉动作用是不可高估的。我们似乎更应该关注内需的调整压力,去杠杆背景下的需求端波动收窄以及政府部门的挤出效应,使得库存周期调整动能微弱且持续周期缩短,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才是关键。(2)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进一步推动全球低利率的环境,但外部流动性的趋势仍取决于美联储。欧央行政策对于国内A股预计影响中性,考虑到外部流动性的好转与欧洲央行宽松可能会对中国央行的宽松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有利于国内资金面,但目前股市的决定因素可能更在于国内的经济基本面;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这可能偏利好于国内债券市场。(3)5月美国就业市场略超预期,连续4月新增就业超过20万,反映美国经济仍在稳定复苏,就业参与率的低水平反映其复苏强度仍有限。预计美联储维持退出QE的节奏。
3、流动性跟踪:(1)市场回顾:本周资金面总体资金面继续维持宽裕,银行间回购利率隔夜小幅上升2BP,7 天下降8BP收在3.16%,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净投放730亿元。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各关键期限品种均有所下降,但信用债信用利差在继续上升。实体资金层面,长三角6个月票据直贴利率本周收至4.15‰,比上周继续下降0.1‰。(2)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经连续四周净投放,未来预计央行可能会增加正回购规模以逐步回笼之前释放的流动性。债券市场前期收益率的大幅下跌也已经基本反映了定向降准的基本面情况。后续资金面在季度末影响下会面临收紧压力,但不会出现去年六月银行间市场钱荒的局面。预期未来资金面宽中略紧,整体流动性继续维持宽裕。
4、盈利预测与估值跟踪:主板市场走势继续在低位盘整,沪深300估值PE(TTM)为7.99,与上周8.03相比基本持平;中小板和创业板相对沪深300估值PE(TTM)分别为3.21和6.61,较上周继续上升。综合来看,主板市场估值水平已在历史低位8左右盘整近一个多月,继续下降动力不足。创业板市场相对估值已经开始明显回升。
兴业证券策略周报:反弹未完 静待“利多出尽”
阶段性利空出尽就是利多,此轮反弹行情5 月底如期开始。我们在20140504《挑战“螺蛳壳行情”的下轨及随后的反弹》判断,5 月份行情先调整而后反弹,先挑战“螺蛳壳行情”的下轨,再出现反弹的机会。在经济低迷、IPO 重启的冲击下,5 月份大盘数次跌穿2000 点,之后,缩量、企稳,开始反弹。
我们重申对于此轮行情的定性是反弹。5 月22 号兴业证券西安策略会及之后《“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反弹》,都强调这是在解决中国中长期问题的长征中“退二进三”迂回阶段的反弹,此次反弹行情的主战场是地产和创业板,时间上可能存在一个月左右的反弹时间窗口。每次投资者都憧憬反弹“这次不同”,但是,每次都一样,特别是反弹初期的犹豫以及反弹中后期的YY 阶段。
反弹时间未完,静待“利多出尽”。当前,市场如期进入YY 阶段,市场开始流传着各种版本的利好,经济企稳反弹的观点也多起来,正是各种预期合力做多的阶段。而6 月下旬之后,合力做多的因素将互相矛盾。
我们在5 月22 号提示反弹时,曾经判断,5 月底到6 月下旬之前是最适合YY 的阶段,政策放松、流动性改善、业绩真空期,是有利于跌深反弹行情的时间窗口。但是,后续,一旦经济阶段性企稳,政策放松的预期就会下降
6月下旬之后,行情的逻辑有望重新回到基本面的判断上,短期的不确定性将增加。近期升温的关于货币政策需要放松的论调,到时候分歧可能更大。对于货币政策取向,我们的观点是,可以定向稳增长,但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强的具有信号性的政策工具。如何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使得金融资源配置合理化,以及如何通过改革,提高中国的潜在增长率,这两点或许才是去杠杆问题的真正焦点。(详参《通胀去杠杆还是通缩去杠杆?》)
反弹主战场——地产股和创业板相关类股在5 月份以来都积累了一定涨幅,可以考虑保住胜利果实了。近期市场热点的快速轮换,反映了存量博弈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越来越难,以及投资者对于成长股业绩的不确信。
地产股,这是传统产业中的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战略性资产,需要择时,适合于那些立足于相对收益的大资金的主攻方向;
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是受益于转型新经济的战略资产,适合那些偏好成长股的投资者参与反弹的主攻方向。近期反弹之后,创业板成指PE(TTM)又回到60 倍左右,对整体行情形成制约,后续反弹更要立足于细分性的机会。
★继续提示的风险——此次反弹行情之后,还将继续面对“熬底”。
首先,政策只能改变经济短期运行的节奏,而难以改变经济中长期运行的趋势。以时间换空间,只是使得经济转型付代价的时间拖长。
其次,在熊市后期,在底部区域的煎熬过程中,从存量博弈的角度,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不断出现的跌深反弹的小行情,看上去热闹,但是充满“诱多”的陷阱,一不小心“吃饭行情”变成“刀尖上的舞蹈”、勇敢者的游戏。
投资策略:静待各种“利多”出尽,逐步兑现反弹成果
维持2014 年策略的核心观点,继续秉承年度策略《运动战?挺进大别山》的判断,2014 年A 股行情是弱平衡市,比去年难做,灵活实施运动战。经济衰退阶段,债市是最好的配置方向,股市的系统性机会仍需等待。
交易策略上,勇敢者的游戏将会继续。在6 月下旬之前,市场的反弹时间窗口还没有关闭,但是,随着各种“利多”传闻或者兑现或者被辟谣,反弹行情也接近于中后期,操作难度将增大,特别是,大资金应该降低收益率预期。
投资机会上,短期来看,把握住反弹中后期的机会,很重要的是发挥资金规模优势,“进得去,一旦不妙可以出的来”,因此,(1)首先,关注“行业景气没有问题+估值合理+近几个月股价显着回调的”的中大型成长股,可以在文化传媒、互联网、食品饮料、医药、家电(白电)、汽车等行业中精选。(2)其次,围绕着近期升温的货币政策放松的讨论,可以博弈房地产电力设备(特高压、配网、风电设备等)、非银金融等政策敏感度较高的行业。
中投证券策略周报:关注正面因素的累积
上周受欧洲央行降息,5月非农就业新增第四个月超过20万,标普 VIX指数落到历史最低点,全球风险偏好继续上升;全球股市大都上涨,印度、俄罗斯股指延续领涨。上周国内主体市场宽幅震荡,最终小幅下跌;保证金帐户余额落到历史低点,投资者情绪低位徘徊;结构上创业板有所上涨。基本面方面利率延续下行,经济企稳甚至修复的路径仍需观察;本周13日世界杯将拉开揭幕战,阶段或造成投资者对市场关注度下降、市场延续疲软的风险。但大方向我们维持前期判断:二季度市场不会有过分负面的表现,6月震荡或收小阳。
经济趋势仍需要进一步观察经济数据以及货币政策变化。从官方公布的5 月进出口数据看,出口趋向修复,进口受制内需仍然疲软。本周建议关注官方10日通胀数据、货币供应量数据公布以及 13日5月经济增长数据公布。我们预计5月通胀低位平稳,消费数据以及出口数据略好,而投资数据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仍存在下行压力。当前即使数据显示经济仍处于筑底分化的阶段,我们认为需要重视利率下行以及政策因素导致经济不确定下降的累积效应。
央行货币政策趋松逐渐明朗,利率延续趋落趋势。1、上周央行继续净投放730亿元,货币利率平稳,票据、国债利率延续回落。2、中美利差延续平稳,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平稳,预计阶段外汇占款展望较为平稳。
仓位建议:中等以上仓位。
配置建议:主体配置维持年报建议。主体配置维持年报建议。1、关注投资选择增多的保险。2、土地改革增富农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思路驱动消费升级,2014年宏观消费需求将回升,建议关注食品、日用品;以及稳定增长的家电、汽车。3、三产仍会较为平稳,增效、转型成为新的增长点,配置环保、医疗、旅游、互联网(多关注新股).4、行业相对平稳或者负面预期充分反映的高股息率个股。5、国企改革
风险提示:经济弱于预期,注册制推进产生结构冲击。
安信证券策略周报:欧央行货币宽松影响有限
6月5日,欧洲央行6月会议及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两个方面的货币宽松政策。1、降息,再融资利率(基准利率)、边际贷款利率、隔夜存款利率分别下调 10bps、35bps、10bps 至 0.15%、0.4%、-0.1%;2、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考虑结束 SMP 购债冲销、直接购买 ABS、推出期限更长的 TLTRO。时至今日,全球货币政策放松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无论美、欧、日、中都是如此,因此欧洲央行的货币宽松对 A 股的影响微乎其微。
政策效果仍需观察。ECB 自 2011 年底以来的货币宽松主要是为了应对通缩压力。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呈现出弱复苏的迹象,但 CPI 持续下降且远低于 ECB 的目标水平,欧元区仍未摆脱通缩,复苏的不确定性较大。ECB 持续的货币宽松能否最终战胜通缩仍需观察,并且从政策时点上看,不排除短期欧元区经济低于预期的可能。
对中国经济拉动有限。出口角度上看,对欧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金额的比重约为 20%。随着欧洲经济的弱复苏,今年前四个月对欧出口出现了 6%的增长,但对整体出口增速的拉动只有 1%,也未能扭转出口的负增长。同时欧央行货币宽松对于欧洲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不确定性,其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较为有限。
货币溢出效应有限。过往经验上看,11 年 12 月和 12 年 3 月,欧洲央行 LTRO 的单月规模曾达到过 3、4 千亿欧元,中国 12 年 Q1新增外汇占款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小幅回升。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ECB 货币政策和中国外部流动性之间的确定关系。所以对我国而言,除了今年 9 月和 12 月可能发生的两次 TLTRO(合计 4000 亿欧元)操作外,欧央行货币宽松的货币溢出效应十分有限。
股市传导效应有限。欧元区股市 5 月以来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到了欧央行货币宽松预期的带动,其传导效应主要发生在欧洲其他市场。由于欧央行货币宽松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同时 A 股和欧洲市场的关联性较弱,所以即使欧洲股市继续上涨对 A 股的影响也是很有限的。对于 A 股目前的外部流动性环境而言,海外对于中国经济(特别是房地产)的担忧和美联储 QE 退出是两个核心问题,目前两者都没有改善。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美国经济超预期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