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锐 护盘行动为何又打了水漂
(2013-06-19 11:45:29)
资金紧张,增速回落,这些铁打的事实让呼吁降准降息的声音多了起来,当日据外媒引用一位四大行之一的高管话称:“我们内部期望央行在周三前降低存准率。”该报道将“四大行”置于标题上,市场或解读为四大行联合向央行施压以释放流动性。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则表示,整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开始遇到明显的困难,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应该更加宽松,与此同时,由于实际利率开始转正,中国也因此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降息空间,综合实体经济的表现,预期央行将很快降息。“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明显转向的可能性。”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也表示,目前整体感觉经济运行温和增势未改,疲弱程度加深。估计6月情况不会有明显改变,二季度经济与一季度相比,增速很可能不如预期。稳中求进应适当加大进的力度,稳中有所为需切实有作为。政府除了落实简政放权措施,还应加大减轻企业税负力度,央行应适时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5月份“数据大考”未及格,其影响显然比1,2月份“数据大考”未通过更大,所以现在下跌绝不是什么“经济乏力”的老调重提,宏观面的利空已经“跌过了”,而是担忧进一步加剧的具体体现。其实中国经济在政策“错配”造成的影响未消,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坚持要转型,遇到如今的“两难”一幕应该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想想看笔者是不是从前年开始就警告过宏观经济“失速”的风险?
面对“双降”提议,反对呼声不少,如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即便CPI增幅回落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空间,但央行启动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调整幅度很大,否则降息、降准对经济的拉动十分有限。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表示,中国经济处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需要给市场运行、经济调整腾出时间,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刺激经济、推高增长率。中央多次表态称,应当容忍与以前相比的较低增长率。因此,宏观政策仍应当保持稳健,近期预计不会采取降息之类的措施。后者强调的是转型的必要性,应该“负痛”上阵,前者则更多的透露出一种“没法子”。其实所谓的“容忍”增长率说法到如今这地步已经有些不靠谱了,事实证明转型升级必须,但绝不能一味的要“升级”不要“速度”,若坚持容忍宏观经济失速,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多方面,比如大型企业的“相对平稳”乃至被国家所救助,掩盖了中小企业的水深火热,长此以往这种伤害其实是不可逆转的。
再比如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正在忠实反映着当前经济“失速”,喔不对,应该说是“双失”(失速+失血,以后请记住这个笔者首创的名词)困境,由它产生的股民亏损→再引发连锁社会现象,以及IPO长期停滞→企业融资陷入困顿谁来负责?经济“调结构”说起来轻松,但如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就绝不应该揠苗助长,否则产生的连锁效应是会贻害后代的。不过就目前来看,流动性方面央行是绝对不打算太开闸了,6月18日上午,央行重启3个月期央票发行,发行量仅为20亿元,价格为99.28元,参考收益率为2.9089%。当日并未开展正、逆回购操作。此次发行央票规模虽小,但在市场资金紧张的背景下,试探流动性的态度明确。金融时报在周一的报道中,否认中国货币市场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并且认为个别银行遭遇融资问题是因为其严重依赖在银行间市场借入短期资金以及超过贷款的限制。该报道还称,银行需要自己解决融资问题,不应该依赖央行介入提供流动性。
但大型银行是否真的在靠“汇金”家长们伸出援手呢?这个问题不得而知,不过国企在“稳定人心”方面做出表率作用,甚至屡屡被偏爱倒是不争的事实。汇金在二级市场增持,以往都是在三四季度甚至靠近年底的低迷时间段里,这一次却选择在上半年还没过完的时候,这被不少人认为是管理层“坐不住”了授意护盘,借此为可能7月底恢复的IPO“保驾护航”,毕竟再跌下去的话新股发出来也是破发,无人问津,等于白发。可某知名博主却认为:汇金增持是正常的投资行为,这种观点出自带有证券分析师称号的名博主之口,实在让人难以相信。第一,汇金在四大行的持股份额都至少在30%以上(这还不算联席股东,如果算财政部“二位一体”的话,那工行也是90%以上控制在同一行动人手里),相对于控股如此庞大的事实,出资“不到5亿元”进行所谓的投资,不知有何意义?既看不出相对现有份额有什么套利空间,也不存在维护控股权一说(相信汇金不止这点钱,那既然看好就多出点啊)。
其次笔者已经说过二股当前面临的困境,此时如果真的想“救”引领指数繁荣,拜托请多弄点钱过来,越多越好。显然不到5亿元是无法维系二股的强势行情的,不仅不强,权重股近期其实一直是行情的拖累甚至纯粹软肋,如果真想进行“产业资本的投资”,汇金为何不去接盘高管纷纷在高位抛出的中小盘股,而非要经营走势疲软的权重品种?就算不能支持中小盘股,主板比大象走得好的应该很多吧?怎么不去友情帮帮银行龙头平安呢?两点理由已经完全证明了汇金这么做不是“投资”,只能是“作秀”式的护盘,而既然是“作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相对有限。汇金上一次增持行动发生在去年10月10日,但股市并没有依照大家所愿形成“三重底”,而是非得跌破了2000点后,才在流动性宽松和经济复苏有确定性的预期下,展开了力图让指数年线收阳的“龙摆尾”攻势。
彼时“龙摆尾”有正面预期,而现在则是“失血+失速”,所以且不管汇金增持的效应会不会减弱,即便是跟上一次一样,市场也必须要再在“政策底”之后构筑一个“市场底”方能真正企稳,让我们看到稳妥买点的出现(一直没有就一直谨慎等待)。早盘沪深两市再度回落,创业板并未“变天”,但跟随二股的下挫已经让场内人气再度尽失,观察主板指数,昨天午后强拉也没能突破五日均线,今天在五日均线继续下行下压的影响下只有拓展空间,再创波段新低。观察光大银行今日下跌已经完补之前的增持缺口,若博短差者没及时退出几乎定然亏损,可见汇金虽然想“挟金融以令大盘”,但在根本利空没有实际解决的情况下,仅靠其出马完全是有点让它挡枪了。笔者不敢说此举完全的“无功而返”,但至少短期内大盘看不到任何转强甚至转平迹象,护盘举动所作出的努力其实已经“打了水漂”。此时倒不如期待沪指神奇的“60季线定律”发威更实际一些(6月收盘按规律一定会在2125点上方,如继续下跌可能激发部分技术买盘出手),政策底靠不住,市场底等不来,那就先期待短线“超跌底”能够起点作用吧。 |