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锐 三大事件直接引导本周股指走向
(2013-07-22 15:28:02)
午后股指在超跌氛围浓重下逐渐站稳脚跟,空头很难再“取得进球”,此时多方的防守反击倒是初见成效,沪指也随即翻红。不过仔细看看盘面特征即可发现,这样的走高并未体现出多少整体的强劲,促使多头“反击”的重要力量依然来自老生常谈的“一大一小”,“大”是石油石化尾盘重现“暴力哥”的身影,包括四大行也在下午有明显的直线拉抬,若不是中国石油笃定走高(即便暴力哥没有晚来一步,却仍然忽略了上周尾盘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平安,其今天低开低走只能处于跟风态势了),沪指焉能轻易回归“2”字头?“小”则不用多说,创业板再度飙涨3%以上,粉碎了大盘跌完该跌“小盘”的看轻言论。
即便如此,红周一的成色依然颇有水分,毕竟我们都知道小盘股的涨升周期已经进行了很久,再强也总有到头的时候,因此大盘仅仅依靠八股尤其是300打头是不行的;暴力哥晒肌肉秀强攻也只能带来“指数繁荣”,今天虽然红多绿少,但仍有许多个股属于跟风上涨性质,看反应权重走向的上证50即可知:今天的低走已经导致上证50跌破1500点重要平台,翻红仅仅带有反抽特性(除非连续阳线靠近上方均线),所以说白了暴力哥还是“晚来了一步”(早上就不该让其低开),而上方30日均线强阻力并未改变,一旦其缓慢下移压制,则指数“下已破”“上不过”,最终重心移动概率还是下大过于上。别忘了,上周一的涨停家数也跟今天差不多,当时认定“开门红”会带来一周的喜气洋洋,结果呢?仍难逃脱“每况愈下”,被空头逐渐占领城池的尴尬。由此可知对待这样一根“反抽性质”的开门红,还不能彻底转为乐观。
本周是7月最后的完整交易周,下周属于七月的交易日只有29,30,31三日,也就是说本周对于七月月线收盘将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七月开盘点位是1965点,现在尚不能保证就一定不会有“两连月阴”发生。同时目前沪指处在2000点上下,与20日均线交杂的纠结状态中,选择“2”字头还是“1”字头,对接下来一周甚至整个八月行情都会有牵制效应。以主板日线指标来看,无论是KDJ还是RSI,目前的位置都“可上可下”,甚至可以说趋势偏向于向下,所以在上周确定“小破位”,尤其是多头未能把握住选择方向的时间窗口之后,想要收回来其实就很麻烦了。不过股市历来是宏微观综合作用的场所,除了微观方面的预期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宏观事件的影响,不能光凭技术面就妄加判断,七月下旬正好是“多事之夏”,根据笔者的总结,有三大事件将会直接引导本周(甚至未来)股指的走向。
第一大事件是中报密集披露期即将(或者已经)到来。这一点主要影响二线品种,众所周知,大象股的中报一般集中在八月中旬甚至下旬出台,如两桶油的中报分别在8月23日和26日亮相,但二线权重就不是如此了,如万科中报在8月7日公布,赤峰黄金,西部矿业等有色股的中报则会在7月和我们大家见面。中小板和创业板则根据规定,都会有预告和快报出炉。业绩动向包括送转题材,都会对个股→小指数→大指数产生重要的传导效应。什么,您说业绩是红是黑对股价来说一点儿不重要?那亨通光电今天怎么差点跌停了呢?包括思源电气这样虽然增长,但略低于预期(或处于预期下限)的品种同样可能“触雷”。
第二大事件在7月21日,这一天汇丰将公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的7月初值数据。此前汇丰6月PMI终值为50.1,创11个月以来最低,表明中国经济在逐渐降温的同时,通胀压力亦慢慢缓和(说白了就是有通缩硬着陆的风险,并且这个风险在逐渐加剧)。6月的终值恰好只比荣枯分界线多了0.1个点,可谓是已经处在悬崖边上,由此7月的情况其实就很微妙了,在历来夏季经营旺季的时候,若PMI继续环比回落,则会对反应经济的“晴雨表”A股,尤其是主板指数带来重大打击;反之若能够产生超预期回升,则又会对股市带来强劲的提振,所以说7月21日周四成为A股小型时间窗口恐都不为过。
第三大事件则是老生常态的新股发行工作(IPO),新股发行到底何时重启?目前依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之前按照所谓“内部流露出来的消息”,七月下旬IPO重启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全部就绪,创业板会迎来第一波批量上市潮。然而19日又有媒体报道称:IPO重启可能推迟到四季度或者明年。某媒体从“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处获悉得到的结论是:目前IPO尚无明确时间表——和之前说的无甚区别。IPO的成行与否,对证券市场未来的资金供求环境,乃至暴力哥“凶猛护盘”的战略意图都有极为重要的导向意义,倘若七月下旬真的就是临界时间点的话,那么最迟本周应该会有像样的“风吹草动”出现,而不是等到最后的那三个交易日。而一旦过了七月,表明“流言”作废的话,那八月重启IPO的可能性恐怕也不大了(这就说明大环境不如预期,那八月可能迅速好起来么?),反而能够给八月轻装上阵的空间。
中报,PMI,IPO,三大重头戏汇聚本周,可以说这一周的市场“很有好戏看”。仔细想想,股市“要怎样才能涨”?在笔者看来很简单,无非是量,价两样东西,买的人比卖的人多了,积极了,股市自然就能涨,业绩未来预期很优秀,增长率比市盈率还高了,自然就会有人愿意“溢价”买,股市自然就能涨。而以上所说的三大事件,前两件关系到小盘股和大盘股(合起来就是“整个市场”)的业绩,后一件关系到资金面的供给与需求,新同学与老同学之间的竞争(可能也是业绩竞争,至少资金选择面更广了),总结起来无非依然是对“价”和“量”的影响。以小见大,能够培养我们的概括归纳思维,反之“看大做小”,则更能高屋建瓴地从大环境出发,把握当前分化愈演愈烈,实则殊途同归(仔细想想,不也是“量”,“价”的自行取舍使然么)的行情。若三大事件趋好,则沪指有望再度挑战30日均线,反之则如上周所说,二次探底必将成行,彻底破位后才有好的买点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